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on,一定要進啊!”

紐約,川建國度假村裡,一身耐克裝扮的歌蒂-韓在碎碎念的話語中揮出一杆,當破空聲響起時,小白球宛若裝了推進器一般,瞬間飛出。

緊接著,她用手充當帽簷,遮住陽光,眺望著白球的執行軌跡,當其發現小球揚上斜坡,接著回落,沿著三號洞口滾動幾圈,應勢而墜後,興奮地聲響,也隨之出現。

“Birdie!哈哈哈~”

攥著拳頭用力的揮舞了一下,而後五指張開,扭身與同伴擊掌相慶。

給予掌聲與歡笑的梅麗爾-斯特裡普在瞧見如此成績,更是恭喜的說道:“Go-Go,看來你最近沒少練習啊!球技突飛猛進,你之前可是打不出小鳥的。”

“Yeah!瑪麗,自從三月一日之後,我就天天泡在高爾夫球場。”單手杵杆的歌蒂-韓笑著點頭,“你已經是第三個約我打高爾夫的了,在罵戰之後……”

歌蒂-韓口中的罵戰,指的當然是FOX和ABBC邀請各路知名影評人來紐約總部的錄製現場,辯論肯尼斯-圖蘭和羅傑-埃伯特到底誰對誰錯的特別節目。

在輿論聲浪被攪和起來後,歌蒂-韓這些擁有投票權的評委,就接到了各種各樣的邀約:有邀請她去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指定影廳重溫《泰坦尼克號》的;有約她出來打高爾夫球的;有邀請她參加各大品牌商的商務晚宴的;有約她出來吃飯的。

做得最狠的,則是索尼哥倫比亞三星。

人家宣發部門直接打來電話,告訴歌蒂-韓,她女兒參演的《酷男痞女電到你》由於是小成本電影,所以宣發資源上可能不給力,但索尼哥倫比亞三星覺得她女兒演得不錯,如果她願意合作的話,他們可以把電影拿到獨立電影節去參展。

“天吶!瑪麗!”

“你真的不知道,當我接到那些形形色色的電話後,我都以為我又重新回到了被七大掌控的大製片廠時代了!不就是投個票嗎?他們有必要弄成這樣嗎?”

在放下高爾夫杆後,歌蒂-韓便和梅麗爾-斯特裡普回到了高爾夫球車上。

四人座的車上只有她們兩人,加之助理安保都在遠處盯著,交流起來,那可是肆無忌憚。

“當然有必要了。”

望著那雙手搭在椅背欄杆,不停晃悠著手中水瓶的老友,梅麗爾-斯特裡普坦然道:“如果他們不公關,你們會把票投給羅蘭嗎?”

“如果他們不公關,你們會把票投給凱特嗎?”

“如果他們不公關,你們會把票同時投給羅蘭和凱特嗎?”

三連擊,讓歌蒂-韓笑眯起了眼。

接著,她又吐出了一個肯定的回答,“不會。”

“就像肯尼斯-圖蘭所說的一樣……”

“當然了,我相信,如果不是有人支援,他也不會這麼直白的把一切說出來。”

雖然歌蒂-韓並沒有出演過藝術價值頗高的電影,但她的手中,也握有投票權。

又或者說,在大製片廠時代的末期,各大製片廠其實早有解體的預感,於是,為了讓自己的往後餘生能夠更好度過,對奧斯卡這個已經運營起來的獎項握有更多話語權,他們便向學院加塞了不少自己人,七十年代集中加入的傢伙們,那都是各大製片廠的利益共同體。

由於加塞的人過多,所以這些傢伙,還真能決定一個獎項的歸屬。

正是因為偏頗的投票行為,所以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才會在奧斯卡頒獎禮上指著那些評委的鼻子大罵,很多冤案,就是為了打擊競爭對手而出現的。

當然了,絕大多數的時候,民眾覺得的瞎投,那真的是因為嫉妒,因為和那些票房長紅的傢伙相比,被大製片廠送進奧斯卡評委圈的傢伙,絕大多數都是‘loser’,他們本來就是無法給製片廠賺取利潤,只能拿觀眾不懂的藝術來裝點門面的輸家,而當這些輸家擁有了投票權,能夠決定場外贏家的生死後,報復,也就出現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權力不用,過期作廢。

如此一來,奧斯卡便逐漸偏移了米高梅當初建立的宗旨。

在這些‘loser’加入之前,奧斯卡哪有什麼衝獎片和商業片之分?

人民群眾喜歡的,那就是好的。

他們喜歡看《亂世佳人》,那《亂世佳人》就是最佳電影。

如果一部電影人們都不願意掏錢去看,你說的在深刻,獎項拿的再多,也是白搭!

宣傳口就該幹宣傳口的事情,思想傳遞不出去,形象塑造不起來,你說你拍的好,那不就是啞巴告訴聾子,瞎子瞧見了鬼嗎?

但可惜,‘loser’已經進去了,那就不好踢出來了。

如此一來,本該屬於表彰成果的獎項,成了裝點門面的飾品。

“嗯哼~”

同樣明白其中道理的梅麗爾-斯特裡普用鼻頭發音,笑望著老友。

“對嘛,這些事情我們都懂……”

“我也覺得這回鬧得有些大,但捫心自問,如果不鬧大,光是打個電話,我們會甘心嗎?”

“每一個評委都代表著不同的勢力,而想要讓他們覺得破紀錄也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就得讓他們瞧見所有人的決心,而現在,大家都已經看到了決心,接下來,評委們要做的,便是按照當年各大製片廠讓他們加入學院的根本目的,行使製片廠賦予他們的權力,來維護製片廠們的利益,以實現自身權力的再次續期……”

梅麗爾-斯特裡普並沒有說學院,因為她們都知道,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就是為了對抗威爾-海斯而建立的,表面上看,它是一個致力於促進電影藝術發展的非營利性專業組織,但問題是,它每年的運營資金,都是之前的八大,後來的七大,現在的六大贊助的。

也就是隨著有線電視的出現,奧斯卡頒獎典禮的現場直播可以賣出高價,才使得他們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自負盈虧,可問題是,奧斯卡頒獎典禮的直播方,那些有線電視媒體網,也還是被巨頭掌控的,所以,即便百年已過,但性質,依舊沒變。

更何況,奧斯卡的權威,也是需要媒體維護的。

只要是有影響力的非營利性專業組織,就不存在什麼公平公正公開。

看看世界衛生組織的境遇就行了。

表面的光鮮,名聲的氣派,不過是它有利用價值罷了。

但究其根本,還是誰拳頭大,誰就能蹲在他們的頭上屙屎。

“所以,我想知道,史蒂文這是在打擊報復嗎?”

“噁心當年那些不給他投票的評委?”

連翻轟炸之下,歌蒂-韓早就做出了決定,現在,不過是和老友多聊幾句罷了。

她的猜測也令梅麗爾-斯特裡普揚眉撇嘴聳肩攤手,搖頭道:“這個我就不知道了。”

“那你知道什麼?”

歌蒂-韓追問,“你該不會什麼都不清楚,就來幫他們當說客了吧?”

“你說的沒錯,我還真什麼都不知道……”

梅麗爾-斯特裡普點了點頭,眼見著歌蒂-韓一臉的不信,並且有抬手打人的衝動後,她這才笑著防衛,‘認慫’道:“好吧好吧好吧,我其實還是知道一點的……”

“快說!”歌蒂-韓故作生氣的催促,“快告訴我!史蒂文對這件事情到底有多上心?”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對這回衝奧的事情有多上心?

這是歌蒂-韓目前最想知道的一件事情。

也是其餘正在遭受遊說轟炸的評委們最想知道的一件事情。

沒有人能永遠長紅,但所有人都渴望能永遠的攥住權力。

如果說七八十年代,歌蒂-韓風頭旺盛,那麼隨著九十年代的到來,她其實已經逐漸走向過氣,九二年之後,就沒正兒八經的拍過什麼電影了,同樣,她自己也明白,想要留在好萊塢這個核心圈內,唯一能夠依靠的,也就是每年的頒獎禮了。

她可以用手中的選票,來換取那些渴望獲得選票的傢伙對自己女兒的資源傾斜,而現在嘛,把票‘賣’給圈中最為勢大的猶太幫,便是最好的選擇。

當然了,票價幾何,其實根據需求者的實際情況來定的。

所有人都知道斯皮爾伯格寵他那個最小的徒弟,但到底有多寵?

那得看衝奧聲勢。

可現在的聲勢他們明顯就看不懂啊!

猶太幫再厲害那也扯不動六大!

而在這種情況下,找知根知底的人估個價,便是最為穩妥的選擇。

可惜,梅麗爾-斯特裡普也不知道斯皮爾伯格到底有多上心,而她只能告訴對方——

“我在接到弗朗西斯的電話時,他和我說的是……”

“必須成功。”

…………

“什麼?!西德尼?!就連你也在幫他拉票嗎?!”

當歌蒂-韓和梅麗爾-斯特裡普在紐約打著高爾夫球時,窩在豪宅裡享受生活的伊麗莎白-泰勒也被人叨擾了,而出現在她面前的,是憑《走出非洲》拿下第五十八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的西德尼-波拉克。

戴著眼鏡的老頭聽著那高亢的驚訝聲後,笑呵呵的點了點頭。

“看你這個反應,我應該不是第一個來找你的?”

“噢!該死的!那群傢伙只是拜託我幫忙,壓根就不告訴我,他們到底找了多少人!共享名單分開拉票不是效率更高嗎?這真的是……哎……”

雖是抱怨,但西德尼-波拉克的語氣倒是非常輕快。

不僅如此,獎項公關這種事情,對他來說似乎沒有半點心理壓力。

聽完了他那類似於吐槽的宣洩後,玉婆直接就越過投票本身。

好奇的開口問:“西德尼,誰找你當說客的?”

“哈裡森,哈裡森-福特。”

大家都是老朋友了,西德尼-波拉克便沒有隱瞞,“還有達斯汀,達斯汀-霍夫曼。”

“?”在聽到那兩個人的名字後,玉婆這個早就退休的傢伙頓時就發出驚呼,愣神的數秒之後,她這才笑罵道:“不就是投個票嗎?這群人怎麼和瘋了一樣?”

“不過……哈裡森-福特和達斯汀-霍夫曼出面,倒是挺正常的……”

“是嗎?那你覺得誰出面,才不正常?”

看伊麗莎白-泰勒這狀態,西德尼-波拉克也已經猜到了她的決定。

如果玉婆心存不滿,那她現在肯定不會笑著吐槽。

而一聽西德尼-波拉克提起這事,玉婆臉上的笑意,便瘋狂衰退,取而代之的,則是無奈,“邁克爾……邁克爾-傑克遜……”

“弗朗西斯-科波拉和馬丁-斯科塞斯打電話打到他那兒去了,他對這事情又不感興趣,但看在朋友的份上,只得給我打了個電話,拜託我幫幫忙……”

“你說邁克爾都打電話給我了,你說我能不給他們投票嗎?”

聽見邁克爾-傑克遜這個名字後,西德尼-波拉克樂呵的點起了頭。

“既然邁克爾都給你打電話了,那你的確是得給他們投票了。”

伊麗莎白-泰勒和邁克爾-傑克遜的關係超級棒,而既然弗朗西斯-科波拉和馬丁-斯科塞斯能請出邁克爾-傑克遜,那這兒,便沒他什麼事了。

“好吧,那我走了……”西德尼-科波拉連水都不準備喝了。

“What?這麼急的嗎?”伊麗莎白-泰勒驚了,“你還準備去誰那兒幫他們拉票?”

“呃……下一個目標是羅伯特-雷德福……”

“在下一個目標是,芭芭拉-史翠珊……”

望著那逐漸遠離的身影,坐在沙發上的伊麗莎白-泰勒嘖了嘖嘴,感慨道:“羅伯特-雷德福?這是想要搞定方達家族的人嗎?他可是簡-方達的好友啊!”

“還有芭芭拉-史翠珊……”

“這群人是瘋了嗎?那個蠢女人的票都想要?”

“哎……”

“這些人到底在想什麼?”

“不就是衝個獎嗎?有必要搞得這麼興師動眾嗎?”

“在圈子裡待了這麼多年,現在這種場面,我還真沒見過……”

…………

玉婆在圈中混了幾十年,都沒有見過如今這種衝奧場面,那其他人,就更懵嗶了。

因為往年的衝奧方法其實很溫和的,根本就不會像現在這樣,異常暴躁。

以前想拿奧斯卡的傢伙,都會僱傭專門的公關公司,給他們開出遊說現金,讓他們去聯絡評委,透過那些說客的三寸不爛之舌,將想要拿獎的影片根植入評委的心裡,然後在投票時,儘可能有偏向的投出自己手中的選票。

若是激烈一點,那就會和哈維-韋恩斯坦那樣,透過媒體營銷,搞臭對手。

用海量宣傳抹黑別人,使得評委在沒有看電影之前,就已經透過報紙、雜誌、有限電視媒體網等渠道,瞭解到一些大眾可能知曉的負面新聞,然後,在配以第一種方法,拿到選票。

像什麼給評委送影碟,送畫冊,送禮物的行為,那只是明面的伴手禮而已。

真正的交易是各取所需,我要你的選票,你開出自己的價碼。

那些過氣的傢伙想要讓自己的後代在圈中繼續混下去,交易便自然而然的達成了。

當然了,在公關之前,大夥要做的,便是憑藉影片類型,挑選適合的評委公關。

就比如說,影片中有LGBT內容的,那就主動放棄保守人士;

如果說,影片是反戰的,那些把鷹派掛在嘴上的傢伙就會被PASS;

如果是傳記電影,那就對症下藥,先公關中立的評委,然後在去公關不喜歡傳記片的傢伙,把喜歡傳記片的傢伙,放在最後,因為一千個人的心中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喜歡傳記電影的人,都有強烈的主觀意識,如果他們覺得電影拍的不好,你還去遊說,只會浪費時間,並且起到意想不到的反作用,所以不到萬不得已,基本上不碰這玩意。

如此一來,每年的衝奧,最難得就是將評委進行劃分。

該公關誰,不該在誰的身上浪費時間,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可問題是,今年,沒人拿電影說話。

我們不推銷電影,我們只推銷人!

那些曾經被六大送入學院的評委,六大可以輕易解決,而像歌蒂-韓這樣的傢伙,用利益交換便能達成一致,因為他們的子嗣本就在圈中,而剩下的傢伙,基本上都是經歷過夠多的圈中老人,而在公關他們時,只需要找對人打電話就行了,根本就不需要談電影。

邁克爾-傑克遜是伊麗莎白-泰勒的好友,那弗朗西斯-科波拉和馬丁-斯科塞斯打電話給邁克爾-傑克遜,讓這個孩子王幫忙遊說一下,不就行了嗎?

馬龍-白蘭度和弗朗西斯-科波拉是好友,那讓弗朗西斯-科波拉打電話,不就行了嗎?

比爾-莫瑞是西德尼-科波拉帶出來的,西德尼-波拉克本來就是猶太幫的人!

伍迪-艾倫不好意思給黛安-基頓打電話,那就讓梅麗爾-斯特裡普幫忙!

邁克爾-道格拉斯那邊的票,羅伯特-澤米基斯可以拿到!

這些人在溝通時,還需要說什麼電影?

幾十年的交情了,幾十年的互幫互助了,我現在想麻煩你們幫個忙投個票……

沒問題吧?

在所有事情都擺在明面上的情況下,別說評委了,就連學院都能給你擼穿!

格利高裡-派克是學院President,而他和羅伯特-杜瓦爾就是好友,羅伯特-杜瓦爾在上學的時候更是和達斯汀-霍夫曼睡一個宿舍的,還與喬治-盧卡斯和弗朗西斯-科波拉穿一條褲子的,不僅如此,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大白鯊》,還是他幫忙拿的……

在這種情況下,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打個電話,問問有多少人給我學生投票,過分嗎?

以前他們不這麼幹,那是因為六大搞不定。

六大有媒體,這種事情洩露出去,那就是醜聞!

但是現在不一樣,媒體已經收了錢了,大家都是一條繩上的螞蚱!

沒了約束之後,那還遮掩個屁啊!

怎麼穩妥,怎麼高效,怎麼來啊!

哈維-韋恩斯坦在牛嗶,那也只是公關一些評委。

那些經歷過大製片廠時代,能夠一呼百應的傢伙,根本就不鳥他。

到了這個階段,拉票講的就是人情。

而說起人情嘛,這些傢伙,能被猶太幫擼個對穿!

而當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電話也叮鈴鈴的響起,ABC直言不諱的告訴他們,羅蘭-艾倫若是和凱特-溫絲萊特參加頒獎禮,那廣告收入可以上浮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時……

從上到下,全部淪陷!

對手是我的人,裁判是我的人,組委會也是我的人,轉播方贊助方還是我的人……

發令槍還沒響呢,比賽結果就已經出來了……

羅蘭,Win!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