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大哥的話必須認真考慮。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所以,提前佈局,一步領先,步步領先。”李善達也十分認同。

“嗯,我也一直在思考和行動。不過,人心與人性,最難預測,也最難猜得透。李老弟可能不知道,走上我們這一條路,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套用李老弟剛才話,一步錯,步步錯。”李忠華也不隱瞞。

“呵呵,大李可能不知道,李老弟在上都經歷這樣的事情可多了,而且機關重重,危機四伏。如果不是李老弟身手了得,如果換做其他人,早已經灰飛煙滅了。”從李忠華的話中,丁政委感覺到,李善達並沒有對李忠華說這麼多他經歷的危險,這更讓丁政委感到李善達的可敬與可愛。

“這是我這個做大哥的不對。李老弟在我面前,從來是報喜不報憂,除非是我親自參與,否則,我聽到的都是李老弟說的輕鬆與好。丁大哥這麼一說,我能想象,李老弟曾經經歷過怎樣的驚險。”

“李大哥的票訂好了嗎?”

“訂好了,書生已經將咱們所有的票都訂好了。”

“書生?書生是誰?”丁政委感到奇怪。

“呵呵,書生是李大哥對他習慣的稱呼,因為他以前是一位老師,後來才出來經商。他就是鄭迪,鄭大哥,今天在我家能吃上這一頓飯,全靠他想得周到。”李善達解釋說。

“哦,難得,真是難得。你們幾位兄弟,可謂文武全才。醫道、武道、政道、商道,樣樣齊全,樣樣都是高手。這樣的組合,足以橫著走了。”丁政委聽後,十分吃驚與羨慕。

“而且,我看弟妹,功力也不淺。”

“啊,丹紅也會武功?”李忠華大吃一驚。丹紅是什麼人,他最是清楚。

“是的,南法寺的慧心大師說丹紅佛緣深厚,對丹紅進行指點,我也教她一些,功力還算不錯。”有些事情,李善達無法說,也不敢說。

“丁大哥不講,你不說,我還真不知道呢。好,真是好。”李忠華由衷的高興。

“兩位大哥今天很累了,趕緊休息,明天你們還有很多事情,我不打擾你們了。”

“好,丁大哥路途遙遠,雖然乘飛機,也是很累的,趕緊休息。什麼時候來中海,咱們好好聚一聚,敘一敘。”李忠華發出邀請。

“好,一言為定。也歡迎大李有空到上都走一走,上都隨時歡迎你的到來。”丁政委也向李忠華發出邀請。

說罷,李善達和李忠華離開丁政委的房間,李善達叮囑李忠華早點休息,然後各自回自己的房間。

鄭迪在訂車票時徵求了李忠華的意見,李忠華同意遷就丁政委的時間,等丁政委離開雲州後再走,按照時間算,鄭迪將離開雲州的車票定在中午11點45分。

第二天早上,大家集中在三樓皇冠房吃早餐。這個房間,曾經一度是鄭迪、周韜略和李善達他們常常聚會的地點。

大家慢慢吃,邊吃邊聊。李善達小聲叮囑李撲和李朔,務必將大師送給他們的佛珠隨身攜帶,兄弟倆聽後,點了點頭,說:“我們一直攜帶,從不離身。”李善達聽罷,松了口氣。

以他們倆的功力,已經沒有人可以威脅他們,但是,邪氣卻可以無聲無息的偷襲他們,這是李善達所擔心的。

九點剛過,張輝打電話給李善達,說直升機已經到了,他的車也已經停在酒店門口。李善達旋即告訴丁政委,丁政委和李撲、李朔到房間取行李下來,李忠華、李善達和丹紅陪同他們一起來到樓下,丹紅和兩個兒子坐一輛,李忠華和李善達陪著丁政委坐一輛,往停機坪開去。

飛機一直開動這發動機在等候,丁政委帶著李撲和李朔,告別了李忠華、李善達、丹紅和張輝,登上飛機,飛機馬上升空,往北方飛去。

回到酒店,劉強已經處理完公務,來到酒店,與大家一起繼續聊一會,然後大家各自收拾好行李,坐上劉強和張輝安排的車輛,來到動車站,登上回中海的動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劉強和張輝一直等到動車離站,才轉身離開。上車前,李善達叮囑張捷,請他派

一名司機,將自己停在酒店前的車開到中海。

回到中海的家,已是下午時分,與袁戟和張小紅打招呼後,霏霏和依依分別回到自己的房間休息。李善達與丹紅也回到自己的房間,洗完澡,休息起來。

傍晚起來,張小紅已經做好晚飯等著他們了。依依和霏霏吃完飯,便坐公交回學校了,李善達和丹紅則與袁戟和張小紅慢慢的吃,邊吃邊聊。

“善達,紅兒,我和你爸爸商量過了,我們已經很老了,人最終都要走這條路,誰也避免不了。所以,我們提前告訴你們,我們百年之後,你們一切從簡,將我們安放在小北山陵園,具體的地方由善達選定。”

“媽,好好吃飯,說這些幹嘛?”丹紅還沒有從家公的去世中走出來。

“傻孩子,這是自然規律。哪怕善達這樣高明的醫生守在我們身邊,也改變不了自然規律。沒有人能逆天改命,對不對,善達?”袁戟也看的很開。

“還有啊,如果我們生命垂危,你們務必記住,不要做一些無謂的事情,增加我們的痛苦。什麼這管那管的,統統不要插,讓我們平靜的走,才是最好和最大的孝順。”張小紅繼續說。

“爸媽說的這些,我都很理解。我是學醫的,對這些所謂的搶救措施心中有數。放心吧,我和丹紅都會根據具體情況,做最好的選擇。”李善達經歷過爸爸的臨終情況,知道這實際上是師傅所為。如果不是師傅把關,爸爸不可能有最後看他的兒孫一眼時的清醒。

“善達這話就對了,丹紅也要記住。人不可能萬歲萬歲萬萬歲,能走得安穩平靜,其實是最好的歸宿。”看來,兩位老人已經想好了後路,就像師傅一樣。

是的,人生有涯,只是長短不一而已。隨後的十多年裡,李善達與丹紅經歷了李忠華和丁大哥的退休;經歷了周飛揚、慧心大師、王首長、李阿姨、師伯、師傅、袁戟和張小紅的離去;經歷了鄭迪的孫子以南華高考第一的高分進入了上都政法學院學習;經歷了周韜略將權力移交給趙丹雄;經歷了四個兒女的先後成家……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