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關村開啟與外界的通道後,多年來積累的需求驟然得到釋放,無意中形成潛在的商機。

對於小賣部、小商店乃至小飯館,這些在城市司空見慣的場所,山裡一概沒有,顯然與即將升級為景區的環境太不搭調了。

在經濟時代,每個村都有個公辦的供銷社,但裡面賣的東西實在不敢恭維,尤其這幾年,人們除了買點種子農藥去那裡,其他東西都是從鎮上往回帶,哪怕一個臉盆,一管牙膏。

寧向東覺得,如果開個小店等將來人流上來後,一定會穩賺不賠,便對付躍進說道:“躍進,其實你可以讓家裡人開個小賣部,這樣村裡再買東西不用來回跑,大夥都方便了,你還能賺點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付山根和付躍進兩人的眼睛同時一亮,他倆都是拿到黃巢谷土地轉讓金的人,尤其是付躍進,手裡握著的錢一分都沒花,眼看著付山根獨具慧眼,一把扯住寧向東的褲腰帶,風風火火搞起個冬青採石場,說眼睛不噴火那是假的,怪只怪自己當時沒魄力,看不到前景,回家跟老婆商量要不要也入一股,也沒有得到支援,便擱置了。

現如今,付為民和兒子付俊才也加入了進來,聽說跟城裡的銷售合同也籤了,只等荒料加工成板材,就等源源不斷進錢了。

而且,困擾他們的最後一公里也被路橋公司開著壓路機,轟隆一輪子過去變成了坦途。

付躍進眼睜睜錯過了機會,比丟了錢更難受,這會兒聽到寧向東建議,一顆心立刻活潑潑蹦了幾下,剛想開口,卻發現付山根雙目炯炯若有所思的樣子,到嘴邊的話立刻就變了:“開個小賣店應該是能賺錢,不過向東,你跟山根兒也可以考慮弄一個啊,你倆現在財大氣粗的,城裡訂單壓了那麼多,都是錢吶。”

寧向東看了他一眼,笑呵呵的說道:“躍進,你看看我和山根兒還有那個精力嗎?再說了,小賣部屬於佔錢多,操心勁大的買賣,還得每天盯著,我現在回市裡上班,總不能為了這麼個店來回跑吧?”

付躍進聞言點點頭,卻不說話,又瞄了付山根一眼。

“他也沒時間,我平時過不來,採石場不得他盯著啊?”寧向東笑起來,不斷寬付躍進的心。

付山根感到詫異,寧娃子怎麼直接替自己做主了?他看了看寧向東,只見對方眼裡藏著話,便附和著說道:“向東說的沒錯,有錢不賺是王八蛋,只是幹了東青這個場子,精力實在不夠再撐一個攤。”

付躍進看出來了,山根兒其實很動心,寧向東是真心出主意,他嘿嘿笑了一聲,道:“既然這樣,那我就當仁不讓了,這幾天就去鎮上打問打問。”

“事不宜遲,躍進,咱們能想到的,別人未嘗想不到,這年頭沒傻子!”寧向東說道。

“那我現在就走,”主意一定,付躍進就呆不住了,剛一邁步又停下來,扭頭對付山根說道:“把盆子錢拿來,車票錢就饒了。”

付躍進走後,付山根不解的問道:“向東,你嫂子在家幹個小賣部不挺好嗎?再說鵝關這麼大個村,一個小賣部哪夠,我又不跟躍進搶,在北邊再開一個也沒事吧,你為啥攔著?”

“確實沒關係,說起來村子是大家的,你開我也能開,但是咱們已經有了東青,而且現在看這就是個坐地抓錢的買賣,既然是這樣,又何必去搶別人的飯碗?”寧向東說道:“不要把每一分錢都掙到自己口袋裡,凡事留一線。”

小賣部的事只是臨時起意,兩人說了幾句,便轉到正事上,付山根把合同拿出來,和寧向東一起碰了數字,估算了荒料出板率後,有點抱歉的對寧向東說道:“按說合同應該跟你姐夫籤,不是說好的他包銷嗎?可籤的時候我沒搞清楚,直接跟建材市場那些老闆們籤了。”

“這沒啥,山根兒,他自己那攤子都忙不過來。”寧向東明白付山根的意思,這次是明擺著要掙錢,山根兒怕被人戳脊梁骨。

看他一副過意不去的樣子,寧向東笑道:“來日方長吧,別看咱們現在只供應著建材市場這一家,但是並原用料缺口這麼大,已經開始在建的工程是早就在別處訂好料的,沒咱們事,但是等再有了新上馬的專案,讓我姐夫找人幫忙撮合撮合。”

寧向東這麼一說,付山根忽然想起了他大哥:“我大哥在城建委,哪兒有計劃內的施工專案他應該門清啊。”

“對呀!”寧向東一拍腦門,怎麼沒想起付振嶽這層關係,有他牽線更好:“山根兒,你大哥這兒還真得跑跑,但是我就怕咱們這樣的作坊式採石場入不了人家的眼,他接觸的大多都是政府工程,東青的資質如果不夠,就算是熟人,也不會跟咱們簽單的。”

付山根一想山上被炸的亂七八糟的作業面,不禁有點洩氣,道:“咱這地方還真不夠看的,採了沒幾噸石頭,已經炸成月球表面了。”

“所以還是得想法補救,搞得越正規越好,你看著吧,用不了多久,村裡就要一窩蜂上山砸石頭了,咱們先行一步,再弄的正規點,一定能吸引高質量客戶!”

“你說的對,向東!”付山根用力點點頭,他也聽付為民談起過,南方城市就有因為某些熱門專案而發生混亂的無序競爭,最終全部關停整頓,達標的開工,不達標的永久關停,寧向東這個建議正合他的心思。

第二天一大早,寧向東來到村口坐上了第一趟發往省城的班車,其實現在每天往來好幾趟班車,沒必要非得趕大早起五更,但是他昨晚跟付山根談了很多下一步的計劃,著急想回去落實。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資金,他倆最初放進去的五萬塊錢,連個影兒都沒看見就花沒了,付山根的意思是找筆貸款,但寧向東認為沒必要,因為他們的板材只要運到市場,馬上就能變現,當務之急其實是要儘快購買幾臺鋸石機,用以加快荒料的成材進度,他們開張之前,為了降低投資成本只買了一臺,現在看可真是個失誤。

看來,在作坊變成企業的升級之路上,還要不斷摸索前進。

寧向東獨自在公交站旁,正想著未來的前景,付為政帶著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女生走了過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