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賢上報上來的事先壓一壓,不急,這種事必然牽扯了很深的利益鏈條,得慢慢扒。

先說北庭都護府的事,就目前來說,北庭都護府還只是一個概念,因為沒有落實下去。

不可能天可汗一句話,草原的部落首領們就真的凝聚起來了,要是治療國家如此簡單,古今中外哪還有那麼多破事。

回到帝國大戰略的格局來看,大明建國對北方遊牧民族的政策採用了自秦漢以來的羈縻政策。

所謂羈縻,“羈”就是用軍事和政治的壓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經濟和物質利益給以撫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就是這樣,從秦朝開始到明朝,中國對周邊少數民族都是這麼玩的。

通俗一點講:以夷制夷。

例如朵顏三衛、曾經的關西七衛,指揮使是大明臣子,但都是部族首領,在本地有政治統治地位,所謂的民政、軍事權、司法權三權都在部族首領手中。

部族首領只需要按時朝貢。

這就是東方世界自古以來的朝貢體系。

朝貢體系的好處就是,安撫周邊,維護和平。

但最大的弊端就是,中央對他們在民事、軍事、司法上控制非常薄弱,周邊蠻夷一旦出現強勢的首領,就會出現暴亂。

例如俺答汗在嘉靖時期圍攻北京,例如建奴崛起,都是大明對周邊控制薄弱造成的。

為了進一步減少蒙古對邊境的威脅,大明朝執行了在蒙古草原去中心化的大戰略。

即以武力威懾,然後將蒙古各部分化出來,減少蒙古的戰鬥力。

眼下蒙古為何各自為政,其實就是大明開國以來的戰略戰術實施所至。

但最大的問題來了,蒙古的衰弱,催生了另一個強大的敵人:建州小奴,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開始利用蒙古各部分裂的局面,對蒙古各部各個擊破,吞併蒙古,來對明朝施壓。

歷史上就是這麼玩的,效果非常好。

在這種大的國際形勢下,穿越者崇禎要費盡心思去草原,才提出了中心化蒙古各部的戰略威懾方案。

所謂的草原中心化戰略就是在草原設定都護府,如漢唐那樣,在軍事上開始嚴控蠻夷。

要這麼玩也可以,得有兩點:

一、強大的軍隊。

二、很多錢,因為軍隊需要錢。

至於錢這種事,在正統歷史上,是壓垮崇禎皇帝的最大的因素。

但這位穿越者崇禎,呵呵,有一百種方法生錢,而且會越來越多。

錢不是問題,最重要的是戰略執行人。

楊嗣昌,西北三邊總督楊鶴之子,萬曆三十八年進士,現分巡河南汝南道,加右參政。

被崇禎調回京師陛見。

楊嗣昌長相清瘦,看起來精神頭十足。

在歷史上,他是一位比較優秀的戰略操作家,幹活比較接地氣,不浮誇,喜歡玩實在的。

只不過崇禎元年,他還沒有入主中樞,沒有進入大明朝諸公的法眼。

“微臣參見陛下。”

楊嗣昌心頭頗有些疑惑,突然接到皇帝的召見,不知為何,問及他人,也是一問三不知。

不過聽聞天子最近在草原徵虜,擊殺林丹汗,此真乃不世之功也!

他心潮澎湃,內心激動,被天子的這份豪情折服。

這是他第一次見到崇禎,他能感受到這位少年天子身上散發出來的銳氣、蓬勃。

“楊愛卿免禮。”

“多謝陛下。”楊嗣昌起身,偷偷瞥了一眼。

崇禎背後有一張地圖,上面是九邊、草原、遼東戰略地圖。

“楊愛卿,你的《地官集》朕看了,寫得非常好。”

地官集是楊嗣昌寫的一本書,主要是為官治理地方的方法論。

實際上崇禎知道瞥了一眼,根本沒有仔細看。

但為何要專程提出來呢?

御下之術!

下屬是要經常表揚的,要鼓勵他們,人家才有歸屬感,才願意跟你這個領導死心塌地幹。

“天子盛讚,微臣銘感五內。”

“知道朕為什麼叫你來京師嗎?”

“微臣不知。”

“朕心中有一惑,不知何解?”

楊嗣昌心思如電,陛下,您心中有疑惑,朝堂諸公都在,為何偏偏讓我這麼個地方官員來京師為您解惑呢?

楊嗣昌想皇帝必然是有大事要自己去辦了。

“請陛下明示,微臣願為陛下分憂。”

“朕最近去草原上轉了一轉,但心中總有些不踏實,楊愛卿,你能告訴朕是為什麼嗎?”崇禎這是故意給楊嗣昌設考題了。

楊嗣昌立刻心中瞭然,知道皇帝找自己來的原因了。

不過他心中還是疑惑,這大明朝,北京、南京那麼多大官,怎麼天子偏偏找到自己了?

疑惑歸疑惑,回答皇帝的問題,肯定要快,要穩。

“天子征伐林丹汗,千里誅殺酋首,此乃曠世奇功,有太祖之風,壯我天朝神威。”

既然皇帝都提到草原這件事了,身為臣子,肯定要立刻先拍一頓馬屁再說。

“然則,草原各部無父無母,不尊禮法,不行教化,今日天子以蓋世天威震懾諸夷,明日天子離開草原,諸夷旋即周而復反。”

崇禎滿意點了點頭,就說現在,所有人都在慶祝皇帝征討林丹汗凱旋,甚至有很多官員已經在做徹底消滅草原諸部的春秋美夢了。

這些官員大多不知兵事,不懂時局變幻莫測,對格局缺乏最基礎的判斷。

就今天,崇禎接到的奏疏裡面,已經有不少官員奏疏皇帝應當趁勝追擊,而且為了配合皇帝在草原上的大勝利,他們建議皇帝應該立刻督促袁崇煥趕緊在遼東發動一場對建奴的大規模的戰爭。

對於這種不負責任且毫無戰略認知的奏疏,孫承宗當然是一律批覆:胡言亂語!

到了崇禎這裡來了,崇禎隨手翻閱了一些,就被自己的大臣們氣笑起來了。

難怪大明朝在歷史上被皇太極吊打,這些官員真是他媽的不是東西。

你以為他們這些寫是真的想要去吊打皇太極嗎?

當然不是!

都是為了在皇帝面前彰顯自己有多麼為大明朝著想,都是有政治目的的。

狗日的!

遇上好大喜功,自命不凡的皇帝,還真可能會被他們吹飄起來,腦子一熱就去幹了。

話說回來,能在大勝利下冷靜指出其中最大的隱患,說明崇禎確實沒有選錯人。

崇禎道:“草原各部羸弱,建奴勢大,企圖籠絡諸部,朕想將草原諸部重新凝聚起來,為我大明所用,不可再沿用舊制。”

楊嗣昌道:“回稟天子,臣聽聞草原諸部現在尊天子為天可汗,天子有唐太宗之志,不若效仿前唐,設定都護府,加強對草原的控制,以籠絡韃子,為我大明所用。”

“如何控制?”見楊嗣昌已經越說越上道了,崇禎細細追問,且說這設定都護府一事,他回來後還只是在今早與孫承宗提了一嘴,卻不料楊嗣昌也這麼想的,正合了崇禎的心意。

“大明不對外和親,但並不代表不可以娶對方的女人。”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