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靈術是一項非常耗費精力與意志的法術。它的效果奪天地造化,不論是製造戰爭兵器,還是完成人們的心願,都可有一席之地。

這種近乎憑空製造生靈的代價就是施展附靈術所需要的龐大物資,和精細準備,據說在一些附靈術的儀式中,為造物刷漆也是施法能否成功的關鍵一環。

舉例來說,如果你希望木偶變得像人,你就要用最精湛的手藝讓它首先看上去栩栩如生。哪怕是最粗糙的附靈術造物,都不會隨意被容納進沒有心血灌注的軀殼。

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何茶梗的抗議現在才找上門,哪怕這尊巨人對灰袍來說是隨手製造的玩具,它仍然要有準備時間。可它被鍊金骰子拆解的時間,要比準備快了太多。

片刻之後,空地上就只剩下氣定神閒的起司,和一地的碎屑。就連那些構成巨人主體部分的冰雪,也在空氣中融化成了一小灘清水。也就在這個時候,從廢墟牆壁上方,第二個陰影勐然下落,朝著起司沒有防備的背後襲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鋒利的刀鋒輕易撕開了布制長袍,連同長袍裡的人一同斬為兩段。然而,斷面中並沒有一滴血水流出,將起司斬殺的鋒刃上亦無半分紅色。巨人融化後形成的積水,營造出了一片反光,而那立於積水之上的灰袍,不過是反光所形成的海市蜃樓。

這是起司在空白世界邊緣的湖泊中取得龍血時,受到啟發所打磨過的法術,經由灰袍之手施展,只要腳下的水面可以完全倒映出人體和衣物,就能反轉水中的倒影,將其化為掩人耳目的幻象。

那麼真正的起司在哪裡呢?答桉是幻影的二十步之外,正打量著第二位襲擊者。相比起臨時趕製而成的巨人,從暗處殺來的東西顯然才更符合灰袍的身份。

那是一具酷似螳螂的造物,它的身形大體有一人大,之所以說是大體,是因為這只螳螂的前後比例很奇怪,身體前端的刀足不僅有四隻,比例也大的離譜,藏在四隻刀足裡面的頭部在襯托下顯得很是不起眼。

同樣不起眼的還有這個東西的後半截身體,類似蝦子和爬蟲結合的細小枝幹從正面看去甚至很難看清,與刀足上滿是力量感的甲殼和肌肉不同,除了移動足上有些增加抓地的結構和幾塊結實的肌肉之外,那些短腿讓人無法相信可以支撐起如此可怖的前肢。

“不管看多少次,這些東西還是如此不可思議。”起司盯著那試圖取走自己性命的怪物,發出類似讚歎的低語。

這世界上其實沒有多少真正的怪物,只是各種異形或異類,這是因為大凡是生物,都要遵守最基本的生存法則,要獵食,繁衍,排洩,基於這些原則所構建的身體,是不能絕對失調的。

所謂為戰鬥而生的物種,往往也只是相較於其他生物,更適合戰鬥,甚至更適合與某種某類目標戰鬥,單純為了戰鬥而存在,是有悖於常理的。

打破這種例外的,就是附靈術。附靈術的造物本身就是一種活著的工具,它們沒有作為生物的種種訴求,身體也不是自然生成,因而大可以放棄不同元件之間的均衡。

被人為設計出來的東西,功能性往往意味著全部,工具雖非自然所成,卻總是比自然中的任何東西都更有效率。以此來說,他面前的四臂怪物,才可以真正被稱作殺戮機器,這也是為何茶梗將其作為真正警告的原因。

“所以,你是就此罷手,還是讓我把你這具精心打造的機器在你眼前拆掉?”對方沒有下一步的動作,起司也沒有主動發動進攻的打算,他對著周圍的空氣說著話,彷彿篤定茶梗一定就在這裡。

“我放棄,你對魔力的感知能力太可怕了。我和它在第一時間就被你找到了吧?明明作為附靈師,隱藏自己的行蹤是我的看家本領才對。”茶梗的身影從另一個方向現身,他舉起雙手,做出誇張的投降動作。

如果沒有在空白世界的二次成年,起司確實無法感知到茶梗的魔力和他的法術,那些魔力流動的太過於細微,而且經過了絕佳的偽裝,絕不是在戰鬥中可以隨意察覺到的東西。

只不過,茶梗還是低估了此時的起司,灰袍對於同門的魔力鎖定,並不是剛才走出小木屋或巨人靠近時才開始的。自從那天茶梗現身之後,起司便一直追尋著他的魔力。人不可能做到全知,但在整個溪谷城的範圍內,能逃過如今起司的施法者,是不存在的。

“只是運氣而已。你已經看到了我的宣言,也發洩了自己的不滿。現在你是選擇坐下來談談,還是就這麼轉身離開?”起司沒打算講解自己的新本領,他看著茶梗,深知對方手裡的附靈術造物肯定不止一個。

他能輕易解決眼前的怪物不假,但面對一支灰袍級的附靈術軍團?那肯定是要付出慘痛代價的事情。更別說,茶梗的造物裡很可能會存在專門用來對付法師的個體。不過反過來看,要是能在此嘗試說服拉攏茶梗,那他的軍團也是巨大的助力。

“你從咒鴉那裡聽到了些東西。老實說,他那個性格會跟你站在一起還挺讓人意外的。可惜我現在還沒有下注的打算。”茶梗放下雙手,所謂的投降只是做做樣子,灰袍可不會那麼輕易無計可施。

“哪怕我手下有三條巨龍可供驅使?據我所知,銀匠也只有一條吧?巨龍加上你的造物軍團,沒人可以阻擋它們。”考慮到附靈術在戰爭中的價值,起司沒法輕易放棄爭取對方的念頭。

“這是個有價值的提議,我會慢慢考慮的。”遠處的灰袍微微點頭,做出準備離開的動作。

“對了,雖然你可能已經意識到了,但我姑且還是說一句,來到這裡的人,可不止我一個。”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