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參謀司的蔣西鳳一直以來就不太懂魏公公所說的師團是個啥玩意,所以在沒有拿到魏公公有關師團編制方案前,包括蔣西鳳在內的一眾參謀司人員對這個所謂的甲等師團組建方案都是雲山霧罩,茫然不解。

魏公公這頭送走了一眾父老鄉親後,便閉門造車了。

他老人家還是蠻中意這個師團編制的,雖說這是後世倭人搞出來的軍隊編制方案,但不得不說,師團、旅團這種軍隊建制名稱還是很有古典軍國意味的,是中華文明的一種文化和習俗傳承。

某種程度上,倭國與越南被稱為小中華,是有相當道理的。

臺灣警備師團顧名思議,肯定是駐紮在臺灣的師團,是用來圍剿當地反抗土著、海盜以及有可能的外國勢力,並在臺灣建立治安,組建政權、負責維持秩序的一支軍隊。

有鑑於臺灣土著戰鬥力低下,海盜及外國勢力實力不足,故師團的主要任務只是基本佔領,所以魏公公給臺灣警備師團定的是乙等師團編制。

整編方案如下,臺灣警備師團轄三旅團,每個旅團轄2個步兵聯隊,即三旅團共6步兵聯隊。另師團部直轄一個工兵聯隊,一個騎兵聯隊,一個輜重聯隊,加上師團部、三旅團部的非戰鬥人員,共定官兵18000人。

師團部駐地,公公放在了臺北縣。第一旅團駐地為花蓮縣;第二旅團駐地為臺南縣;第三旅團駐地為新竹縣。

駐地各縣眼下也只是存在於地圖上,未來需要各旅團積極征討開發,以漢族移民和歸順的臺灣土著建立城池,確立各縣域政權存在。

魏公公原是想在拿下臺灣後上報萬曆,請求於臺灣建立行省,但考慮此舉容易使得朝廷摘了果子,派來不相干的人員奪取皇軍勝利果實,對於大明皇軍的未來動向起到不利因素,所以魏公公暫不準備請報臺灣建省。

擬上密揭於萬曆,請定臺灣為提督海事衙門駐地,大明皇帝親軍食?所在。島上各縣以衛所制暫定,統稱大明皇帝親軍臺灣都指揮使司,隸提督海事太監直管。各旅團所負責各縣便是各千戶所。如此一來,便能使得朝廷之手伸不到臺灣,也可以淡化佔領臺灣的政治意義。

畢竟,他魏公公乃是閹人,皇軍也不過是掛名天子親軍,並不為朝堂所承認。

在大明朝,繞開朝廷辦事,才會有效率。

當然,這個整編方案只是字面上的,因為魏公公眼下實際只能給臺灣警備師團配屬3000人,其餘官兵空額需各旅團自行擴充。

這個實際配屬的3000人,除將軍中現有肅寧子弟兵調出1200人外,餘下則調遼東降倭300人,南都勳貴家兵及三大營降兵800人,溧陽鐵礦礦工500人,原吳淞水營兵200。

此兵力配屬可以確保肅寧子弟佔多數,不使如九太爺、七舅姥爺、自家姐夫他們又來罵娘,說是老魏家盡給外人做了嫁衣。

武器方面,公公卻是一點也不摳門,下令從江南製造總局調出最新制好的燧發槍500杆,又調火銃500杆,大杆子銃100杆,虎蹲炮40門,餘下刀矛箭盾,優先供給。

蔣西鳳拿到這份臺灣警備師團的整編方案後,並沒有多說什麼。如果說大明皇軍是魏公公一手打造,是屬於公公私兵的話,那麼這個臺灣警備師團更像是魏公公的家丁。

“編制就安這個辦,參謀司這邊儘快落實,該調的要調,該給的要給,師團組建後暫時就駐在泗塘鎮,錢糧這一塊回頭咱家會給後勤司打個招呼。”

“是,公公。”

蔣西鳳點了點頭,公公的安排他哪敢說不行,只是對於師團長郭大風這個人選,他還是忍不住有話說。

“公公,這個魏大風從前並不曾在軍伍之中,這陡然授以師團長一職高位,末將恐其難當大任,要是壞了公公的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無妨,”

公公輕笑一聲,“誰也不是打孃胎出裡就會帶兵,不懂可以學嘛。況郭大風在皇軍中也幹了這麼久,咱信得過他...”

說到這,話鋒一轉,卻道:“不過你們參謀司卻是要盯著些,師團一級也要設參謀長,參謀司要選一些精幹人員充實下去,要輔佐好各級將領。”

聽了這話,蔣西鳳頓時安心,他參謀司現在擴員兩三百人,很多年輕人都是他按魏公公的參謀手冊一手訓出來的,正好放出去鍛鍊鍛鍊。

“甲等師團的編制你看一下。”魏公公又將案桌上另一份整編方案遞給了蔣西鳳。

蔣西鳳接過看了,發現這個甲等師團的編制比乙等師團多了些東西,也變化了一些東西。

具體在甲等師團只轄2旅團,但每個旅團卻轄3個步兵聯隊,又比乙等師團多了一個炮兵聯隊,連同師團部、旅團部的非戰鬥人員,整個師團官兵定製28000人,足足比乙等師團多了一萬人的編制。

並且,不同於乙等師團編制中只各旅團有一個火銃大隊的編制,全師團的火銃兵合計只有一個步兵聯隊,整個甲等師團卻是清一色火銃裝備,用魏公公從前的話說,是一支真正的熱兵器軍隊。

“若按這個編制,卻是至少需要兩萬杆火銃,公公,咱們軍中沒這麼多啊。”蔣西鳳管著參謀司,軍中武器裝備有多少,他能不知道。

“火銃的事,咱家想辦法,軍中現有多少全調出來,江南製造總局那邊也要趕工,咱家說不得得去求個人情...”

魏公公把這事早想在心裡了,軍中原有火器多是從南鎮撫司搞來的,另外接收了吳淞水營的一千多杆,對定海衛實施的報復性作戰又繳獲了一千多杆,南都反動勳貴和三大營那邊“捐輸”了一萬多杆,再有就是在遼東繳獲的一批,江南製造總局自家生產的,合起來總數是有兩萬杆的。

但內中卻有四成是不能用的,這些不能用的火銃大多是一次性產物,主要來源於南都三大營那塊,因此實際能夠裝備下去就一萬杆多一點,缺口數目顯然很大。

江南製造總局那邊現在主要操作手法就是將不能用的火銃回爐,重製為燧發銃。這個工序很複雜,雖能做到量產,但產量卻不大。因此,魏公公必須另想辦法才能滿足這個甲等師團的火銃需求。

“武器咱家想辦法,這個定編就這麼辦吧。”

魏公公捏了捏脖子上的大金鏈子,“這個甲等師團以後就叫大明皇家近衛師團,師團部麼.....就定在江戶。”

“江戶?”

蔣西鳳愣住了,這地方在哪。

“近衛師團的目標就是佔領那裡。”魏公公轉頭看向遙遠的東北方向,“那裡才是皇軍要征服的所在啊。”

富士山上插紅旗,太平洋上唱贊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