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會,曹軍便在相府的前廳中見到了諸葛亮。

後者正跪坐在案牘後。

初望之下,也看不出身高幾許。

只見他頭戴綸巾,身披鶴髦,手搖羽扇,一雙眼神炯炯有神,似有一股穿透人心的魅力,年齡在四十歲上下,正煞有其事的盯著曹軍打量。

在他旁邊的案牘前,還有一身著華府的中年男子,長袍寬袖,作文士打扮,面色卻十分嚴厲。

他見曹軍一身粗野樵夫打扮,見了當今蜀漢丞相卻不拜不跪,缺少禮數,當下便不喜。

劈頭蓋臉的問道:“那門子只說有一布衣,胸有破敵之策,丞相一向講究偏聽則暗,兼聽則明,特招你來見,若不能說出個子醜寅卯來,休怪拿你當奸細處置,就是當面頂撞丞相的罪過,你一樵夫,只怕也承受不起。”

曹軍心中微微一嘆,早知見諸葛亮一面怕不容易,沒想到卻是寬進嚴出,進來容易,想直接和他對上話,還要透過一輪考驗。

這文士應該是常年伺奉在諸葛亮身邊,以學生自居的馬謖。

他見那諸葛亮只是不停的打量他,也不言語,料想這馬謖便是考核的第一關。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若第一關通不過。

自然是哪裡來,哪裡去。

搞不好還要被治一個頂撞之罪。

曹軍表面裝作雲淡風輕,胸有成竹,實則是趕鴨子上架——死撐著。

此時此刻,萬不能露出半點膽怯之意。

他當下向上首的諸葛亮拱了拱手,又向馬謖行了一禮,直接反問道:“聽聞丞相未出山之前,也以山野村夫自居,如今輪到我這山野樵夫,你卻另眼相看,是何道理?”

馬謖一愣,沒想到這一打扮粗魯的樵夫,卻能深入淺出,道出一句如此深刻的道理來,竟讓他一時無言以對。

他悄悄回頭望了諸葛亮一眼,見對方正笑盈盈的觀望兩人間的交鋒,當下心中一緊,也收了輕視之意,慎重對待起來。

若被一隨意冒出來的樵夫給辯了下去,以後如何再以丞相學生自居?

馬謖揮了揮衣袖,勉強對曹軍拱了拱手,神色卻是凝重了幾分。

“你姓甚名誰,籍貫何處,來丞相府所為何事?如何證明自己不是奸細?”

曹軍也拱了拱手。

“姓曹名君,君子的君,祖籍蜀地青城山,原為山上一樵夫獵人,父母均已過世,是以無人為君取字。”

“至於是不是奸細,這點卻需要丞相去派人查明。”

“曹君?”

馬謖不動聲色的又望了諸葛亮一眼。

見諸葛亮也收了笑意,面色變得凝重起來,見到他望過來時,對他輕輕的搖了搖頭。

馬謖常年伺奉在諸葛亮身邊,一般小事上,兩人早已心意相通,第一時間便明白了丞相的用意,讓他先不必細究對方身份,且聽聽他的破敵之策再說。

如今曹丕的四路大軍來勢洶洶,又恰逢先皇夷陵大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蜀漢後主劉嬋更是在朝堂上連連問詢,至今無良策。

諸葛亮雖已有腹稿,但苦於無人商議,還在獨自斟酌中。

只怕要不了多久,那劉嬋便會沉不住氣,親自過來問詢,此時突然冒出一胸有破敵之策的山野樵夫,諸葛亮自然來了興趣,想聽聽他的說辭。

“你且說說,你來丞相府有何目的?”馬謖又指著曹軍問道。

曹軍卻不慌亂,待心中細細構思了一會,才把之前想好的託詞娓娓道來。

他扳著手指頭邊說邊在大廳中渡著步子。

“那曹丕欺我蜀漢元氣大傷,軍心不穩,或蠱惑或派遣四路大軍來襲,第一路便是鮮卑首領軻比能,起精兵十萬直取西平關;第二路為蠻王孟獲,起蠻兵十萬,犯我四郡;第三路降將孟達,起新城兵十萬,欲攻取漢中;第四路曹魏大將軍曹真,官拜大都督,率十萬精銳,直取陽平關。”

曹軍說完微微一笑,馬謖心中又是一驚,這些機要軍報雖已在朝野上下傳遍,如今從一粗野的山中樵夫嘴中道出,卻讓人感覺有些奇妙。

他佯裝不耐煩的催促道:“這些軍報,凡識文斷字的人皆懂,不用你特意前來重複一遍,你那胸中的破敵之策,如今在何處?”

曹軍又渡了幾步,繼續扳著手指頭答道:“這第一路大軍,可派馬超馬將軍前去鎮守,他在羌人心中素有威信,被稱為天威將軍,有馬將軍在,此一路無憂。”

“至於第二路,可派魏延將軍領一軍,左出右入,右出左入,以為疑兵之計,那蠻王孟獲雖勇,卻無智慧,必不敢攻城。”

“第三路,可派一相熟之人去一封書信與他,點名其中的利害關係,蜀若亡,曹丕絕對容不得他,那孟達也是心思玲瓏之人,必然託病不出。”

“第四路,可派上將軍趙雲,出兵陽平關,堅守不戰,時間一久,待魏軍糧草用盡,自會退兵。”

曹軍每說一句,馬謖便會驚上一驚。

就算常年在諸葛亮身邊聽候教導的他,短時間內也想不出如此詳細完整的韜略。

如今竟從一樵夫嘴中吐出,容不得他不吃驚。

馬謖吃驚之下也忘了之前考核曹軍的用意,直接回頭問道:“丞相,這……進軍方略,是否適用?”

諸葛亮晃了晃羽扇,心中雖也驚訝,面上卻沒有流露出半分,他興趣大濃的向曹軍問道:“只有這四路方略嗎?”

“當然不是。”

曹軍見這三國第一智者終於願意搭理自己,也知這第一關的考驗算是勉強透過了。

此刻要與他直接對答,心中不禁暗暗提醒自己,要更加小心和過細。

“草民常在山中打獵,閒時也在河邊垂釣,深知浮出水面的皆是小魚,常有惡魚深藏水下,稍有不慎便會一口吞掉魚鉤,最不好惹。”

“除了水面上的這四路大軍外,還有一路,卻是藏於水下,只等我蜀漢露出疲態,便會一躍而起,吞掉魚鉤。”

這次不僅是馬謖,便是以智慧見長的諸葛亮,也被曹軍的說詞驚了一驚。

他心中早料到那東吳的孫權必會觀望形勢。

若蜀勝,則會派遣使者過來,加深兩邊的聯盟關係;

若曹魏攻勢順利,則會聯合曹魏,瓜分蜀漢,做那從水面之下浮出的惡魚。

只是這一點,一般人皆看不到。

或者看到了卻想不透,有意給忽略了。

沒想到青城山下一樵夫,卻能點破其中的關鍵,與他心中所想不謀而合,這就不得不讓他吃驚了。

“這第五路大軍,是誰名誰,可有禦敵良策?”

諸葛亮一晃羽扇,不再隱藏在案牘之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