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這幫人越來越近,距離谷口僅二里地有餘卻絲毫沒有停下的跡象,諸人全都緊張起來。

“督主,給滅了吧!”屠元見對方不過五十餘騎,便有了想法,伸手招來況韌讓他去把部下調來,以五十個神箭手出其不意突襲,滅殺這支人馬不是難事。

常宇一把拽住要去調人的況韌,盯著那撥騎兵輕輕搖頭:“若殺這支騎兵,必會暴露行蹤,這撥人不像是探馬,探馬一股最多二十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若是探馬殺了就殺了,他們一出去搜集情報幾天不回營都屬正常,所以在摸虎山殺掉的那撥探馬尚未引起清軍注意,否則阿巴泰和豪格早就嗅到什麼。

但這撥人明顯就是出來放風來著,最多一個時辰不回營便會引起注意,更何況此時白日營地周邊還有其他巡哨,一旦動手必然會驚動,那時候宮字營的伏兵就會暴露,一切籌謀都付諸東流了。

二里地轉眼即逝,五十多人的清軍小隊放馬踏雪,直奔山谷口而來,馬上人不是發出各種吆喝聲,時而如嘰裡呱啦如獸語嘶吼,時而縱聲大笑,根本不知道距離他們二百米外的雜草叢窩著四五個明軍。

屠元和賈外熊有點沉不住氣了,在小太監耳邊嘀咕著,幹了吧,幹了吧……。

常宇凝視那隊人馬,山谷口亂石荊棘較多,他們速度放緩了一些,在谷口徘徊在說著什麼,好似在商量要不要進谷。

別來,別來,常宇暗自祈禱,他不想因小失大,但若這幫人真的進谷了,那卻不得不射殺來隱藏行跡。

於是便密令況韌返回谷內讓他的手下準備伏殺。

清軍小隊最終還是決定要進谷了,一行人緩緩騎行愈來愈近,幾十米的距離,已讓潛伏在草叢的常宇等人看得清對方的面孔。

“感覺應該是個小頭目,瞧丫那耀武揚威的勁”李鐵柱瞄著那隊人馬中的一個青年壯漢一臉的鄙夷。

所以才殺不得,但好像不得不殺了,常宇嘆息,令屠元幾人做好準備,這隊人馬一旦進谷便會遭到況韌的人手射殺,他們將會立刻斷後堵住谷口不放走一人。

五十米,三十米,二十米,十米……這幫清軍近在眼前,在谷口一邊嬉笑一邊四下打量尋找獵物痕跡,卻不知距離他們十餘米的做邊谷口的雜草叢的雪窟窿裡就藏著幾個殺氣騰騰卻又大氣不敢喘一口明軍。

突然,距離谷口僅一步之遙的這股清軍小腿舉目朝東齊刷刷的望去,然後隨即打馬直奔東邊而去。

呼……小太監幾人長長呼了口氣,剛才緊張到手心都冒了汗。

“媽的,躲過一劫!”常宇嘀咕,卻不知是說誰,這股清軍小隊又或是他們。

但數日後他再次見到這個青年小頭目的時候,當即就給了自己幾個耳光,驚得吳三桂和唐通一臉駭然,不知道他發了什麼瘋。

假若常宇此時知道眼前這個小頭目就是清軍中赫赫有名的戰將尼堪的話,他當然也會發瘋,瘋狂的幹掉他,幹掉一將,可比千軍萬馬!

只所以讓尼堪在他眼皮底下這樣躲過一劫,是因為他們這群傢伙沒見識,哪怕此時吳三桂的家將吳釗在身邊他也能根據軍服推測出這個清軍頭目大有來頭。

很可惜,小太監以及身邊這幾個心腹從未和清軍有過交集。

很可惜吳釗此時在谷內潛伏。

很可惜,尼堪這條大魚就在眼皮底下溜走了。

尷尬的是,小太監現在還在慶幸人家走了呢。

眼前清軍小隊突然離去,小太監等人松了口氣,不過隨即又很好奇是什麼把他們勾引走了。

使了個眼神,賈外熊在雜草叢中朝谷口外鑽去,然後隱在一塊山石後探出頭朝東望去,不由眉頭一挑,隨即回到常宇跟前:“督主,清軍大隊人馬回營了”

看來吳三桂沒找到合適的時機,常宇皺眉略一沉思,抬頭看了看天,太陽隱在陰雲中若隱若現,已近晌午。

幾人潛回谷中,士兵正在進食,乾糧加雪,那味道,誰吃誰知道。

行軍打仗可不是郊遊狩獵那般自在,風餐露宿乃家常便飯,一支軍隊若連這點苦頭都吃不了,還指望他們打硬仗?何況此時他們正在執行一件極其重要的任務。

趁現在正好磨練一下這支平日逍遙慣了的皇家兵,讓他們什麼才是真正的軍人,什麼才是真正的戰爭。

常宇和幾個心腹躲在石頭縫裡避風密議一番後,立即遣人回寧遠城給吳三桂報信,下午尋機激怒阿巴泰動手,實在沒的機會,那就晚上襲營!

否則過了今晚時只怕更難。

一來士兵的口糧和所處嚴寒環境難以再堅持一晚,其次多爾袞的大軍越來越近,隨時都可能到了地頭,再不動手恐怕沒了機會。

晌午過後,正在總兵府茶餘飯後和唐通議事的吳三桂接到常宇的傳信後臉色開始變得凝重起來。

讓其傾營而出在山谷中前後夾擊是為最佳,其次清軍出半營,一旦開打餘部救援,常宇側擊。

小太監雖輕描淡寫的讓他尋機激怒阿巴泰,這個所謂的“尋機”其實就是殺掉羅洛渾!

殺掉羅洛渾的確能激怒阿巴泰,但是激怒之下他真的就會立刻出兵殺過來為小羅報仇麼?聽到小羅被殺這個訊息後,雖然會激怒他,但同時也給他敲響一個警鐘:明軍如此,一定有所圖!

也許他會隱忍幾天等多爾袞大軍到了才發兵圍城,

看來這個“尋機”,並不是一步好棋,有可能適得其反,讓他清軍反而嚴加提防。

只是,眼下形勢也如小太監所言那般嚴峻,伏兵不能堅持太久,多爾袞的主力大軍越來越近,形勢迫在眉睫!

吳三桂有些焦躁,唐通是副手,你叫我幹啥我就幹啥,但出謀劃策的事最多也只能給個建議,小太監雖有決斷權,但身在野山谷潛伏,傳遞訊息一來一回浪費時間,他們沒有那麼多時間耽誤,眼下如何形事全靠他一人拍板。

就在吳三桂拿捏不定的時候有人來報,一支騎兵約四千人從山海關出關而來,已近中後所。

誰的人馬?吳三桂和唐通一臉疑惑。

“似兵似匪似民似賊,看不出個所以然,向前探問,支支吾吾說不個明白,只說封督主明前來支援寧遠”。

一聽這話,吳三桂和唐通恍悟,原來是他來了。

“唐總兵,現在有看客來了,這出戲咱麼要是演砸了可老丟人了!”吳三桂苦笑。

唐通也是一臉的苦笑:“那就儘量唱好這一出大戲吧,搞的熱鬧些也好讓客官盡興不是”

大戲?吳三桂先是挑眉,隨即舒展,臉上浮起一絲冷笑:“那就大吧!”

…………………………………………………………………………

恭喜賈外熊榮獲本書宗師,感謝打賞,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援!(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