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能把地表人類扶持建立成坎爾姆文明的新鮮血液供應庫,坎爾姆文明的高靈們,精心構思設計好的利用教派信仰,在地表人類的西方進行諾露收割。

而在地表人類的東方則是以派遣“穿越者”的方法,透過直接奪取皇帝的身體控制權,來強行在華夏一族中推廣工業化理論和改革。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坎爾姆文明的高靈們沒有想到他們派遣到地表人類的東方,負責奪取華夏一族王權的靈場生命,最後竟然會被地球本土的低靈界和亞特蘭蒂斯文明,在暗中啟蒙輔助的一個普通人類給打敗。

事已至此,不想把吃相搞得太難看,不願和亞特蘭蒂斯文明爆發直接衝突的坎爾姆文明高靈們,在見到奪取了王莽的那個靈場生命,最後被鎮壓封印的下場,只得選擇暫時不去接觸地表人類的東方族群。

而是把主要精力,先放在已經成功在地表人類的西方很多族群中,廣泛傳播,並逐漸形成了良性信仰力迴圈的教派發展和建設方面。

同時,在亞特蘭蒂斯文明和地表人類低靈界的暗中幫助下,推翻了王莽統治的劉秀,建立了新的華夏王朝——東漢。

東漢王朝的建立,標誌著坎爾姆文明對地表人類東方族群干預計劃的失敗。

另外,在東漢王朝建立後,半神們在華夏區域內的活動頻率大幅度減少。而這並不是單一區域的事件,而是波及整個地表人類文明,全球各區域的事件。

之所以出現這種半神們活動頻率大幅度降低的現象,並不是因為東漢王朝的建立,這個現象背後的真正原因,實則是半神們在活動的高峰期過去之後,由於半神們重新掌控地表人類的努力全部失敗。

加之,半神們的基地資源陸續耗盡後,半神們能夠動用的科技裝置變的越來越少,最終大部分半神選擇了重新沉睡。

雖然半神們重新統治地表人類的計劃都已經失敗,但是在半神們在地表人類各區域族群,高頻率活動的這段時期,半神們直接或間接的參與和影響並干涉到了一部分地表人類文明的程序與發展,成為這段特殊時期,在地表人類歷史上頗為重要的角色。

而在半神們在地表人類文明中活動高峰的這段時期,地表人類不僅在半神們的影響下,發明出了秦青銅劍和越王勾踐劍這種頗為複雜的合金武器。

還相繼創造了土質的巴格達電池、古埃及金字塔,丹達拉的神廟裡的燈泡壁畫等。

而無論是創造巴格達電池,還是金字塔,亦或者燈泡,都是半神們在這期間,意圖為自己的基地以及外接裝置提供能源支援的眾多科技研發和嘗試。

幻熙號飛船駕駛室空間裡,墨辰保持同步監控的狀態,以觀測者的心態,繼續見證著歷史劇情的發展走向。

劉秀推翻了王莽的統治,東漢延續發展了一百九十五年,歷經十四個帝王之後,東漢滅亡,華夏一族進入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這個時間段,墨辰自然也見證到了,在後世被傳的家喻戶曉的一些三國名人們。

不過當自己親身經歷見證後,待這個歷史時間段落幕,墨辰卻是覺得後世小說把這一時期誇大的略微厲害了些。

同時,在這期間,他也曾看到了一個火星人,從太空飛船裡降臨到吳地裝神棍,預言三國最終局勢,惡搞地表人類的事件。

這件事,在後世被收錄到雜文《搜神記》之中:

“吳以草創之國,信不堅固,邊屯守將,皆質其妻子,名曰保質。

童子少年,以類相與娛遊者,日有十數。孫休永安三年三月,有一異兒,長四尺餘,年可六七歲,衣青衣,忽來從群兒戲。

諸兒莫之識也,皆問曰:‘爾誰家小兒,今日忽來?’

答曰:‘見爾群戲樂,故來耳。’

詳而視之,眼有光芒,外射。諸兒畏之,重問共故,兒乃答曰:

‘爾恐我乎?我非人也,乃熒惑星也。將有以告爾:三公歸於司馬。’

諸兒大驚,或走告大人。大人馳往觀之。

兒曰:‘舍爾去乎。’

聳身而躍,即以化矣。仰而視之,若曳一疋練以登天。大人來者,猶及見焉。飄飄漸高,有頃而沒。

時吳政峻急,莫敢宣也。後四年而蜀亡,六年而魏廢,二十一年而吳平,是歸於司馬也。”

再之後,華夏南北朝分裂結束,隋朝建立,隋末之後,李氏大唐帝國崛起。

這一時期,墨辰關注華夏歷史進程的同時,也在關注華夏之外的一個著名歷史人物——Muhammad,俗稱,穆聖。

見證了這位傳奇人物,從誕生,到成長,再到復興“大食教”,直至數年後,Muhammad以主之名,建立了帝國王朝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墨辰同樣也採用了恰當的方法,和Muhammad進行了深入的相關話題探討,直至完成對應Muhammad的試煉任務為止。

“大食教背後的低靈團倒是挺有開創精神和頭腦的,吸收佛家學派與新教的成功創立經驗,並率先嘗試融合君權神授的思想。

不僅在精神上統治地表人類的愚昧思想、收割信仰、積攢諾露,在物質生活上,也直接干涉地表人類的生活習慣和方式。

這樣一來,就可以達到對地表人類信仰收割的最大化,諾露生產效率的最高化。

就像養雞養鴨一樣,之前只是散養,後來技術理念進步了,發現可以完全把雞鴨關在養殖場裡,然後透過流水線式的作業方式,讓這些雞鴨成為專業有保障的肉食供應源。

這樣就捨去了散養時,需要額外花費大量精力和時間去管理,引導這些雞鴨該去哪裡捕食,不該去哪裡捕食,吃什麼,怎麼吃可以長的肥美等的麻煩。

站在靈場生命的角度,理性來看,這麼做,可以在地表人類有限的壽命裡,最大程度的壓榨每個地表人類的諾露生產潛力,實在是個不錯的方法…”

坐於幻熙號飛船駕駛室空間裡的懸空軟椅上,墨辰一邊梳理著有關於Muhammad的資料,一邊頗為玩味的自語。

這一時期,墨辰除了關注到半神、靈場生命建立教派這類的事件之外,他也一直在關注月球阿爾拉灰人與地底亞特蘭蒂斯文明之間的動態。

根據他的觀察,自從上一次的大決戰過後,到了現在阿爾拉灰人已經再次逐漸恢復了過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曾經被亞特蘭蒂斯文明利用死光炮擊穿,處於半癱瘓狀態的月球要塞,也已經被阿爾拉灰人修復了大部分。

到了現在,月球阿爾拉灰人和亞特蘭蒂斯文明的飛行器,每個月基本上都會在地球上發生個一兩次交火戰鬥。

這種交火戰鬥,完全屬於隨機性質,雙方一經發現,無需解釋,立即火拼。

不過總體來看,當前月球阿爾拉灰人和居住在地下城裡的亞特蘭蒂斯文明

,雙方都還算剋制。

雙方目前的狀況,更像是冷戰——大範圍的艦隊作戰沒有,最多只是雙方按照各自的巡航路線巡航,在巡航過程中,雙方的戰艦如果碰面,當即就會開火。

而在大多數情況下,月球阿爾拉灰人和亞特蘭蒂斯文明,都是你巡邏你的,我巡邏我的,互不干涉——除非雙方越過了紅線,才會進行更強大火力的部署。

大唐帝國滅亡後,華夏進入五代十國的割據混亂時期。又過了數十年,北宋王朝建立。

公元1060年,在幻熙號飛船駕駛室空間裡,待的又有些久,而出來散步的墨辰,遊歷到了北宋王朝的揚州城。

“最近這些年,阿爾拉灰人又開始研究基因技術了,看他們的樣子,是想要把他們的奴隸身體徹底改造完美才肯罷休。”

夜晚,揚州城一座叫做“玩珠亭“的小亭子裡,一身青衣古裝長袍的墨辰,與許多人站在一起,朝著某個方向眺望觀看。

在眾神眺望的方向那裡,有一顆釋放著光芒的球狀UFO飛行器靜靜懸浮著。這顆球狀UFO,已經在揚州城裡待了十多年了。

隨後,墨辰從幻熙蒐集到的相關資料中,得知這是阿爾拉灰人的一艘考察飛船。

這艘飛船在這裡停留的原因,是想通過觀察和收集揚州城這片區域的地表人類生活習慣等資料,以及採集不同人類的身體組織、基因的樣本等用作生物基因研究。

而對於這顆球狀UFO,因為世界觀落後,知識愚昧的原因,揚州城的人們對此在初始的驚奇後,久而久之,竟把這艘飛船當成了觀賞把玩之物。

更有甚者,還對這艘飛船,進行了詩歌創作,並予以讚美。這個事件,在後世中,被北宋科學家沈括,收錄在了他的《夢溪筆談》裡:

“嘉祐中,揚州有一珠,甚大,天晦多見。初出於天長縣陂澤中,後轉入甓社湖,又後乃在新開湖中,凡十餘處,居民行人常常見之。餘友人書齋在湖上,一夜忽見其珠,甚近。

初微開其房,光自吻中出。如橫一金線。俄頃忽張殼,其大如半席,殼中白光如銀,珠大如拳,爛然不可正視。

十餘里間林木皆有影,如初日所照。遠處但見天赤如野火。倏然遠去,其行如飛。浮於波中,杳杳如日。古有明月之珠,此珠色不類月,熒熒有芒焰,殆類日光。

崔伯易嘗為《明珠賦》。伯易,高郵人,蓋常見之。近歳不復出,不知所往。

樊良鎮正當珠往來處,行人至此,往往維船數宵以待現,名其亭為‘玩珠’。”

這一時期,因為阿爾拉灰人生物基因計劃的重啟,所以在地表上,出現了許多的UFO目擊事件,並被後世所記錄。

這一天,墨辰又在觀察著一位在後世比較有名的人物——蘇東坡,即,蘇軾。

“能夠流芳千古,被後世記載的人物,果然沒有幾個簡單的,基本上都是人中佼佼者。”

在蘇軾往杭州赴任途的路上,墨辰藉助監控裝置,觀察著對方的言行舉止,點頭感嘆。

“嗯?怎麼又是阿爾拉灰人的考察飛船?”

就在墨辰感嘆的時候,忽的他的靈覺一動,下一瞬,他透過靈覺視野,朝著某個方向看去。

在那裡有一團極速飛行的發光UFO出現,不久後消失不見。

這件事,對於熟知月球阿爾拉灰人和亞特蘭蒂斯文明的墨辰而言,倒不是什麼新鮮事。

但對於蘇軾這種思想認知停留在農耕冷兵器時代的人而言,那就是件匪夷所思,不同尋常的事情了。

因為這件事,蘇軾更是做了一首詩,並被後世收錄記載:

“熙寧四年,即公元1070年,蘇軾作詩《遊金山寺》。

我家江水初發源,宦遊直送江入海。

聞道潮頭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盤陀,古來出沒隨濤波。

試登絕頂望鄉國,江南江北青山多。

羈愁畏晚尋歸楫,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風萬頃靴文細,斷霞半空魚尾赤。

是時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飛焰照山棲鳥驚。

悵然歸臥心莫識,非鬼非人竟何物。

江山如此不歸山,江神見怪驚我頑。

我謝江神豈得已,有田不歸如江水。”

這其中的“江心似有炬火明,飛焰照山棲鳥驚。悵然歸臥心莫識,非鬼非人竟何物。”幾句,便是描述了當時蘇軾對於那艘阿爾拉灰人飛行器的經歷和事後的猜測。

隨著阿爾拉灰人在地表進行生物基因實驗的頻率越來越頻繁,飛船越來越多。

地底的亞特蘭蒂斯文明終於有些看不過去了,遂集結大量艦隊,開始對地表上的阿爾拉飛船進行狙擊。

隨著考察飛船的損失報告越來越多,最終幾十年後,即公元1133年,阿爾拉灰人最高指揮官阿卡拉奇,忍無可忍下決定動用月球堡壘要塞的力量對地底亞特蘭蒂斯文明的某座軍事基地進行報復。

月球自主移動,對於熟知其本質的人而言,自然算稀疏平常的事,但對於地表人類而言,那就驚悚了。

大晚上的,原本被認為老實本分的月亮,忽然自己開溜跑了,這事可嚇壞了地表上的人類。

好在沒多久,月亮又自己跑回了原來的軌道位置,才讓地表人類松了口氣。

而這件事,被後世記載在《金史·天文志》:

“太宗天會十一年十五月乙丑,月忽失行而南,頃之復故。”

軍事基地被阿爾拉灰人月球要塞摧毀,使得亞特蘭蒂斯文明的陰陽兩袖全身猶如被潑了盆冷水。

到了這時,他們才猛然意識到,月球是艘可以引發全球海嘯的星際要塞。

在這之後,阿爾拉灰人的考察飛船變的警惕慎重起來,而地底亞特蘭蒂斯文明也對於阿爾拉灰人的動向採取了更加謹慎的態度。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