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羅蘭和凱特無拘無束的度假時,《泰坦尼克號》,已駛向世界。

十二月十八日,新加坡、澳大利亞、馬來西亞、紐西蘭,四地上映。

十九日,加拿大和波多黎各隨後跟上。

二十日,大船登入了那個最講國產保護的日本,阿美利加的好兄弟南非,也緊隨其後。

二十六日,聖誕節的後一天,汽鳴聲,籠罩泰國。

事實上,這個年頭的六大,全球宣發能力,就是‘不行’。

想要全球同步上映,那就必須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

可即便如此,福克斯也向同行展現了什麼才叫做瘋狂。

另外五家做一部電影的全球鋪片,那最少都要兩個月的時間,但福克斯在《泰坦尼克號》上,那可是賭上了一切,如果說整個十二月,福克斯讓《泰坦尼克號》登入了包括阿美利加在內的十三個國家或地區,那麼一月一日,以歐洲為首的五十四個國家和地區,則同步上映了這部電影,而這一天,也讓《泰坦尼克號》的日全球票房,衝上了一個億!

“上帝啊!一天一個億啊!”

“這種成績,真讓人感到恐懼!”

“而最令我們感到震驚的是,阿美利加昨日票房八百多萬,但其他六十六個國家和地區,在昨日卻貢獻了將近九千三百萬的票房!”

“雖然平均到每個國家或地區的頭上,也就是一百四十萬美元左右,但我們得考慮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匯率和票價!如果按照六十六個國家和地區的院線反饋來看,《泰坦尼克號》,無人能擋!不管它駛向何方,那都是萬人空巷!”

“我不知道《泰坦尼克號》到底有何種魔力,但我知道,根據各國媒體傳來的訊息來看,無數影迷,都是衝著羅蘭-艾倫去的,他們滿懷著期待走進影院,哭成淚人黯然離場!”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如果按照以往,一次傷痛就是最後,無數的票房成功案例告訴我們,影迷不會在悲劇上多花心思!但《泰坦尼克號》似乎就是個例外,它好像已經脫離了電影本身該有的含義!”

“我們也在街頭採訪了不少一月一日買票入場的影迷,很多人告訴我們,因為這天是羅蘭-艾倫十八歲的生日,所以她們選擇在刷一遍……而正是因為她們的再刷一遍,讓羅蘭-艾倫成為了影史上第一位日票房破億的傢伙!而正是因為她們的再刷一遍,讓《泰坦尼克號》上映十五天內,砍下了五點三億的全球票房!”

“之前有人懷疑,羅蘭-艾倫是否能統治整個九十年代,因為威爾-史密斯異軍突起,他的《獨立日》和《蜘蛛俠》打了個不相上下!”

“但現在,沒人會去討論這個問題。”

“我們只想知道,《泰坦尼克號》最終會停留在哪個位置?是十一?十二?十三?還是十六?十七?十八?又或者是將《侏羅紀公園》的票房記錄翻上一倍,登入二十?”

“但不管《泰坦尼克號》停留在何種位置,我們都是在見證歷史!”

“在此之後,羅蘭-艾倫已經是八年七冠了!”

“唯一能對羅蘭-艾倫十年九冠的記錄造成威脅的,也就只有已經定檔至九九年五月十九日上映的《星球大戰:幽靈的威脅》了,雖然到目前為止,我們並不清楚,羅蘭-艾倫在九九年是否會有電影上映,但我們希望他有。”

“在過去的八年裡,他已經擊敗了一切,而有能力阻止他的,就只剩《星球大戰》了!”

“我希望九九年能有《蜘蛛俠》的續集上映。”

“因為我想要知道,彼得-帕克能否擊敗達斯-維德!”

“但在此之前,《泰坦尼克號》的成績也是關鍵。”

“如果在一天一億之後,《泰坦尼克號》的票房出現斷崖下跌,那……”

“……反正《星球大戰》是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的。”

收了錢了,要吹,那就硬吹。

如果單單的吹捧‘一天一個億’,將‘羅蘭-艾倫又創造了歷史’的話語放出來……

對於民眾來說,震撼感其實挺小的。

為啥?

因為《小鬼當家》,是歷史上票房最高的喜劇電影。

因為《終結者2》,是歷史上票房最高的R級電影。

因為《侏羅紀公園》,是歷史上票房最高的電影。

因為《蜘蛛俠》,是歷史上票房破億最快的電影。

過去八年裡,別人能夠吹噓一輩子的‘創紀錄’,在羅蘭身上已經出現了無數次了。

民眾已經聽皮了,想要用‘新紀錄’刺激他們,很難很難。

但是,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總比困難多!

把羅蘭-艾倫包裝成一個挑戰一切的勇者,九零年始,一路披荊斬棘,勇往直前,直至九六年,遇最大對手,九七年,碾之,剩兩年,即見曙光,誒,這麼一看,是不是就勵志很多?

至於羅蘭這一路走來,不是抱著美式青春片之王約翰-休斯的大腿,就是攬著暴君詹姆斯-卡梅隆的胳膊,不是趴在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背上,就是抓著湯姆-漢克斯的皮帶不放手,壓根就沒有一路前行的艱辛歷程可以說道?

事實是這樣,但民眾不知道啊!

民眾不知道,那羅蘭擊敗的所有人,不就能夠被稱之為‘敵人’嘛!

同行是冤家,這話怎麼樣都沒錯啊!

如此一來,羅蘭對九十年代的統治,看起來就不那麼殘暴了。

又或者說,他的票房統治力,就已經被包裝成眾望所歸了嘛!

雖然媒體也不知道,羅蘭的敵人到底是誰,但這不要緊,以前的事情,就讓它過去吧,因為未來,他們還是可以展望的嘛!

擺放在面前的,就是北美第一IP,《星球大戰》啊!

在《泰坦尼克號》的票房成績不斷累加時,民眾或許會覺得,羅蘭已經登上了神壇,無人能敵,票房的高企會刺激粉絲,但同樣也會限制他們的購買慾。

因為他們會覺得,自己已經把羅蘭支援上神壇了,接下來,也可以歇歇了。

但是,如果神壇上的傢伙也分三六九等,也有對手呢?

《星球大戰》是一個時代的標誌,它甚至還被衍生成了‘星球大戰計劃’,如果羅蘭不能邁過它,那他在神壇上就會低人一等。

若是換作之前,羅蘭或許沒有和對方硬碰硬的可能,但現在……

喬治-盧卡斯重出江湖了啊!

只要羅蘭正面擊敗了《星球大戰》……

那以後再評江湖地位時,就不存在不同時期無法比較了!

但在此之前,《泰坦尼克號》的票房還得飆升。

因為斷崖下跌的《泰坦尼克號》,不配讓羅蘭挑戰《星球大戰》。

沒辦法,誰讓《星球大戰》從來不會像拉稀一樣,直接躥沒呢?

事實上,電影上映之後的宣傳其實就和打遊戲一樣,在告訴影迷粉絲所期望得到的結果時,也在重新給他們立一個新的目標,讓他們繼續為票房發光發熱。

路人在得知《泰坦尼克號》一天一億,有可能讓羅蘭挑戰《星球大戰》後,沒有看過的傢伙,會嘗試著去看;而粉絲在得知《泰坦尼克號》一天一億,自己的後續購買能決定羅蘭是否有能力挑戰《星球大戰》後,本停歇的購買慾望,會再次燃起。

說的直白一點,電影宣發之所以比電影本身重要,那是因為他們更容易操縱大眾的心理,將他們‘騙’進影院,但實際上,對於商人而言,這種事情也不能算‘騙’,因為大眾只要花錢了,並且達到了他們的心理預期,那這筆交易,就算成功的,而若是超出了心理預期……

大眾就會覺得,我血賺,商家血虧。

反之,亦然。

當然了,碰瓷宣發這種事情,其實很容易引起被碰瓷方的反感的。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願意被雷布斯稱之為友商的。

不過,誰讓福克斯碰的是《星球大戰》呢?

《泰坦尼克號》是他們家做的,《星球大戰》,也是他們家宣發的。

再加上羅蘭和盧卡斯的真實關係,外界覺得神壇之爭,不過是OV之間的兩手換兜罷了。

羅蘭-艾倫不會在意,喬治-盧卡斯也不會在意。

只可惜,即便宣傳方面吹得天花亂墜,那也得看天時。

一月二日,在阿美利加各大媒體繼續鼓吹《泰坦尼克號》後不久,隔日,一場涵蓋面積超過十萬平方千米的冰暴雨突然來襲,阿美利加北部、加拿大中部、中南部和魁北克省等地,都是受災區域,暴雨範圍之廣,讓人瞠目結舌,而冰積厚度嘛,更是一度超過十釐米。

最為重要的是,這場自然災害從四日一直持續到了十日,與之相伴的,則是每次大災之時都會出現的公共設施損毀,而和以往房屋受損,堤壩決堤的情況不同,這一回,可是電力設施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有將近四百萬阿美利加人民遭遇停電,沒有暖氣,數千千米的供電線路和電話線路被毀,造成二十五億美元的經濟損失,保險理賠更是高達十一點五億。

還是那句話,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那都不是問題。

重點是用錢都解決不了的問題,那才是真的大問題。

災害來臨之後,即便有相當一部分人仍舊願意去電影院裡觀看《泰坦尼克號》,支援羅蘭,但問題是,連電都沒了,影院還開個屁啊!

影院都開不了,那票房自然就下跌了。

別覺得四百萬人沒電,數千千米的供電線路損毀,其實是小事情。

要知道,受災地區包括紐約州、賓夕法尼亞州和新澤西州。

它們本來就是大票倉,現在一爆,那簡直就是完蛋。

得知此事後,在外面玩夠了的兩人也順勢現身,來到一線,實地考察受災情況,和那些希望去影院繼續支援自己的影迷交談,並且聯名向救災基金會捐贈了兩百萬,希望當地民眾,能夠盡快恢復到正常的生活水平中去。

當然了,話說的好聽,錢捐的好看,但本質上,羅蘭和凱特都明白,這就是作秀。

身為當下輿論風口上的焦點人物,他們一直在掙錢,如果在此期間出了大災他們還選擇隱身,那實際上也是在消耗公眾們的熱情,所以,災區是必須得去的,錢是必須得捐的,事情是必須得幹的,要讓民眾覺得,自己沒有看錯人。

在媒體的渲染下,整件事情就變成了自出道以來,一直不願意讓自己的私人事務擠佔公眾資源的羅蘭-艾倫在得知災區影迷在受災之後,生活得不到保障的情況下,依舊想要支援自己,被這種行為深深感動,於是趕赴災區,和當地影迷見面,並且為災後重建,出一份力。

別覺得阿美利加人都是直性子,不吃這一套。

討好紅脖子的建國同志也在每次災後重建時,趕赴災區,狂打空頭支票呢。

和他一比,真捐款的羅蘭,那可是實在多了。

既然作秀做到紐約來了,一時半會沒啥事情的羅蘭便和凱特一道兒,拜訪了一些老朋友。

先是請邁克爾-布隆伯格吃了餐飯,感謝他在詹姆斯-奧爾森能順利進入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事情上,給予的友好幫助——凱特送給詹姆斯的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夏利營入場券,那可是從布隆伯格這兒拿的,羅蘭看過,那上面都有布隆伯格的親筆簽名。

雖然羅蘭也不相信,身為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董事會主席,布隆伯格有閒工夫去管詹姆斯入學的事情,但是,他壓根就不用管這種事情是否存在,只要他認為對方幫忙了,誒!那對方就算幫過忙了,即便是八竿子都打不著一塊兒的關係,也比沒關係要好,對吧?

更何況,當著布隆伯格的面說走後門,那正對人家胃口,因為對於他來說,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就是他的家,他當年也不是靠成績,考入這所大學的,如果沒有他媽媽熟認的麻省理工大學的領導推薦,以他中學的學習成績,根本就上不了這種頂級研究學府,而在大學裡嘛,他也是憑藉猶太人兄弟會爬起來的,抱團這個概念,他比羅蘭還熟。

在對方的身上花掉一天時間後,第二天,羅蘭又去請了卡爾-伊坎吃飯。

雖然雙方之前談的交易一直沒有達成,但狼王,心裡一點都不急。

他們最長的一筆生意,都做了十年以上,現在不過是微軟遇到了點麻煩,沒辦法按時收購罷了,再加之羅蘭都和比爾-蓋茨見過面了,所以這回,狼王便也沒有隱瞞,將交易雙方都擺在了明面之上,並且大方的表示,羅蘭什麼時候想脫手雅虎都行,即便微軟那邊暫時沒法接盤,他也可以先吃下,反正比爾-蓋茨跑不掉單。

乍一聽,羅蘭覺得挺詭異的,上十億的收購案在他們的眼裡和吃糖一樣簡單。

不過轉念一想,環球航空都能被卡爾-伊坎直接搞死,卷走幾十億,給美聯航留下一個爛攤子,那雅虎這種級別的公司,對方還真能不放在眼裡。

和臭名昭著的狼王鞏固了一下關係後,羅蘭又去找了最初認識的大光頭。

而在見到羅蘭時,佩雷爾曼便毫不遮掩的問起了泰銖生意。

實際上,比爾-蓋茨、沃倫-巴菲特、羅納德-佩雷爾曼、邁克爾-布隆伯格他們是一個圈子裡的人,羅蘭掙大錢的事情,可以瞞得過外界,但根本就瞞不過他們。

隨著羅蘭大方承認,他也能感覺到佩雷爾曼和自己關係進了不少。

最直觀的體現嘛,便是對方一直在向羅蘭推銷自家公司露華濃的股票。

這個驚天巨坑,羅蘭可是不會跳的。

搪塞過去之後,第四天,羅蘭又去跑了大衛-肖的場子,而後,又見了萊恩-布拉瓦特尼克——很多時候,關係不維繫,那就沒了。

之前羅蘭可以打個電話問個好,現在不拍戲了,人又來紐約了,不見個面,真說不過去。

而就在羅蘭解決完紐約這邊的事情,準備直飛華盛頓,去西雅圖看一看亞馬遜,然後在到比爾-蓋茨的家裡討杯茶喝時,一個電話,忽然打來了。

光看號碼,羅蘭真想不起是誰,但一接聽後,那熟悉的聲音,頓時就讓他顯露無奈,整個人pia嘰一下,把腦袋搭在了凱特的肩頭。

“羅蘭,你這人不行啊!”

“來紐約見了那麼一堆人,結果就不來找我嗎?”

“如果不是萊恩和我說你準備走了,那我還會傻乎乎的在家裡等你的電話呢!”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