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說一下我的想法,有什麼不同的意見和想法到時再一起討論商量。”鄭迪搶在周韜略前面發言了。

“股份的分配的事情我留在最後說。先說說李老弟說的我的分工問題,我是認可的。在建築方面有周總的提攜,我也有多年的經驗,手下也有幾支過得硬的施工隊伍,我有信心將這塊做好。一般而言,製藥廠大多為一層的廠房,佔地會比較多,建築的難度主要在大跨度的結構,但目前這個問題在建築界已經克服了。我算了一下,我們大概需要用地為1000到10000平方米的土地。我認為,我們可以分三期進行施工和運作,每完成一期,就可以投產一期。這樣一來,我們邊生產,邊施工,對資金的回籠和瞭解社會對產品的需求也有很大的好處。按照這個想法,九月底我可以出圖紙,國慶後可以開始施工,第一期在元旦前就可以完成基建。如果周老弟那裡聯絡到製藥的裝置,與設計和施工同步進行,進度會更快。”

“我們雲州目前還沒有一家製藥廠,我們申請的話,透過的可能性很大。地塊的選擇很重要,按照李老弟的設想,政府能給的越多越好,有利於我們今後的發展。我們的公司或者藥廠一定要走無汙染化的道路,絕對不能藥廠建好了,藥品生產出來了,藥廠周邊的農作物死光了。如果這樣,我們就會成為千古罪人。所以,從一開始我們完全按照國家的標準進行建設,這樣做肯定會令我們的投入加大,但利在長遠。”

“藥廠股份的分配,我突然有一個新的設想。既然周總表態了,我們是不是將股份分成五份,我、周老弟、李大哥各佔百分之二十,李老弟佔百分之二十五,剩下的百分之十五作為期權激勵機制。對於優秀的員工,可以進行股權獎勵,他們的股權只有分紅權,沒有所有權。一旦他們離開,股權由藥廠收回。這是我的想法,大家可以充分討論。”鄭迪想到的問題很多,也很細。體現了一個企業家的擔當,也是他經歷過各種波折後的覺悟。

“鄭大哥和李老弟說的都很好,我也來說一下我的想法,大家集思廣益,相信會得到更好的方案。”周韜略也非平庸之輩,一開口便顯示出他另有獨特的見解。

“第一,鄭大哥提出的股份分配的設想我非常同意,我原先也有這樣的設想,這是現代企業要做強做大必須走的一步。我的看法是,公司和藥廠同步成立。同時,前期可以在鄭大哥和我的公司裡抽調一部分能幹的人員參與籌建工作。比如人力資源部,財務部,宣傳公關部和文秘部,這些部門必須同步跟上。不做則已,做則從各方面將它完善。好的起點對於將來是很重要的。”

“第二,鄭大哥提出來分期的做法我認為可行。一來,早期我們未必能找到這麼多的工人、行政人員和技術人員,所以,分期進行是最可靠和穩妥的做法。二來,在首期投產後,我們可以在一期的基礎上找出不足,不

斷完善。三來,這樣做,可以大大緩解我們初期資金投入的壓力,有百利而無一害。”

“第三,李老弟這一部分其實是最重要、需要投入精力最多的部分。更關鍵的是,這部分的人手必須由李老弟親自去招聘,工作量非常大。因為這部分涉及到最終出來的藥品的質量和效果,是我們成敗的關鍵。李老弟在這期間有什麼要求,請儘管提出來,包括人員的配備,資金的使用等等,我們儘量傾斜。”

“第四,關於藥廠的申請和藥品的批文的問題,在雲州應該是好辦的,在省一級需要花些時間和精力。這方面需要老爸的關係幫忙,按照國家對中醫藥的傾斜政策,雖然有些難度,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第五,藥廠的生產裝置是現成的,到時需要的是談判,儘量買到經濟實惠,質量過關的產品。與製藥相關的裝置就是鄭大哥提到的環保處理裝置了,我同意鄭大哥的意見,不做則已,做則做到讓監管人員無可挑剔。至於用地,我剛才想了一下,最有可能拿到的就是雲州劃作工業用地的西南地塊。我知道那裡由很多還沒有劃出去的地皮,到時我們幾個去看看,選好了再與政府談判。”周韜略果然非等閒之輩,不僅言之有物,還十分切中要害。真是集思廣益,集腋成裘啊!

“好,非常好!我都聽入迷了。考慮問題非常周到且詳細,以你們三個人的腦袋,如果你們辦不成這件事情,在雲州,我敢肯定的說,沒有人能辦得成了。”周飛揚對他們大加讚賞。

“我看這樣好不好,先從我、小鄭和韜略的公司中抽出一部分得力的人員,明天開始動手幹。小鄭那裡能不能調出一套大一點的房子做辦公室用房?如果可以,先將辦公地點設在那裡。一些辦公用具比如電腦、印表機、複印機、傳真機等等都可以先用我們現有的。”

“我這裡沒問題,可以調出一套大的房子作為辦公用房。”鄭迪馬上答應下來。

“好!明天小鄭和韜略將今晚討論的大意,讓一位得力的秘書寫成可行性報告。各個方向的分開來寫,需要小李配合的時候可以電話聯絡小李或者請小李過來幫忙。小李你那裡可以有時間嗎?”

“可以,我與徐主任溝通好就行,應該沒問題。”李善達也給予肯定的答覆。

“太好了。就這樣辦,希望寫報告的時候要像小鄭說的,將時間節點寫進去,等於是給自己一個鞭策和壓力。不管是一個人還是一家公司,想辦成一件事情,如果沒有一點壓力是不行的。”

“我呢,將履行我的承諾,提供資金方面的幫助。股份的分配我看很好,就這麼定了吧。做大事者,不計較小節。最後,祝福你們按期甚至提前開工生產。”周飛揚信心滿滿地說。

方向和具體的計劃定下來後,剩下的就是執行力的問題了。這方面,李善達沒有半點的擔

心。他知道,鄭迪和周韜略都是在周總的調教下拼殺出來的。執行力一定沒有問題。

接下來一段時間,鄭迪和周韜略調兵遣將,組建團隊,並進入到具體的實施階段。經鄭迪提議,大家一致同意,公司和藥廠取名為善達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和善達製藥廠。鄭迪在他開發的裕隆小區中選一套位於三樓的四室兩廳的房子作為辦公用房,房子外也將公司和藥廠的籌建牌子掛了出去。對外的架構為:董事長鄭迪,董事會成員為李善達和周韜略。

李善達利用時間,將他認為下一步所需要的人才羅列出來。在交給臨時從鄭迪的公司抽調過來擔任人力資源部部長的黎明時,特別強調,招聘時有學歷論,不唯學歷論,重在實際能力,有藥廠工作經歷的優先。

如此大的一個專案,一旦運轉起來,工作量是非常大的。有了徐剛的大力支持,李善達也有較多的時間參與到籌建工作中來。

九月二十一日,他們三人來到位於雲州市西南方的工業用地處。經過仔細的考察,他們看中了一塊大小約300畝的、方正的地塊。這塊地有一個很理想的地方就是靠近工業區的排汙管道,這樣一來,將來鋪設的排汙管道的費用將會少很多。當然,這麼大的地塊,超出了預先他們的設想,但他們商量後還是認為值得拿下來。周韜略主動將這個難題攬下來,按照他的說法,周總在這方面關係很廣,估計能夠以最合理的價格拿到手。

果然如周韜略所言,周總將這個專案爭取成為了雲州市政府當年的重點扶持專案,並將這塊地贈送給他們無償使用50年,只是象徵性地收取500萬的徵地費用。

土地到手,一切工作便進入了加速的階段。鄭迪特別請來了專門設計藥廠廠房建設的設計院進行設計,設計透過市建設局審批後,鄭迪馬上調來大批的施工工具和三隊施工人馬。因為在工業區,周圍沒有居民區,他們的日夜兼程的施工沒有受到影響。

周韜略的工作進展也很順利。本來周總他們經常與省相關部門打交道,真正辦起事來,可謂順風順水。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九月底的一天晚上,李善達突然接到小鳳的資訊,說她已經參加工作,一切還順利。國慶假期很快就到了,她想回來雲州看看老師和他。正忙得一塌糊塗的李善達不疑有他,便回了一條資訊,表示歡迎她回來做客。

因為工作的需要,鄭迪臨時調了一輛雅閣給李善達開。李善達本來身手就靈活,開了幾天後,車技大有長進。他也常常開著車往工地上跑。

九月三十日晚,忙了一天的李善達回到家。剛洗完澡,便接到小鳳的資訊,說她明天下午三點到雲州火車站,想在雲州期間住在他家。

此時的李善達才想起來,她們兩個畢業後,除了前幾天接到小鳳的資訊外,小倩則還沒有資訊給他。看來,她們也是夠忙的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