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領了書,入座靜聽。沒想到這泰山書院居然有線裝書,這可是江河在大陳見到的為數不多的線裝書籍。

這部《論語》是個手抄本,用小楷抄寫得十分工整,比印刷來的還好!印刷?

江河又在小本本上記下一件事情。唉,任重而道遠啊。

這夫子三十多歲,講得東西卻並不古板,和學生們關係很近,學生們也不僅僅是單純的接受教育,也會提出問題,夫子也會很好地解答。一些觀點,江河都認為聞所未聞,感覺不虛此行。

雖然身處封建社會,但是道理畢竟還是有相通的地方。況且儒家的追求其實超脫了當時的社會,在大陳是很有進步性的思想。

江河聽了一個時辰,這位夫子講到為政篇就下了課。江河把《論語》還給了夫子,向夫子道了兩聲謝,就來到不遠處的工地。

工地上,江河安排的官吏正在訓斥著一個民夫。這個官吏叫許棄,是奉高之前的文吏,讓江河提拔為工曹,負責泰山的營造。

許棄見了來者,一臉怒氣頓時消弭不見,換上了一張笑臉迎上了江河,長鞠到底。“恭迎使君。”

“嗯,見過許工曹了!”指著那被訓斥的民夫。“他這是怎麼了?”

“回使君的話。他是護送徭役的亭長,因為家裡死了人,想回去看看,可是工程哪能停下?這人手本來就不夠,我叫他託人帶話回去,還借了他兩千錢辦理喪事。哪成想他剛才居然要偷偷跑回家去!”

“大人您說,我能不訓他嗎?他簡直就是一匹白眼狼!”

江河微微點頭。“我知道了!”江河走到這人面前。“工曹所言,可否屬實?”

亭長見這個不到二十歲的青年士子居然是泰山郡太守,一臉驚訝,還是向江河道:“工曹大人說的……說的對。”

“哦?你家裡亡故了何人?”

“亡者乃是家妻,家裡尚餘一對兒女由老父親照顧。家裡正需要人去照顧,我實在是得回去。”

許工曹過來,大斥了一聲。“這就是你和使君說話的態度嗎?”

江太守擺了擺手。“無妨,你先去監督營造吧。”

“諾。”許工曹領命去了,心裡憤憤。

江河拍了一下這亭長的肩膀示意他跟上來,亭長趕緊快步跟上。江河來到學院正在擴建的地方。雖然泰山書院的擴建計劃江河只投資了三十萬錢,但是泰山書院的山長又自掏腰包,湊齊五十萬錢用於擴建書院。

這次擴建是把泰山書院西側一些居民較少的地方納入書院,並打算在書院內新建造十餘間房屋,作為教室和學員寢室。泰山書院本來只有一百多名學員,在這次擴建之後差不多能再擴招百餘名學員。

當然這只是江河振興泰山教育事業的一小部分,這次的教育撥款在奉高城內就投入了一百八十萬。剩餘的一百五十萬悉數被投資於興建小學。

當然這個小學也只教授一些常用字,教學時長為兩年。江河希望能夠以此提高泰山的識字率。關於新學員的年齡,江河打算挑選十歲以上,十五歲以下這個人群來入學。

學費不貴,每年三百文,簡直不要錢。不僅如此,江河還打算為學院提供免費的午餐,這個錢也就是個象徵性收取的。不僅如此,學院還可在寢室居住,剩下一大筆錢。

這一百五十萬錢在奉高修建四所小學,動用了所有的可用勞動力。最近幾日前來報到的徭役也越來越多,人流量的增多也刺激了奉高商業的發展。

尤其是奉高城內多了將近兩千名的士兵,這些士兵除了少部分在泰山有家室,剩下大多數都是孤身一人,士卒可是高危行業,手上有了錢,自然要趁著沒死出去消費一番。

江河心想是得抑制一下最近奉高城內逐漸興起的皮肉交易,可自己總不能給士兵們都發個媳婦吧。也不能讓士兵們憋著,憋出事兒來可不好。

見江河久久的立在原地,亭長問道。“使君?使君?”

“你想回家嗎?”江河問道。

亭長噗通跪下了。

“我也想回家啊。”江河眼眶有些溼潤了,雖說自己殺人時候可以毫無情感,可是內心總沒有真正的堅硬下來。江河無數次把“那你回去吧”咽了下去。“你來服徭役多久了?”

“回使君,才六日。昨日才收到家裡的信兒,我走時她就得了小病,萬萬沒有……沒有想到她會……”

“使君,求你了,俺給你磕頭了!”

“別別別。”江河趕緊扶起亭長,所謂人所跪者,天地君親師。自己可不想折壽啊。

“使君,求您了。”亭長也是個三十歲的漢子,江河真的是看不下去了。“你……”話到嘴邊還是咽了回去。

江河拂袖而去,離開了亭長,亭長又忙跟了上來。江河騎上了絳雲,道:“回去吧,還有十九日就能回家了,若是真想回去可以繳免役稅。”

江河乘著絳雲走了,荷包裡調出一塊小金粒,身後的親衛部隊緊緊跟上。亭長拾起金粒,眼神裡又溼潤了。一個月的免役稅高達千錢,可是自己家裡的錢辦喪事都捉襟見肘怎麼有錢免役呢?

攥著這手裡的金子,亭長飛奔回去。

江河乘著絳雲走在大街上,暗暗發誓絕對不會再做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了。自己殺了這麼多人,造了這麼多業障,這點陰鷙還有用嗎?

回到太守府,江河感覺自己出去這一趟非但沒有散心還平白添了許多煩惱,看起來自己還是比較適合在郡府裡安靜地做一個美男子,哦不,好太守。

就江河出去的一陣子,書案前又擺放了三份等待批閱的檔案,一份是關於徵募民夫的口糧調運,一份是博縣守衛部隊屯將挑選名錄,還有一份成縣的連環殺人案報告,兇手仍然在逃。

江河只好一份一份地處理起來,口糧調令,江河檢查了一下,沒有什麼大礙,就蓋了印。

博縣守衛部隊需要有一個屯將來管理,博縣的縣令是李左鶴的一個表親,出自上黨唐氏名字叫唐榆,這封檔案也是他起草的。

推薦的屯將有四個人,都是江河軍隊裡的人,江河大筆一揮從中選了個自己有點印象的隊長,唐榆在江河部隊裡任過書記一職,只是個不入流的小吏,江河也是實在沒人了才選他做博縣縣令。

唐榆對江河的軍隊也有一定的瞭解,自然知道誰更適合統帥這裡的軍隊。

至於那一份連環殺人案的報告,江河只好給王壽寫一封信,讓他配合李左鶴調查此事,儘快將兇手捉拿歸案。但是江河估計這封信到了王壽那裡也沒用,這李左鶴這封報告來都需要半日,自己回信半日,他們不需要調查,兇手早就跑到別處去了。

這落後的資訊傳遞啊!

韓敬他最近怎麼樣了?江河前兩日批給他二十萬錢,讓他重整奉高的郵政,也不知道他做得怎樣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