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有各有一位御林衛、白桿兵手捧黑色匣子,匣子裡面便是戰死在草原的明軍骨灰。

當然,是部分骨灰,要全部帶回來已經不可能了。

中間讓出一條道,御林衛挺直胸膛,從中間走過來,走進忠烈祠,將骨灰放置在它所屬的位置。

前面有一塊石碑,那上面有所有犧牲的士兵的名字。

隨後白桿兵的代表也出列,將骨灰也送了進來。

同樣,前面也有一塊石碑,上面刻著白桿兵戰死在草原上的那些士兵的名字。

崇禎走到忠烈祠門口那塊足有十米高的大石碑前,將披在它上面的紅色的布用力拉下來,石碑上赫然寫著:英雄不朽!

文官們看到了內心複雜,不少官員都認為,皇帝這是在作妖啊!

江南的事還沒有消停,監生胡煥猷現在還在北京城的大牢裡,那邊無數仕人都還在拼命彈劾魏忠賢,官場是風風雨雨,皇帝居然還鬧這麼一出,是覺得大明朝還不夠折騰嗎?

但喻御史被打死了,那些原本還想站出來的人,現在乖乖躲在一邊。

這些人都是政治老手,皇帝都當場打死一位御史了,誰還會覺得頭鐵呢?

此時,有官員高呼道:“天子聖明!”

眾大臣才齊聲高呼:“天子聖明!”

別看大家現在都很配合了,但不少人心中都有了自己的小九九。

皇帝啊皇帝,你以為你搞個忠烈祠就可以提高武人的地位了?

太年輕,太單純!

你是不是還要提高軍隊的餉銀?

這餉銀是從哪裡發的?

戶部!

你是不是還要擴充編制?

這編制從哪裡來校對?

兵部!

你是不是還要撥款製造兵器?

這兵器從哪裡來?

工部!

是不是都要經過我們這些文官?

只要你的錢經過我們,我們就可以刮一層皮下來,然後用一百種方法讓下面的人只能拿到很少的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卻說崇禎帶著文武百官這麼走了一遭,在北京城引起了極大的轟動,這些天,到處都在傳天子去忠烈祠的事情。

九月五日,楊嗣昌做了一份北庭都護府的五年戰略規劃給崇禎,大概意思是,五年之內興兵十萬,徹底整頓完漠南蒙古諸部。

至於裡面要的人,要的錢,需要朝廷的配合,也都寫得清清楚楚。

孫承宗檢閱完後,在裡面旁邊批覆了一些建議。

例如五年時間要建立起北庭府城,要徵調十萬精兵,還要在北庭府城方圓三百米營建大小城堡二十座,很顯然太倉促。

建奴和北邊的科爾沁這些蒙古打部族可不是吃幹飯的,人家肯定不會搬個小馬紮,嗑瓜子吃西瓜坐在旁邊看你建吧?

好了,且不說五年,時間什麼的都可以調整,咱不槓。

這裡面最關鍵的問題是什麼?

是如何在建奴的西邊,漠北的南邊,建立起這麼一座北庭府?

讓建奴和敵對蒙古諸部在一邊觀看建城的方法是啥?

這才是核心!

搞一大堆的算數出來,擺整張整張紙的數字有啥用?

面對孫鬍子一系列的靈魂拷問,楊嗣昌趕緊回去把方案細化。

首先,再次審視這份計劃書,他自己也覺得五年卻是有些趕,為了在皇帝面前裝逼才說的五年。

好,改成十年。

其次,把計劃分出了三步。

第一步:鞏固與鄂爾多斯、內喀爾喀、土默特部、朵顏衛的關係,透過互市和聯姻來鞏固。

用時一年時間,在這一年裡,老老實實修個小城寨在那裡,朝廷後方要配合,排程和籌集資源也是要時間的,不能張口就來。

第二步:用三年時間,修建五個城寨,練兵三萬,與蒙古諸部合眾七萬大軍,可以初步有效抵禦建奴。

為什麼要將城寨先分開來修?

要迅速建立起有效的防禦來,而不是花很長時間修一個防禦府城,那樣敵人打來了,往哪裡守?

第三步:在六個城寨的防禦系統下,花六年時間,著手開始修建北庭府城,在第七年增兵至十萬,第十年形成對建奴絕對的戰略威懾,徹底阻斷建奴西進之路,將建奴壓縮在遼東,形成包圍之勢。

這份萬字北庭都護府的方案呈遞到孫承宗那裡後,孫鬍子一個字一個字看完,看完後與其他閣臣商議完,在上面寫了一些建議後,才呈遞給了崇禎。

崇禎看完點了點頭。

不過在貿易互市的那地方也批覆了諸多指示。

例如:互市的類別不僅限於糧食、絲綢,還可以有書本,例如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還可以讓人去北庭府修建私塾,教蒙古人讀論語。

楊嗣昌一看到皇帝批覆的這些,嚇了一大跳。

皇帝不是在開玩笑吧?

怎麼能拿聖人的東西去給蠻夷呢?

楊嗣昌是個會做官的人,就是那種十分配合領導的人,他滿口就答應了,但其實肯定不會去做這種事的。

他提出讓親王來迎娶蒙古公主已經被噴成狗了。

如果再提把聖人經典傳授給蠻夷,那估計大臣們要把他釘在牆上用鞭子天天抽了。

建議迎娶蒙古公主頂多被一部分所謂的清流噴。

但幹這種事,是要被全天下的讀書人唾棄的。

但在崇禎這個現代人看來,古代的文化輸出做的太差了,之對內,不對外,太過封閉了。

讓蒙古人學孔子的那些東西,把蒙古人變得溫順一點,難道不好麼?

士大夫們啊,就是喜歡守著這些個孔孟聖道。

崇禎知道楊嗣昌不回去做的,但他還是想給楊嗣昌表個態。

至於這大明的教育,那是得流血才能改變過來的,這是後話,現在還不是時候。

至於這北庭都護府建成所需要的錢,楊嗣昌也寫明確了:七千萬兩!

第一年可能要的少一點:兩百萬兩!

戶部啥態度?

滾!

一天天的,沒事就跑來要錢,滾遠點,沒錢!

就因為這事,不僅僅楊嗣昌被罵,孫承宗也被畢自嚴罵了一頓。

看來這做財務的都是直脾氣,誰都敢罵。

這事非得皇帝出馬,於是崇禎出馬了,給楊嗣昌劃了兩百萬的定額出來。

接下來,畢自嚴就開始在崇禎面前哭訴了。

國庫裡現在一共就五百萬兩銀子了,馬上要發去年欠全國官員的俸祿,要拿出兩百萬兩出來。

等年底,又要發今年的俸祿,還是兩百萬兩。

今年的稅收,預計也就只能收兩百萬兩了。

這樣下去,年底國庫就只有一百萬兩銀子了,而來年,遼東的軍餉,袁崇煥伸手就又要五百萬兩!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