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滿清懷恩王洪承疇與新封奉恩鎮國公范文程率領大軍於康熙三年臘月奇襲朝鮮王國。一來是為了懲罰朝鮮背棄滿朝間的“兄弟之盟”,“震懾宵小”;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為了解決經濟問題,希望能夠從朝鮮獲取大量物資。

臘月初九夜晚,駐紮在安東的清軍開始行動。哨騎首先過江,巡視了方圓四十裡之後,打掉了朝鮮守江的士兵。隨後,清軍分為兩路順利過江,然後直撲安州,沒有經過太激烈的戰鬥朝鮮的北方重鎮義州等地。洪承疇和范文程此次侵朝正是模仿了洪太第二次侵朝的手法。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朝鮮在洪太時期經歷過兩次滿洲的入侵,那之後朝鮮國王勵精圖治,希望能夠重振朝鮮的雄風。事實上,在歷史上朝鮮一直是東北小霸王。明朝豢養朝鮮其中一個目的就是壓制中國東北地區的女真和其他少數民族部落。而朝鮮對此做得一直不錯,畢竟朝鮮地盤不算小,而且人口也在千萬左右。千萬人口的數字遠遠超過建州女真的二十萬的人口數。

然而,日本的入侵打破了平衡。豐臣秀吉大軍幾乎摧毀了朝鮮。大明萬曆皇爺花了自己的八百萬兩銀子歷時七年終於將日本打了回去。從那之後朝鮮的國力大衰,其中一個比較重要的標準就是人口的減少。此時在朝鮮能算得上是人的人由戰前的四百六十萬銳減為三百萬,而奴隸和隱戶由戰前的一千三百萬銳減為五百萬。

人口減少,朝鮮經濟下滑。朝鮮光海君繼位時,朝鮮全國土地結數僅為五十四萬一千餘結,不足戰前一百七十萬八千餘結的三分之一,這樣的數量“只等於戰前的一個全羅道,而受害最甚的慶尚道土地僅為該道戰前的六分之一;手工業生產也被戰爭破壞,大量的朝鮮優秀技工被日本擄走。農民負擔沉重,地租上升到戰爭前的兩倍。朝鮮兵力由十七萬兩千四百人,銳減為兩萬五千人。不僅軍隊數量大幅度下降,連軍糧也常常不能達到保障。“人民幾盡散亡,戰馬無一可用”。

同時黨爭愈演愈烈,從文鬥為主逐步過渡到武鬥為主。戰爭前,朝堂上的主要黨爭集中在西人黨和東人黨。西人黨失勢後,東人黨因為分贓不均迅速分裂為南人黨和北人黨。南人黨代表人物一個是柳成龍,也就是《懲毖錄》的作者,另一個是李德馨。在戰爭中,因為柳成龍保薦李舜臣,而李德馨與李如松等明軍將領關係交好,所以南人黨在戰爭中是全盛時期。李舜臣死後,北人黨崛起。北人黨在宣祖末年,分裂為大北派和小北派,小北又分為清小北、濁小北,小北派在宣祖末年全盛。在光海君繼位後,支援光海君的大北派風頭正勁,大北派分化為骨北、肉北、皮北三派。眾多牛鬼蛇神不斷登場。官員們想的是不斷的擴大權勢、地位、財富,當弱小時結成黨派,當強大時就分裂內訌稱為新的黨派。

朝鮮的黨爭伴隨著儲君之爭,宮廷政變不斷上演。朝鮮宣祖有嫡子永昌大君、庶長子臨海君、庶次子光海君、庶五子寧遠君幾個主要的王位候選人。其中嫡子永昌大君生於抗日衛國戰爭之後。宣祖初年本無立儲君的打算,但是壬辰衛國戰爭爆發後,宣祖不得已立世子。宣祖給明廷上書“臨海有病,決不可封。光海則賢明仁孝,耆老文武,舉國人心要為世子。”隨後,臨海君被日軍俘獲,在特殊時期更是徹底失去了繼位的可能性。後來日軍進攻神速,宣祖後來為了逃命,竟然要將光海君留在朝鮮建立“分朝”,自己跑到明朝避難。雖然光海君分朝的時間很短暫,但是由於光海君在朝鮮招募義兵組織抗戰,在朝鮮各階層中都建立了極高的人望。明朝一邊,萬曆的立儲之爭一直到以立長子朱常洵為太子為止。在這種情況下,明廷高級官員萬萬不可能同意立光海君為世子的要求。由於明廷一直沒有批准正式立光海君為世子,所以形勢逐漸發生了變化。宣祖末年,逐步形成了以嫡子永昌大君、庶長子臨海君、庶次子光海君、庶五子寧遠君為核心的幾個黨派。宣祖由於本人在壬辰衛國戰爭中聲望大幅度受損,同時隨著宣祖本人對黨爭的失去控制,宣祖逐步認為光海君是自己的威脅,開始傾向於改立嫡子永昌大君為世子。甚至光海君問安宣祖,宣祖都拒絕接見。還有一次光海君問安時被宣祖呵斥“你只是臨時的世子,以後不要再以世子自稱了。”

光海君的世子之位從來沒有一天做安穩過,本身不是長子,又趕上了萬曆朝的立儲之爭,而立為世子就是為了和日軍作戰,後來還有了作為嫡子的弟弟。在這種情況下,野心家們自然蠢蠢欲動了。小北派官員李爾瞻、宣祖的尚宮金介屎一起毒殺了宣祖,造成了光海君的提前繼位。

光海君曾經親自參與過壬辰衛國戰爭、廣泛接觸到朝鮮社會各階層的君主,是朝鮮歷史上少有的有作為、有能力的君主。他為了改變朝鮮上百年來的積弱局面,加強中央集權,推行了很多舉措。但是,就是這樣一位君主,最後仍然被政變推翻。推翻他的人為了讓自己的地位顯得正當於是給這次政變起了一個名字叫做“仁祖反正”。而仁祖反正這些人最後仍然爆發了劇烈的武裝衝突——李適之亂。

而對於朝鮮來說,正是這個仁祖,為了使自己區別於光海君才沒有在明清兩邊搞平衡,而是義無反顧地“親明排金”。其實他根本就不是真心想要幫助明朝這個父親之國,而是為了使自己看起來更有合法性。最終朝鮮正是因為沒有採取光海君在明清兩邊的平衡外交而是“親明排金”從而被洪太連打兩次,幾乎再次亡國。人口再一次暴跌,不足八百萬了。

同時,全球氣候導致的小冰河期使得朝鮮也大受影響,北方乾旱,農田荒蕪,糧食減產,人口無可增加。

朝鮮孱弱已經無力回天。戰爭摧殘,人口減少,經濟下滑,黨爭激烈,政變頻繁,天災不斷,軍備廢弛,朝鮮看起來比照歐洲像是一個大國,其實已經如同西元十六世紀以後的波蘭一般。

由於一系列天災人禍,到了李存真入侵朝鮮的時候,朝鮮的國力其實已經越來越淪喪。經過孝宗勵精圖治,朝鮮國力有所提升,但是仍然聊勝於無,李棩極為更是昏聵無為。在南明和朝鮮重新確立了藩屬關係之後,朝鮮的實力有所提升。但是這點提升幾近於無。

面對經過改革且氣勢洶洶的清軍,朝鮮毫無招架之力。洪承疇和范文程率領大軍僅僅用了十五天就攻克了平壤和開城。然後清軍迅速南下,十天之後就包圍了漢城。

朝鮮國王李棩聽說滿清大軍來了嚇得魂不附體,趕快就如同當年的狗屁仁祖李倧一樣趕快將自己的妻子兒女全都送去了江華島,而他自己則帶著大臣駐守在漢城以東的南漢山城上。

朝鮮的迅速敗退使得駐朝明軍措手不及。朝鮮甚至根本就沒有把滿清入侵的消息傳遞給明軍。此時,南明明李政權的重臣柳河雖然在漢城,可是南明的密探卻沒有能夠及時地透過賴塔等人拿到情報,就算拿到情報也根本不可能迅速傳遞給遠在朝鮮的柳河。

情報延誤,朝鮮孱弱。導致漢城地區的明軍倉皇撤退,狼狽不堪。駐朝軍隊本來有兩萬多人,但是這些人此時都已經跟著三鄭、關盛年和楊添秀等攻打山東登萊去了。留下的兩千多人根本不可能是清軍對手,無奈只能從京畿道退出。柳河希望經過忠清道至全羅道,然後在全羅道得到海軍的接應退往濟州島。

駐朝明軍一槍未放就南逃,使得朝鮮君臣和朝鮮軍隊信心動搖。此時朝鮮有三路勤王兵馬已經趕到,冬天嚴寒且朝鮮軍隊裝備了火槍,給了清軍不小的殺傷。但是清軍人多勢眾,火炮眾多,朝軍幾番作戰都十分不利,而且人數也只有不足六萬人。最終被清軍的大炮炸翻了天。申瀏和邊茂率領一千朝軍火槍手竟然沿著柳河逃跑的道路一路南逃而去。

康熙四年正月初五,洪承疇下令攻打南漢山城。戰鬥僅僅持續了一個上午。眼看著山城就要被攻克,城內豎起了降旗。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