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蒙軍大隊的到來,防禦戰驟然升級,戰鬥從天明一直戰至繁星滿天,但是還是未能攻破城池,才無奈收兵。而宋軍也不輕鬆,一個旅的兵力幾乎全部壓上,連輜重團也全部配發了武器協防,並擔任城中的警備任務。而知縣陳博遠也換了戎裝,腰中挎劍領著一班官員和衙役指揮鄉兵和伕役搬運物資、救護傷員、燒火做飯,安撫百姓,維護治安。

敵軍退後,羅大同下令將防禦南城的二團換防到北城,替換下一團下城休整,擔任預備隊。又將由斥候營和親兵營及輜重團的武裝營編成的預備隊,接替二團的防務。然後又巡視了一圈,監督兩部交接陣地,檢查各處的防務和哨位佈置,叮囑要嚴防敵軍夜襲,才下城騎馬回衙。

‘……’城中靜寂的街道上迴響著清脆的馬蹄聲,而城中除了街口高懸的燈籠,它處也都是漆黑一片,若非偶爾會聽到各處哨卡詢問的口令聲和巡邏隊的腳步聲,彷彿身處死城一般。

自敵軍圍城,羅大同就下令實施戒嚴,每日卯時至辰時允許城中居民出門採買,商鋪營業。其餘時間各家閉戶,各行停業,不準上街。酉時城中不得見煙火,違令者殺無赦。同時在城中橋樑和要道都佈置哨卡,安排巡邏隊往來巡視,並在制高點佈置射手,有違反戒嚴令者立即拘捕,抵抗者當場擊斃。

對於如此苛刻的戒嚴令,城中商戶和百姓自然怨聲載道,連知縣陳博遠也以為沒有必要。但是羅大同毫不妥協,因為他還記的當初在瓊州時元軍大舉來攻,那時島上並不平靜,內部人心不穩,外部眾俚不服,可謂是內憂外患。而作為行在的府城距海岸不過數十裡,敵軍上岸一日可至,當時小皇帝一邊應敵,一邊就下了戒嚴令,以防激戰之時有人通敵作亂,或是聚眾鬧事,或是裡應外合。

沒有經歷過當年情形的人是無法理解形勢的危機,那時羅大同也不過是個十多歲的少年,被選進親衛營中給小皇帝當侍衛。面對大敵壓境,朝中群臣也是人心惶惶,有人建議再次上船出海以避敵鋒,有人重提避難占城之時。甚至有人打出與敵議和,接受敕封,以保全皇室,讓百姓免遭刀兵,而誰都明白這就是要投降,不過說的冠冕堂皇一些,給自己找點兒臉面。

想想這些朝廷重臣們都心思各異、毫無戰心,民間更是流言四起,風傳蒙軍要屠盡島上之人。要知道那時瓊州一直遊離在朝廷的管理邊緣,豪族割據,盜匪橫行,官府在百姓心中沒有什麼地位,地方官員都要靠賄賂地方大族和俚酋才能維持名義上的統治。而蒙元方面早就派人與俚族酋長和豪門大戶接觸,收買地方官員,準備裡應外合奪佔瓊州。

當時只是一個小兵的羅大同無法得知小皇帝是如何在太后和帥府舊臣們的支援下,斷然採取全島戒嚴的措施,說服朝中重臣一力對敵的詳情。但是他體會到了危機之下,那種籠罩在島上無法明狀的惶恐和絕望,以及生死關頭的人性的險惡和無恥。而當下情形雖不如彼時危急,但也有相似之處。

在敵我兵力懸殊、困守孤城的情況下,羅大同不敢賭人性本善,他寧願相信求生本能之下人類所體現出來的本性,誰也無法保證生死之間‘一個好人’會做出什麼事情。拋開這些不說,蒙元統治江南近十年,誰敢保證其中有沒有受益者仍然不忘舊主,此時會藉機助紂為虐,煽動百姓挑動事端,製造混亂,甚至協眾做出獻城之事。

且蒙元既有南侵之心,肯定會在城中伏下諜探,收集情報,傳遞信息,伺機開城。而在哪裡都不缺趁火打劫者,那些平日好吃懶做的閒漢,盜匪兵痞,也會利用守軍和官府無暇多顧之時殺人放火,作奸犯科。所以羅大同也不顧反對,下令實施戒嚴,並派兵上街警戒,如此即便有事也能迅速彈壓。而晚上禁燭火,即可避免發生火災擾動人心,也能夠避免敵人的諜探利用燈火傳遞信息,防止兵力部署等機密洩露。

“都統,一起用些飯吧!”戰事一開始,軍、政雙方就合署辦公,地點就設定在常熟縣衙,如此有事便於商議,不必跑來跑去的傳遞訊息。見羅大同進了中堂,知縣起身施禮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好啊,我這一天就吃了兩個燒餅,還是真餓了!”羅大同一邊還禮,一邊看看堂中擺著一張大圓桌,上邊擺著吃食,旅都虞侯王宣、司馬黃凡及常熟縣丞、主薄等人正同桌用飯,見他進來也紛紛起身。他壓壓手讓眾人不必客氣,自己也隨意找了個空位坐下,馬上有僕役給他送上一碗羹湯。他也不客氣伸手從盤中抓過一個燒餅,順手掰開,又夾上兩塊切好的羊肉,一口咬了半塊下去,胡亂嚼了幾口便咽了下去,彷彿被噎了一下,趕緊又端起碗吸溜著喝了口羹湯才順了下去。

“你們怎麼不吃,看著我作甚?”羅大同連吃了兩個燒餅,羹湯也見了底兒,他再伸手去拿燒餅時,突然發現不僅桌上的眾人看著他,連伺候的僕役也愣愣地看著自己,納悶地問道。

“都統,你尚未洗漱,就這麼猛吃,是不是太失禮了!”都虞侯王宣無奈地搖搖頭道。

“呵呵,失禮了。”羅大同這才意識到自己的吃相有些不雅了,看看身上的軍裝滿是硝煙和塵土,還有斑斑血跡,而手上也沾染著什麼東西,髒兮兮,不用想臉上也好不到哪裡去。平日與同僚在一起,大家都是如此,誰也不會說什麼,可桌上還有地方官員自己這形象就顯得失禮了,他趕緊收回了手,接過僕役遞上的帕子擦擦手訕笑著道。

“無妨,無妨,成大事者不拘小節!”陳博遠見場面有些尷尬,趕緊擺手笑道,“都統已經是數日衣未接,日日在城上指揮戰鬥,謀得是大事,何須在意這些!”

“陳知縣說的好,成大事者何必拘小節!”羅大同一聽樂著道,“別看我這身軍服髒,但是想當年在甲子鎮開府時,府中人不過數千,盔甲東拼西湊也只有幾個都統才有,武器都難以做到人手一把。吃的的更是只有白飯、魚乾,飯中的沙子都硌牙,陛下與眾人一樣捧著個大碗坐在臺階上吃飯。為了兩船糧食,陛下還差點與張樞帥火拼,那時誰能想到今天我們能夠準備收復兩淮,進取中原了。”

“哦,陛下也曾與眾人一樣同甘共苦?”陳博遠是收復江南後選官入仕,沒有經歷過瓊州那段艱苦歲月,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到陛下如鄉野村夫家的孩子一般捧著一隻碗坐在臺階上吃飯的樣子,詫異地道。

“什麼叫曾經,陛下如今也是一樣。”羅大同有些不滿地道,“陛下平日的膳食水平都不如我這個都統好,也是粗茶淡飯,在後宮亦是一身舊衣。巡視軍中與兵丁們一樣在食堂用餐,自己繳納餐費,以免侵佔兵丁們的伙食費。”

“哦,沒有想到陛下日子居然過的如此簡樸,真是我輩的楷模,也是大宋百姓之福啊!”陳博遠聽了極為震驚,其的話可以說顛覆了往日的認知,感嘆道。

“何止如此!陛下重情重義,體恤百姓,我若非得到陛下收留,悉心教導,哪裡有今日之地位,即便粉身碎骨也難報君恩。”羅大同說話間有些出神,彷彿又回到了在小皇帝身邊的日子。

不過羅大同很快從回憶中醒悟了過來,一邊吃飯,一邊與眾人商議戰事。連日的戰鬥,五旅傷亡也有千人,尤其是今天被石彈和流矢所傷者甚眾。大家都知道越往後,蒙元方面缺糧的威脅將日益凸顯,因此日後的戰鬥也將更加激烈。而對他們守城最具威脅的還是投石機,不僅對防禦措施造成損害,還對士兵造成較大的傷亡,所以話題也就轉到了如何消除這個威脅之上。

商量來商量去,眾人都傾向於集中火炮摧毀敵軍的拋石機陣地,從而消除這個威脅。但是大家都知道火炮是整個防禦體系的支點,而將有限的火炮集中到一處,一旦敵軍發現該從它處攻城,則在整個防禦體系上就出現了漏洞。此外火炮的使用也難以做到,城牆作為發射陣地是最佳位置,但是城牆狹窄,難以成梯次配置,且在頭次炮擊無法與敵拋石機陣地以重創,使其失去反擊能力的情況下,那麼就會把己方的火炮陣無法及時轉移,在敵反擊下造成極大的損失。

這時黃凡提議,是不是可以挑選一支精兵,然後將火箭炮佈置在虞山之上,利用射程遠的優勢對敵大營進行炮擊,再以精兵縋城而下,趁亂發起突襲,摧毀佈置在城前的敵拋石機陣地……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