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與新編旅的士兵吃了午飯,雖然知道眾口難調的道理,卻也命人多撥些麵食給兩旅。不過他也知道飲食習慣也並非不能改變,只是需要一定時間的適應。要知道為了節約人力和財力,軍糧一般都是就近供應,而隨著戰爭的展開,來日戰線必然會向北延伸,遠離水稻產區,更加不可能保證軍糧皆是江南的稻米。所以他覺得軍中食譜也要加以更改,以便南北調和,而非遷就一地之軍。

午飯之後,趙下令各軍要加快城寨的修建速度,在太黑前要初步完工。而各部的信使也不斷將戰報送到,當下分佔揚州外圍的各軍都在加緊修築城壘,向友軍方向延伸,以便做圍城的準備,但是各營要想連為一體,最終完成合圍,卻非一日、兩日間可以完成的,所以各軍此刻即便能相互支援、接應,可也尚處於各自為戰的狀態,而營寨就是他們的依託。

“陛下,哨探來報敵泰州援軍約萬人已經出發,先鋒軍據我軍營地不足二十裡,是否要遣軍迎擊!”在申時時分,倪亮匆匆上了車帳稟告道。

“彎頭鎮與揚子鎮相距三十裡,現在兩營之間尚有十餘里的缺口,其間可有部隊駐紮?”趙看看地圖,抬頭問道。

“兩部都在加緊構築營寨,當下兩營之間並沒有佈置部隊,只有派出的巡邏隊和哨探。若無增援,現有力量不足以攔截敵大隊人馬,即便是延遲其行軍速度也十分勉強。”倪亮稟告道。

“告訴他們遇敵稍加接觸就迅速脫離,不必糾纏。”趙略一思索道。

“陛下,若是我軍任其安然透過,敵會不會趁我軍立足未穩之機襲營?”倪亮問道。

“不無可能,但機率不大!”趙言道。

“嗯,陛下所慮正是。”倪亮想了想言道,“揚州是臨江重鎮,也是稅賦重地,敵軍必不會輕易捨棄。當下敵若是接戰,則面臨著我們兩軍的夾擊,脫烈都不會捨本逐末做這等事情。可如此輕易放過他們,屬下又覺的心有不甘!”

“那汝想如何?”趙看其依然一副憨厚的樣子,笑笑問道。

“陛下,屬下想遣一軍伏於運河東岸,待敵大隊透過之後,後隊輜重透過之時發起突襲,毀其糧草。如此可加快消耗城中糧草,一旦糧草不濟就會四處求援,也可達成陛下圍城打援的計劃。”倪亮搔搔頭皮道。

“你是營中主帥,如何做可自決,不必事事都來請示朕!”趙笑笑道。他看著眼前這個憨厚的夥伴,卻有些感慨了,其再不是當日懵懂無知的莽夫,其已是胸中藏著十數萬雄兵的將帥,自己可以放手讓他去幹了。

“這……屬下能行嗎?”倪亮聽了卻有些含糊了,耷拉著腦袋問道。

“怎麼不行,汝是朕的兄弟,心腹近臣,統領十萬御前護軍的大將,若是這麼點陣仗都怯場,還不如回家抱孩子呢!”趙聽了佯裝生氣的揮揮手道。

“是,屬下這邊去安排!”倪亮聽了立刻挺直身子敬禮道,眼神中也多份自信,出帳點兵準備出戰。

而這邊倪亮剛剛出營,那邊陳鳳林遣人來報,真州方向來援之敵趁著暮色突然從大儀鎮和儀徵鎮兩營之間的間隙快速突進,待兩營遣軍攔截之時,他們並不戀戰,只留一部斷後遲滯我軍的行動,大部人馬直奔揚州城。由於敵軍皆是騎軍,追擊不及被他們進入城池。

“都哥這廝倒是學的乖了!”趙聞報並不感到驚詫,笑笑言道。

“陛下,敵援軍入城,為何還如此淡定啊?”王應麟作為隨扈的臣僚之首,那麼一應事務就落到了他的身上,忙了一日,傍晚才回到行營,見狀十分驚詫地道。

“王知事,都哥萬戶府屯駐真州,去歲瓜步鎮一役正是在其轄地爆發,陛下指揮我軍以一師兵力渡江全殲哈必赤千戶府,營救出被困的官兵。且重創敵來援的兩個千人隊,使得敵軍震動,再不敢渡江犯境,也迫使伯顏轉攻為守,在沿江築壘,修築城池。都哥所部被我軍重創後更是聞風喪膽,且在河西立營的正是其對頭一軍二師,所以他才會不顧一切的直奔城池,而不與我軍交戰。”在旁的譚飛接話道。

“原來是敗軍之將,怪不得如此啊!”去年小皇帝偷偷離京前往建康指揮營救行動,還懲處了兩名作戰不利的高級將領,這事情外界不知,他卻是知道的,聽了譚飛的解釋恍然道。

“將書信帶回給陳都統,告知其不要因敵怯戰而大意,晚上要嚴守營寨,防敵夜襲,且做好明日攻城的準備!”趙又吩咐道。

“陛下,咱們不是圍而不攻嗎?怎麼明日卻又要攻城!”在旁隨侍的應熙聽了插言問道。

“圍而不攻是戰略上的安排,戰術上卻不等於不攻。”趙心中暗嘆口氣,這應熙真不是做將帥的料,但還是為其解釋道,“我軍當下先攻揚州是虛,一者為誘敵過江;二者為下一步圍城打援做準備。若是我們過江後按兵不動,玉昔帖木兒便會識破我們的計劃,只有久攻不下後的圍城才能讓其產生我軍意在攻取揚州,並已將主力牽制在此,其才會放心侵入江南,鑽進佈下的圈套。”

“哦,原來陛下是以佯攻誘敵,做戲給敵酋看的。”應熙聽罷又想了片刻才明白其中的意思道。

“也可以這麼說,我們演的越真,敵軍才會上當,其也才會放心調集兵力南侵!”趙點點頭道。

“可陛下如此是不是也在弄險,若是敵不肯中計,反而一力救援揚州,如此安排豈不兩處落空!”應熙又想起了什麼問道。

“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這就要求為將者擅於把握戰機。若敵真的一力救援揚州,那我圍攻揚州各軍則可隨即轉變作戰任務,集中兵力攻克城池據守,將敵吸引到此。在江南待機之兵迅速過江,聚殲圍城之地,也可完成殲滅敵有生力量的作戰目的。而非一成不變的執行預定的作戰計劃,只要能完成戰略目標就是成功。”趙不得不再次提點其道。

“屬下明白了,這就去傳令!”應熙點頭施禮告退,前去傳命。

“陛下心思縝密,無論攻守皆是進退自如,如此安排已是立於不敗之地。”王應麟讚道。

“朕自知魯鈍,本錢又薄,只能比他人想的多一些,下點兒笨功夫!”趙苦笑著道。

“陛下,臣以為還有一事不妥!”王應麟陪著笑了幾聲,又似有話要講,卻又吞吞吐吐的,欲言又止,可想了想還是施禮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王知事有話儘管講,勿要有什麼顧慮。”趙早已看出其神色不定,心中有事,笑笑讓其坐下道。

“陛下,臣剛剛從外邊回來,發現中軍只有親衛旅三團和輜重旅駐守,行營更是只有侍衛營護衛,前軍為一旅,騎兵旅佈置在左翼,而右翼和後軍為護軍的四旅和五旅,這樣佈置中軍的力量是否太過薄弱!”王應麟組織了下言語道。

“王知事儘管直言,不必轉彎抹角。”趙聽了略一思索,就已經猜出了一二。

“陛下,護軍四旅和五旅是以俘獲的蒙元漢軍為主改編的,他們若是與舊主勾結,發動兵變,豈不是將陛下置於險地,因而臣以為還是將一旅移駐中軍為好。”王應麟拱手施禮道。

“王知事以為護軍四旅和五旅不可信任嗎?”趙聽了皺皺眉反問道。

“臣以為還是小心為上,畢竟不必在江南,當下我們已入敵境,還是小心為上!”王應麟言道。

“……”趙聽了沒有說話。他知道南、北之分已經深入江南士人的骨髓,即便同樣是漢人也因來自北方而心懷戒心。

因此在古代對於戰俘,比較穩妥又不浪費人力的處理方式,還是將他們投入到一些無關大局,但是同樣規模巨大的戰事中。比如秦滅六國之後,便將大量六國戰俘投入到進攻百越的戰爭中,讓這些士兵一邊征討一邊拓荒,即消耗了大量戰俘,同時也使得秦朝疆域得到了極大開拓。在蒙元時期,忽必烈的兩次對日征伐,同樣是派出了大量來自高麗、金朝、南宋的戰俘。

在清末鎮壓太平天國之後,清政府對太平軍戰俘除了相當一部分被處以極刑以外,其實還有相當一部分,被作為“華工”販賣到了拉美地區。這些所謂的“華工”,實際地位其實等同於奴隸。不過一個有趣的是,由於這些前太平軍擁有高超的軍事素養,因此在古巴革命等一系列拉美民主運動和拉美國家之間的戰爭中,往往都得以大顯身手。

不過將戰俘補入己方軍中也是戰爭中常用的方式,趙知道利用戰俘作戰在歷史上也非個例,尤其是在明初明軍缺乏騎兵的情況下,俘虜的大元士兵無疑是最好的騎兵來源。但將戰俘安插到一線部隊,其實也是一件相當危險的事情。宋朝在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戰爭中就吃了降軍的虧。而明代萬曆年間的寧夏之役,其主謀便是嘉靖年間降明,官至指揮使的蒙古降將拜,他也成功的在寧夏拉攏到一大批降明的蒙古士兵一起舉事……(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