大明朝的勳貴傳承了兩百多年,不用參加科舉,不用戰場立功,就能在京衛中擔任要職。

不納稅,還空佔重要的位置,佔了重要的位置不但不幹活,還以權謀私,把京衛變成自己賺錢的工具。

更惡劣的是,把想要有一番作為的人擠走。

勳貴與藩王一樣,是大明的毒瘤。

這還只是開始,一切都只是開始。

培養提拔自己的親信,擴建自己的軍隊,整頓勳貴、藩王,還只是崇禎對內整治的開始。

這個年代的西方世界已經處於工業革命的前夜,文藝復興已經給西方世界在精神層面開啟了枷鎖,迎來了蓬勃的發展。

而大明呢?

黨爭不斷,腐爛橫行。

百姓餓得吃泥土,吃人。

大航海時代已經銳不可當,世界正在風雲變幻。

留給崇禎的時間並不多,大明的千瘡百孔,腐毒爛肉,必須以非常之手段挖出來!

以鋼鐵之手段,橫推之後,回爐重造!

下午的時候,那九人被拖到菜市口一刀砍了腦袋。

傍晚的時候,九顆腦袋懸於南城門口。

他們都還睜著眼睛,瞪著前方,微微張著嘴巴,臉上還保留著死那一瞬間的恐懼。

鮮血低落下來,把南城門下的路都滴成紅色。

就在上午的時候,他們都還是高高在上的勳貴,兵部官員,此時已經身首異處。

撫恤金被貪汙,當今天子暴怒,連斬九人的訊息很快就在京師傳開,一時間京師震動。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驛卒也在飛奔,將今日之事傳遍順天府。

順天府的大大小小官員震動,而老百姓無不拍手稱好,皆言當今天子聖明。

夕陽漸漸沉下來,將紫禁城沐浴在斜暉之中。

大臣們依舊在那裡,崇禎道:“閻鳴泰,你是朕的兵部尚書,你以為這件事兵部按照流程走完就沒你的事了?”

閻鳴泰一直跪在地上,雙腿都跪麻了,不停道:“臣知罪!”

“你雖未參與其中,但管理失職,朕罰你一年俸祿,你可有意見?”

閻鳴泰畢竟是兵部尚書(國防部長),這件事影響惡劣,但從公正的角度來判,閻鳴泰頂多也就是個管理失當。

而且犯事的是主事,主事上面有員外郎,員外郎上面還有郎中,郎中上面還有侍郎。

三個主事犯了事,懲罰到尚書頭上,已經是重判了。

就像公司裡面,市場部下面的員工貪汙公司公款,公司把員工送進局子了,總不能把市場總監也一起送進局子吧?

最多挨一頓罵,責怪他沒有及時發現。

而罰閻鳴泰一年的俸祿最主要的目的不是為了罰俸祿,而是起到警戒其他人的作用。

閻鳴泰心頭一緩,本以為以皇帝的暴脾氣,自己的位置是保不住了,沒想到才一年的俸祿,這一點他倒是能接受的。

閻鳴泰連忙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臣拜謝君父天恩!”

其他官員心頭也是一緩。

看來此事今日到閻鳴泰這位為止了,至於刑部後面如何查案,那是後面的事了。

任何改革都會觸犯到相關利益集團,例如李邦華的軍制革新,不僅僅觸犯了勳貴的利益,而且也觸動了兵部的神經。

襄城伯有恃無恐的原因就是他知道兵部和勳貴,沒有人喜歡李邦華,地方上的巡撫、總督,也都不喜歡李邦華。

李邦華滾蛋是遲早的事。

但他們都沒有想到,皇帝改革的決心如此之大,不惜觸犯大忌,將軍隊直接調入北京城,當天就敢把勳貴和大臣的腦袋掛在北京城的城門口。

他們沒想到這個十八歲的少年,不止是說一說的。

而經過這件事,崇禎得到了什麼?

一、把京衛中幾個主要的勳貴都給幹掉了,騰出了位置。

二、這件事雖然沒有直接撼動兵部,卻讓兵部理虧,對接下來建設監察廳,分兵部的權,有很大的幫助。

而且這裡面還有一點已經告訴了所有人,李守琦等勳貴被處斬,這件事直接越過了三司會審。

這無疑給文官們一個提醒:朕隨時可以越過你們辦事,你們自己好好掂量掂量!

但就這麼結束了嗎?

沒有!

刑部介入相關審訊,相關人員一個也別想跑。

刑部介入那是臺面上的,正規的。

而私下的,皇帝親軍錦衣衛自然也不會就此作罷。

三天之後,劉鴻訓就從薊鎮回來了。

劉鴻訓是崇禎朝初期罕見的內閣能手,不過這人很可惜,在正統的歷史上,他因為私下說崇禎是個“衝主”,被崇禎懷恨在心,給弄死了。

這人能力和態度絕對沒有問題,是個願意辦事的人。

三天後,劉鴻訓給崇禎呈遞了一份奏疏,裡面寫得清清楚楚關於薊鎮調兵案的偵查過程。

這份奏疏讓許多人睡不著覺了。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這份奏疏一是證明了李邦華是冤枉的,二是查明了真相,有人暗自私通山東都指揮使司。

山東都指揮使司是幹什麼的呢?

是管理山東省所有衛所士兵的衙門,兩京十三省,各有一個。

他們負責平時衛所的管理,例如衛所軍戶的操練、屯糧。

不過明朝後期衛所已經爛到根了,都指揮使司的軍官大多不作為,利用權職之便勾結當地的鄉紳地主,侵佔軍戶的良田。

與此同時,軍戶良田的稅也比普通民田要高,就導致了許多衛所軍戶的逃亡和糜爛。

這件事也反應出了衛所的弊端。

這件事的偵查其實並不難,正如駱養性所言,從山東衛所調過來的士兵,在半路上被軍官故意壓迫,導致大量的士兵不堪痛苦被迫逃亡。

這些人有的還在山東省,有的已經進入了順天府,乾脆就留在順天府,落草為寇。

這事就操蛋了。

一是沒能及時讓薊鎮補充好兵力,二是把山東的衛所士兵相當一部分逼成了草寇,加劇了社會的動盪,三還讓李邦華背了黑鍋。

這每一條簡直就是在給崇禎添麻煩。

看完劉鴻訓的奏疏,崇禎道:是你們太飄了,還是朕拿不動刀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