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課時間已過,鄧光薦施禮告退,趙施禮送出後卻沒有動。 更新最快今天的課業雖然沒有完成,但他覺的今日收穫比之那些枯燥的說教要實用的多,而鄧光薦眼下還缺乏實踐經驗,可理論知識卻極為豐富。他想著以後可以換換授課方式了,兩人相互討論比單純的說教要有意思的多,且都能從中獲益。

回想兩人剛才的談話,趙也是一陣頭疼。其實在船上時他就有了整頓行朝的打算,因為以朝廷目前的狀態別說復國了,就是能不能在敵軍的反撲下活下來都是問題。可貿然行事必然搞得人心惶惶,所以他需要一個契機,讓眾人意識到此時已經到了非變不可的地步,那樣才能減少阻力。

此刻行朝發生的一系列事件看似一場*****不過趙卻知道危機中往往又蘊含著良機,他便是在一場場危機中成熟,團體也隨之一步步壯大。本來他想在回來後就啟動計劃,不過朝中的局勢對自己來說並不樂觀,而鄧光薦又鬧了一通要辭官歸隱,從表面上看只是其與同僚不睦,其實深處卻說明朝臣們是有意排擠他,欲逼其離開自己。

按照通常的情況來說,鄧光薦是帝師之一,稱的上是皇帝的心腹親信,且言行能夠影響到皇帝。那些朝臣們即使不上趕著巴結,也不應當去疏遠和排擠。可他們當下冒著大不韙去做,就是有些人嫌其擋了路,或是擔心自己的陰謀被揭穿,所以不想讓其留在朝中。而這也從側面說明行朝中還有人在攪渾水,希望能從中謀利。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引起趙警惕的同時,也讓他自省,開始反思自己的下一步所為。王安石品行高尚不僅得到了大多人的認可,還被其政敵欽佩。可又為什麼被世人認為是他任用奸佞,破壞了大宋朝官場的良好風氣,敗壞了朝綱,使得宋朝走向衰落,要為大宋亡國負責呢?

趙以為這個責任都推到王安石身上是有些冤枉,不過他的確要為此負責。宋朝的黨爭正是大盛於熙寧變法期間,王安石急於推行新政,不惜打擊異己,將凡是反對新法的人全部驅逐出朝。其激進的做法使得不少投機分子看到了機會,他們不失時機地投王安石所好,得以在很短時間裡火箭式升遷,亂政四十年的蔡京就是其中之一。

可好景不長,當力主變法的宋神宗駕崩後,其母高太后垂簾聽政,很快將王安石罷免,而閒置達十五年的錚臣司馬光召回朝廷。司馬光上臺後,大刀闊斧地廢除熙寧新法。大臣們對廢除青苗、保甲、保馬、均輸、手實等損害百姓利益的弊法都很支援,但對個別法令存在不同的看法。有大臣認為免役法就比變法前實行的差役法有利於民,建議暫時保留。

司馬光卻固執地下令:五天之內,必須廢除免役法。為此極大地傷害了他的朋友範純仁、蘇軾等人。時任開封府尹的蔡京卻瞅準這個表現自我的好機會,奇跡般地在五天之內廢除了府界十多個縣的免役法。司馬光聞知後大聲讚許:“如果每個官員都能像蔡京這麼堅決地執行政令,還有什麼舊法不能革除?”

在司馬光眼裡,狡黠善變的蔡京一下子成了最有政策水平的好官。其實只有蔡京心裡最清楚,對付司馬光這樣的君子,最好的辦法就是為他的錯誤決策推波助瀾,用現在的話說,你想“左”,我比你還“左”。“寧左勿右”的法寶,早在蔡京那時就玩得相當純熟了。而他的上臺,不但將正直君子趕出了朝堂,也將大宋帶入了萬劫不復的境地,丟掉了半壁江山。

另外在趙看來引發大宋官場鉅變的人物鄧光薦卻沒有提,其也不敢說。可他知道‘罪魁’就是大宋的皇帝們,若沒有神宗皇帝做後臺,不得到他的支援或是默許,王安石怎麼能罷免司馬光、蘇軾等一班反對派;其若不是急於求成,大力推行新法,王安石也不會如此激進,引發了黨爭,任用蔡京、呂惠卿、章、曾布等投機分子或品行有虧之人。

而蔡京、王黼、賈似道,直至當前的陳宜中這等人得到重用,也是與代皇帝貪圖享樂,或失之懦弱或自身荒淫有關,給了權臣提拔“帶病”官員以可乘之機。所以不難看出,官員**與否,關鍵還是帝王如何,倘若為帝王者自身奢靡不恤國事,甚至不惜養虎成患,竭天下之財力滿足無盡的私慾,官員的**便有了根基,不論是塌方式**還是官員帶病提拔,都是不可避免的必然趨勢。

此外,忽視道德培養,搞單純的經濟至上,客觀上形成“人人向錢看”的享樂傾向,也是誘發層層**的重要因素。神宗朝之前,真宗在位時便從道德層面勸勉官吏樹立廉政理念,他頒佈了《文臣七條》和《武臣七條》,強調“清心”和“修身”是廉政之本。

仁宗即位後,更是以身作則嚴於律己每次私宴,不過十來盒常見熟食。有個官員為討好皇帝,將一盒二十八枚蛤蜊獻給仁宗,仁宗問這些東西值多少錢,官員答道:“每枚一千錢。”仁宗大為不快,說道:“我總告誡爾輩不可奢靡,如今一下筷子就是二十八貫錢,我實在不敢受用。”隨後停下筷子拒食此物。後代公論是:朝未嘗無小人,而不足以勝善類之氣。君臣上下惻怛之心,忠厚之政,有以培壅宋三百餘年之基。

“皇帝難當啊!”趙反思了一番後,忽然自怨自艾起來,想這世上的人總喜歡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唯獨他這個皇帝要站在國家的角度來考慮問題,而每當有利益衝突的時候皇帝就成了天下人的公敵。所以皇帝就是垃圾桶,註定就是一輩子孤家寡人,只能細細的體會那高處不勝寒啊……(未完待續。。)rw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