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二十三年,朱迪-福斯特重回青春,年近四十的她完美演繹青蔥少女!”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阿什莉-奧爾森和瑪麗-奧爾森已經長大!”

“超越前作的重置!《辣媽辣妹》是比《天生一對》更有趣的電影!因為它在給孩子帶來歡笑的同時,也能讓家長回味自己的青春,瞧見當下的迷茫!”

“《辣媽辣妹》是一部令我興奮的電影,精彩的情節消除了我今年夏天看過的每部爛片的酸味!上映前給我們提供了可以預期的幻想,但最終效果比我們期望的更具魅力和智慧!”

首映禮結束後的第二天,鋪天蓋地的宣傳便如同黑雲壓境一般,遮蔽了人們的視線。

奧爾森姐妹本就人氣無敵,《青春滿屋》之後,謹慎的接片方式也維護了她們的口碑。

更別說她們還有大作傍身,《侏羅紀公園》、《西雅圖夜未眠》、《勇敢者的遊戲》,這些抱著大腿飛昇的電影將她們轉型道路上的障礙清掃的是一乾二淨,而之後獨挑大樑的《天生一對》,更是以破億的成績讓她們在圈中站穩了腳跟。

所以,當《辣媽辣妹》那一邊倒的好評出現時,甭管是本就關注她們的粉絲,還是知曉她們的群眾,全都將自己的目光,投了過來——

“阿什莉和瑪麗的新電影終於上映了?”

“Wow!去看去看!”

“她們出電影的速度實在是太慢了啊!其它大火的明星哪個不是一年出三部?而她們呢?別說一年一部了!兩年一部才是常態!”

“阿什莉和瑪麗這種產片速度很正常啦!誰讓她們家有個好榜樣呢?”

“是啊是啊!就連羅蘭都做不到一年一部!那我們又怎麼能期望她們加快速度呢?”

只可惜,宛若過年一樣的歡慶之聲並未持續多久。

在簡單的看完新聞報道後,群眾也好粉絲也罷,全都冷靜了下來。

“啊對了,這部電影講得是什麼?不會又是和《天生一對》那樣的親情吧?”

“當然是啦!”

“這可是迪士尼的電影!它們從來不會打破自己的傳統!更別說媒體都爆料了,這是七七年朱迪-福斯特的身份互換的電影重拍,所以……這大機率還是一部講述親情的影片。”

“啊?是這樣嗎?那我不想到影院看了。”

“我也是一樣,如果還是同型別的電影,到時候租碟子看也行。”

“今年暑期檔的上映線被拉的太長了,我已經看了《碟中諜2》、《驚聲尖笑》、《肥佬教授2》,在電影上花了好多錢,如果不是什麼突破性的作品,我想我只會等到聖誕檔才會光顧影院了,畢竟,今年的形勢真的不太好。”

“對對對!之前那些辭職炒股的傢伙現在可是想回來上班呢!而我們的老闆則想著減員,如果還是老套路,那只能對阿什莉和瑪麗說下次一定了……”

“希望她的下一部電影,會更有意思吧。”

這,就是媒體想要宣發爆點的原因。

千禧年的網際網路泡沫在引發經濟危機的同時,也讓人們的生活質量驟然下降,最簡單的體現便是物價和房價的相應上漲,失業率的飆升,在工資的上漲速度觸及不到當下人們的平均消費水準時,娛樂,這個最容易被割捨的消費,就成了人們最喜歡摒棄的玩意。

九九年的夏天,《幽靈的威脅》和《靈異第六感》合力卷走了七點五個億,剩下的《王牌大賤諜2》、《泰山》、《冒牌奶爸》更是憑藉著同樣屬性的喜劇模式賺的盆滿缽滿。

不僅如此,就連《女巫布萊爾》都能騙走將近一點五個億的票房。

可到零零年時,《碟中諜2》觸及到的兩個億,就已經是當下市場的天花板了,而之後的《角鬥士》、《完美風暴》、《危機四伏》……沒有一個能夠打破常規。

就像二十年後那樣,在豬肉、禽蛋零售價小幅上漲的同時,即便電影院開業了,那也得慎重考慮,而在看了《八佰》和《信條》後,《花木蘭》也只能是順勢放棄。

同樣,在做出決定要看《奪冠》和《姜子牙》時。

《我和我的家鄉》與《急先鋒》,那只能是Say good bye。

沒辦法嘛……

生活所迫!

兜裡沒錢!

一張電影票都能買一斤豬肉了,三場電影一看,都能去吃兩屜包子了!

要是在多嗶嗶幾句,興許商家還能把你送上頭條呢!

這種大勢,不是某個人能解決的。

而要是有人真能解決這種問題,那得嘞,這傢伙絕對會比懂王多連任兩屆!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辣媽辣妹》沒有什麼特殊的亮點,那除了奧爾森姐妹的死忠粉外,是不會有普羅大眾去主動買單的,可問題是,迪士尼本來就是求穩的公司。

所以,死循環便出現了。

迪士尼不會主動造梗,這一世沒有變成小太妹的奧爾森姐妹本身就沒梗,如此一來,負負得負的效果只能去靠外力救場了,而能做到讓《辣媽辣妹》的影響力碾壓同期電影的……

就只有羅蘭自己親自下場了!

第一天早上,各個媒體出的全都是正統的宣發新聞。

當《辣媽辣妹》即將上映這一訊息傳播出去後,無法像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那樣,利用科技手段來監測輿論反饋的媒體們便主動放棄了訊息發酵這一環,直接將頭天晚上在首映禮上拍到的照片按在了自家的晚間新聞稿上。

於是乎,當晚,漫天漫地的婚禮訊息,將已經做出選擇的民眾們,打的是措手不及。

羅蘭要求的主標題和副標題被那些晚間時報忠誠記錄,可對於那些傳媒公司的副線而言,文質彬彬的標題根本就不符合小報的刊印標準,所以‘《辣媽辣妹》首映禮上,羅蘭-艾倫和凱特-溫絲萊特熱切擁吻;問及緣由,觸景生情的他們自曝婚期將至’這種內容全都被他們適時替換,而新標題嘛,簡潔明了——

好吧,其實就是一群筆桿子在得到允許後,在有限的範圍內進行無限的胡扯!

【籌備兩年!傑克正式迎娶露絲!】

【羅蘭-艾倫在《辣媽辣妹》首映禮上自曝婚期!】

【時隔八百六十五天,羅蘭-艾倫和凱特-溫絲萊特終於走進婚姻殿堂!】

【令人羨慕的世紀之愛!令人驚嘆的直播求婚!令人期待的盛大婚禮!】

【十大因戲生情的銀幕經典,《泰坦尼克號》位列第一!】

當這些訊息突兀出現時,民眾們全都驚呆了!

兩年前,九八年的奧斯卡頒獎禮上,羅蘭向凱特求婚的場景,瞬間浮現!

羅蘭親手給凱特戴上復刻版海洋之星的畫面那可是歷歷在目,而單膝跪地,送出戒指的莊嚴,更是讓回想出這一幕的粉絲們熱淚盈眶!

因為……

沒人認為他們會走到這一步!

又或者說,求婚等於結婚,同居但不領證,本來就是好萊塢的常態!

作為一個赤果果的名利場,好萊塢明星的結合,其實就等於兩個上市公司間的合併,而又因為這些明星的本身才是整個公司的核心生產力,所以,有夫妻之實,但無夫妻之名,才是好萊塢最常見的結合方式,沒辦法,誰讓這種做法,能夠免掉一堆財產問題呢?

最典型的傢伙,便是蒂姆-伯頓了。

一九九一年,蒂姆-伯頓與CK的模特麗莎-瑪麗相識,一九九二年,兩人宣佈戀愛並且訂婚,在此之後,麗莎-瑪麗參演了男友所拍的《艾德-伍德》、《火星人玩轉地球》、《斷頭谷》、《髒男孩的世界》,並在《決戰猩球》的拍攝過程中和蒂姆-伯頓鬧了矛盾,最終分手。

如果說談了九年戀愛沒有結婚可以理解,那麼蒂姆-伯頓的第二任女友,也就是在拍《決戰猩球》時認識的海倫娜-卡特,在給他生了一個兒子後呢?

零一年十月,蒂姆-伯頓和海倫娜-卡特訂婚。

零三年,他們的兒子誕生。

到了一四年,交往了十三年的他們分道揚鑣。

這如果不是事實婚姻,張三都能把自己的棺材板子給刨了!

除了蒂姆-伯頓以外,《謊言的誕生》男主瑞奇-葛文斯和女友談了三十年的戀愛,並且在大衛-萊特曼的深夜脫口秀上公開表示,結婚沒有任何意義;

奧普拉-溫弗瑞八六年就和斯特德曼-格雷厄姆約會了,九二年訂婚,但至今也沒扯過證;

《廣告狂人》的主演喬-哈姆和女友詹妮弗-威斯菲爾德談了十八年的戀愛,最後以分手的方式宣告‘婚姻’的終結,並且表示永遠不會結婚;

而歌蒂-韓……

孩子都好幾個了,但就是不扯證。

實際上,對於這些明星而言,事實婚姻遠比法律婚姻更有意義,因為這樣可以享受權力,並且不用承擔義務,正因如此,在看慣了這一切的民眾眼裡,羅蘭能在全球直播的奧斯卡上向凱特求婚,那就已經是真愛的體現了,而當婚禮這個被大多數人都抗拒的美好出現時……

所有的娛樂新聞,不!是所有新聞,全都被摁了下去!

“天吶!天吶!天吶!羅蘭真的要和凱特結婚了嗎?啊!!!這簡直太讓人意外了!”

“Fuck you!我以為奧斯卡求婚就已經是最完美的結局了!然後等他們生寶寶就行了!”

“他們真的要舉辦婚禮嗎?噢噢噢!這怕是今年我聽到的最好消息!”

“哈哈哈哈哈哈哈!他們真的結婚了!他們真的結婚了!我的戒指沒白買!沒白買!”

“Oh my god,Oh my god!這就是凱特兩年沒有接戲的原因嗎?這就是羅蘭在《蜘蛛俠》拍完之後,一直不宣佈下一部作品的原因嗎?這真的是太棒了啊啊啊啊~”

“有沒有影片記錄啊?我不想看文字報道!我不想看這些沒有用的文字報道!”

當民眾被羅蘭的這一決定砸的是暈頭轉向時,停留在紙面上的報道,已經無法滿足他們了,因為每一家媒體給出的訊息都是驚人的一致,全都是偷拍+事後詢問;除此之外,沒有一家媒體能夠給出大眾想要瞧見的影片報道,彷彿這種事情,簡直就是微不足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如此情形,令民眾們非常不滿。

因為對於他們而言,這種勁爆的訊息,比整個暑期檔的所有電影加起來都要有意思!

正當民眾瘋狂的搜尋市面上的訊息,在網際網路上展現著自己的渴望,希望得知更多內容時,迪士尼旗下的ABC電視臺忽然宣佈,因為集團和奧爾森姐妹有著良好的合作,從而拿到了羅蘭-艾倫和凱特溫絲萊特的獨家採訪。

此訊息一出,ABC的收視率驟然飆升,而在之後展出的視頻新聞裡,那對靠在沙發上的新人,一臉歉意的向民眾講述了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

“二位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籌備婚禮的?”記者舉著話筒笑眯眯的詢問。

“呃……年初,他陪我回家的時候。”凱特答。

“那也就是說,你們至少為即將到來的婚禮準備了半年?”記者再問。

“是的,有半年了。”羅蘭點頭。

“那你們為什麼到現在才公佈這件事情?”記者又問。

“啊……其實我們沒準備公佈這件事情,因為我們不想再網際網路泡沫崩盤,大選即將開始的情況下佔用大量的公共資源。”羅蘭看了凱特一眼,無奈的說道:“我本想舉辦一個私密(盛大)的婚禮,邀請一(億)點點親朋好友參加即可,但之前在看阿什莉和瑪麗的電影時,我們被銀幕上所展現的溫馨感動到了,所以……所以……”

“所以他就偷親了我,然後正好被你們拍到了。”羅蘭不知道該如何表述,於是凱特便接著自己男人的話語繼續解釋道:“在看《辣媽辣妹》時,我就和羅蘭在下面討論,說我們以後也要養一個可愛的女兒,於是他便用吻給於回應,但沒想到,這一幕被那些記者拍了下來,而在之後,你們又問我們緣由,我們就簡單說了一下,還囑咐你們別報出去,但哪裡知道,你們早上的確沒報,但下午卻把事情傳遍了全世界!”

說著,兩人幾乎在同一時間對著鏡頭露出苦笑。

那副模樣,讓正在收看新聞的粉絲們發出了心醉神迷的嗚咽。

“噢!他們兩個人的舉止實在是太默契了!”

“真的是結婚!真的是結婚啊!”

“因為現實環境不願披露婚禮?不想佔用大量公共資源?嗚嗚嗚~實在是太貼心了!”

“由於想要寶寶才做出親密舉動,從而被記者逮住的嗎?哇!好暖啊!”

“哎哎哎!怎麼到這兒獨家專訪就沒了?!婚禮是哪一天怎麼沒說啊!”

“婚紗照!婚紗照!我想看婚紗照啊!”

“噢!難道就我一個人關心,他們是在看了《辣媽辣妹》的時候想要女兒嗎?這是不是就意味著,阿什莉和瑪麗在電影裡表現的非常可愛?”

“肯定是啊!阿什莉和瑪麗可是羅蘭的妹妹!如果不是因為身份互換表現的反轉太過精彩,羅蘭和凱特又怎麼會因為天天見面的兩姐妹而產生養女兒的想法?”

“Wow?是這樣嗎?那看來《辣媽辣妹》是一部不錯的電影?”

“優不優秀我不知道,但應該會很溫馨吧,畢竟他們兩個都想要孩子了!”

“那我得去看,電影哪天上映?”

“呃……好像是明天?”

宣發,不就是營銷嘛!

而營銷的精髓,不就是造出一個能夠吸引所有觀眾的噱頭嗎?

按照以往情況,一部電影若是想要在同一檔期群雄逐鹿的情況下營造出更多的關注度,方法其實只有兩種,要麼就是搞出美隊私密照那樣的大瓜,搶走所有人的注意,要麼就是踩一捧一,死吹自己的作品,狂踩對手的一切。

但這兩種做法,現在都不適用。

於是乎,踩死一切順捧一家,就成為了唯一的選擇。

婚禮訊息一出,市面上所有的娛樂新聞都得讓道,在這種情況下,即便不做任何宣傳,所有的電影,都能回到同一起跑線上,而要是順帶表示,自己只是因為看了電影而產生生女兒的想法,那簡單的暗示,就成為了通向成功的唯一道路!

羅蘭和凱特在《辣媽辣妹》上自曝婚禮的原因是因為看了電影之後,想要個孩子?

哇!

‘這部電影到底有多溫馨?’

‘奧爾森姐妹表現的到底有多可愛?’

‘羅蘭和凱特的婚禮到底是哪一天?’

‘婚禮到底籌備的怎麼樣了?’

就成為了大眾唯四的想法。

至於赤果果的營銷?

這種說法根本就站不住腳。

在大眾的眼裡,羅蘭就是一名演員,而他叔叔大衛-奧爾森,早就在拋售雅虎股票的時候就從《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跌下去了,在這種情況下,被媒體偷拍曝光,才是常態!

而合縱連橫,讓各大媒體全都為自己服務?

你覺得可能嗎?

那些傳媒大亨都是這麼好溝通的嘛?

你以為你誰啊!

所以,當羅蘭決定,看在大衛照顧自己這麼多年的份上,在幫奧爾森姐妹一把時——

結局,就已經註定了。

而等電影正式上映後,首週末四千一百萬的成績,讓迪士尼欣喜無比!

因為它是今年暑期檔開畫第二高的電影!

只比《碟中諜2》低!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