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葉騎著腳踏車很快就來到了上坡村口,在橋頭停了下來。

前面有條木板橋,橋寬兩米,長十米。

這座橋上鋪著上百塊的簡易木板,橋下是江,也是唯一過江入上坡村的一座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座橋楊葉前世走過幾次,也有幾個同班同學就是住在這上坡村的。

可楊葉前世卻從來沒有去過這幾個同學家裡玩過一次,這也是他少年時唯一的一個遺憾。

不過楊葉還記得,在前世一九九二的時候,上坡村的這座木板橋終於修成了水泥橋了。

楊葉把腳踏車停在了橋頭,沒有過去,目光望著簡陋的木板橋,又抬頭看了一眼這個古樸的村莊,和藍藍天空中的幾朵特別白的白雲。

上坡村裡的幾十棟大小瓦房左一棟,右一棟的依山榜田的建在山坡下的平地上。

楊葉此時猶如至身過去,一切又回到了一九七九年的時候,連陽光,空氣,風都是一樣的味道。

“上坡村啊上坡村!沒想到我楊葉事別三十多年,又站在了這一九七九年的陽光下了,又可以從這座木板橋上走過,腳踩在上面發出嘟嘟嘟的聲音!”

對面的橋頭角上方的江水邊,放著一些大石塊,這些大石塊一半淹沒在了江水中,一半露在了外面。

只見幾十個穿著粗布褲,花布衫的婦女,青年,少女,小孩,正蹲在石頭上洗著衣服,玩水。

楊葉看著這些洗衣服的女人,突然有些激動,這情景他已經三十多華沒有見過了。

“是她!她也在江邊洗衣服!我終於又看到年輕時代的她了!”

楊葉站在橋頭,突然發現了這些在橋頭洗衣服的女人中,有一張非常非常熟悉的面孔,一個是他認識的人,心中不免納喊起來。

同時也是做生意的好機會。

“這些早上在這裡洗衣服的村婦,多數帶著孩子,趁著人多熱鬧,生意一定也非常的好做!”

楊葉臉上馬上路出了燦爛的笑容,晨出的日光照在他那張英俊的臉的,顯得格外的明朗,生機脖脖。

楊葉今天穿著一件打著補丁的白襯衫,那還是幾年前的衣服,不過他身高長了,這件襯衫也短了,連肚臍也露了出來。

不過男人露肚臍,一定比女人更搶眼,不比什麼,比的就是特別和稀奇。

這個楊葉在村裡是身有體會的。

不少村裡人都拿楊葉露肚臍的事情當做一件樂呵事,而且還有人給他取了一個名號叫肚稀奇。

楊葉早計劃好了,如果這筆生意做的好,能把欠親朋好友的那兩百多塊還了,那剩餘的錢就給妹弟和自己買點布,做幾件新襯衫來年穿。

“賣包子,賣油條,賣饅頭,肉包,糖包,又香又甜又軟又好吃,不好吃不要錢……”

“大家快來看,快來買,僅此一家,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抓緊時間快來看快來買……”

楊葉推著腳踏車,一邊過橋,一邊叫賣。

“這人賣什麼?”

“好像是包子,油條,還有什麼肉包……”

“奇怪,竟然有人拿這個來鄉下賣!”

“肯定是縣城那邊的人,我們鄉下可沒有人會做包子油條的!”

“到是!不過話又說回來,這些北方人天天可能吃到的美食,我們南方人就很少的了,而且也就今年縣城街好像開了一家包子店!”

“我也聽說了,不過還不知道在哪裡,也不知道做的好不好吃?”

“哎!我都半百的人了,也沒吃過包子,真是白活了一場了!”

“老嬸子,這人家不是有送上門來的,不管怎樣,買兩個嚐嚐……”

楊葉的叫賣聲,馬上引起了在橋頭洗衣服的婦女,孩子們,都覺得這是一種在鄉下特別新鮮的生意,馬上發起了一陣議論,然後暫時放下衣服沒洗,紛紛跑上橋頭來看熱鬧。

在一九七九年這時候,私營做買賣的少之又少,少到屈指可數,而且鄉下幾乎沒有,就連城裡也是少的,大部分都是國營的。

所以這時有人來鄉下做生意,可不就成了稀罕事了。

我這大聲喊了幾句,果然起做用了!看來這種在北方人人皆知的美食,在南方的鄉下卻是如些稀罕的事情,挺好笑的!

“不過也好,凡事都是物以稀為貴,現在鄉下只有我一個人做這種買賣,而在縣城也只有一家新開的店,沒人搶生意,估計可以火幾年的!”

“咦?這不是香樹村的楊葉嗎?怎麼不和你師傅做木匠,改做起了買賣來?”

突然,人群中的一位中年婦女把楊葉給認了出來。

楊葉一看那婦女,也馬上認了出來,前世和老李頭學做木匠,到過她家打過一次傢俱,所以認識。

而且上坡村和香樹村只隔了五里地,彼此還有聯姻的,有香樹村的女兒嫁到上坡村,也有上坡村的女兒嫁到香樹村去的。

而且兩村相隔不遠,平時兩個村也會互相走動,借點東西什麼的,彼此也是熟人了。

而且誰家大人的小名叫什麼,家裡有幾個孩子,小名叫阿貓,阿狗,三丫,四鳳的,也都是鄉民們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事情。

所以上坡村的男女老少們認識楊葉,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加上他和老李頭學做木匠三年了,一年到頭的附近幾十裡地的幾十個鄉村都去過,見的多了,自然對他印象更加的深刻了。

“大娘,我現在就做這個賣買,賣包子,油條,不做木匠了!”楊葉笑道。

“好!”中年婦女點點頭,沒好多說什麼:“那楊葉,你這包子怎麼賣?”

“對啊?”

“多少錢一個?”

幾個少婦,和少女馬上問起來。

“媽,我要吃包子?”

“奶奶,我也要吃包子?”

幾個小孩子馬上拉著大人的手搖起來,要買包子吃。

雖然這些村裡的小孩子們從來沒吃過包子,也不知道好不好吃,但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和嘴饞心理,面對一切沒有吃過的東西,都能吸引起他們的注意力。

而且這是一九七九年,鄉下的小孩子基本上很少吃到這些零食,所以更能勾起他們的食慾。

不像現在的小孩,到了十歲左右,餅和糖果什麼的,基本上已經吃膩了,估計不要錢送給他們吃,他們也不一定會伸手去接,搞不好還要加上一句,我已經吃膩了。

楊葉看著這些四五歲,六七歲大,天真無邪的孩子,笑著說:“大媽,大姐,姑娘,帥哥們!我這包子都是用真材食料做出來的,但賣的一點不貴!”

“我這裡現在只賣這幾種包子有肉包和糖包,還有饅頭,當然還有油條,這是雞蛋和麵粉炸出來的,香軟好吃!”

“至於價格,那有幾種,比如肉包和糖包,肉包裡麵包著肉,糖包裡麵包著糖,這些材料貴大家都明白,我就不多說了。”

“目前我給這四種美食定了一下價,糖包和肉包三分一個,一毛三個,饅頭和油條兩分一個,一毛五個,你們要什麼隨便點,我給你們包起來。”

“楊葉,說了這麼多,我們還不知道你做的這些東西好不好吃呢?”

“對啊!這些都是北方的美食,我們這裡的人會做的很少,而且你和我們一樣也是鄉下人,前幾年還跟著人家老李頭學做木匠,今天就賣起了包子來。”

“一個做木匠的突然改做包子,我們都不知道能不能吃哪裡趕買,本來大家都不富裕,我們可不敢花這冤枉錢!”

我就知道會這樣想,不過也不怪她們,誰叫她們對我知根知底了,前些天還在做木匠,這一轉眼風格大變賣起了包子油條的買賣來,換我自已也不會信!

揚葉面對著面前的這群婦女,笑了笑,說:“我有一個主意,你們這加上孩子一共有三十多個人,如果每個人試吃一個的話要三十多個,這樣我就虧了。”

“不如這樣,就從你們當中挑選三個人出來,一位年紀最大的大媽,一位少女,一個小孩,讓他們每人嘗一個,這是免費不收錢的,如果他們吃過好吃,你們再買,不好吃你們隨意,這總可以了吧!”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