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六年的午夜場票房一千零四十萬,這是什麼概念?

吊打一切!

在絕大多數電影首週末砍下三千來萬票房就算大爆,五千萬就破紀錄的年代,《蜘蛛俠》光憑一個午夜場,就已經完成了所有制片方三分之一的預期目標,這種開局,堪稱天胡!

但沒有辦法,誰讓《蜘蛛俠》抓住了孩子才是娛樂產業裡最大購買力的核心呢?

要知道,託比-馬奎爾版的《蜘蛛俠》,開畫首週末,那可是砍下了一點一四億的票房!

當時的託比-馬奎爾名聲不顯,和拍了《泰坦尼克號》的兄弟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相比,那更是個弟弟,女主克斯汀-鄧斯特雖是童星出身,但自抗票房的電影,除了以一千一百萬的成本,換來了九千多萬票房的《魅力四射》外,其他的作品,全線撲街,但就在這種情況下,《蜘蛛俠》依舊成為了當時票房破億最快的電影,直接碾壓《哈利-波特》!

而八年以後的一零年,作為連線《復仇者聯盟》的《鋼鐵俠2》,在院線數量激增的情況下,它的首週末票房也只比託比-馬奎爾版的《蜘蛛俠》多了一千四百來萬!

由此可見,這個一直被稱為足以極限單換整個漫威電影宇宙的IP,對於阿美利加的民眾而言,究竟是多麼的富有吸引力了。

當然了,託比-馬奎爾版的《蜘蛛俠》當年為何大賣,羅蘭其實也瞭解過。

作為‘September 11 attacks’事件之後上映的第一部超級英雄電影,《蜘蛛俠》其實也是時勢造英雄,因為雞賊的索尼當年打出的宣傳口號那可是——‘We need a hero!’

如果不是天時地利人和,羅蘭相信,託比-馬奎爾版的《蜘蛛俠》或許依舊會大爆,但首週末三天的票房,絕對不會如此的恐怖,而現在嘛——

雖然沒有‘September 11 attacks’,也沒有‘We need a hero!’

但當下的環境,難道就穩定了嗎?

自九四年夏天以來,阿美利加就遭遇了一堆破事,甭管是內部矛盾,還是外部經濟影響,亦或是自然災害的頻發,這一系列的問題,弄得人們是身心俱疲,就差沒有和川建國同志一樣,大呼‘God Bless the USA!’了。

在這種因素下,九六年上映的商業電影這才取得了超出各大制片方預期的票房成績。

說得好聽一些,這叫市場復甦之後的報復性消費。

說得難聽一點,這其實是壓抑了兩年的人們的心裡發洩!

日常生活受到干預時,精神文明並不重要,日常生活回到正軌後,憋屈了兩年的苦悶,也會隨之得到釋放——雖然實用主義才是發展根本,但享樂主義永遠都會與之並存。

正因如此,當《蜘蛛俠》出現時,那些想要觀影,有觀影慾望的傢伙們,自然知道該怎麼選,買一張票能夠瞧見一堆大牌明星,光是這種價效比,就已經能讓一堆人無比心動了。

再加之這本身就不是什麼系列續集,沒有前作影響,在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的情況下,觀眾走進影院的最大驅動力,其實就是各大主創的口碑,以及電影型別了。

而《蜘蛛俠》滿足報復性消費中,售賣商品的所有要求!

如果這樣還會撲街,那……

就一定是北美院線聯盟偷瞞了票房!

如此一來,一千零四十萬的午夜場票房雖然恐怖,但和接下來的爆發式增速相比,那簡直就不夠看,由於六月六日是星期四,午夜場位於週五的凌晨,所以除了成年人以外,那些和羅蘭相仿的年輕人,基本上都選擇在白天觀影。

當下了課的高中生們結伴衝進影院後,羅蘭當年所想的‘成長’,已經走完了一大半。

隨著六月七日這一天落下帷幕,《蜘蛛俠》的首日票房也塵埃落定,北美首日——

兩千三百七十二萬!

徹底碾壓《侏羅紀公園》!

雖然時隔三年,《侏羅紀公園》所保持的首周記錄已經被今年的《龍捲風》和《碟中諜》打破,但後兩個,永遠沒法和前者比較,不僅是因為《侏羅紀公園》是影史上第一部票房破十億的電影,還因為它是影史票房第一的電影,更因為——

這是羅蘭自己打自己啊!

噝!

這話聽上去怎麼就那麼奇怪呢?

反正就這意思……

在過去的三年裡,羅蘭根本就沒有拍過正兒八經的電影,不是在《阿甘正傳》裡打個醬油,就是逮著《獅子王》辛巴的捲毛混混日子,如果非要評價,那他絕對是圈中第一個在晉升A+list之後就怠惰了的傢伙,如果換做以往,羅蘭這種混子絕對會被時代所拋棄,但現實告訴他們——

你爸爸永遠是你爸爸!

三年幾乎零產出又能怎麼樣?

只要專案選的好,我愛的,永遠都是愛我的!

《蜘蛛俠》的橫空出世直接就讓躲無可躲,避無可避的《勇闖奪命島》宣佈暴死,作為一部R級片,在沒有羅蘭的情況下,想要和《終結者2》那樣大賣?

這不是做夢嗎?

一月前上映的《龍捲風》和兩週之前上映的《碟中諜》也在令人噤聲的成績前黯然失色。

北美院線聯盟直接就削減了三部電影的排片,將《蜘蛛俠》的上映館數推到最大的三千六百家時,也把排片率,拉到了六成以上!

人家不是傻子,羅蘭的粉絲都是年輕人,向他們推銷爆米花飲料等小食絕對會比成年人賣的更多,而在這種情況下,滿足他們的觀影慾望,慫恿他們不斷入場,就是北美院線聯盟自發在做的事情——反正給一個人放也是放,給一百個人放也是放,看《蜘蛛俠》的人越多,票房就能越高,同樣的,他們食品收入,也會水漲船高!

首日就已經創下歷史記錄,拿到兩千三百七十二萬了,接下來的週末,那還得了?

如果換做別人,北美院線聯盟或許不敢這麼胡亂增減排片量。

但主演是羅蘭-艾倫啊!

從九零年出道以來,光是年票房冠軍,就連拿了五次!

唯一的一次空缺,還是沒有作品上映的去年。

但他去年,卻甩出了碟市銷量第一的《肖申克救贖》……

這簡直就驗證了一句話——

你考六十分,是因為你只能考六十分,而羅蘭考一百分,是因為滿分就只有一百分。

真特碼的是個悲傷的故事!

╮(╯▽╰)╭

而在北美院線聯盟都要趁著機會狠撈一筆的情況下,接下來的票房走勢,就更加明朗了。

週末兩天北美狂撈五千五百萬,首週末三天,北美票房就已經堆到了七千九百萬了!

不僅如此,觀眾們的反饋,也是非常的有趣——

“這是我見過最帥的超級英雄,真的,從我六歲那年收到我爸爸給我買的漫畫書後,我就幻想著有一天能在大街上盪鞦韆,而我等了二十年,終於瞧見這一幕了!”

“羅蘭-艾倫,我喜歡你六年了,你的電影我都去影院看過,如果你是個好人,那就請來D.C.的醫院看我,因為在看完《蜘蛛俠》後,我回家之後就讓我的狗狗咬了我一口,現在我還在醫院裡躺著,並且身體沒有任何變化。”

“誰知道那套蜘蛛俠的衣服哪裡能買得到嗎?我是真想知道,羅蘭在電影裡說的襠部有點緊,到底是他太大了還是衣服真的小了?”

“喔,我學著電影裡的羅蘭爬牆,結果在快要到頂時摔了下來!”

“誒……我能說我三天看了九遍《蜘蛛俠》嗎?我都能把劇情給背下來了!最令我難受的,是不管哪一次,我身邊的女朋友都會盯著銀幕上的羅蘭-艾倫目不轉睛,然後不停的告訴我——羅蘭好帥!里奧好帥!羅蘭好慘!里奧好暖!……真的!我都後悔交那麼多女朋友了!我陪她們看電影有什麼用啊?一出影院,就反手買了蜘蛛俠衛衣!十九點九九刀一件啊!我足足買了四件啊!還有順手買PS的《蜘蛛俠》遊戲的!重點是買了之後還告訴我,她家沒PS,然後把我的機子給搬走了啊啊啊啊啊!我現在是電影陪看完了,女朋友也都回家了,自己就抱著一個遊戲盒,連遊戲機都沒有啊!”

沒錯,在電影上映的同時,周邊,也已上市。

索尼哥倫比亞名下本來就有實體店,鋪《蜘蛛俠》遊戲的貨,不要太簡單。

羅蘭所持有的蜘蛛俠版權裡,本來就有周邊版權,所以……

那掛在各大院線裡賣的衛衣,其實是大衛跟著後面撿現成。

反正衣服放沃爾瑪裡或是院線裡,哪都是賣,只要給對方提成,還怕人家不給你入場?

正是秉持著全方位無死角暖心照顧粉絲的理念,電影、服裝、遊戲一條龍,全都齊活了!

別看首週末票房堆到了令人瘋狂的七千九百萬,在此同時,光是衛衣一樣的流水,就跑到了一千萬,而遊戲嘛——首周就賣了十五萬份!

眼見著粉絲如此瘋狂,索尼乾脆就出了套餐——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店內遊戲任選五款聯合購買,PS遊戲機八折就能抱回家!

是的沒錯,你賺了,我虧的想哭!(化騰大笑.jpg

一個IP首週末能卷走一個億的現金,這是什麼概念?

沒人知道。

又或者說,這年代的傢伙們根本就難以理解,和漫畫人設相差較大的電影性格,為什麼會受到觀眾們的好評,那些漫畫粉絲們難道不應該去咒罵羅蘭,改了小蜘蛛的逗嗶性格嗎?

可現在……人們除了玩梗和祝福外,根本就沒人在討論這件事情!

換在以往,這根本就不科學!

他們不明白是蜘蛛俠成就了羅蘭,還是羅蘭成就了蜘蛛俠,但——

落到最後在發影評的羅傑-埃伯特倒是告訴了大家,人們為什麼會去看這部電影。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因為彼得-帕克的成長史,就是羅蘭-艾倫的發家史。”

“彼得-帕克和羅蘭-艾倫,全都是父母雙亡。”

“在他們的生命裡,都存在著一個給予他們人生指引的叔叔。”

“彼得-帕克得到能力後,不會和超人一樣站在天上俯視芸芸眾生;”

“羅蘭-艾倫成名以後,從來沒有仗勢欺人;”

“彼得-帕克不會和蝙蝠俠一樣居住在貴族式的城堡裡,更不會讓畸形性格驅使自己打擊犯罪,同樣,他不喜歡媒體報道,害怕媒體曝光自己的身份。”

“羅蘭-艾倫成名之後從未搬家,不僅如此,和湯姆-漢克斯一起的義工生涯,每天早上的健身鍛鍊,以及面對路人粉絲的有好搭訕和善回應,都讓他的身上有一種鄰家的感覺,重點是,出道至今,他總共就接受過兩次媒體專訪,一次是在《侏羅紀公園》上映之前,一次則是在十億票房之後,除此之外,他也就在《小鬼當家》收穫成功時,上了一次脫口秀。”

“彼得-帕克和羅蘭-艾倫的人生,高度重合,在這種情況下,喜歡羅蘭-艾倫的觀眾再去看《蜘蛛俠》時,他不會因為彼得-帕克沒有話癆而覺得煩悶,因為大家不是看著羅蘭-艾倫長大的,就是和他一起長大的,他是什麼樣的人,所有人都清楚。”

“而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其實也是兩人的真實寫照,在九二年洛杉磯事件爆發後,他給洛杉磯捐了款,在年初百年難遇的颶風爆發時,他同樣也伸出了援手。”

“雖然作為一個專業影評人,我不應該把演員的私生活和角色的成長經歷放在一起所比較,但《蜘蛛俠》這部電影實在是太特殊了!因為它是我這輩子瞧見的第一個,演員自身經歷能和角色成長完美相融的傢伙……”

“尤其是電影上映前的‘有’,更是讓觀眾對彼得-帕克的暗戀,感到自然。”

“有這麼多場外的心理暗示在,觀眾們自然就能接受他的塑造。”

“而最後的決戰,其實也挺有意思。”

“我之前一直在想,詹姆斯-卡梅隆為什麼會設計綠魔和警察幫助蜘蛛俠打敗蜥蜴博士?蜘蛛俠可是一名超級英雄誒!超級英雄難道不是光憑一人之力就拯救世界嗎?但現在,我想我明白了,還有人記得《小鬼當家2》嗎?那是羅蘭出道以來遭遇的最艱難的時期,包括我在內的一眾影評人,都給予了那部電影差評,但是——”

“無數觀眾給羅蘭正名,那就是一部優秀的好電影。”

“《蜘蛛俠》中的彼得-帕克現在還不是一名英雄,又或者說,他在努力的學習,想要讓自己成為一名英雄;而現實中的羅蘭-艾倫在成名之後,也不是一個巨星,他也在努力的學習,希望自己能做好一個巨星;電影中給予彼得-帕克幫助的力量,其實就相當於是現實中給予羅蘭-艾倫幫助的大眾;你們和羅蘭-艾倫一起成長,同樣,彼得-帕克也有人陪伴。”

“如果光看電影,《蜘蛛俠》的劇本我最多給兩顆星(滿分四星),但當彼得-帕克和羅蘭-艾倫這兩道身影重合時,我會給出四顆星,這真的是我這輩子見過的,專門為一名演員量身打造的最好電影,因為觀眾不會覺得有隔閡,因為你們喜歡的傢伙,不僅在銀幕上,更在你們所有人的身邊……”

“表面上看起來,你們是被那絢爛的特效所吸引,但實際上,吸引你們的,其實是那熟悉的不能在熟悉的一切。”

“彼得-帕克就是羅蘭-艾倫,羅蘭-艾倫更是彼得-帕克!”

當《芝加哥太陽報》刊登出羅傑-埃伯特這違反常理的影評後,本還被特效吸引的觀眾,那些難以理解電影為何而好看的傢伙們,全都想明白了……

彼得-帕克就是羅蘭-艾倫?

羅蘭-艾倫就是彼得-帕克?

握草!

好像還真是這麼一回事啊!

難怪看電影時,只有羅蘭在漢克斯死時的那一段對手戲會讓人產生一定的違和感!

原來是因為大衛-奧爾森沒有死啊!(大衛-奧爾森:喵喵喵???)

等大眾看完了羅傑-埃伯特的這篇影評後,市場反饋,就更激烈了。

走進影院時,大夥的耳旁似乎都響起了‘你說我是你的超級英雄~’

而在同樣的BGM中,即便進入了工作日,整體票房,也沒有下跌多少。

上一次,《侏羅紀公園》用一週的時間跑到了一個億,而這一回……

當第五天上午的票房資料出爐時,最快破億的記錄,被羅蘭硬生生的往前刷了兩天半!

電影上映一百小時,票房破億!

羅蘭這回,彷彿是真的要親手打死三年前的自己!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