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正自獨賞,忽報蘇御史,李翰林拜府,吳公聞言大喜,好友來訪,他連忙迎接而出,只見蘇李二公正自從轎子中而出,這二公頭戴紗帽,身穿鮮亮暖袍,腳著練鞋,完全是一種平時的便服。

這二人見著吳公便服迎出,三人見面,情誼融洽,全無客套,吳公歡喜笑道:“這些日子,梅開正怒,二位兄弟,可來得正是巧。”

李翰林笑曰:“吳公,獨自在家酌賞,也不主動請我二人同享,有金屋常珍之嫌,該罰?”

蘇御史也笑道:“李兄言之有理,依我看,今日吳公應罰酒三杯兼賦詩一首,以慰勞我二人。”

吳公爭辯道:“我本想擇吉日,再請二兄共賞梅花,不料,二兄捷足先登了,怪我考慮不周了。”

三人說笑著,就進入屋內,這裡是書房,後門連著花園,真是吟詩作畫,花前月下的好所在。

話說,三人進入屋內,蘇李二人也是飽讀詩書之人,對於花草只是愛屋及烏,二人也不待休息,央求吳公先賞怒梅,於是乎三人魚貫來到後花園,只見這裡,二株極品臘梅,枝幹茁壯,龍爪擎天,正花開正旺,白雪盈盈,點點硃紅點綴其中,斑斑金黃如星閃耀,簡直是瓊花玉樹,人間奇葩,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瑰麗芬芳的美麗梅菊開放,滿園飄香。

二人看罷,李翰林讚道:“真是好景緻,超凡脫俗。”

蘇御史也點頭稱罷,道:“瓊花玉樹,不啻於瑤池仙境,吳公居此,真是令人羨慕啊。”

三人賞玩了一會,吳公即令家人擺上溫酒來,三人飲了數杯,李翰林建議道:“此處有酒有梅,真是吟詩作賦的良辰吉時,二兄何不共獻一首,增加些娛樂。”

蘇御史也贊同道:“此梅秀而不豔,美而不妖,冰潔芳寒,帶有幾分仙靈之氣,著實令人愛之敬之,我等三人,的確應該為其賦詩添句,尚可留與後人,令其芳華不白開一場。”

吳公笑納,對其二人之提議,也點頭同意。

三人計議已定,吳公喚左右取來筆墨紙硯分發之,三人即席分韻作賞梅詩。

這時候,吳府下面人忽然來報,曰:“有楊御史來了。”

三人聞言,不由一頭厭惡,吳公怒道:“愚人,見我三人在此忙碌,早該回拒他。”

下人羞愧再報:“楊御史不聽小的言語,已經自己闖入府中,正朝書房而來,眼下已經估計到了。”

吳公聞言,立刻丟下筆墨,連忙出來迎接,此刻,這個楊御史已經到了書房外,正好二人撞見,吳公笑曰:“今日什麼風把楊御史吹到我府中來了?”

楊御史戴硬腳幞頭、穿襴袍,一副官差之扮,他見了屋內幾人,不由抱怨道:“爾等在此喝酒逍遙,卻把我給忘了,吳公真是偏心。”

吳公連忙解釋道:“我見楊御史,平日裡公務繁忙,無暇分身,故不敢叨擾。”

楊御史笑道:“素聞吳公好吟詩作賦,今日一見,果然如此。”他不待吳公言語,又接著道:“昔日,賴李翰林高才潤色一文,送於太子太傅,太傅歡喜不已,真是感謝萬分。”

李翰林笑道:“楊御史不必如此,我是舉手之勞,何足掛齒。”

蘇御史卻笑道:“楊公,借花獻佛,那太傅定會感懷於你,他日厚禮以待,前來謝你。”他語帶雙關,以此諷刺楊御史,過河拆橋,不曾感謝李翰林的幫助。

楊御史,心機深沉,怎能聽不出此中機關,忙辯解道:“一篇賀詞而已,何當厚禮回報。”

吳公道:“不論有或沒有,都有李翰林之相助功勞,楊公卻遲遲不見謝意,此不誠也,我等雅學之士,本不欲求回報之禮,但先前楊公被呼來喝去,未免有被小視之心,令人心寒。”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楊御史聞言,大呼冤枉,又有些忿忿不平。

蘇御史見狀,恐二人因此不和,於是從中打圓場道:“吳公直言,真性情之人,楊公不必掛懷,但你卻有失禮之嫌,該當罰酒一杯。”

楊御史大呼冤枉,又拗不過情面,道:“此番罰酒一杯,我受了,還望諸公不要說我厚此薄彼,薄情寡義之嫌了。”語畢,他端起杯子,足足喝了一整杯。

喝酒過後,眾人很有默契的不再提及此事,楊御史看桌上筆墨紙硯比比皆是,於是道:“諸位飽學之士,在此作樂,我正好也是同科,雖詩賦欠佳,但願向諸君討教,萬望三位莫取笑我。”

吳公三人點頭稱是。

且說楊御史本願來此,原為一件棘手之事而來,不料又三人在此,又俱是詩書之人,一時也不好說出口,待閒了片刻,實在憋不住,道:“三位在此,實不相瞞,我此番來吳公府上,實有一件棘手的事件,需與吳公商議,倘若吳公能助一臂之勞,此中好處,是絕不會少了的。”

吳公詫異道:“楊御史,何事如此掛懷,說來聽聽?”

二人也側耳傾聽。

楊御史清了清嗓子,娓娓道:“此事蹊蹺之極,蓋為朝中太子太傅之姊妹劉氏,原是加封皇后,太傅才得以榮升太傅一職。而這太傅之家還有一旁親劉氏,官拜都尉,此人驕橫跋扈,貪得無厭,無人敢管。他聞得城外一戶田地盛產,膏腴豐厚,於是垂涎已久,在皇后加封之際,叫府上搶奪勒來,那家農戶告天天不靈,告地地不應。此事傳的沸沸揚揚,鬧的滿城風雨,那駙馬都尉也有些畏懼,欲以錢財賠償,孰料那農戶鐵了心,非要回田地,告慰祖宗不可,奈何都尉就是不還。此事鬧到衙門中,駙馬從中作梗正要依法來處置農戶,這時候站出來一人翰林郭老,揚言要還天下清明,義正乾坤。那都尉怕此事傳入聖上龍耳,擔心龍顏大怒,於是請人從中斡旋,對那農戶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吾此次來,既是為此事,列位大人,還望仗義調庭。”

吳公聞言,原來是貪官擾民,不由怒道:“楊御史此言差矣,那都尉駙馬貪贓枉法,知法犯法,理應嚴懲,你卻為此人說好話,於理不和。”

蘇御史也憤怒道:“他做官,本應為國為民,效命皇上,但是卻仗勢欺人,蠶食他人膏腴,欺君罔上,應當依法處置。”

李翰林點頭贊同。

那楊御史被眾人怒斥冷對,也是老臉羞紅,汗顏道:“老夫也是這麼認為的,吾雖愛財,但是取之有道,此事有法可依,本來應當不加過問。老夫此番作為實為欲求高升罷了,只為調庭,不會虧待了那農戶,俗話曰:‘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老夫的行徑也是常理之內。”

三人聽罷,也無話可說,吳公道:“但此次事情,楊御史卻助紂為虐,實在叫我等氣憤,愛莫能助了。”

楊御史聞言,嘆了口氣,道:“你所不知,我也是身不由己,我年少之時,家徒四壁,一貧如洗,寒窗苦讀。當時的都尉乃是一善人,見我勤學,於是常常資助我與飢寒之際,此種大恩,我發誓定當結草以報。如今,那老都尉以死,留下他那忤逆獨子和一女。後來,我科舉登榜,總不忘那雪中送炭之情。現在老都尉後人作奸犯科,已經承認自己不對,我願挺身而出,為其善後,還望諸公如我所願,日後定當回報此恩情。”

三人,聽罷,唏噓不已,但是他們一向嫉惡如仇,不願助紂為虐,一時也沒好的法子,面面相覷。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