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旗衛航大佬特撥的扶貧款。

………

“魏公公!”

到了東廠大門,魏良臣剛翻身下馬,田爾耕就迎了上來,然後告訴他杜文詔回宮去了。

“這是去告咱的狀了,指不定孫大老爺都知道咧…田兄,看來咱們得抓緊了。”

魏良臣並不意外,他將座騎交於親衛,命崔應元速將二欽犯帶進厂部。他要馬上審訊,趕在“反對派”進攻號角吹響之前入宮奏事。

田爾耕見其中一犯人竟是五花大綁抬回來的,有些愕然,卻沒有多嘴問為何。

孔學從魏良臣面前走過時,仍是有意無意看了他一眼。

魏良臣視若未見,只叫崔應元安排妥當。

崔應元請將西六間,也就是原東廠的飯堂臨時改做欽犯關押處。

魏良臣看了下地方,覺得挺合適,便問田爾耕有無意見。

“這是東廠的事,魏公公看著辦便好。”

田爾耕微微一笑,他自是清楚魏良臣為何不將欽犯解到詔獄的原因。

歷來錦衣衛其實並非都以指揮使權勢最大,有的時候是以北鎮撫使為尊。

一方面是因為都指揮使常年在天津,不在皇帝身邊;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北鎮撫使掌詔獄。

這就同內廷一樣,通常並非司禮監掌印太監權勢最高,而是以秉筆兼東廠太監的才是內廷實質第一人。

如二叔魏忠賢便是讓王體乾做司禮監掌印,而他本人則是提督東廠。但不管內廷還是外朝,都知王體乾不過是二叔的傀儡而矣。

掌要害部門的才是老大。

若北鎮撫使強硬,則都指揮使勢必大權旁落。

不過現任北鎮撫使,也就是田爾耕的頂頭上司劉僑卻是不與駱思恭爭權,反而事事唯駱思恭馬首是瞻。

原因便是這劉僑是駱思恭母親劉氏的孃家親侄。

即駱思恭和劉僑是嫡親表兄弟。有這麼一層關係在,再加上當今皇帝登基以來這詔獄幾乎未開啟過,錦衣衛甚少參與朝爭,內廷大璫之間也很少鬥法,所以劉僑自是不會與表哥爭權。

而駱思恭是親東林黨的,也正是因為其立場和態度,才導致當今皇帝在被外朝刁難時,往往施不出手段加以懲治,更不能掀起大獄來。

如此一來,把人送詔獄無疑是送羊入虎口,智者而不為。

崔應元現在頗是風光,也很有自信。

刑部大牢他的表現很顯眼,被魏公公看在眼裡,再有田爾耕這層關係在,崔應元相信自己的付出一定能夠得到回報。

他已經受夠東廠先前的風氣了,無論他立了多少功勞,表現多麼突出,可就因一個無賴子出身不得重用,這麼多年來始終在番役這個職位上打轉。而那些功勞沒有他多沒有他大的,卻一個個升了司房、領班,甚至成了小檔頭。

憑什麼?

不就是因為他們是錦衣衛出身麼!

原以為這輩子也就這樣了,不想天降一個魏公公,剛進東廠就弄死了一個大檔頭,這種人看著是狠辣,但無疑卻是崔應元最好的機會。

於其繼續那麼混著,不如拼死幹一票大的。

這魏公公真能成了事,他崔應元豈會沒有好日子過。

在崔應元的安排下,一眾番子把西六間緊急騰了出來。很多檔頭、司房們現在也聽崔應元吩咐,不敢給他臉色看,甚至態度上還很是和藹,跟從前大不一樣。

這就是不看僧面看佛面的道理。

四個內檔死了一個,走了一個,另兩個又不在此間,持上諭的魏良臣是東廠現在唯一的“中官”。

而這唯一“中官”就是實質上的廠公,只要皇帝一日不收回上諭,或另委他人來督辦欽案,東廠上下便只能聽從魏良臣的差遣。

因而,沒有人想成為第二個曹元奎,也沒有人想以身試法,看看那魏公公會不會再殺人立威。

內心裡,魏良臣巴不得杜文詔走,也絕不希望另兩個內檔到東廠來攪和。

他希望在這幾天,東廠內部能夠唯他獨尊。

明確了尊卑,統一了事權,他才能更好的發揮東廠這頭可以抗衡錦衣衛的怪獸力量。

崔應元那邊安排妥當,魏良臣立即開始審訊。

他去審的王曰乾,田爾耕去審的孔學。

……….

王曰乾已被鬆綁,只手腳上的鐵鏈卻是未開。此人是錦衣衛的百戶,番子們可不敢隨意給他開了腳鐐。

“你們先出去吧。”

魏良臣進屋之後便命看守番子出去,崔應元和公公的親衛們守在門外。

屋子內一股菜油味,牆角和地上滿是油跡,牆角還有一口大缸,裡面滿是菜油,份量不輕。顯是匆忙間還沒來得及抬出去。

菜油初聞是香,可時間久了卻是不好聞了。魏良臣拿帕子半捂鼻子,指了指地上的小凳子,示意王曰乾坐下。

王曰乾未坐,而是定了定神,仔細看著魏良臣,有些疑惑道:“我是不是在哪見過你?”

“可能吧,不過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告訴咱家些什麼。”魏良臣抽了抽鼻子。

王曰乾皺眉道:“你是什麼人?”

“中官。”魏良臣道。

王曰乾愣了下,這個答案跟沒有說有什麼區別。

“百戶大人就沒有什麼可和咱家說的嗎?”魏良臣臉上掛著淡淡的笑容。

“該說的在刑部我都說了,你們不去審問謀反之人,把我弄到這裡來做什麼?”王曰乾很是不滿將他弄到東廠來。

“百戶大人是錦衣衛的人,想來知道這東廠是做什麼的。也罷,咱家便和你打開天窗說亮話,咱家把你弄來東廠,為的就是想聽聽刑部那幫人不曾聽過的話。”魏良臣說話間將帕子放下,揉了揉塞進了袖中。

“我還能有什麼話說?我並非犯人,我是向朝廷揭發謀反大案的!”王曰乾大聲道。

魏良臣點了點頭:“那好,百戶大人既然不說,咱家也不為難你,不過咱家倒是有個疑惑,卻不知百戶大人能不能為咱家解惑呢?”

王曰乾問道:“什麼?”

“你既口口聲稱是向朝廷揭發孔學、王三詔等妖人謀反,為何不去有司揭發,不去你錦衣衛的堂官處揭發,反跑到宮中放銃呢?…難道你不知道宮禁放銃乃是死罪?”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說到這,魏良臣笑了起來,“亦或這當中有什麼別人不知道的隱情,逼的你不得不鋌而走險呢?”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