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蘭-艾倫沒有亂說,自打華特-迪士尼成功之後,他就是好萊塢裡各路資本爭相模仿的物件,因為華特-迪士尼從本質上來說,並不是什麼美國動畫界的先驅,也不是什麼電影製片人,而是一個極其成功的商人,重點是,他的成功還是可以複製的。

現在,只要人們一提起華特-迪士尼,對他有過一定瞭解的傢伙就會表示,華特-迪士尼非常痴迷於動畫繪畫,於是苦心修煉,自立門戶,因為一個意外,他以自家車庫裡的小老鼠作為藍本,創造出了米奇,最終名聲大噪,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

好吧。

這其實是狗屁雞湯。

華特-迪士尼一開始只是佩斯曼-魯賓商業工作室的學徒工,專門給劇院的節目畫商業廣告,一九二零年,由於公司收入下降,所以他被開除。

因為手藝不行,找不到工作,所以他便琢磨著自己幹,於是便和朋友合夥創立了一家公司,製作了人生當中的第一部動畫《愛麗絲在卡通國》,結果反響不好,公司破產。

在動畫領域創業失敗的華特-迪士尼認清了自己在動畫上的天賦,於是便果斷放棄動畫,去環球影業應聘導演,但環球的製片人覺得他水平太臭,直接把他給拒了。

連續不斷的打擊讓華特-迪士尼陷入了走投無路的絕境,而在這個時候,他哥羅伊-迪士尼建議他回去和自己一起賣吸塵器,而覺得商品推銷員這個職業是沒有未來的華特-迪士尼想要再試一次,於是他便找到了瑪格麗特-溫克勒,願意接受她的教導,對動畫進行改良。

瑪格麗特-溫克勒是誰?

她是華納兄弟的創始人哈里-華納的私人秘書。

如果僅僅只是這些,那麼人們的腦袋裡就會出現依靠美色上位的潛規則,但問題是,瑪格麗特-溫克勒雖然真的很漂亮,但她的履歷比她的人還漂亮。

創造出小丑科科,貝蒂娃娃,大力水手和DC超人的漫畫師馬克斯-弗萊舍是她發掘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創造出貓貓菲利克斯的帕特-沙利文和奧托-梅斯默是她推的。

作為無聲動畫史上的關鍵推手,當華特-迪士尼抱住了她的大腿後……

未來,就是一片光明!

華特-迪士尼繪畫天賦有限不要緊,只要足夠聽話,瑪格麗特-溫克勒就會用他,而在雙方達成一致後,瑪格麗特-溫克勒便以每集一千五百美金的價格和他籤了六部《愛麗絲》喜劇合同,而這筆錢,也直接促使了迪士尼的誕生。

拿到錢後,瑪格麗特-溫克勒便指導華特-迪士尼對動畫進行修改。

他們修改的方向,不是畫工,也不是在故事核心,更不是在作品立意,而是市場空白。

沒錯,就是在尋找別人尚未佔領的藍海市場!

最後,在瑪格麗特-溫克勒丈夫查爾斯-明茲的幫助下,三個人共同打造出了迪士尼的第一個卡通人物,幸運兔奧斯瓦爾德。

作為迪士尼成功的開端,這個角色剛一上市就受到了市場的熱烈歡迎,但可惜的是,涉世未深的華特-迪士尼當時根本就不懂什麼叫版權,於是這個足以支撐公司運營,給公司帶來大量利潤的小兔子被查爾斯-明茲以合同漏洞,強行拿走了所有版權。

不僅如此,迪士尼的很多動畫師也被他們帶走了。

最終,他們全都去了環球影業。

至此,本還友好合作的雙方便分道揚鑣。

雖說好心合作最後卻被隊友捅刀,這種痛苦足以讓人瘋癲發狂,可華特-迪士尼即便失了作品也失去了錢,但他卻找到了成功的法門!

瑪格麗特-溫克勒不是說,搶佔藍海市場才是成功的核心嗎?

而在幸運兔奧斯瓦爾德被搶走的當時,什麼才是藍海市場?

有聲電影!

一九二七年,《爵士歌王》的上映讓華特-迪士尼瞧見了商機。

在失去了幸運兔奧斯瓦爾德後,想要報復的他便將兔子的草稿拿出來改了改,創造出了米奇,並且在一九二八年,就趕出了世界上第一部有聲動畫電影,《威利汽船》。

然後——

米奇火了將近一百年!

當世界上第一個吃螃蟹的米奇大獲成功後,獲得了高額回報的迪士尼便瘋狂擴張,接連推出了三隻小豬和唐老鴨,而等他們吃了接近十年的有聲電影紅利後,一九三五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電影《浮華世界》誕生了,而在發現彩色電影有市場時——

華特-迪士尼便再一次死磕瑪格麗特-溫克勒的空白市場理論!

這一次,他並沒有單單將有聲電影和彩色電影相結合,而是想要一口吃成一個胖子,將所有競爭者的路全都給堵死,於是他花了兩年時間,打造了《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

這麼一弄,按照自然發展的規律,本該出現的世界上第一部彩色動畫電影的坎被華特-迪士尼邁過,直接打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部彩色長篇動畫!

《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的成功讓華特-迪士尼瞧見了藍海理論的好用之處,於是四零年,他們又打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部使用立體音響的電影《幻想曲》!

四六年,再一次踩著風口,做出了世界上第一部真人與動畫合演的長篇電影!

是的!

迪士尼成功的核心根本就不是畫工故事,而是藍海戰略!

市場上只有我這一個賣家時——

我就是唯一!

當然了,如果僅僅只是藍海戰略,那華特-迪士尼也不會成為好萊塢眾多資本爭相模仿的物件,因為這種商業戰略在十九世紀就已經存在了,而真正被他玩出花的,是他僅用了三年時間,打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個飯圈,成為了世界上第一位飯圈粉頭!

在《威利汽船》大獲成功後,一名名叫喬治-博格費爾特的紐約商人為了給自己的孩子聖誕禮物,向迪士尼片長購買了米奇和米妮形象在玩具、書籍、服裝上的使用權。

這種情形,讓華特-迪士尼瞧見了衍生品的商機。

可就在他把公司的動畫形象授權給紐約的拜博-蘭出版公司出版發行米奇的衍生品時,他忽然又發現,這種電影授權市場似乎沒人做過啊!

這也是個藍海市場啊!

於是乎,瑪格麗特-溫克勒的空白市場理論和她丈夫查爾斯-明茲的版權手段讓華特-迪士尼再一次嗅到了商機,他準備自己做衍生品。

但因為他從未做過這一行,不敢輕易冒險,於是在和哥哥羅伊-迪士尼的商議下,兩人想出了推銷時的問卷調查,想要簡單的摸一摸這個市場到底受不受歡迎。

而這一摸,就特碼的摸出了營銷學一套理論了!

當他們發現,五萬份問卷調查中,竟然有超過百分之九十的孩子想要衍生品後,做動畫賣商品,就成為了他們眼中的金山,而為了保證自己做出來的東西真的有人買,所以華特-迪士尼便想到了建群的方式,先拉攏粉絲,於是乎——

電影誕生以來,第一個有組織有紀律的粉絲俱樂部出現了!

最令競爭對手懵嗶的是,一九三一年,米奇俱樂部的付費會員就達到了一百萬!

在那個電話都沒普及,大多只靠書信交流的年代,這個數字堪稱恐怖!

要知道,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甭管是哪個平臺,都沒人敢說自己能搞出一百萬的付費活粉!而在一九三一年,從來沒人做過這一套的迪士尼就已經成功了!

而在公司有一百萬付費粉絲的情況下,電影只要好好做,那還怕沒人買嗎?

所以,狠抓作品質量,打造孩童喜歡的角色,從而將其吸納進米奇俱樂部,然後在根據孩童們的口味,製作出相應的衍生品賣給他們,就成為了華特-迪士尼發掘的產業鏈。

從這時起,華特-迪士尼重新定義了電影。

它,成了廣告。

而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嬰兒潮隨之來臨時,發現樂園這個產業無人涉足的華特-迪士尼再一次的揮舞起藍海市場的理論,將米奇俱樂部的千萬付費會員全都轉化成了樂園粉絲,至此,全世界所有娛樂公司都羨慕的產業鏈誕生了。

源頭產品是電影,它存在的核心意義是廣告;

衍生產品是樂園度假村,最主要的目的有兩個,一是為源頭產品進行推廣宣傳,做到資源互補,另一個則是實體變現,賺取利潤;

接著便是品牌授權,和IP有關的一切都能賣。

透過這個迴圈,華特-迪士尼成功的將自己的動畫王國變成了資本!

而在瞧見這一切後,時代華納便收購了DC,想要複製這種成功,可惜——

女權的想法太超前了。

當然了,時代華納的失敗並不意味著華特-迪士尼的成功沒法複製,因為在時代華納錯估市場的同時,就有兩個人因為借鑑迪士尼的發展道路而到達了成功的彼岸。

那兩個,就是喬治-盧卡斯和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在時代華納收購DC之後,他們便把超人的製作推上了程序,而為了拿到這個專案,喬治-盧卡斯和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結伴拜訪了超人的創始人馬克斯-弗萊舍。

沒錯,就是那個被瑪格麗特-溫克勒推出來的馬克斯-弗萊舍。

和當年奪走華特-迪士尼的幸運兔奧斯瓦爾德一樣,馬克斯-弗萊舍的大力水手和貝蒂娃娃也被瑪格麗特-溫克勒給奪走了,作為一個在生命末期依舊瘋狂抗爭,想要將自己創造出的孩子奪回來的老人,馬克斯-弗萊舍給同族的後輩一個改變人身的建議——

除非迫不得已,別拍超人!

理由,其實很簡單。

因為就算他們拍的在好,最後賺錢的也依舊是資本,而不是他們。

如果真的有製作特效的能力,那為什麼不自己寫個故事拍呢?

七十年代的特效,那就相當於三十年代華特-迪士尼搞出來的有聲動畫電影,如果他們真的有能力也有想法,那他們可以和華特-迪士尼那樣,賭一把。

反正一無所有,輸了也只不過是繼續從零開始!

於是,《星球大戰》出來了。

出來的同時,所有的版權也都在喬治-盧卡斯的手裡攥著。

之後,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想去拍《007》時,嚐到華特-迪士尼模式甜頭的喬治-盧卡斯和好兄弟共享了版權,聯手搞出了《奪寶奇兵》。

實際上,《星球大戰》和《奪寶奇兵》甚至《侏羅紀公園》,其實都是類似於華特-迪士尼模式下的源頭產品,也就是以歷史第一的噱頭搶佔市場,然後籠絡粉絲,開始賣貨。

雖說因為入行晚的緣故,他們沒能成為迪士尼那樣的大資本,但複製成功模式帶來的成功,依舊讓他們順利晉升,不僅如此,廣撒網的手段也讓他們無往不利。

華特-迪士尼在成功之後,瘋狂的籠絡畫師,以擴充迪士尼的精英儲備。

而喬治-盧卡斯和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成功後,便瘋狂的籠絡導演,以擴充自己的人脈。

當市面上大賣的十部電影有七部和他們有關時,他們其實也壟斷了整個市場。

在這種情況下,幾乎所有賣座系列都是他們的人產出的奇葩情況,也就出現了。

不僅如此,由於二人就是複製華特-迪士尼模式而成功的傢伙,所以在研究的同時,他們手上更是有著大量和迪士尼專案相匹配的本子,《加勒比海盜》劇本搶先註冊這種東西都不是新鮮事,更牛嗶的是,迪士尼日後成功的《冰雪奇緣》,也是他們的人做的。

《冰雪奇緣》的導演克里斯-巴克,在八五年就成了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助理,跟了對方兩年後,八八年就被史蒂文-斯皮爾伯格送到了學生羅伯特-澤米基斯那兒,配合對方打造了《誰陷害了兔子羅傑》,而在發現他天賦不錯後,史蒂文-斯皮爾伯格便寫了介紹信,讓他去加州藝術學院教書,然後,還讓史蒂夫-喬布斯的皮克斯對其開放。

一邊教書一邊練手,沉寂了三年後,學有所成的他正式加入了迪士尼,參與了《風中奇緣》,而在傑弗瑞-卡森伯格和邁克爾-艾斯納鬥爭的過程中,受其牽連的他一直在邊緣徘徊。

直至邁克爾-艾斯納滾蛋,皮克斯被迪士尼收購後,他才得到重用,而那個時候,得知公司想要大力發展公主片的他拿出了老師總結了三十多年的案例……

《冰雪奇緣》,就此誕生。

所以說,別說《加勒比海盜》了,就算迪士尼現在要《冰雪奇緣》,羅蘭也能從老頭的關系網里拉出全套製作班子,除此之外,迪士尼在新世紀大賣的《納尼亞傳奇》,那也是老頭的人做的,導演安德魯-亞當森是夢工廠動畫的簽約導演,《怪物史瑞克》就是他執導的。

若是非要扒,除了漫威以外,迪士尼的大賣電影和老頭無關的,就只有《國家寶藏》了。

那個系列是迪士尼潛心研究了五年的東西,從九七年就開始打磨。

可惜,這個系列是瘸腿的。

如此一來,當迪克-庫克找羅蘭救急後,得知時機已到的羅蘭便撥通了老頭的電話。

而等對方相隔八個小時的時差,在下午六點多鍾的飯點接到羅蘭的電話後,瞭解情況的傢伙頓時就表露出了一股不耐煩,“就這?我還以為你有什麼大事找我呢?”

“如果連問你要人要專案那都不是大事,還有什麼事情算大事?”羅蘭貧嘴。

“行了行了,什麼事情才是大事,你心裡有數啊!”老頭懶得理會羅蘭,說:“你現在打電話給我,就是耽誤我和孩子們的通話時間!

你既然想要讓戈爾-維賓斯基去拍你的新專案,那就直接透過夢工廠找他不就行了嗎?

他和夢工廠有三部片約,第一部拍了內森-連恩主演的《捕鼠記》,第二部拍了布拉德-皮特的《危險情人》,不過兩部成績都不好,所以第三部我本來是準備讓他翻拍《午夜兇鈴》的,現在你要得急,那就先讓他去拍你的專案吧!

反正你是夢工廠的股東,叫停內部專案沒問題!

至於泰德-埃裡奧特和特里-魯西奧所寫的海盜劇本?

他們兩個的確寫過海盜劇本,還註冊了,但版權既不在夢工廠也不在安培林,所以你直接打電話問他們要吧,我就不給你傳話了。

行了,事情就這樣,我還要給我兒子打電話,拜……”

幹淨利索的話語,聽得羅蘭舒爽無比。

不管什麼時候,他都喜歡這種便捷舒適的內幕交易。

痛快!

然而,就在老頭即將掛電話時,羅蘭卻又補了一句,道:“等等等等!”

“幹什麼?還有什麼事嗎?”

“那劇本你看過沒?”

“廢話!我當然看過!

那個劇本的故事發生在十七世紀,正好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說出:‘在朕的領土上,太陽永不落下’之後,那時候的加勒比海就是海盜的天堂,因此衍生出無數故事。

而他們兩個構思的奇幻詛咒挺有意思的,就是做起來會非常麻煩,因為裡面充斥著大量的特效,不過,這些東西你交給喬治、詹姆斯、彼得就行了,炮擊場面和場景特寫,工業光魔能平推,骷髏特效直接讓維塔數碼用動捕,而粒子特效和大海交給數字領域,這種東西他們最擅長……實際上拍這玩意對你來說不和吃飯一樣簡單嗎?”

這倒是實話,羅蘭笑了起來。

可他說的並不是這個,“不不不,我不是這個意思。”

“那你什麼意思啊?直說行嗎?”老頭無奈了,“我要是在不和孩子們打電話,那中午就要過了,他們要去上學了!而等他們下午上完學,我這邊都凌晨了,我不可能熬到那時候!”

“我的意思是,這個專案我要按照系列片做的,需要留位置嗎?”

沒錯!名額內定嘛!

作為一個抱腿起家的傢伙,羅蘭深蘊回饋之道。

雖說這種大賣電影的演員他都有印象,但這並不意味著不能改嘛!

整個系列裡面,約翰尼-德普才是靈魂,除此之外,基本上都能摳。

如若自己人沒需求,那當然最好,可若是有需求嘛,也可以對著來。

就比如說女主凱拉-奈特莉,作為一個對商業片深惡痛絕的傢伙,在參加試鏡時,她甚至都遲到了,而她身處英倫幫的父母才是讓她拿到這個角色的根本,不然的話,她是沒法以未成年的年齡就參加《加勒比海盜》的試鏡的。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老頭有需求,那將凱拉-奈特莉換成自己人也不是不可以。

畢竟,整個系列裡面,她的表演一直都飽受詬病。

不是說不行,而是英倫戲劇演法和約翰尼-德普的表演根本無法融合。

她在電影中更大的意義,其實就是美。

而等老頭Get到羅蘭的想法後,電話那頭瞬間就傳來了笑聲,“羅蘭,你的歷史也太差了吧?十七世紀是什麼時候?一六零一年到一七零零年,而那個時候,還沒美國呢!

所以,想要拍這個電影,演員最好全找英國的,至於主角那個海盜就無所謂了,長期在海上漂泊,沒有日耳曼和凱爾特血統的特徵那是很正常的。

如果我要,我肯定不會要主角,因為那才是電影靈魂,你們得自己選,可若是我不要主角,剩下的不管我要誰,那都沒意義啊!廣告電影的核心雖然是吸引觀眾,但真正的重點是在不引起觀眾反感的情況下吸引觀眾,男帥女美沒問題,可人種不符會出大問題。

而在任何時候,廣告電影都不能引起這樣的爭議的。

所以,就算你給我角色,我也不會要。”

“啊……那行吧……”羅蘭覺得自己好像又不專業了。

他甚至相信,如果老頭在自己身邊,那對方肯定會大聲的嘲笑自己。

畢竟,學了這麼多年,這種基礎問題還會出錯,那是真的——

有些丟臉。

雖說現在並不是那個蓋爾-加朵宣佈演個《埃及豔后》就會被群嘲的年代,但廣告片嘛,在宣傳方面,就不能出問題,不然就會和杜蕾斯一樣,直接暴死。

然而,就在他準備結束通話電話,把選角的事情放一放,先將所有的一切全部推給伊芙琳-沃森,讓她去和導演、編劇對接,通知那些傢伙明早來家裡和迪克-庫克碰頭時,手機聽筒裡,又傳來了老頭的聲音,“羅蘭,是不是專案太趕,你找不到人啊?”

“呃……不是。”

“你和我客氣什麼啊?你要是真找不到人,我也能提提意見的。”

“那你說啊……”

“如果你真的想要把這個廣告片當成系列片來做,弄什麼三部曲的話,那最好選聽話的。

男主我暫時沒想法,但是男二我覺得《指環王》系列裡那個精靈王子可以。

是英國人,而且長得帥。

至於女主……

《魅影危機》裡,給娜塔做替身的英國人凱拉-奈特莉可以。

但是如果你選她,就必須和她籤長約,因為據喬治說,她其實一直在追求藝術,不喜歡商業,如果沒有長約拴著,可能會跑路,而這種作風,並不適合系列製作。

但如果你不選她的話,那實際上還有個人可以選。

你還記得你最近開了多少專案嗎?

其中有一個也是和迪士尼合作的你記得嗎?

叫《公主日記》。

我看過那個女孩的資料,她父母都是歐洲移民,歐洲的日耳曼、愛爾蘭、拉丁等血統她都佔齊了,你要是真想做系列,這個女孩還是挺不錯的,至少從目前來看……

她聽話。”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