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紅早已明白李善達的意思,自己也很喜歡這裡的環境,再加上村民對自己如此歡迎,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擔憂和防範。

“既然老公喜歡,我也喜歡,不如聽老伯的,在這裡住下來。如果有合適的房子,咱們租下來。”

“哎,說租就見外了。你們的大恩,我們難以為報。現在有一套很好的房子,是兩位無疾而終的老人居住的,現在空著,他們無兒無女。如果兩位不嫌棄,我現在可以拍板,將這套房子無償送給兩位。”

“這可不好,無功不受祿,我們怎麼能無償接受這樣的好房子呢?”李善達趕緊接過話。

“這位大哥,請不要客氣。我也是從外面回到村裡的人,看到這位大哥不貪戀外面的世界,著實令人敬佩。咱們韋大爺可是真心挽留兩位在咱們村居住的,我們也是非常希望兩位能留下來。房子空著也是空著,請兩位不要客氣。”一位年輕人對他們說。

“好,恭敬不如從命。我和我妻子謝過大伯和各位。”

“太好了,博明,你去找人幫助這位好漢將房子打掃乾淨。”韋大爺對剛才說話的小夥子說,小夥子很高興的應聲走了。

“有兩個問題想請問你們,請你們莫見怪。”韋大伯說話非常客氣。

“大伯別客氣,您儘管問,我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我一直很奇怪,你們怎麼都懂我們村的語言?”

“哦,我們倆以前是研究少數民族語言的,我們走過了很多地方,也翻閱了很多的資料。對於貴村的語言,我們也是有研究的,也曾經遇到過一位懂你們語言的人,我們一起向他學習了一段時間。所以,我們才會說和理解你們的語言,還有你們常用的文字。”

“啊,你們對我們村的文字也認識?”

“對,我們也認識。”

“天意,真是天意啊!是大山之神將你們送到我們身邊,專門為保護我們而來,你們是咱們村的保護神

啊。”韋博達老人激動起來。

“敢問兩位大名?”

“我姓袁名達,我妻子姓李名紅。”李善達將兩個人的名字拆開來,並且只取其中一個字。

“歡迎袁先生和李女士成為我們村的一員,稍後咱們一起吃飯,然後我會安排一位熟悉村規的人告訴兩位關於我們村的一些規矩。

說是規矩,其實也沒什麼,都是些要求善以待人,不能為惡,不能偷盜,不能作奸犯科。這些,相信對兩位而言,不會有什麼問題。”韋博達做事很講究,先後分得十分清楚。

“韋大伯放心,這些都是我們倆做人做事的底線,我們很喜歡這樣的氛圍。”李善達表達了對這樣的規矩的好感。

“請問袁先生和李女士,你們以前在那裡工作?”

“我們一直在大學裡做研究,主要研究的領域包括古典文學,歷史和人文科學。我們倆對少數語種很感興趣,所以,在這塊下了很多的功夫。”

“那袁先生這身驚人的功夫……”

“哦,是這樣,我在讀大學前,一直跟著我師傅學藝,包括武功和醫術,都是師傅教給我的。”

“難怪,依我看,袁先生的醫道和武道,都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韋伯見笑了,高水平可不敢當,但應付一般的武夫,還是卓卓有餘的。”李善達已經說得很客氣了,但在韋伯聽來,卻是吃驚不小。能夠卓卓有餘的應付一般的武夫,什麼概念?什麼水平?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聊天間,韋博明回來了,他告訴李善達,房間已經收拾好,隨時可以入住,裡面所有的被服和日常用品都是新的。

“博明,去安排一下,今晚請袁達先生和李紅女士在祠堂裡吃飯。吃完飯,你再帶袁先生和李女士到房子裡去,由你介紹咱們村的一些規矩和注意事項。”博達老人考慮很周到。

韋博明再度應聲而去,不一會功夫,幾位村民在祠堂裡擺上兩張大桌,陸續端來各式菜餚

。菜餚以蔬菜、魚、肉為主,每個人面前還擺了一個大碗,博明往大碗裡倒進了一滿碗的、帶著淡黃色的、香味極濃的酒。

村裡的長老和年輕人中的佼佼者都被叫來陪李善達和丹紅一起吃晚飯,博明當然也在其中。

韋博達老人站起來,端起酒碗,對李善達夫妻倆說:“山澗村有幸,得遇兩位,更得到兩位不嫌棄村莊的簡陋,留在村裡居住。這碗酒,是咱們山澗村歡迎兩位的第一碗酒,請!”韋伯與李善達和丹紅互碰一下碗,頭一仰,一碗酒就這樣下肚了。

李善達與丹紅也不甘落後,都是一飲而盡。韋伯一看,更是高興,笑著說:“兩位果然是豪爽之人,佩服。”

博明聽韋伯如此說,繼續為大家倒酒。其他的長老和村民一一過來向李善達夫妻倆敬酒,李善達和丹紅都是一口一碗,顯得豪氣萬丈。此時的丹紅,已經具備用真氣化掉進入體內的酒的能力了。

山澗村四面環山,溼氣極重,喝酒是山裡人除溼的一個重要手段。所以,山澗村人,從小開始便飲酒,酒量大的人,往往受到大家的敬重。

看著一碗碗酒下肚而臉色不改,依然談笑風生的李善達夫妻倆,村民們徹底服了。特別是韋伯,更是打心眼裡高興自己的決定,覺得,這兩位簡直是專門為山澗村而來,山澗村也在專門等候著他們的到來。

“不瞞兩位,咱們山澗村四面環山,自古以來與外界交流極少。我們很難出去,外面的人也很難進來,村裡的人過慣了平靜無爭的生活。自從修通了出山小路,我們才與外界有較多的聯絡,也因此引來了一些野蠻的人到村裡來撒野,村民因此而十分受氣和受傷。”韋伯的話,等於是自揭家醜,很顯然,他已經徹底將李善達夫妻倆當成是村民的一員。

“我們也是最近一年多才通了電,有了通訊訊號。但是,除了對電的使用,村民們大多不怎麼使用通訊設備。博明明天聯系人,為袁達先生的家裝上電錶。”為了留住李善達,韋伯可謂想盡了辦法。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