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知了外塊越來越少了,估計再有三五天就斷了這筆外財了。無可奈何的咱家,只能抄起三寸大筆繼續謀生了。

另感謝愛讀書3709、對魔忍阿莎姬、幾何級數2三位大佬能以紋銀百兩關愛骨頭!

.......

京都決戰,關係的不僅僅是我皇帝親軍能否在日本站住腳,更關係到我皇明能否一報百年倭患之仇。

戰前,大本營組織了倭寇禍我皇明巡迴宣講隊,宣講隊透過對歷史的回顧,將過往倭寇對我沿海百姓、藩屬各國的荼毒深深的印在了每一個官兵腦袋中,而殘暴的幕府統治下日籍官兵家眷水深火熱的生活,也激發了皇軍將士對幕府的仇恨之心。

因此,在戰鬥中皇軍湧現了無數戰鬥英雄,而其中更多的就是那些日籍官兵。

在我親身經歷的追堵倭酋太子德川家光的戰鬥中,有一位英雄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這位英雄為了完成任務而犧牲了寶貴的生命,他就是步兵第四聯隊第二大隊第一中隊的優秀中隊長、百戶小島三麻子。

萬曆四十七年一月,在期盼了半月之久後,各部接到了軍司令部的命令,偉大的監軍魏公公終於決定皇軍對日本京都發起決定性的總攻擊。

當時我任京都派遣軍的作戰參謀,為了各聯隊能夠更好的執行命令,我前往第四聯隊第二大隊做協調工作。

這也是我個人第一次從機關到一線作戰部隊工作,因此我很激動。我更加沒有想到的是,我到了一線作戰部隊後,接到的第一個命令竟然是配合友鄰部隊堵住德川家光逃往京都的道路!

提起德川家光,日本無人不知,這個傢伙是倭酋德川秀忠的長子,也是倭國太子。

據說家光的爺爺家康給這個大孫子賜乳名“竹千代”,意思即希望家光能夠成為幕府的第三代將軍。

為了奪回被我軍佔領的京都西南防線,德川家光受其父親德川秀忠指派,率領了一支由萬餘倭軍組成的兵力進攻我近衛師團。

從師團的情報中得知,德川家光率領的這支倭軍是幕府最精銳的兵馬“番方兵”,這支“番方兵”相當於倭酋德川秀忠的警衛親軍,被倭人又稱為什麼三番組。即大番組、書院番組和小姓番組,番組均由旗本及其子弟編成,十分的忠誠,也十分的悍勇。

如果非要比較的話,那麼這支“番方兵”可能相當於我皇明帝國的京營,或相當於我近衛師團吧。

為了粉碎倭軍的這次進攻,徹底打垮敵人,軍司令部組織我師團三個步兵聯隊、騎兵聯隊、炮兵聯隊及部分武士特攻隊、臺灣皇協軍一部對德川家光部發起了堅決的反擊。

戰鬥持續了兩天兩夜,聽說戰況最激烈的時候,我們偉大的監軍魏公公都身臨親線為將士們鼓氣,幾次欲要親自帶兵殺給給。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魏公公的鼓勵和以身作則下,我軍將士奮勇作戰,重創了德川家光的番方兵。在戰鬥最激烈的一處高地上,倭兵的屍體不是橫七豎八倒著,而是屍體堆著屍體。鮮血染紅了土地,也將溪水染成了紅色。

德川家光被我皇軍的奮勇打怕了,他自出生以來也未見過如何頑強的軍隊,自知難以挽回戰局的他於是選擇撤退。

倭軍的動向自是逃不過我們偉大魏公公的法眼,他老人家立即下令不惜一切代價截住德川家光。

我聯隊收到命令時,德川家光已經在撤退。

想我步兵第四聯隊自登陸日本以來,一直擔任的是第二波次攻擊部隊,因此沒有和倭國的中央軍較量過,只配合友鄰部隊清剿一些漏網之敵,並負責佔領區的地方治安維持。

所以,那些在前面打前鋒的傢伙因此笑話我們第四聯隊是娘們聯隊,因此聽說師團命令我部堵截德川家光後,官兵們人人咬牙,誓要一戰打出名頭,讓那些不可一世的傢伙們瞧瞧我們第四步兵聯隊到底是不是娘們。

聯隊長山本閣下在軍官會議上可是發了狠話,誰要是完不成任務,誰就必須像個男人一樣自己切腹,以玉碎成全聯隊之威名。

24日,我所在的第二大隊和由投誠日本武士組成的特攻大隊正在一處叫阿彌託寺的寺廟待命。

接到命令後,大隊長董大海忙命令官兵輕裝急行軍,火速奔赴鶴澤崗截住正往京都方向逃跑的德川家光部。

官兵們接到命令後早飯都未吃完,一柱香內就集合起來,二中隊長小島三麻子已經帶領二中隊先行出發。

在不久前的一個戰鬥中,小島君曾負了傷,他卻堅持不去後方醫院,說此戰關係帝國是否能夠消滅萬惡之幕府,拯救他的親人,所以除非他倒下,不然他一定會戰鬥到底。

二中隊出發後,大隊其餘官兵也立即出發。騎兵聯隊有調撥我部一隊偵察兵,他們早已往京都方向偵察。

經一個時辰的急行軍,我部抵達通往京都的要道飯岡。這時,騎兵偵察報稱,德川家光的部隊距離不足十里,正沿道路逃來。

當時,董大隊長考慮在飯岡附近截住敵人已經不可能,便命令二中隊直插另一要道常石苑。

從師團提供的地圖上推算,敵我行程差不多,憑一向有飛毛腿之稱的二中隊必定可以趕在敵人前面,截住逃跑之敵。

對此,我深表贊同,我始終牢記魏公公在《步兵操典》上的訓示——時間是決定勝敗的關鍵。

午時,經過官兵們的不懈努力,二中隊終於到達常石苑。

那裡地形有利,西邊有很大一塊墳地,中間長著稀拉拉的小樹,附近還有一條狹窄的小河,用於守衛的話地形比較理想。

考慮到逃跑之敵有騎兵,小島中隊長馬上組織戰士構築簡單工事,並蒐羅樹枝乾草。這樣等敵人到來後,就能利用焚燒的樹枝乾草遲滯敵之騎兵,並借煙霧迷惑敵人。

同時,小島中隊長還讓炊事班的人拿木桶去河中取水,不停的潑灑在一段不足百米的道路上,又用鐵鏟到處亂挖,同時命人埋雷,使得那段路不但變得十分泥濘,還十分危險。

這樣,就能拖延敵人,小島中隊長,真是一個聰明人啊。

在工事才完成一半時,就有戰士發現鋪天蓋地的倭軍大隊人馬已蜿蜒而至。

此時我部只有小島的二中隊兩百多人,大部隊還未趕到。而敵人雖遭友鄰部隊重創,可畢竟是倭國太子親率,又有親軍,怕是不下數千人。

敵我兵力懸殊的厲害。

但二中隊官兵卻是人人勇敢,誓與陣地共存亡。

敵人到了後,發現逃跑的道路已被我軍封鎖破壞,便以騎兵向我軍發起兇猛進攻。

自古有“窮寇毋追”之說,可以想象被擋住了逃路的敵人進攻是何等的猛烈。

由於敵我兵力極為懸殊,戰鬥從一開始就打得非常激烈。

小島中隊長知道肩上的任務重大,由於大部隊還未趕到,此地又離京都只有不到三十裡,稍一鬆懈,敵人就可能逃走,所以他始終在第一線指揮戰士們死戰,一次又一次的打退敵人的騎兵。

在敵人發起的不知第幾次進攻中,有倭兵的鐵槍擊中了小島中隊長的肩膀,鮮血噴湧而出,染紅了軍衣。

為了指揮戰鬥,小島支援著站起來,一邊拿指揮刀指向敵人,一邊大聲喊道:“殺倭寇,殺倭寇!”

那一刻,他是完全的將自己視為皇明子民了!

在小島的指揮下,二中隊官兵以猛烈的火力對敵射擊,大杆子銃和手雷將敵人壓的死死,道路上倒下去的屍體和馬匹有幾百具之多。

急於逃命的敵人在絕望中瘋狂了,黑壓壓的倭兵發起了更猛烈的攻擊,各式顏色的旗幟在道路及道路兩側不時湧現。

內中,更有頭戴面具的倭軍大將也在衝陣。

在又一次打退敵人的進攻中,小島再次負傷了,但他仍堅持不倒。

他知道自己無論如何也不能倒下去,必須堅持住。

二中隊,鐵打的二中隊!

自組建以來,二中隊打過女真叛軍,打過朝鮮賊兵,他們相信自己是最強的軍人,所以,他們在用鮮血證明自己!

官兵們,不時有人倒下。

“為了帝國!”

小島一次又一次地滿身鮮血的站起來,堅持著指揮戰鬥,拚命地向敵人射擊。第三次負傷,他已生命垂危。

英雄的血還能流多久!

最終,失血過多的小島中隊長還是倒下了。

但也在這時候,我和大隊官兵趕到,隨後聯隊的主力趕到了!

紅色的軍旗在四面八方向常石苑彙集。

我見到了處於彌留中的小島君,可能是感受到了我的到來,他竟然睜開眼睛,一動不動的盯著我看,最後,他握著我的手微弱的說道:“做一個中國人,做一個...帝國的將士,我這一生是多麼的榮幸啊...”

說完之後,他就閉上了眼睛。

我哭了。

由於二中隊官兵的英勇奮戰,敵人被成功堵住了,他們也為我軍贏得了勝利的時間。

我聯隊主力從西、南兩面包圍敵人,本就驚恐萬分的倭軍縮成一團,前不得進,後不得退,已處於崩潰邊緣。

申時許,友鄰部隊也陸續趕到,於黃昏前將倭軍包圍得如鐵桶一般。

此時的德川家光和他的數千番方殘兵可謂是插翅難逃!

相持到深夜,德川家光派人到我軍要求和談。

師團方面不敢擅作主張,迅速上報軍司令部,就在我軍焦急等侯上面命令時,偉大的魏公公竟然在夜色中出現在了官兵眼前。

一身御賜鬥牛服的公公看著十分狼狽,一身的泥,甚至火光對映下的臉上還有淤青,額頭上看著也有大包。

不用說,這肯定是公公在趕路時摔倒的。

啊,多麼偉大的公公,多麼讓人崇拜的公公啊。

有公公在的地方,也一定是這個天下最讓人放心的地方。

皇軍,永遠值得公公信任;

公公,也永遠值得皇軍效忠。

我悄悄的上前將毛巾遞給了公公,公公也不嫌棄拿起隨手就在臉上抹了一把,然後對我笑了笑。

之後,公公聽取了師團方面的彙報,聽完後他皺了皺眉頭,讓人將倭軍使者帶來,然後問了他一句話:“爾等已是甕中之鱉,有什麼資格與我皇軍和談?”——節選自皇帝親軍少將林國富晚年回憶錄《我在日本那些年》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