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次蒙元間衝突的原因,趙昺因為處於的高度和資訊來源渠道的多元化及不同於這個時代人的思維方式,使得趙昺能夠得以基本還原此次衝突的真相,也讓他摸清了玉昔帖木兒和馬紹現下的心理狀態,進而對衝突的形勢和烈度都有了預判。

趙昺以為玉昔帖木兒和馬紹兩人雖然對挑起衝突的原因有所不同,但是兩人的心理狀態都是相同的,他們都是希望能透過一場勝利來改變當前的局勢,從而擺脫當前的困境。可他們心理其實也明白此戰己方的勝算不大,可又決意挑起戰爭,其實就是在賭。

前世趙昺所在的船場位置偏僻,遠離城市繁華,自然缺乏娛樂活動。工作之餘打打牌,摸幾把麻將就成了主要的休閒活動,而這些遊戲往往都會帶點兒彩頭,否則久而久之一樣會缺乏興趣。他雖然只是偶爾參加,但是卻讓他得以近距離觀察賭博者的心態變化。

有些人打牌純粹是本著小賭怡情的心態消磨時間,賭注一般都很小,一晚上最多輸贏幾十塊錢,對於他們的生活多不會產生多大影響,即使丟了也不會放在心上,但是趙昺卻發現他們在賭桌上贏錢和輸錢時的行為反差很大。

如果有兩個選項,一是百分之百的機率是輸;二是有一半的機率損失翻倍,有一半的機率不賺不賠,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後者。與此恰恰相反的是,如果選項一是有百分之百的機率會贏,選項二是有一半的機率不賺不賠,有一半的機率可以翻倍,則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前者。

但是並非所有人賭錢都是抱著玩兒的心態,有的人就是希望能夠透過賭‘致富’或是追求所為的刺激,賭注就十分大了,一晚上有的人會將剛剛發下的工資全部輸乾淨,當然就有人會一夜‘暴富’,但輸錢的人和贏錢的人在行為上並沒有區別,他們都會接著玩下去,但心理上卻各自不同。

趙昺還記的當時流行一種叫做‘扎金花’的撲克牌遊戲,一些輸了錢的人就希望隨後扳成平局,以免出現虧損,而的確這種遊戲在規則上是存在以小博大的可能。你可以透過下很小的賭注在一副獲勝機率極小的牌上,獲勝的機率自然很小,如此獲勝的機率就很小;當然你也可以投下大注在勝率較大牌上,翻本的機率自然會相應增加。

在實際的輸贏金額與預期的結果一樣時,如果趙昺覺得自己會更傾向於將大賭注押在獲勝機率高的一把牌上,從而增加翻本的機會。但是趙昺觀察的結果是輸錢的人更傾向於以機率很低的小賭注贏大錢(比如抓了一手同花順)的玩法,但不喜歡可能造成更大損失的大賭注,即使後者翻本的機率更大。

此外趙昺通過觀察牌局上的人還發現賭徒心理上的另一個問題,即贏錢的人似乎並不把贏的錢當“錢”看。這種心理十分普遍,賭徒常說一句話:“用莊家的錢賭。”也就是說,贏錢時,你是拿莊家的錢而不是自己的錢在賭博。而說到莊家的錢來得容易去得也快這句話很適用。

據此趙昺發現了一個規律,當損失在承受範圍之內時,任何人都不會產生追求風險的偏好。但在損失超過預期時當有翻本的機會,多數人又皆會選擇輸贏情況不確定的做法。所以他以為人們在面臨巨大損失時,如果有翻本機會,即使他們通常是厭惡風險的,此時一般也都會願意承擔風險。

有的人說自己不好賭,跟我聊這些不都是廢話嗎!其實人生就是一場場賭博,而我們總是深處其中,不自知。我們常常要決定該冒什麼樣的風險,冒險之後會給我們帶來一定的後果,而賭局之後往往決定了我們將擁有什麼樣的人生。

事實上也是我們誰都無法置身於其外,因為社會像一個超大的賭場,每個人都必須在這個賭場中生活,用自己的付出,博明天的獲得。賭的物件不僅有金錢,也有職位;有政權的穩固,也有戰事的勝敗;有工作的機會,也有婚姻的幸福。賭局中人的期望皆是能在最大程度上利用賭博的規則,做出最佳的決策,也就是透過規則引導自身所得的增加。

人們通常將那些投下的不是象徵性的“小錢”,而是足以毀掉自己的大數目的人稱之為賭徒。趙昺認為我們生活的世界上有太多的賭局,其實每時每刻每分每秒,我們都在冒險,真實世界裡處理各種情況時所用的策略其實與賭博中用到的方法不過是大同小異,因而世界上也就誕生了那麼多的賭徒,且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在賭局中獲得令自己滿意的收穫……

在研究者眼中賭徒有自己的一套理論,被稱為賭徒謬論,其特點在於始終相信自己的預期目標會到來,就像在押輪盤賭時,每局出現紅或黑的機率都是半數。可是賭徒卻認為,假如他押紅,黑色若連續出現幾次,下回紅色出現的機會比例就會增加,如果這次還不是,那麼下次更加肯定,這是典型的不合數理原則,實際上每次的機會永遠都是半數。

但是在趙昺眼中賭徒是一群敢於孤注一擲,鋌而走險,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甚至不惜以生命為代價的狂徒。他們最大的特點就是瘋狂,原本只是下了十塊錢注,他輸了;於是他又再下十塊錢注,但他又輸了;現在,他開始下二十塊錢注,還是輸了;然後又是三十塊,但還是輸……

可是,越是輸,他們越要增加賭金。因為他們總想著翻本,如此便一再追高,企圖扳本,以為賭一把大的,就可以把前幾次輸掉的錢都贏回來了。所以為了追回自己的患得患失,他用了不斷玩大的方式。

另外賭徒們還有一種不為人知的心理,他們有時也會懊悔。開始的時候下了十塊錢的注,輸了;再下十塊錢的注,又輸了;某一次之後,他把賭金降到五塊。看起來還挺理智,但事實並非如此。如果他贏了這五塊錢,他會惱:唉,當初真該增加賭注;如果輸了這五塊,那麼輸就是輸了,輸錢可能還會讓他覺著慶幸:幸好,降低了賭注,否則輸得更慘。

現下江北的兩位在趙昺眼中就是賭徒。玉昔帖木兒出身雖然不錯,但是也正因為在當年的政治鬥爭中站錯了隊,進而失去了皇帝的寵信,甚至世襲的怯薛長一職也沒了,其長期在北境任職與叛軍作戰,不能說沒有懲罰的意味在其中。此次奉旨南調在他看來也是機會,有可能重獲得大汗的寵信,恢復家族的榮光。

但是赴職後,玉昔帖木兒卻發現形勢並非自己想象的那麼樂觀,大汗並沒有將其留在京中任職,而是接手伯顏留下的這塊燙手的火炭,擔負著奪取江南的重任。他知道這既是大汗的期許,也無疑是對其變相的考驗,如果不能完成,他知道自己的下場將更慘,甚至比伯顏更可憐,恐怕連重回北境的機會都沒有了。

不過趙昺相信玉昔帖木兒作為一個沙場老將也明白當前的形勢,想要再次奪取江南有多麼困難,尤其是兩個都萬戶府在多年承平下,已少了當年的悍勇之氣,一盤散沙之下戰鬥力比之北軍差了很多。而南朝軍隊確是越戰越勇,江防守的密不透風,想要過去談而容易。

而桑哥的鉤考擴大化即給了玉昔帖木兒帶來了危機,卻也讓他敏銳的發現了其中的機會。危機之下,眾將只能抱團取暖,也必須服從他的命令,否則就會被當做雞殺掉。此外要想平安渡過這場危機,只有渡過長江,進取江南。雖然勝算依然不大,但也算有了賭上一把的本錢。

在趙昺看來,馬紹肯答應表面上看是出於氣氛,其實本質也是在賭。但是他賭注不是為了升官發財,而是江北士子們的前途,希望能夠在一場勝利下重新獲得大汗的信任,從而重掌權柄,實現心中的治國平天下的夙願。而在趙昺眼裡,其更為瘋狂,因為江北士人們的生存環境已經夠惡劣了,其已經到了最低潮,沒有什麼輸不起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此時趙昺不管願意,還是不願意都坐在了賭桌上,面對兩個賭徒,如何才能讓他們停手?趙昺明白在贏錢的時候,賭徒們不會停手的,在貪慾和僥幸心理的作用下,他們大機率的會一直賭下去,直到形勢逆轉,到輸的時候,等到身上的錢輸得精光、一分錢都不剩了,直到不得不停手,此時才會收手。

但是趙昺也清楚‘收手’是賭徒們最為痛恨的事情,而在賭博中,賭徒們往往是你也會看到人的情緒對賭博的影響,尤其是恐懼,可其卻是因為為了擺脫恐懼而採取行動……(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