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啦,大家用不著爭論,我們的計劃都邁出第一步了。

再在這裡討論計劃會不會成功,已經沒有多大意義。接下來我們真正該要做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按照原計劃,加快對秦國的王的誘導,讓他一步步陷入到對我們的信任和依賴之中。

到了那時,他便就是我們最忠實的傀儡。有了傀儡,以及他所統治的人類帝國,那麼只要再加上我們傳授給他的軍事技術,統一這顆行星的地表世界,便指日可待了。

至於在這之後,那些天上和地下的奴隸們,會對我們作何反應,那是之後的事情,我們現在還不用憂慮那麼遠。

退一步講,即使此次計劃失敗,我們大不了繼續選擇沉睡就是。”

特羅伊見自己的幾個同伴就這次的計劃能否成功的問題而爭論起來,他聽了會兒後,制止了幾人的爭論,給出了最終的論調。

特羅伊的話,讓爭論的幾人都平靜了下來。正如特羅伊所說的,他們已經邁出了計劃的第一步,現在還在這裡爭論計劃能不能成功的問題完全沒有必要了。

在宛渠之民的事件發生過後還沒一星期,一封來自於大秦帝國北部邊疆的加急戰報傳到了遠在咸陽城秦王宮大殿裡的嬴政手中。

“哼!區區蠻夷之族,竟敢屢次進犯我大秦邊境,實在是罪不可赦!”

看完戰報中陳述的內容,嬴政的臉色變的鐵青,隨後更是拍案而起。

根據戰報上的描述,位於大秦帝國北部邊疆的幾個遊牧民族,匈奴王國、東胡、月氏部族,這三個原本互相算計,關係算不上好的少數民族,近來不知出於何種原因,竟然聯合起來,多次跨過大秦帝國的北部邊境線,對秦國北部邊疆地區的百姓和糧食進行殺戮掠奪。

這種被他國侵犯領土邊疆的事情,算是大事了,雖然得知這件事情後嬴政很是氣憤,但最終他還是耐著脾氣,先召來了墨辰對此事進行商議。

“匈奴、東胡、月氏,這三個遊牧部族,如果分開來看,對我大秦構不成多大威脅,可如今他們聯合在了一起對我大秦進行侵犯,那麼事情就有些嚴重了。

我認為大王應該先派斥候間諜去往這三個部族進行打探,等摸清了這三個部族聯合的動機,做到知己知彼了,大王再調遣秦國大軍對這三個部族進行討伐也不算遲。

否則,如果大王憑藉意氣用事,在對這三個部族沒有多少瞭解的情況下,貿然派大軍前往,恐怕到時會折損不少大秦的士兵性命。

為了討伐幾個蠻夷民族,而使軍隊遭受本不應該承受的損失,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

聽完嬴政對北部邊疆戰事的描述,墨辰沉吟思考了片刻,斟酌著言辭回答。

“唉,老師的想法本王明白,可我大秦僅用數月的時間,就橫掃了東方六國。

如今看到這幾個邊境蠻夷,竟然如此嬌縱狂妄,實在是令本王氣悶的很。

也罷,就依老師您的主意,先派人前往三個部族打探,等摸清了他們聯合的緣由,本王定要把這幾個蠻夷全部抹去!”

聽完墨辰的提議,嬴政重重的嘆了口氣。

將近兩個月後,秦派往三個部族的間諜陸續傳回訊息。

三個部族突然聯合在一起的原因,也被探明清楚。

原來三個部族,是得知東方六國被西邊的秦國滅亡的訊息後,認為新建立的大秦帝國,一定在和東方六國的戰爭中消耗巨大。

在他們想來,此時的大秦帝國,只是外表看起來強大,實則內部人民百姓和國力等,定已經疲憊不堪。

於是,原本就覬覦東方六國肥沃土地的三個遊牧部族,在互通了訊息後,三方首領一拍即合,當即決定三個部族組成聯盟,共同對大秦帝國進行一步步的試探侵犯,直至最終達成滅亡大秦帝國的野心。

此前嬴政得到的北部邊疆戰報,便是三個部族結盟後,派兵所進行的試探,目的是想探一探大秦帝國的虛實。

而此時將近兩個月過去了,三個部族見大秦帝國依舊是被動的防禦,不做攻擊。只以為是應了他們原本的猜測,現在的大秦帝國是徒有其表而已。

於是乎,三個部族的首領加緊從各自部族裡調選能夠騎馬打仗的青壯年勇士。

到了現在,三個部族已經完成了盟軍部隊的集結,一共五十萬人的草原騎兵部隊。

在草原猛漢子、良馬、優良盔甲兵器的組合裝備下,這支部隊,儼然已經成為了秦國北部邊疆最大的威脅隱患。

“把所有的新式武器都裝備上,本王要讓這些蠻夷知道,犯我大秦邊疆者,必誅殺之!”

當瞭解清楚了三個部族的大體情況後,嬴政為自己之前聽了墨辰的提議,沒有貿然派兵討伐三個部族的決定而感到慶幸的同時,他心裡窩著的那團火也燒了起來。

在準備充分的大秦軍隊面前,嬴政相信,這些所謂的遊牧部族聯盟,不過是個笑話罷了。

“平原作戰,有利於遊牧部族的騎兵衝鋒。

不過,這種一馬平川的地形,也正好適合對火銃隊的實戰檢驗。”

得知嬴政對匈奴、東胡、月氏,三個部族的作戰命令內容後,墨辰合計著自語。

火銃隊,顧名思義,是手持火銃作戰的部隊。

而火銃,也是墨辰根據後世的記憶,聯合秦統一六國後,在華夏大地招募到的大量能工巧匠,一同仿製出來的初代火槍。

在研發火銃的過程中,最讓墨辰意外的是墨家學派成員的加入,以及給他提出的許多科學的建議。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甚至於,因為有了大批的墨家學派人員加入到兵工坊,使得墨辰到了最後都不需要怎麼動手了。這些墨家派系的人,基本上各個都是動手能力超強的機械師。

有了這些人,再加上墨辰在後世對相關武器的所見所聞作為指導。

火槍的原型,最初代的火銃,很快就被他們給搗鼓了出來。

第一個火銃,原理非常簡單,由墨辰親自監督動手製造完成。

選擇一截空心竹子,把一頭賭死,往裡面填裝一定當量的火藥,並用東西把火藥壓實。

做完這些,再往裡面加入一顆小石子,最後在竹子堵實的那頭,用預留的引線孔,把火藥點燃。

火藥在竹子裡膨脹爆炸,爆炸產生的壓力,會在瞬間推著石子往沒有被堵住的一端釋放移動。

最終,石子被從空心竹管中快速的發射出去,並對前方目標造成了一定的殺傷效果。

受到這個簡單的模型原理啟發,來自於墨家的一眾機械師們,沒用多久,便用銅管和鐵管,製成了射程更遠,威力更大的火銃。

接著,墨辰對後世成熟的火槍特點不斷回憶,以此來指導墨家派系的人員不斷對初代火銃進行改進。

經過數個月,數十次的改良後,現在的火銃,已經加入了扳機、火繩、準星、照門、槍托把手等裝置。

這使得火銃除了在子彈和彈道內部密封方面,因為受限於現在的工藝水平無法製造之外,其它的許多部分,都與後世的火槍非常接近了。

除了單兵手持的火銃,墨辰還和墨家派系的成員一起,發明了碗口般粗細的大火銃,這種火銃,墨辰為其命名為小鋼炮。

小鋼炮,因為銅管比較粗,也比較長,足有兩米多,所以在射程上,要比單兵火銃遠不少。

除了小鋼炮,墨辰還和墨家派系的成員一起,發明製造了口徑足有水桶大的火龍炮—1號。

之所以被叫做火龍炮—1號,是因為這種超級口徑的火銃,是墨辰在原火龍炮的設計基礎上,改造而成用於代替原車載火龍炮的改良型號。

這種超級火銃,被製造出來後,和火龍炮一樣,專門用四輪車承載,用於戰爭中的重火力覆蓋打擊。

除了這些火銃和火炮的改良製造,原本只能承載單人的滑翔翼也被這些墨家派系成員進行了改良升級。

改良升級後的滑翔翼,看起來更像是初代的固定翼飛機,只是因為沒有行動式的發動機來驅使其移動,使得這種改良滑翔翼飛機,依舊還只能採用原始的人力做功作為初始時的動力。

這種改良的滑翔翼飛機的最大特點是,一架飛機可以同時承載兩個人,並且做到了一人即可控制飛機,另一人可以在空中進行其它諸如丟炸彈、用弩弓射擊等動作。

同時,改良的滑翔翼飛機因為體型變大,使得它比單人滑翔翼飛機,可以多承載至少四五倍面積的物體。

這種改良,無疑增加了其載彈量。

有了這些新式裝備的加入,八十萬秦軍在王翦的率領下,直接跨過北部邊疆的邊境線,橫掃三個部族的聯盟軍隊。

遊牧部族的五十萬盟軍,多為草原騎兵,這些騎兵,兵強馬壯,不可謂不強。

只是悲劇的是,他們這次遇上的是裝備有大量火藥武器的秦國軍隊。

再強壯的草原駿馬,初次碰到雷暴彈等大當量黑火藥的驚人爆炸聲,也會使得這些馬匹瞬間受到驚嚇,亂作一團。

而在三個部族的騎兵亂做一團的時候,數萬人的火銃部隊開始發揮作用。他們採用數排分次射擊的打法,第一排的人打完了裝填彈藥,第二排的人立即接上。

與此同時,秦軍著名的弩弓兵也沒閒著,各種綁著條狀炸藥包的弩箭被無差別的射向了對方的騎兵陣地。

至於剩下的火龍炮、小鋼炮、投石車等,更是一刻沒有停歇的裝填著彈藥,不斷的往騎兵群裡招呼。

就在這種近乎狂轟亂炸的打法下,五十萬草原騎兵,第一天和秦國的軍隊接觸就被打的潰不成軍了。

在接下來的三個多月裡,王翦率領秦國的軍隊在匈奴、東胡、月氏,三個部族的領地上長驅直入,一鼓作氣分別俘虜了三個部族的首領。

然而,就在王翦派人寫書信,向咸陽傳了戰爭勝利的戰報後,他等到的並不是期待的就此班師回朝的命令。

而是嬴政那透露著濃濃銳利肅殺氣機的簡單幾行字:

“斬根北部蠻夷,一個不留!”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