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繼續說道:“公爵大人,在我看來火炮一共分為三種,一是長炮,二是加農炮,三是臼炮。長炮一般炮管較長,約為口徑的三十倍,由於炮彈初速較快,彈道低平,射程遠,精確度較高。為使炮彈達到所需的初速,又不引起炮管爆炸,因此長炮炮管都很厚,造成炮的重量很大,機動性較差。所以長炮只適合用於攻城戰。

加農炮一般炮管短,約為口徑的二十倍,發射較重炮彈,且射程較近。雖然犧牲了射程和精確性,卻有很好的機動性。因此更多應用於野戰。

臼炮的炮身就更短了,但是口徑會增大,射程較近,但是彈道弧線彎曲較大,可以越過較高的障礙物,但是臼炮準備的時間較長。所以臼炮適合用於攻擊堡壘、山丘和土壕作戰。”

李存真點了點頭問道:“保羅先生你說紅夷大炮其實是一種落後的火炮,不知道有何根據?”

保羅說道:“紅夷大炮的落後有兩點,一是威力相比之下還是小了一些,二是機動性太差了。”

“還請保羅先生一一道來。”

保羅從自己的袍子下面拿出一本冊子來,他展開冊子,指著上面的圖集說道:“在歐洲此時已經有許多的火炮型別了。從小到大來說,最小的叫做艾斯梅里小炮,炮重兩百磅,也就是一百八十一斤,屬於三鎊炮,口徑一英寸,炮長二點五英寸,有效射程兩百碼,如果換算成裡的話,那就是零點三七裡,也就是一百八十五米,最大射程是七百五十碼;

再大一點就是蛇形發火器,炮重四百磅,打五磅重的炮子,口徑一點五英寸,炮長三英尺,有效射程二百五十碼,最大射程一千碼。

這個叫做小隼炮,炮重五百磅,能打一磅重的炮子,口徑兩英寸,炮長三點七英尺,有效射程二百八十碼,最大射程一千五百碼;

鷹炮,炮重八百磅,彈重三磅,口徑二點五英寸,炮長六英尺,有效射程四百碼,最大射程兩千五百碼;

米寧輕形火炮,炮重一千磅,六磅炮,口徑三點三英寸,炮長六點五英尺,有效射程四百五十碼,最大射程三千五百碼;

帕薩弗朗特炮,炮重三千磅,也是六磅炮,口徑三點三英寸,炮長十英尺,有效射程一千碼,最大射程能夠達到四千五百碼;

塞寇炮,炮重一千六百磅,打九磅炮子,口徑四英寸,炮長六點九英尺,有效射程五百碼,最大射程四千碼;

非標準長炮,炮重三千磅,十二磅炮,口徑四點六英寸,炮長八點五英尺,有效射程六百碼,最大射程四千碼;

半長炮,炮重三千四百磅,應該有三千斤重,雖然很重,但卻是十磅炮,口徑是四點而英寸,炮長八點五英尺,有效射程八百五十碼,最大射程可達五千碼;

長炮,重達四千八百磅,十八磅炮,口徑五點二英寸,炮長十一英尺,有效射程一千七百碼,最大射程能夠達到六千七百碼,也就是十二裡;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最大的火炮就是特大型長炮,炮重七千磅,能夠打三十二磅的炮子,口徑六點二英寸,炮長十六英尺,有效射程兩千碼,最大射程七千碼,也就是十二點八里。

當然了,公爵大人,其實還有更大的炮。延平殿下的龍熕炮聽起來很是厲害,最大射程我聽說能夠達到兩千五百米,即便是有效射程達到兩千五百碼其實也不過就是英制的特大型長炮的標準,屬於三十二磅炮。我聽說大人你還有四十磅炮呢。”

李存真紅著臉說道:“不過能打九里而已。”

保羅說道:“這沒有什麼,公爵大人,現在英國有三十六磅和三十八磅炮,最大射程比龍熕炮還要遠呢。只要做出調整不怕打不遠。”

保羅指著自己冊子上的火炮一一介紹完畢後,說道:“公爵大人,這是按照英國的編制製造的火炮。可以說英國是最擅長製造火炮的歐洲國家。英國的炮製則是按照用途進行了分類,並在伊麗莎白女王統治時期形成了制式火炮標準,具體分類可從我剛才的介紹中一窺究竟。

我聽說大明最為威猛的大炮是寧遠城的紅夷炮,曾經還打死過韃靼人的大汗。寧遠的紅夷炮口徑大概是四點九英寸,炮長九點八英尺,只相當於英國標準炮製裡的中上型號,但並不是標準炮式。

寧遠紅夷炮,就其規格來看,倍徑二十二到二十四,雖然很多人認為該炮是十八磅炮,但英制十二磅炮的炮彈直徑就有十二釐米,也就是四點七英寸;一個法國十五磅炮的炮彈直徑已達到十二點四釐米,也就是四點八英寸,不是口徑十二點五釐米,也就是四點九英寸的炮所能發射的,因此寧遠紅夷炮的炮彈應該為十二磅彈,再加上該炮的倍徑在二十三左右,接近舊款英制十二磅磅長炮和德制十二磅短炮。這種炮遠非當時較新的英國標準火炮。”

說到這裡,保羅說道:“我說的德制,其實是德意志,也就是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所佔有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頭銜的那個國家。”

其實,這個時候德國還沒有真正誕生。在原本的歷史上,直到1870年色當戰役之後,德意志才從一個概念變成了一個實體,在這一過程中最著名的人物就是鐵血宰相俾斯麥。但是歐洲人大多習慣於把普魯士、奧地利、巴伐利亞和勃艮第等廣大地區稱為德意志,這是個區域概念。

保羅說完德國的事情後,繼續說道:“所以,我說威力巨大的紅夷炮不過如此,威力不如新式的英國火炮。當然,我從來都沒有見過那種火炮,我也是聽人說起,由於我對數字比較敏感,所以考慮得更多了一些。”

眾人聽罷都是紛紛點頭。

保羅繼續說道:“第二點就是機動性不行。我聽說在大明朝廷的首都還在北京的時候,曾經有一個姓洪的將軍。”

“洪承疇!”張煌言說道,“現在他可是大清的紅人了。”

“是的,就是這位將軍。”保羅顯然沒有注意到張煌言臉上的不屑說道,“在作戰的時候,一次出兵數萬人,攜帶大炮數百門居然還會敗給韃靼人。我從中的出結論……我認為……這充分說明所攜帶的都是小炮,作戰中根本就沒有什麼作用。

而大炮,大明都用來守城。其實,守城固然重要,但是只是守城而不出擊是不能消滅敵人的,反而會被敵人消滅。沒有野戰能力,城是終究守不住的。彈丸、火藥儲存得再多終究有用完的一天,糧食也總會被吃光,到了那個時候怎麼辦?有人說能守方能戰,其實這大錯特錯了,應該反過來說,能戰方能守,若不能戰怎麼守?其實我認為如果能戰,則不必守。以戰為守,豈不是更好嗎?”

張煌言嘆了一口氣說道:“保羅說得沒錯。昔日,太子太師,盧象升將軍率軍六千攻打建奴,一次出動的火炮多達三百門,可大多都是小炮,對陣建奴的結果仍然是慘敗。大凌河之戰時,明軍沒有野戰能力,祖大壽被逼得吃人肉……唉……終究還是因為野戰不是建奴對手,炮雖多,也沒有用……”

“是的,他們被打敗了!”保羅說道,“原因很簡單,使用的是小炮,小炮的威力實在有限,所以根本就贏不了戰爭。如果想要贏得戰爭非用大炮不可。大炮才是戰爭之神。”

李存真問道:“這麼說保羅先生有辦法在野戰中使用大炮?不僅僅只是攻城或者守城的時候了?”

保羅一臉的驕傲,說道:“當然了,公爵大人。這其實就是我要說的第二點,也就是火炮上車技術。現在已經是十七世紀了,早在十六世紀的時候,我們歐洲就已經掌握了兩千五百磅火炮的上車技術,按照大明的規格怎麼也有兩千斤。”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