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在英雄樓一呆就是三天,每天除了和童飛、趙雲、史阿過過招,就是和荀攸蔡邕談談經學,詩詞歌賦什麼的。

張文卻沒有參合進來,張文身手跟童飛幾人不是一個級別的,每天除了自己鍛鍊一會從不和其他人過招,就這幾個都是一隻手都能完虐他的人,他才不會自找沒趣呢。

而閒下來的張文,竟然和蔡琰越走越近,似乎蔡琰對這個異族人格外的感興趣,而一個少女對一個男人感興趣了,那後面就可想而知了。

其實挹婁人的長相與漢人差別並不太大,而正是這微小的差異,既不會和漢人一樣,有著自己的特點,又不會差別太大,顯得突兀。

蔡邕雖然不太喜歡張文異族人的身份,但聽了張浩的民族融合之後,態度也沒有那麼強硬了,再加上張文是張浩身邊的人,也就沒有參合倆人的事,順其自然了。

直到第三天的早上,一隊人一大早就到了英雄樓,而領頭的人正是左豐。

“左大人,怎麼勞您大駕來找小子呢,您差人吩咐一聲,小子定當登門拜訪啊。”張浩見到左豐,不敢怠慢,趕緊上前笑著說道。

“行了,今日雜家是奉了天子之命,來帶你上殿聽封的。”左豐一臉不耐煩的說道。

這大清早的,接了這麼個差事,害得他連個好覺都沒睡成。

“有勞大人了。”看著左豐的表情,張浩怎麼會不知道怎麼做呢,趕緊遞過去一塊金子。

“算你這小人有點良心,跟雜家走吧。”左豐收起金子淡淡的說道。

“大人請。”張浩說了一聲,便跟著左豐出去了。

“子瀚啊,他日飛黃騰達了,可千萬不要忘了雜家啊。”路上,左豐陰陽怪氣的說著。

“大人知遇之恩,小子沒齒難忘。”張浩面上恭敬的說道。

“不知大人有沒有什麼小道消息透露一二。”

“你啊,這次走運了。”左豐看了張浩一眼說道。

“大人可否具體說說。”

“等上殿自己聽去吧。”

跟著在左豐後面,一路穿過了四五條街,到了皇宮南宮的朱雀門門前,這朱雀門是南宮的正門,門上兩隻銅雀,直插天際。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在左豐的帶領下,並沒有遭到阻攔,進入朱雀門就是進入了皇宮,左側是明光殿、雲臺殿等恢弘的大殿。

而右側則是金馬殿、侍中盧等大殿,左豐帶著張浩進了朱雀門,一路經過司馬門,端門,卻非門,經過卻非殿,又過章臺門才到正殿崇德殿前。

南宮正殿德陽殿,殿高三丈,陛高一丈。殿中可容納萬人,殿周圍有池水環繞,玉階朱梁,壇用紋石作成,牆壁飾以彩畫,金柱鏤以美女圖形。

看著眼前宏偉的建築群,張浩心中唏噓不已,這麼壯闊的景象,竟然會被董卓給付之一炬,想想就感到惋惜。

經過通傳,左豐將張浩帶進了大殿,大殿內一眾大臣分列左右,上首坐著一個二十多歲的少年,一身黃袍,倒是有些英偉之氣。

“草民張浩見過陛下。”進入大殿,張浩款款下跪,施了一個大禮。

“平身吧。”靈帝慵懶的說道。

“謝陛下。”

“果然是少年英雄,還望你以後為我大漢多多立功啊。”

“定不讓陛下失望。”

靈帝打了個哈欠,一揮手,身邊一人拿出一卷聖旨大聲的宣讀起來。

“中平元年,冬十一月,一紙詔曰:朕聞天地不變,不成施化;陰陽不變,物不暢茂。《易》曰:通其變,使民不倦。《詩》雲:九變復貫,知言之選……”

“今特封張浩為度遼將軍,領遼東太守,假節,開府儀比三司……應天順時,受茲明命。”

隨著詔書讀完,一個小黃門端著一個托盤,上面放著官服印綬等物走到張浩面前。

“浩領旨,謝陛下。”張浩一臉興奮的接過托盤。

“退下吧。”

看來這位天子和其他大臣還有其他事情,揮了揮手說道,張浩領命退了出去,在回英雄樓的一路上,張浩都感覺像做夢一樣。

這封賞太重了,度遼將軍之職,初見於西漢昭帝時期,昭帝元鳳三年任命中郎將範明友為度遼將軍,因度遼水而得名。

度遼將軍可是常設將軍,銀印青綬,秩二千石,雖是度過遼水之意,卻是維護著整個大漢北方邊防和處理北方民族政務的重要結構。

這個北方包括匈奴,鮮卑以及東北的烏恆、扶余等族,還有西北的各個羌族,堵料將軍都有權過問。

當時的軍職大致分為重號將軍、雜號將軍、中郎將、校尉幾類。

在秦代以前,中國的武職將軍名號只有大將軍、前將軍、後將軍、左將軍、右將軍、偏將軍、裨將軍。

漢文帝時始有車騎將軍、衛將軍,漢武帝為霍去病專設一重號將軍--驃騎將軍,位等大將軍,之後則位次大將軍。

兩漢重號只有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 ,三國開始增多大將軍、驃騎、車騎、衛、四徵將軍、四鎮將軍,皆為重號將軍。

漢武帝徵匈奴始,有軍功者比比皆是,將軍名號日益繁多,因此常在將軍前冠以某個名號以作為他的官職,這種名號並無一定,名號之間也無上下級關係,因此稱為雜號將軍。

至於中郎將原是統領皇帝的侍衛,屬光祿勳,三國時,中郎將的名號被各割據勢力廣泛加於武官,不再限於禁衛統領等職,成為了一個大致介於將軍和校尉之間的階層。

校尉則是漢武帝為了加強對長安城的防護而置的八校尉,而隨著軍權分散各地諸侯並起,校尉的名號開始多見,成為越來越多的各中郎將之下的一級軍官。

而這度遼將軍還不能成為重號將軍,卻比雜號將軍要高出一些,俸祿是秩二千石也就是真二千石,並非比二千石。

至於遼東太守,就更容易理解了,掌管遼東一郡之地。

還有假節,可是有代表皇帝的意思,有了假節,張浩甚至有權利處置或任命郡內各級官員,若是沒有假節的太守,可沒權利任命下邊的縣令等官職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