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是我口誤,是我口誤……”

眼瞅著阿卜杜拉和馬哈茂德兩人聽到“高階教練機”這個詞便各種的愕然,扎裡夫當即如同犯了錯的小學生一樣,老臉一紅,連連解釋。

“扎裡夫,我親愛的朋友……我的好兄弟……”結果還沒等扎裡夫解釋完,莊建業這邊開口了:“我們的JZB—119就是一款高階教練機,這就是事實,有什麼口誤的?”

說完有轉眼看向一臉錯愕的阿卜杜拉和馬哈茂德:“我這個人對待真正的朋友永遠都是坦誠相待的,因為在我的詞典裡就沒有撒謊和虛假宣傳這類詞。

我們的JZB—119不是戰鬥機,他是我們騰飛集團集團開發的一款高性能雙發高階降教練機,這個事實我沒什麼好瞞兩位的,不然要是買回去,發現不對勁兒,還不得戳我莊建業脊樑骨?我們騰飛集團一項是行的正,走的直,像西方和俄國那種把自家的東西誇到天上去,恨不得發一枚導彈能把月球給揍下來的故事,我不想講,也沒那個臉皮去講,因為真如此的話,我的道德會被玷汙,我的良心會痛……”

談起當下航空市場某些友商那種誇大的虛假宣傳,莊建業那叫一個痛心疾首,以至於說道良心會疼時,還下意識的用拳頭捶了捶胸口,彷彿這一刻胸膛裡那顆初心不改的赤子之心真的陣痛一樣。

這一幕落在顧景友等陪同人員眼中,先是詫異,然後是錯愕,最後則是一個個低著頭紅著臉開始找地縫,看看現在鑽進去還來不來得及。

沒辦法,實在是被莊建業這一副不要臉給弄得差點沒心態崩嘍。

這NM忽悠的,也太驚世駭俗一點兒了吧。

還不忘初心,還道德玷汙,還良心會疼!

若真如此的話,NB先生,咱們把一直在深度改進的殲教—7MAX拿出來好不好,弄個臨時拼湊,並最終被國內淘汰的驗證機型,竟然還敢說這種話,這要是被國內同行知道,不說天打五雷轟吧,最起碼也要人神共憤。

也難怪顧景友等人會這般想,實在JZB—119並不是騰飛集團主打的核心機型,而是總部在大事件後感覺海軍力量薄弱,沉寂多年的航母計劃再次被拿出來做論證。

基於此,配套的航母艦載機計劃重新納入總部的裝備發展規劃之中,騰飛集團作為當年航母艦載機主要研製單位永宏廠的繼承者,自然成為總部屬意的競標單位之一。

於是騰飛集團與成功集團、宏通廠、東北航空製造工業公司四家一道,成為總部新一輪艦載機方案競標的廠家。

由於當時總部某些領導希望能夠儘快說服上級,把航母這項關乎海權的大工程迅速批覆落地,因此要求四個廠家儘快拿出方案。

時間緊,任務重,重新設計新機型顯然來不及? 於是四家廠商拿出的都是基於成熟機型發展而來的艦載機方案。

就比如說成功集團就是依照十號工程設計的艦載版;還有東北航空製造工業公司用的是殲—8Ⅱ做基礎,衍生的一款艦載機方案。

宏通廠稍微大膽點兒,用他們尚在研發的雙發高階教練機作為模板,提出一款可行性極高的輕型艦載機方案。

以上三個廠都在作戰飛機上有著相當深厚的功底? 因此不管方案的效能如何,就可行性而言都非常不錯。

相比之下? 騰飛集團就有些拉胯了。

當初永宏廠併入騰飛集團,那些研製艦載機的技術人員就差不多走光了? 之後騰飛集團收攏舊攤子也沒走艦載機的老路,而是從低端的教練機做起。

可既便如此? 騰飛集團還是遇到人才短缺? 經驗不足的困境? 即便得到前蘇聯專家的幫助? 但也是小修小補,就整體而言,還是無法逆轉騰飛集團在作戰飛機方面拉胯的現實。

若非如此? 莊建業也不可能把跟自己有直接競爭關係的印尼國家航空工業公司放到一邊,放手先把大宇集團給滅了,所謂的還不是那支IDF戰鬥機的研發團隊。

所以,當總部的招標書下來時,騰飛集團根本就沒有啥成熟的機型作參考,只能在當初在泰國釋出的第一版殲教7—MAX基礎上,按照總部對艦載戰鬥機的新要求,擴大機身,增加一臺發動機,重新設計進氣道,令原本的矩形進氣道成為現如今的半埋式進氣道。

除此之外,整架飛機採用了靜不穩定技術,增加飛機的機動性,但必須搭配精準的飛行控制系統才能完成。

然後便是加強起落架結構,增加尾部著艦鉤。

剩下的就是繼承第一版殲教7—MAX身上的邊條翼、雙三角翼和單垂尾了。

毫不誇張的說,新艦載機方案就是活脫脫的一款第一版殲教7—MAX的雙發升級版,也正因為如此,騰飛集團的內部代號才會將其命名為“真龍Ⅱ”,對應殲教7—MAX“真龍”的內部代號。

不過由於騰飛集團在高階航空材料方面的獨特優勢以及先進製造工藝,雖然增加了一臺發動機,但整體的結構總量並沒有比殲教7—MAX“真龍”的最新改進型大多少。

機長:14.52米

翼展:8.6米

機高:4.8米

翼展面積:25.74平方米

空重:6652公斤

最大起飛重量:12834公斤

採用兩臺騰飛集團出產的WD—44S型帶加力燃燒室的小涵道比渦扇發動機,單臺推力為2.8噸;加力推力4.2噸。

兩臺發動機合力,最高可以給予“真龍Ⅱ”8噸以上的最大推力,即便是正常飛行,也能夠提供超過5.5噸的持續推力。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對一款空重6.6噸得輕型飛機來說已經足夠澎湃了。

要知道同級別的F—20“虎鯊”最大推力不過7.5噸;某島自產的IDF戰鬥機最大推力才區區6.4噸。

所以掌握了航空發動機的核心技術就是這麼的豪橫,哪怕經驗再差,設計水平再低,用上高水平發動機,板兒磚也能衝上天。

顯然“真龍Ⅱ”便是騰飛集團這種簡單粗暴邏輯下的產物。

得益於發動機方面的給力,“真龍Ⅱ”的最大飛行速度達到了2.0馬赫;最大航程3200公里;作戰半徑910公里,爬升率260米\秒,武器載荷,對空:1023公斤;對地:3254公斤。

就資料而言,“真龍Ⅱ”算是一款十分優秀的輕型艦載戰鬥機。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