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穆耳沒有想到形勢演變如此之快,大都轉眼間陷入四面楚歌之地,尤其是北逃的道路全部被南軍控制,其是要甕中捉鱉把自己困在大都。而阿難答隱瞞實情,謊報戰績此時已經不大重要了。

“檀州怎會陷落,前時寧遠王率軍前來,途中並未遭遇南軍堵截,地方州府也並未稟報過有南軍侵入,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鐵穆耳有些想不通南朝大軍一直在南面,怎麼就突然出現的大都以北,斷絕了通往遼東的道路,他十分不解地問道。

“稟大汗,南軍水軍搭載步軍突然在永平府登陸,我軍水軍羸弱,未能及時發覺。且鎮戍軍大部抽調入衛,兵力空虛。而南軍登陸後迅速搶佔了榆關,又迅速分兵數路襲擊了永平府各州縣,地方驟然受到襲擊之下難以抵擋,紛紛失守。同時南軍派出大量斥候和遊騎截殺信使,使得南軍自海上侵入的訊息無法及時傳遞到京師!”闊裡吉思稟告道。

“既然知道南朝水軍向來猖獗,為何不早做準備!”鐵穆耳大怒道。但他曾在臨安住過一年,見識過南朝水師的雄壯,也知道海運發達,而南朝每逢秋冬也會接著信風巡海,護送海貿商隊北行,甚至騷擾沿海地區,所以沿海各地鎮撫軍皆負有監視海岸,防敵侵擾的任務,但此次卻毫無反應。

“稟大汗,此次侵入永平府的南軍乃是其遠征軍,過去只是擔負維護南洋諸蕃國航線安全的任務,並不涉足北地。且當下信風不對,因而沿海駐軍對海防難免鬆懈,為敵所乘!”闊裡吉思見大汗不悅,急忙解釋道。

“呵呵,一時疏忽……”鐵穆耳苦笑數聲,指指眾臣想說些什麼,又無奈的放下手臂。

“大汗,事實已經難以改變,還是考慮當下如何應敵!”中書省參知政事何瑋見大汗不無沮喪,趕緊勸道。

“汝以為當如何禦敵?”後路被切斷,鐵穆耳情緒低沉,有氣無力的順氣其話風問道。

“臣以為不必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應儘快趁敵包圍圈尚未形成,尋找其兵力薄弱之地突圍。只要進入草原,即使南軍步軍和水軍再強盛,也難以深入草原。且江南缺馬,南人不習馬戰,我軍則精於騎射,便能化被動為主動,數年休養生息便能恢復元氣,屆時可再南下中原!”何瑋言道。

“臣不敢苟同何參事之提議,當下不宜北行返回草原,而應憑堅城據守,一舉擊潰南軍,奪回中原!”樞密院副使高滅裡反對道。其出身於女真,父輩降蒙後以戰功獲取高位,而他也曾從軍參與滅宋,獲得殊功,而今接替戰死的張珪入樞密院就職。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臣以為何參事所言極是!”中書左丞李思衍道,“南軍火器犀利,無堅不摧,堅城也難以御其鋒芒,重甲厚盾抵不住其一擊。兩軍交戰,無論人馬中炮者皆碎,強弓勁弩皆毀。困守城池任其炮火肆虐,城牆又能堅持幾何,待糧草耗盡,無異於坐以待斃!”

“嗯,有理!”鐵穆耳雖捨不得中原的繁華,但更捨不得自己性命,他早在保州失守,南軍步步緊逼之事就想移缽上都,以斃敵鋒芒。可是眾臣皆以為不戰而走,實在有損大元國威,且會導致士氣低落,人心盡失。他一猶豫,就導致了當下的形勢,想走都難了。

“臣以為大都當守!”闊裡吉思言道,“大汗,大都乃是中原之根本,一旦捨棄,便失中原。而退回草原,無地可耕難以得到充足的糧食,也難以獲取鹽鐵。沒了糧食可用牛羊充飢,可沒了鐵就難無法打造兵器、盔甲,便難以再戰勝南朝,再入中原幾無可能!”

“不錯,失去中原我們再難回來,重奪江南更無希望,大汗不能棄大都!”

“對,沒了中原,糧食哪裡來,絲綢哪裡有,更是失去財稅來源,朝廷靠什麼支撐!”

“本王願與敵死戰,絕不撤離大都城!”

“成吉思、窩闊臺汗、蒙哥汗、忽必烈汗用了四十年才奪取中原,佔據江南,這一退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奪中原!”一眾大小宗王們也跟著起鬨,不願撤離大都。

“大汗,即便失去中原,我們尚佔據遼東、陝甘和大漠南北,據有富饒的河套和關中、隴南,大可提供充足的糧食和鹽鐵,並非沒有中興的機會。而一旦大都失守,則滿朝文武皆陷敵手,便沒了復興的希望,還望大汗三思,以國家為重!”董文用言道。他清楚這些蒙古人不願捨棄大都,無非是不願意放棄手中的土地和奴隸,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此乃是為私忘公之舉。

“大汗,南朝此次入侵中原已經動員了舉國之兵,傾全國之力,其一旦戰敗則滿盤皆輸,無再戰之力。因而我朝只要能守住大都,擊敗圍城之敵,便是取得全勝,屆時大可重複中原,再陷江南也不無希望!”高滅裡在奏道,“臣以為當下言退者當以叛國論處,一律處以極刑,以正視聽!”

“副使之詞皆是誤國誤君之言,請大汗將其罷職問罪!”崔彧聽了大怒,隨即上言道。

“明明是爾等漢人貪生怕死,被南朝大軍嚇破了膽,才要棄城而逃,將花花世界拱手送敵,不殺不足以重振綱紀,提振士氣!”高滅裡冷冷了看了看反對者一眼,惡狠狠地道。

“住嘴,看看你們一個個氣急敗壞的樣子,哪裡還有國家重臣當有的氣度,還將朕放在眼中嗎?大敵當前不思如何退敵,卻先要自相殘殺,成何體統!”鐵穆耳見眾臣爭吵不休,重重拍案吼道。

“大汗息怒!”見鐵穆耳黑著臉,趕緊紛紛起身施禮道。

“好了!”鐵穆耳見狀強壓怒氣,不耐煩的揮了下手道,“平章,以為當下是去是留?”

“大汗,臣以為無論是去是留,當務之急還是要整頓兵馬備戰,同時阻擋北面之地繼續前行,徹底斷絕北行的通路,其它事宜還可慢慢商議!”安童沉吟片刻答道,給出了一個模稜兩可的答案。

現下殿上的態勢,其實也讓安童有些迷惑,瞧不清狀況。以常理而言,漢臣們生於斯長於斯,故土難離理當主張堅守大都,進而保住中原之地;草原是蒙古各族的家園,在戰事不利的情況下,按說該放棄中原,回到更為熟悉的草原保存實力,而非與南朝不惜代價的死磕。

但世界真奇妙,人心更難測。當前主張堅守城池的卻是蒙古人,而漢人們則要保存實力退回草原,積蓄力量東山再起。這讓安童哭笑不得,難辨忠奸了,且大汗態度尚未明確,他若是當堂表態,便失去了迴旋的餘地,也難在蒙漢臣僚間進行斡旋,乾脆避而不談。

“既然去留各有利弊,一時難以定議,各位再做權衡,下次再議。”鐵穆耳見雙方劍拔弩張的樣子知道也商議不出什麼結果,想了想道,“樞密院儘快整備各部,佈置防務,要保北口不失,阻擋東北之敵繼續前行。同時要繼續加強城防,打造守城器械,尤其是床弩和拋石機要儘快佈置。另外多遣輕騎襲擾南軍南方兩座大營,伺機毀其糧草,斷其糧道!”

“謹遵聖諭!”眾臣知道今天也就到此為止了,躬送大汗離開……

鐵穆耳離座出了大殿,心中依然鬱悶不已,而如今城中隨著諸多軍隊進駐,大批戰馬也隨之入城,導致空氣中瀰漫不散的馬糞味兒,這更讓他心煩意燥,這哪裡還是什麼東方第一繁華大城,簡直成了馬圈。

“大汗,移駕何處?”方臣祐躬身請示道。而今他已經身為大明殿總管,常侍大汗左右,加之其在宮變之時助其奪得汗位,愈加受到恩寵,權冠後宮,可在大汗面前依然是恭順不已的樣子。

“去廣寒殿吧!”鐵穆耳想想道。

“是!”廣寒殿建在內宮外的瓊華島之上,距離較遠,方臣祐趕緊命內侍們準備步輦。而他也明白大汗這是又遇到為難之事了,大汗繼位後對蕃人星象師阿爾達姆寵信不減,讓他都有些嫉妒。而為了便於時時請教,就將其安置在瓊華島上的廣寒殿中,並在島上的土山上修建了座觀星臺,用於檢視星辰變化。

“阿爾達姆這幾天在做什麼?”鐵穆耳登上步輦,出了大明殿,走上了御道,出聲問道。

“稟大汗,阿爾達姆前日出宮酒醉而回,據說還與入衛的軍將發生了衝突,若非侍衛及時現身阻止,險些被砍死!”對於爭寵的對手,方臣祐也會不失時機的打個小報告,“昨日沒有出宮,但也是喝醉了,在殿裡撒風,打傷了幾個內侍。”

“嗯,如今城中較亂,不要再讓其隨便出宮,免得受到傷害。”鐵穆耳聽罷眉頭輕蹙道,“殿中的內侍定然是侍奉不周,才惹其生氣,換幾個伶俐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