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大陳的律令,在京官員正月假期足有半個月。江河平日無事,偏偏在這個所有官員放假的時候最忙。
從元日到初十,江河一直奔波在洛陽城中,不是忙著祭祀就是在祭祀的路上,要麼就是在策劃著祭祀。以至於讓他懷疑這大陳為什麼要祭祀的東西這麼多?
昭景二廟,昊天上帝,孝明孝閔兩位皇帝,還有土地、社稷、凡是天子要去的地方,都離不開他。十天跑下來,硬是把他原本就不甚粗壯的大腿跑細了三分。
一通祭祀之後,江河又如同去年一般把六部尚書以及御史中丞叫過來開了一次規劃會議。與去年不同的是,今年與會人員還加上了鴻臚寺和大理寺的兩位主官。
新朝官職的不斷完善,讓江河統治全國的信心倍增。會議上,江河決定,把治下的兗、豫、並、司、朔四州分為一共二十七個州。州刺史直接統轄下轄諸縣,不設太守一職。
江河的設想早就在冀州試驗,到目前為止也沒有暴露任何差錯,反而提高了朝廷對於地方的控制。以往由刺史統轄諸太守、國相,再由國相、太守治理下轄諸縣,雖然層級鮮明,但是也讓地方作大。
尤其是刺史對於地方的那種不甚明晰的管理,更是讓地方的二千石的權力過大,太守、刺史宛如一方諸侯。
對於這次大規模改制,會上諸臣都沒有表示反對,但也提出了不少擔憂。
一來就是改制必然導致動盪,無論內外,都會升起異心。這個問題還是吏部尚書劉散提出來的。雖然他知道如今各地太守都是江河麾下,可還是擔心有人會如同那青、徐幾州國相一樣反叛。
這一點江河倒是不太在意,畢竟諸刺史都是自己的提拔的部下。如同齊簡、丘閔、趙覺等人在沒有加入到江河麾下之前,都是沒有世家背景的窮酸士子罷了。
正是憑藉著江河這股青雲才一飛沖天,這些人不但對江河忠誠無比,更是把自己的利益完全綁在了建個號的戰車之上。只要他們有一點點腦子,也不會做出忤逆江河而使得前途灰暗的事情來。
反叛?江河駐紮在各州的三十多萬軍隊豈是吃素的?
其二,就是改制後的州界劃分問題,因為此次改制大體上就是把原來的郡改成了州,又在一些副中心地帶設立了新的州,以形成新的州。這樣造成的州界劃分問題就會出現。
對此,江河決定以縣為基本單位,此次該郡為州,只涉及到縣一級的改換所屬。
好在新設州界早在年前就由江河派專人整理完畢,此次提出不過是走個過場,讓各部知悉一下。用不著再讓各司主事費心劃分。
第三個問題就是原本的刺史和太守的安置問題。刺史好安置,一共只有齊簡、楊善會、袁淑、岳飛、劉累五人。除了岳飛在朔州進行屯田,防備鬼方和在上郡防備宋儀的齊簡之外其餘三人直接調入洛陽,擔任高官就是。
而各地太守,江河則把他們留在本地,把官印一換就是了。此次改制,所有的太守的管轄面積都減少了不少。而多出來的刺史位置,江河也早就挑好了人選。
這一年中,江河在各部以及地方上留意,選出了十多個克己奉公,看上去能夠推行自己新政的官員。他們幾乎沒有世家背景,且大多數都是兗州時期的老人,江河還是很信得過的。
安排好了各州刺史的人選,還剩下最後一個問題,那就是刺史的官階。
此前,江河設立的九品官階制度,已經不甚適用於眼下漸趨複雜的政府當中。江河靈機一動,直接把一品分為兩階,形成了從正一品到從九品的十八階的官階制度。
設定了新的官階制度,江河便著令吏部把天下官員定好官階。而對於引起這次官階變動的刺史一職,江河是這麼安排的。
把州分為京、上、中、下四類。京州為從三品、上州為正四品、中州為從四品、下州為正五品。俸祿從二千五百石到一千八百石不等。
而各縣的主官也有不同。此前,大陳的縣級官員定義為:縣中戶口滿萬者,稱縣令。不滿萬戶者稱縣長。縣令為六百石官員,縣長僅為四百石官員。
江河設定新政時候也沿用了這條規矩,不過江河的新政已經不以年奉為官員等級標誌。江河把縣令定為正七品,縣長定為從七品。俸祿方面一個是八百石一個是七百石。
同樣,這些東西早已商量好了,只是現在才公之於眾,進行頒發。在江河的預想中,他要花費一整個春天來讓治下適應這種更改,等到晚春之時,他就要出兵豫州,從西向東征討那些不臣國相。
關於建寧三年的各部工作計劃討論,就整整進行了三天。經歷了去年的工作計劃,各部尚書都對這種提前計劃的方式感到新奇,同時也對這種工作方式領悟更為透徹。
相較於上一年的工作報告,此次工作報告要彙報的東西自然更多了。
剛剛開完三天的大會,江河還未把眾人放回工作崗位。僅僅是一年的工作計劃又豈能滿足他,這次他要做的是一次五年計劃。
關於大陳發展的第一個五年計劃。
這是江河給各部尚書以及三臺寺主事的一個任務。江河限他們在二月之前,把這個計劃上繳,再由江河彙總,佈置好今後五年的一個大體走向。
這讓八位大員直接懵逼,以往工作有兩三個月的計劃,僅僅保障官員俸祿能夠成功下發也就行了。自從新政開始以來,不僅要管理好一年內的工作內容,保障工作有序進行。如今竟然還要制定五年的發展規劃?
天知道五年之後是什麼樣子?
可當江河說出了獎勵之後,八人都是拍著胸脯,說讓江河把任務放心地交給他們的話。
封侯!只要報告做得好,封侯!
那可是封侯!
八人雖然明面上保持著自己的矜持,實際上對這樣豐厚的獎勵早已垂涎三尺。
“好了,今日的會議就進行到這裡吧。”江河起身宣告了今日會議的結束。“諸位先等一下,我要給大家發一下兵部制定的五年發展規劃。”
身為兵部尚書,他也要起草五年規劃,不過他早就在年前寫好了。由於所需數量很少和檔案的秘密性,江河並未選擇印刷,而是沿用讓專人抄寫的方法。
八份名為“大陳兵部發展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書”的檔案交到在場八位正二品大員手中。江河交代完這檔案的機密性後,就放他們回去,而江河自己則是靠在靠椅之上,翻閱著自己即將出版的《物理學》查閱是否有錯誤、遺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