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郡高密縣。

三名男子正在大街上悠然的向前走著,為首一人,二十歲左右的模樣,一身紅邊黑袍,腰間一條金邊要帶,俊朗的臉上,一雙如淵般深邃的雙眸中帶著一絲激動。

年輕男子身後是兩名健碩壯漢,看樣子不到三十歲的年紀,一人雙眼如鷹眼一般,警惕的打量著四周,另一人看似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卻在不經意間將青年保護在自己身前。

這三人正是張浩、史阿和童飛,襄平城的事情已經告一段落,清閒下來的張浩便決定到高密來找義父鄭玄。

張浩出門,童飛說什麼都要一起,張浩雖然想讓他再修養一段時間,可奈何拗不過童飛,只好同意他一起了。

可是童飛雖然經過一段時間的修養,身上的傷已經好的差不多了,但最深的那道傷口還沒有完全癒合。

史阿不放心童飛自己陪著張浩,也將手中的事情扔給手下,自己則跟著張浩和童飛出來了。

從襄平出發前往高密的路上,離高密越近張浩的心情越是激動,一路疾馳,就連他的寶馬都差點給累倒了。

走在這個熟悉又陌生的城池之中,一段段記憶湧現出來,救他一命還精心照顧的鄭玄夫婦,可愛又愛粘著他的鄭益。

一步一步的朝著記憶中的鄭玄家走去,一絲水霧漸漸的矇住了張浩的雙眼,可是,看到鄭玄家的時候,張浩的身體卻顫抖了起來。

此時鄭玄家院門上,鄭府的牌子還掛在那,可是卻蒙上了一層灰塵,還有許多的蜘蛛網沾在上面。

而小院的木門正搖搖欲墜的掛在門垛上,張浩伸出手,戰戰巍巍的推了一下,門板竟然哐當一聲掉在了地上。

邁步走進小院,院中到處都是乾枯的荒草,裡面的屋子也都破敗不堪,窗戶紙十有八九已經不見了。

“子瀚。”看著張浩的狀態不太對,童飛輕輕呼喚了一聲。

張浩像沒有聽到一樣,眼睛通紅的看著院子裡的屋子,直直的走向一間屋子,史阿和童飛緊緊的跟在後面,這間屋子原本是鄭玄夫婦住的,不知道裡面會不會留下什麼。

“嘎吱”輕輕一推,隨著一陣刺耳的聲音門慢慢開啟,張浩站在門口,打量著滿是灰塵的屋子,唯一讓人心安一點的是,屋子裡沒有血跡和打鬥的痕跡。

“嘩啦”旁邊一個屋子傳出一陣聲音,張浩如離弦之箭一般向著聲音的源頭衝去,一陣打爛東西的聲音之後,張浩拎著一個蓬頭垢面的孩子走了出來。

那孩子大約十四五歲,此時已是深冬時節,那孩子卻只穿著一件破破爛爛的單衣,也不只是凍得還是被張浩嚇的,瑟瑟發抖的看著張浩。

“說,你是什麼人,為什麼會在這裡,這家人怎麼了?”張浩盯著那孩子問道。

“大,大人,不管我的事,我只是太冷了,到這裡來躲一躲的,我來的時候這裡就這樣了。”孩子驚恐的說著,聲音中還帶著一點哭腔。

“那你知不知道這家人的下落?”張浩也知道,這個孩子不可能做出什麼,鬆開手問道。

“我,我聽說他們都躲到城外不其山去了,我只是聽說的,什麼都不知道。”孩子哭著說,根本不敢和張浩對視。

張浩想了一下,不其山他知道,就在城外不遠處,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山包,張浩摸出幾個五銖錢,丟給孩子,轉身朝外走去。

“謝謝大人,謝謝大人。”孩子接過五銖錢不住的向張浩道謝,可當他抬頭的時候哪還有人影,三人早已經出門騎馬朝不其山趕去了。

在不其山上,張浩果真看到了一個大院,院子的房舍坐北朝南,佔地約有一畝地的大小,屋外砌有院牆,院內向陽開門。

院內種了不少松柏,再過些年定能高聳入雲,牆根處栽種了一片緊挨一片的竹林、梅林,間或有些菊花做點綴,顯得清雅幽靜。

還有房舍三間,簷下四根木柱撐頂,柱基基座為青石鼓形,木質門窗平開,並雕有流雲圖案。

還沒走進院落,就能聽到裡面陣陣讀書聲除了出來,張浩推開院門,慢慢走了進去,朝著發出讀書聲的屋子走去。

靜靜的站在門口,只見屋子裡有二十多青年正緊緊的看著前方,順著眾人的目光看去,一位老者正專心致志的講解著。

此時在張浩眼中,老者的身影正慢慢的與他記憶中的那個身影重合。

十幾年前,張浩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第一次見到鄭玄就是這樣的場景,只是和那時相比,鄭玄的身影蒼老了許多。

雖然身姿依然挺拔,滿頭的黑髮卻已經變得斑白,臉上也堆積了不少的皺紋。

鄭玄不經意間看到了門外的張浩,開始並未在意,不過卻見張浩緩緩的跪了下去淚眼婆娑喊了一聲“義父”。

當聽到那一聲“義父”的時候,鄭玄的手明顯顫抖了一下,隨後整個人都愣住了,緩了一會,鄭玄一步一步的走到了張浩面前。

“你是……子瀚?”鄭玄一臉的淡定,但他顫抖的聲音卻出賣了他激動地心情。

“是我,義父,我回來了。”張浩哽咽了一聲說道。

“快起來,快起來,讓為父好好看看。”鄭玄興奮的說道。

“長大了,更結實了。”鄭玄打量著張浩,是不是的還捏一捏張浩結實的肌肉。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面對鄭玄,張浩竟然漏出一絲孩子般的羞澀。

“義父,您怎麼搬到這荒山野嶺來了,是在城裡出了什麼事嗎?”張浩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唉,當初黃巾暴亂,城內不太平,益恩他又去了文舉那邊做官,我就帶著你義母和幾個學生躲到了這山上。”

“開始只是蓋了幾個草廬,想著等黃巾平定之後就回去,可是後來越來越多求學的人來此,幾個草廬也發展到現在的規模。”

“而且這裡環境清幽,遠離喧囂,黃巾平定之後我也就懶得往回搬了。”鄭玄慢慢的給張浩解釋了起來。

想來益恩應該就是鄭益的表字了,沒想到他被孔融給徵召過去了,看來這次不能連鄭益一起帶走了,以後有機會再去接鄭益吧。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