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人員生活越來越便利,可很多時候,便捷地充話費、消費付款、鍵盤打字……都是靠犧牲隱私換來的。

大資料時代,各大公司坐擁上億人的資料庫,這些人的日常生活行為途徑盡在掌握之中。

這種事大眾並不是不知道,只是下意識地覺得生活沒有受到太大的干擾,覺得那些大公司要自己的資料也沒用,覺得那些資訊並不值錢,所以也不在意隱私被別人獲取。

可一旦有人把隱私洩露的危害和背後的交易鏈明明白白地在大眾眼前展開,輿論衝擊足以將各大公司壓垮。

像這次,鋪天蓋地的新聞都在說明同一件事。

只要你使用了華軟的系統,你手機、電腦、平板裡的所有資訊都全部在華軟的資料庫中。

你給朋友發的簡訊,你存的備忘錄,你的照片,你的通訊簿,你按鍵盤設定各種賬號密碼的習慣,你的身份證號,你每天玩手機到幾點,幾點起床,幾點坐公交……

這些資訊可以讓華軟輕而易舉掌握你的全部。

而且華軟並不是單單將這些資料存進自己的資料庫就完了,他還會分析你的資料進行再利用。

手機裡收到的垃圾營銷簡訊知道吧?

華軟賣的通訊錄給第三方。

軟體裡時不時蹦出來的推廣廣告知道吧?

華軟分析你的大資料後做的推送。

昨天剛剛談論過的種草產品今天就出現在了你的購物推薦裡?

華軟竊聽你的日常談話後做的語音分析。

至於你的夫妻私房話、商業機密有沒有被竊聽……呵呵,不知道,自己琢磨去吧。

五分真相五分想象的資訊往往會給民眾帶來更大的恐慌,所以一時間全網都慌了。當隱私洩露這種平日裡大家並沒有放在心上的被攤到明面之後,只用了一瞬間就佔領了所有的新媒體平臺熱搜榜首。

更不用說,作為新媒體資訊傳輸平臺主流的雙星和初中不遺餘力地推廣,大力煽風點火帶節奏,只用了不到十分鐘,華軟便從華國的系統驕傲變成了人人喊打的物件。

衛光仲蒙了。

他知道自己的系統會竊取使用者隱私嗎?

當然知道。

別說他這個做系統的,現在的手機軟件、電腦軟件有幾個不會竊取使用者隱私的?

幾乎就沒有好嗎!

你問問億博,問問星辰,他們也需要使用者的隱私資訊啊。

不然怎麼幫你推薦好友?不然怎麼給你按興趣做新聞推廣?不然怎麼記住常用片語方便你打字?不然怎麼在充話費的時候自動識別你手機號?

賣號碼……生意人的事那能叫賣嗎?

又沒有直接拿來換錢,跟電話局比起來他們那點交換根本就無傷大雅。

至於語音竊聽……

雖然是做了,但也沒人真的去聽你的牆角啊,最多就是把交了保護費的品牌加入詞庫,語音識別到相關單詞後給你做推廣。

資料庫裡資訊數量以億計,誰有那個功夫一條一條去聽去看?

瘋了吧?

可……就算這樣,說出去有人聽嗎?聽了有人信嗎?就算信了,對方能自動忽略其中的風險嗎?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衛光仲覺得是可以的,但是很顯然需要一個讓大家遺忘的時間。

網際網路是有記憶的沒錯,但網友的記憶往往不超過一個月,甚至一個星期,甚至三天。

可陳立萬明顯沒打算給華軟時間,猛烈的負面輿論讓他根本沒有任何緩衝的餘地。

“陳立萬這個老東西……”衛光仲氣得要命。

華軟的公關部立刻開始了運作,嚴正聲明華軟絕對尊重所有使用者的隱私,不會做出任何有損使用者權益的事。

所有大公司都是有自己的水軍的,但華軟不以炒作和網絡營銷為生,比水軍帶節奏怎麼可能比得過雙星?

為了給女兒出氣,陳立萬顯然是無所不用其極,華軟的水軍直接一批一批地封號,然後針對華軟的宣告各種挑刺。

【兜那麼大的圈子,到底有沒有洩露隱私?】

【不做損害使用者利益的事情,那我收到的垃圾簡訊是怎麼解釋?華軟出來解釋一下。】

【真人實驗,鎖屏狀態下跟朋友說我要買圍巾,結果手機裡的所有購物軟體都給我推薦了圍巾,朋友的手機不是華軟系統,就沒有出現這種狀況(錄屏.mp4)】

【避重就輕,你倒是回答隱私洩露的問題啊!】

……

衛光仲頭大如鬥。

華軟公關部全體成員頭大如鬥。

市場部技術部,一個忙著堵合同bug,一個忙著修復技術bug,高管們就不用說了,個個頭大如鬥。

有股東猜到了這可能是來自於陳家的報復,要求衛光仲立刻去找陳家求和。

但是衛光仲完全沒有採納。

事情已經鬧到了這種地步,就算求和有什麼用?負面影響短時間內能平復嗎?

不能。

華軟肯定會因此受挫,但只要等一段時間,等下次在技術上做出重大突破時自然能翻身,不管向不向陳家求和,對最後的結果都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反正損失已經註定了,幹嘛還要去求和?

不僅不會求和,衛光仲打定了主意,等這次事件過去之後就要和雙星斷掉合作。

華軟要做自己的新媒體平臺!

要整治網路亂象!

華軟上下忙的昏頭轉向,壓根沒有注意到時間的流逝。

幾乎是剛過九點,衛光仲又接到了另一個噩耗。

一個月前遞交上去的基站建設計劃書,居然被上頭打回來了。

當然了,理論上來講,但凡是申請都有被駁回的可能,但那是理論啊!

像華軟這種大公司,做出如此巨大的工程,肯定是已經和上頭打過招呼探過口風,確認可以執行才會申請。

一般來講,申請遞出去的時候,項目前期準備工作都做的差不多了,現在被駁回,前期投入的人工成本物料成本時間成本怎麼辦?

“為什麼突然駁回申請?有問過原因嗎?”衛光仲忙問。

助理點頭:“上面給的理由是計劃多處細節不詳盡,成本偏高,讓我們重新改。”

“只是改而已?”衛光仲眼睛一亮,見助理點頭才松了一口氣。

只是需要改而已,還有緩和的餘地。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