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偉他們拉走蛭石後,倉庫立刻空了,四個倒班班組搶著生產,恨不得整個庫房裡都是自己這個班生產的蛭石。

每次耐火材料廠來拉貨,都會對生產情況做個登記帶回廠裡,廠裡給各班組累計積分,達標後就把人撤換回廠裡,班組臨時工雖然是村裡人,但是每次輪換時,會有一筆獎金結算,這是額外收益,所以保質保量超額完成任務,對個人來說也是皆大歡喜的好事兒。

每個人的工作積極性都空前高漲,寧向東也莫名其妙受到感染,似乎在並原他也有一家老小等著回去團圓。

這期間趙偉他們來了三次,廠裡也知道,一旦進入冬天,山區下了雪,這路基本上就斷了,因此從上到下,都開始爭分奪秒搶時間。

趙偉每次來都提到山裡的那種樹葉茶,看來不去找一趟老蔡是不行了。

這天下了夜班,寧向東沒有回宿舍休息,而是直接去了城隍廟。

城隍廟在村裡是公產,目前歸大隊管理,老蔡不是本村人,在村裡沒有宅基地,就像村裡申請了一間廊坊作為自己的住處。

寧向東開始以為鵝關的城隍廟是縣制的小廟,走近了才發現,比縣制城隍廟還小,而且規格與普通廟宇大不相同。

院子當中月臺倒是有一個,但是兩邊的廊坊各只有一間,正中央大殿兩座,連普通規制都不夠,處處透著寒酸。

走進正殿,兩側也沒有文武判官,更別提日夜遊神,枷鎖將軍等諸位大神,取而代之的是四名盔甲武士。

正殿中央的城隍,卻是蟒袍玉帶,一副文官的打扮。

底座上鐫刻著“潘郎”二字。

寧向東圍著正殿轉了一圈,越看心裡越奇怪,越看越覺得不像城隍廟,倒像是座祭典用的祠堂。

“原來你不是城隍爺。”再次回到前邊,看著這尊泥胎,寧向東自言自語道。

“沒錯,他的確不是城隍爺。”殿外走進一個人說道:“他是宋末元初時,蒙古兵叩關攻打到這裡,戰死在鵝關的城守。”

進來的人就是借居在此處的老蔡了,寧向東聽他說話夾雜著一些平口地區的方言,說道:“原來蔡哥家離得不遠啊。”

“是啊,在平口那邊,以前和鵝嶺算是一個地方的。”

“離得不遠,也不回去嗎?”寧向東很奇怪,鵝嶺和平口接壤,而且屬於山外了,道路順暢,交通便利。

“你要是喜歡聽,我就給你講一講,”老蔡看著寧向東徵詢的表情,說道:“也就是你這樣新來的人才有興趣,村裡人連來都懶得過來。”

寧向東此來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樹葉茶,自然要在老蔡心裡爭取一個好印象,於是做出洗耳恭聽的樣子。

老蔡本名叫蔡義和,早年是平口地區中學的老師,由於歷史原因,在學校待不下去了,六十年代末來到鵝關,在當時的生產大隊幹農活,好在那會兒年輕,掙的工分足夠自己生活。

他不太願意跟社員住在一起,發現這個城隍廟以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申請住在了廟裡,這一住就過了三十多年。

寧向東看他一身樸素的衣著非常乾淨,有心想打聽一下他家裡人,又覺得有點兒冒失。

蔡義和反而是個爽快人,不等他問自己就說了出來:“早年在平口中學工作的時候,曾經有過一次短暫的婚姻,也是別人介紹的,一個四川的離異女子,身邊還帶著個孩子……”

說到這兒老蔡站起來,拿過兩隻茶杯,又從牆邊的櫃子裡取出一個鐵盒,從裡面捏出幾片乾巴巴的樹葉放到杯子裡,倒滿開水後,把其中一杯推到寧向東身邊:“嚐嚐,這就是我那個老婆生前教我炒的茶葉。”

寧向東一聽“生前”兩字,越發不敢多問,伸手在杯子邊兒試了試溫度,剛倒的開水太燙,他喝不慣熱茶,便低頭聞了聞味道,一股草木的腥氣,沒有一點兒清香。

老蔡見狀笑笑,端起杯子輕輕抿了一口:“這種樹葉聞著有點味道,喝起來也口感苦澀,但是回味卻很甘甜。”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寧向東點點頭,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這個樹葉還真能當茶用,因為落口回甘,說明樹葉裡含有茶多酚,才會起到這樣的效果。

“那女人沒福氣,而且當年條件也不好,嫁給我以後沒兩年就故去了……”

寧向東流露出沉痛的表情,說道:“孩子現在大了吧?”

“他媽媽去世一年之後,孩子也去了……”

聽著老蔡平靜的話語和淡淡的表情,寧向東心裡驚駭莫名,這個老蔡的人生,可真是苦重啊!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寧向東唏噓不已,一時之間也不知如何安慰。

二人正說著話,付俊花手裡提著一塊兒羊肉走了進來:“蔡老師,我奶奶讓我拿過來的,說是這個月的學費。”

隨後看到寧向東也在這裡,熱情的說道:“寧班長中午在這裡吃吧,一會兒我去做中飯。”

寧向東笑笑說道:“那就恭敬不如從命。”

想了想又說道:“能不能不吃羊肉?”

“當然行啦,蔡老師家裡好多兔子肉!”

蔡義和說道:“好!中午就吃風乾兔,正好把去年這些肉吃完,過段時間天冷了,再進山去捉!”

“蔡老師也會抓兔子?”寧向東聽俊花叫他老師,也跟著改了口。

“在鵝關這麼多年,除了沒有我的地種,別的什麼不會?羊還養了十隻。”

寧向東聽了,不禁大發感慨道:“這山裡邊兒好東西可真不少啊!”

“好東西再多,吃不完用不盡也白糟蹋了。”付俊花說道。

“我聽你剛才說那塊羊肉是給蔡老師的學費?”

“這孩子想明年復考,讓我幫他輔導輔導。”蔡義和接過話來。

說到這裡,寧向東忽然想起古道的事,繼續剛才的話題問道:“高爐那邊的山谷,是原來出山的古道嗎?”

“你是問黃巢谷?別聽村兒裡面瞎扯,”蔡義和說道:“以前的古道在平口這邊,早被鵝嶺水庫淹了。”

“有點兒可惜呀!要是有路通到外邊,山裡面這些好東西就能運出去換錢啦。”

“就是啊!市政府也不說給修條路。”付俊花噘著嘴說道。

“這鵝嶺哪個山頭沒寶貝?為這點兒土產就修條路,市裡也沒這麼多錢吶。”

蔡義和看著寧向東說道:“說起來也就是你們並鋼做了件好事,就算那條路再難走,可好歹也算是一條正式的路了。”

“真要想實現運輸能力,光那條路不夠,而且梨樹坪到鎮上的路等級也不行……”

寧向東若有所思的說道。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