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楊鳳的腳昨天掉入了九米多深的天坑之中,有些扭傷,多多多少少的有些無法正常運動,所以不能上山去巡邏了。

楊葉只能把她留在家裡修養,然後只帶著張小靜,帶著農具向北面山林方向走去。

昨天,楊葉去了西面山林巡邏去,而鳳妹和小靜去了南面山林巡邏,所以今天他帶著張小靜去北面山林巡邏去。

北面山林是比較深的,從村裡走到山林的尾端長有十公里,那就是二十幾裡路,來回一趟要好幾個小時了,走路是很費時間的。

而且山路曲曲彎彎的,按直路算是十公里路,如果算起那些個彎彎道道的,最少都有十五公裡,更加的遠。

……

楊葉從家門口走到北面山林的山谷口,就已經花了約有半個小時左右了,這還沒上山人就已經走的很累了,所以這是非常消耗體力的。

好在二人從小在農村長大,已經歷練過了,一天走上個五六十來裡也沒有問題,不過雖然能堅持到底,但也會累到夠嗆。

而且走這麼遠的路一定要不斷的補充能量,吃飽了,多喝水,多補充維生素c才行,不然真的會累的頭都抬不起。首先的話,先別說腳底會不會起泡,就是那雙腿和腳走這麼遠的路程,估計也已經瑟瑟發抖起來,估計是坐下來就不會想站起來再往前走一步了,想想紅軍前輩烈士們當年的十萬里長征,這又真的厲害了。

楊葉還記得前世的時候,讀小學五年級,一天老師組織全校三年級以上的男學生,去一個茶場幫忙摘茶葉。

因為學校到那個茶場太遠了,有二十多裡路才能從學校到達茶場,所以女生就沒有參加,只派了班裡的男生去。

二十多裡地,來回要走四十多裡,女生走這麼遠的路肯定是受不了的,所以只要男生去也是很正常的。

楊葉記得一大早到了學校之後,每個班的班主任就把全班的男生集合了起來,女生放假。

那天楊葉早上吃了早飯,然後就來到學校,集合完了之後,就跟著老師出發去。

當時楊葉不知道去那個茶場有多麼的遠,就跟著老師出了學校門就走。

可是和同學們走到路上的時候時,楊葉這才發現,這個茶場似乎永遠走不到,因為走了快一個小時,老師仍然沒有停下來的跡象。

楊葉這才知道,原來從學校到那個茶場是那麼的遠,加上天氣又淡熱,那是五月份的時候,剛過了端午節不久。

班主任是前一天下午下課的時候就給通知了,讓班裡所有的男生每人從家裡自帶一個編織袋,然後第二天要到xx茶場邊的山上去摘茶葉一天。因為中午茶場不提供午餐,所以同學們自帶午餐。

楊葉當時以為不遠,早上吃完早餐之後,就從家裡帶了一個自家用冬天融化的雪水和鹽水泡製的經過煮熟的鹽水蛋,然後裝大自備摘茶葉的編織袋裡面留著中午吃。

鹽水蛋主要是端午節時候吃的一種特製的美食,首先要用冬天採集的雪,待它融化成水之後,再往裡面倒入適量的食用鹽,然後把水煮熟的蛋,必須是鴨蛋,放到用裝著鹽水的罈子內去泡上十天半個月,到了過端午茶的時候就可以吃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說起來,楊葉自認那天真的太倒黴了,等走了將近兩個多小時終於到了那個所謂的茶場之後,這才發現大事不好。

原來到了茶場的時候,楊葉才發現自己的午餐不知什麼時候不翼而飛了。

這可把楊葉愁的肝腸寸斷,臉都青了。於是檢視了一下編織袋,差點沒忍住吐起了血來。原來這個編織袋子的角上有一個隱藏的破洞,足有拳頭大小。由於洞口在一邊的角上,從外面是看不到的,所以裝在編織袋裡面的鹽鴨蛋,肯定是在路上的時候滾到那個洞眼裡面掉在路上,之後還沒發現午餐沒了。

本來楊葉早上出發的時候,家裡的早餐吃的是白菜拌飯,沒有吃好,又經過兩個多小時的長途跋涉,步行到茶場,肚子裡面吃的那點東里差不多路上已經給消化掉了。

而且到了農場還要摘茶葉,而且老師給每個同學定了量,一天要摘四十斤以上,這樣一來體力消耗的也差不多了。

而當楊葉被老師帶到茶山去摘茶葉的時候,差點又被氣得吐起了血來,這滿山的茶葉其實都已經長成了老葉子了,五六月哪來的嫩葉茶。

所以只能挑著嫩一點的摘,其實都是老葉子,這樣要完成四十斤的份量可是非常難的。

就這樣,楊葉和同學們在幾個班主任老師的監督之下,不得不費盡心思的去摘。

可是整山的老葉子茶,不好摘啊,終於楊葉熬到了中午的時候一共摘了八斤茶葉,其他同時聰明點的老葉子一起摘了,也才十幾斤,有的偷懶一些的也摘了兩三斤。

到了中午聽午餐的時候,楊葉的午餐丟了,只能眼巴巴的看著同學們吃,自己就剩下咽口水了。

幾個和楊葉玩得好的同學過來詢問,問他是不是沒帶午餐,楊葉為了面子只能說已經吃過了,而沒說掉了。

吃完午餐只休息了一個小時,楊葉又被老師帶上山去摘索茶葉,一直摘到下午三點半才收工,楊葉已經餓得前胸貼後背了。

而接下來回家,楊葉又要忍飢挨餓的走兩個多小的路才能回到家,這一路走來,頭上已經是天昏地暗,雙眼冒星星了。

等楊葉從茶場走回到家裡面之後,他發誓,以後學校再有這種活動,就是罵死也不去了。

其實,學校這樣的活動還有很多,每次楊葉都沒有缺過席,都去參考了。

那個時候楊葉在農村學校讀書,每個星期三下午是勞動日,班主任會帶著學生上山撿柴,然後背回來學校做飯吃,這些野外小勞功是少不了的,每個禮拜必須的去。

楊葉也是習慣了,不過也非常樂意去參加,每天待在教室裡,偶偶老師帶著上山遊山玩水也挺好玩的,當然除了那次來回走了四十多裡地,去茶場摘了一天茶葉還沒午餐吃除外。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