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懷沙河一路蜿蜒而上的谷地中有一處舊城,傳說當年為內附靺鞨人的居地,這裡四面群山環抱,中間為山間盆地,前有近萬畝的肥沃平地,盆地內有懷沙、渤泉兩條河流和眾多泉水的滋潤。他們便在此建城,其後歷史變遷,城池被敵攻破,居民逃散,成為廢城。

不知多少年後,渤海國被隋所滅,有逃亡而來的渤海人見這裡草木繁盛,便在此落腳定居,修建起一座土城。因這部分人原籍屬渤海國,又因戰亂流離失所,不免對故土產生思念之感,為抒發這種思鄉之情,他們稱自己為渤海人,稱駐地為“渤海城”。

到了蒙古人南下滅金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戰亂中土城再次被攻破,人員逃散成為廢城。入元後,這裡成為通往遼東驛道及西輦道的必經之地。蒙元又在此設立館舍,派衛軍駐守,改稱渤海所,成為控扼出京的一處要地。

因為地處進出京師的要塞之地,這裡曾經是人來車往十分熱鬧,商貿也十分發達。而今因為宋元之戰爆發,已將是人去城空,駐守的衛軍也早就被驅逐,為宋軍控制。而昨日這裡的平靜又被打破,重新成為兩軍爭奪的戰場。

“都統,一旅告急,請調援兵!”土城曾經的衛所此時成為大宋遠征軍的軍部駐地,司馬李振稟告道。

“將工兵一營派上去,告訴黃凡一定要守住隘口,不準再退一步!”正在察看地圖的羅大同抬頭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都統,不能再這麼打下去了,油終有添盡的時候,我們手裡不能沒有預備隊,而大營的兵力也極為吃緊!”李振拿起桌上的水壺喝了氣水,抹抹嘴道。

“那怎麼辦?派出的信使皆沒有迴音,與行營的訊息斷絕,援兵不知何時才能到!”羅大同嘆口氣道,他也很是無奈。

皇帝與朝廷‘分家’,迫於壓力縮編御前護軍,將編余的兵員組建了遠征軍用於保護海上貿易,開通新的貿易點。於是將御前水軍大部兵力,並以御前護軍四旅和五旅為骨幹建軍,以劉文俊為都統,羅大同為副,原二旅都統李振為司馬。

成軍後的遠征軍由水陸兩部組成,水軍下轄戰船及輔助艦船二百餘艘,皆是新式戰艦,共有兵員萬餘。步軍下轄兩旅六團,又有軍部直屬警衛團、騎兵團、工程團、輜重團、炮兵團及補充團等六個團,兵力兩萬餘。

遠征軍由於擔負保護海外利益的責任,需要長期飄在海上,夏去東歸十分艱苦。但也因此時刻保持戰備,可以不需動員隨時可以參戰的部隊。他們的性質也決定他們可以依託自給,而不需支援長期作戰,所以這次才將深入敵後斷敵退路的任務交給他們。

戰役的初期遠征軍打的十分順利,未經過什麼激烈的戰鬥便完成佔領檀州的任務,而後便轉入防禦作戰,邊休整邊等待下一步命令。都統劉文俊出身水軍,不擅陸戰,登陸後留守盧龍主持永平府軍政事務,由羅大同主持前線軍務。

在這期間他們這方面也十分平靜,戰鬥多限於偵察作戰,並沒有大的戰事發生。但是就在昨夜蒙元突然對檀州發起大規模作戰,而事先先兆,這讓羅大同感到莫名其妙的同時,也讓他們陷入被動。

遠征軍的任務是切斷蒙元退往遼東和塞外的通路,由於戰區多山地,穀道眾多,為防止敵軍向後方迂迴穿插,羅大同在佈置兵力的時候不得不多點佈防,如此也導致了兵力分散。而敵軍秘密調集兵力,利用夜暗和山中茂盛的植被做掩護,在戰鬥爆發前就已經潛伏在他們陣地前,說是在眼皮底下也不為過。

戰鬥爆發前,蒙元的斥候成功清理掉了宋軍陣地前的警戒哨,用弓弩射殺了崗哨。若非他們踩到了地雷暴露了行蹤,就直接衝進宋軍前沿陣地。隨即雙方爆發激戰,但宋軍各級指揮所接報後只是以為敵軍的襲擾作戰,並沒有意識到這是蒙元有計劃發動的大規模作戰。

一處戰鬥的觸發,就像點燃的鞭炮一般,引爆了整個戰線上的戰鬥。戰鬥爆發後,元軍便毫不猶豫的發起了猛烈的進攻,一波波的向陣地不斷衝擊。好在遠征軍因為長期在陌生地域作戰,十分注重防守。

所以宋軍各處陣地皆構築了完善的防禦工事,囤積了數個基數的彈藥,儘管敵軍攻勢猛烈,但他們佔據了有利地形,又有工事可以依託,憑藉兵器上的優勢,在天明前保住了大部分主陣地,防線還算基本保持完整,不過這個階段仍屬於各自為戰。

在天稍亮後,隨著視線變得良好,通訊聯絡的恢復,宋軍才發現防線上聚集了大量的敵軍,陣地前的敵軍黑壓壓的如同蟻群一般在向山上攀登。而各處的情況也彙集到指揮部,羅大同等軍將才意識到這是元軍有組織、有計劃的大規模進攻,急忙向行營派出信使稟告戰況。

天明後,元軍的進攻更為猛烈,他們以身著重甲的精銳兵卒為前鋒,利用山勢為掩護向宋軍陣地展開衝擊。緊隨其後的則是只著輕甲,手持長刀的步卒,一旦前鋒開啟缺口,他們便自此蜂擁而入。而再後的則是弓弩手,他們以密集的箭雨壓制宋軍,其間還有神箭手遊蕩其間,以冷箭狙殺宋軍軍官。

宋軍雖然佔據有利地形,並配有犀利的火器,但也並非佔據絕對優勢。

首先,山中茂密的植被和山勢阻礙了觀通手的視線,限制了機動性,尤其是落下的炮彈被樹枝隔檔,難以大範圍的殺傷敵軍。因此陣地上最具威力的反而是迫擊炮和手榴彈,全是靠它們才能勉強壓制住敵軍不斷衝擊。

其次,由於宋軍戰線拉的太長,加之兵力不足,在元軍不惜代價的人海戰術下顯得防線過於單薄。一旦陣地被突破,守軍便是全軍覆沒的結局,而兵力的匱乏又導致難以組織兵力進行反擊,難以收復丟失的陣地,從而使防線出現缺口,進而危及全域性。

再有,此次蒙元出動的兵力不僅遠勝宋軍,且出動的皆是精銳步卒。他們精於山地作戰,能夠充分利用地理地形。且早有預謀,多點出擊,隱蔽了自己的戰役企圖,又考量了雙方戰鬥力上的差距,精心選擇了戰術,使自己的優勢得以發揮。

“蒙元方面對此戰看來是謀劃已久,打了我們個措手不及?”羅大同同樣十分氣惱地道。

“是啊,從被擊斃的元軍兵卒身上披甲就能看出來!”李振點頭道,“其前鋒身著重甲,外罩鎖子甲,內穿皮甲,雖然不能擋住近射的子彈,但是也難以一槍斃命,讓其可以依然有戰鬥力!”

宋軍裝備的火槍可以射穿蒙元普遍裝備的鐵甲,給其造成致命傷害,而皮甲卻也不像人們想想的那樣脆弱。皮甲的製作工藝也是極為複雜的,其並非是整張皮子製作的,而是分割成小塊,放在模具中經過高溫壓制,增加其的硬度。

工匠將甲片疊壓縫製成甲冑後,還需要反覆塗刷生漆。而生漆的作用不僅僅是防腐,還能增加甲片的硬度,而經過多次塗刷晾曬後使甲冑具有了很強的防禦力。所以製作工藝十分復雜,一副好的皮甲需要兩三年才能成功,可以擋住刀砍槍扎,一般的弓弩也難以透甲。

南渡後的宋軍在後期的數次大戰中失利,也是因為軍卒的素質下降,他們使用的只是五斗弓,難以射穿敵軍身上的甲冑,自然無法對其造成致命傷害,擋不住他們的衝鋒,失敗也就不奇怪了。而現在進攻的敵軍身著兩層甲冑,雖然使行動受限,卻也降低了傷害,使他們能突到陣前。

“都統,不能再這樣打下去了!”李振言道,“當下敵軍封鎖了所有通路,斷絕了與通州和行營的聯絡,他們無法獲知戰況,短時間內難以獲得援兵。應該重新調整部署,保存實力,才能堅持下去!”

“嗯,言之有理,可調整部署必須以守住通路,防敵突圍為前提。”羅大同點頭道,“另外調整部署也要找準時機,不要為敵所乘,導致整條防線崩潰,造成不必要的傷亡。”

“不錯!”李振見與其達成共識,在地圖上比劃著道,“現下我軍沿河谷兩翼山地部署,呈扇形展開。而為了防敵滲透,被敵迂迴穿插包圍,在每條溝谷和側後佈置兵力,導致兵力過於分散,遭到強敵進攻便難念顧此失彼,被敵逐一攻克!”

“汝的意思是在保證通道不失的情況下收縮兵力,圍繞驛道實施重點防禦。”羅大同又不無顧慮地道,“但我們的任務是防止蒙元偽帝外逃塞北,若是其在我軍兵力收縮後,其利用空當突圍逃走,將如何向陛下交待啊!”

“是啊,讓偽帝逃走,我們遠征軍上下百死莫恕啊!”李振也點頭道……

第1710章 始料未及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