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戰線最近局勢很複雜也很亂,導火索就是李巖出其不意打下對岸賊軍的耳目城堡朝邑,隨即雙方你來我往各顯神通終於把水攪渾了,使得河津被圍,潼關一觸即發,大荔更是險些被官兵破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作為西安的中路大門,大荔的存亡牽一髮而動全身,兩方人馬在這較力,若非劉芳亮千鈞一髮前來馳援,官兵已然破了大荔。

最終官兵帶著遺憾北去抓兔子了,而大荔城內則全是劫後餘生的慶幸,滿城嚎哭的聲音持續到很晚很晚。

有的是無辜百姓遭了戰火死了人,肝腸寸斷。

有的是戰友戰死,痛心疾首。

有的則是劫後餘生放生痛哭發洩情緒。

不過到了後半夜,終於安靜下來了,哭的人累了,困了,特別是堅持了幾乎三個日夜沒睡的士兵,前一秒或許還在吃著乾糧下一秒頭一歪腿一伸就睡著了。

但有人睡不著,即便眼已然佈滿了血絲。

高一功,劉芳亮,田見秀,三個賊軍大佬!

雖在千鈞一髮之際將進攻的官兵擊退,使得大荔城還攥在手裡,幾人只有慶幸還談不上喜悅,畢竟誰也不知官兵的下一次進攻在什麼時候發動,自己又能否扛得住。

天黑之前官兵數千騎兵繞城襲擾,讓他們心神繃緊,而後又來了許多人圍城,當時三人都做好破釜沉舟的準備,哪只城外官兵只是將傢伙什拖走了,並未進攻,松了一口氣之餘也開始疑惑官兵此舉何意。

難不成是要撤走?

不太可能,打了三天拼的那麼厲害怎麼可能就突然放棄了,就因為了來了援兵?

但他們為什麼把傢伙什拉走啊。

三人想不通,但也知道官兵短時間內不可能在發動大規模的進攻,至少要恢復個一兩天的時間,在這個時間段內他們要儘快修復防守工事以及遣人去外邊求援。

而且即便這幾天內官兵發動進攻他們還是有把握擋一下的,而且外邊還有兩三千兵馬,雖不多,但若能在官兵攻城的時候從外襲擾一下,劉芳亮再率兵出城搞一下,城上防守依然由高一功和田見秀負責,如此三保險之下,足夠撐到援兵前來。

手下將士已是疲憊不堪,可城防修復卻拖延不得,於是城中百姓不論男女婦幼都徵用,更是遣探馬出城嚴密監視官兵舉動。

三人雖疲憊卻根本睡不著,猜測官兵的下一步行動,潼關那邊打了沒有,闖王到底怎麼回事……

不知不覺天色漸涼,眼見一夜沒動靜三人也再也撐不住準備睡覺時,探子來報說,官兵有騎兵封鎖了蒲州周邊令他們無法靠近官兵大營,但即便如此還是讓他們發現一支官兵去往朝邑方向。

官兵糧草不足,應該是去朝邑或者蒲州押運糧草的隊伍,三人果斷做出這個猜測。

這個猜測自然是有根據的,雖然李巖破了朝邑甚至出兵圍攻大荔,但他絕對不可能將糧倉轉移到朝邑城內,糧草是軍隊的命根子絕對不可能置於險地,即便上萬大軍在對岸,他也只能分批次運過去,比如一次供應三五天的分量。

這個猜測當然是錯的,那是吳惟英的神機營,但也不是全錯,馬花豹等人的糧草確實已見底了,也確實讓吳惟英捎話過去請求補給。

之所以沒有等補給到在發兵實因兵貴神速,且他們料定那三個兔子窩裡應該也有不少存貨,只要破城吃的喝的都有了。

至於官兵的騎兵在城外遊走攔截封鎖他們的探馬,那就是他們要準備作長時間圍城的打算了,更是要切斷他們和外界的聯絡。

圍城可以,但切斷與外界聯絡不行,三人商議之後,決定要出城打一波,掩護探子衝出去求援。

不過未免著了道,三人相當的謹慎,先回房小憩一會待天色大亮後登城觀望,見城外四周有不少騎兵在遊蕩,有的甚至就在近在護城河外,只要見到有賊兵探子出城就張弓疾射或者縱馬圍追堵截。

聲東擊西,劉芳亮令手下一賊首率兵五百從北城衝出去,另有三十餘探馬從其他門出城,很快就被城外的官兵發現開始圍追堵截,只有北門外的官兵見賊軍勢眾打馬就跑,待賊軍追出數里之外,數千官兵迎頭殺了過來,賊軍不敵撤回城內。

除了北門跟隨出城的十幾個探馬在被官兵大軍攔截前朝西衝了出去外,從其他門出去的三十餘騎皆被攔了回來,但報知並未遭遇大軍。

只要有人衝出去了就行,劉芳亮沾沾自喜,但同時也犯了疑惑,官兵大營方向在東,為何其攔截部隊的主力在正北方?

“他們這是要打北線的主意了”田見秀第一個反應過來,但高一功和劉芳亮還不相信,捨近求遠,放著大荔不吃去嚼那幾根骨頭?

還有他們為什麼要輕易放棄大荔不打?

“或許是一箭雙鵰,圍大荔的同時分兵去打那幾個小城”田見秀如此認為。

三人都皺了眉頭,北線兵力空虛根本不堪一擊,很顯然被李巖鑽到了這個空子,這讓他們非常氣憤卻又無奈,所謂的明明看破對方的心思卻素手無策。

這個時候都自身難保了,根本無法去馳援。

並且……也沒必要馳援!

“那幾個小破城嚼之無味,棄之不過略顯可惜罷了,若能因而令明軍分兵減輕大荔的壓力倒也值得了”劉芳亮如此說,田見秀皺眉想反駁,但終究還是嘆了口氣。

北線那幾個小破城的存在自然有他們的作用,只是眼下無論他們有什麼作用都救不了的。

“沒錯,明軍佔了就得分兵去守,這樣一來大荔就會減輕很多壓力,只待咱們打退這些狗日的,將來再拿回來便是”。高一功如此說,田見秀嘆口氣,也只得這般了。

“咱們不能坐以待斃,眼下我倒有一計”劉芳亮突然咪起眼睛:“所謂兵行詭道,咱們現在處處被動何不和他們來個出其不意”。

“你總不該會想著去打蒲州吧”高一功哼了一聲。

“那到不至於”劉芳亮笑了下:“俺還是有自知之明的,眼下沒那個實力打蒲州,甚至連打朝邑都有心無力”。

“那你想幹啥,別繞彎子了,說吧”高一功催促道。

“突襲他大營!”劉芳亮嘿嘿陰笑著看向田見秀:“田兄覺得如何?”

咦……高一功倒吸一口冷氣看向田見秀,論智謀田見秀是他們中的天花板,這個提議實在太令人意想不到也太冒險了,所以都想聽聽田見秀的意見。

田見秀皺了眉,心裡頭在仔細的盤算著這件事的可能性,剛險遭破城厄運,此時如履薄冰之際,自保都不足還出兵奇襲明軍大營……

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那明軍也絕對意想不到!

若真破了其大營,困境立解,甚至還可分兵馳援北線又或打朝邑也無不可!

“此計可行,但須從長計議”田見秀蓋了章,但劉芳亮急了:“兵貴神速,再從長計議明軍都開始動手打咱們了”。

“那你總不會今晚就動手吧!”田見秀一愣:“而且明軍在城外耳目眾多,你剛出城就會被其發覺,如何突襲……你莫非要故技重施?”

“有何不可呢?”劉芳亮嘿嘿一笑:“所謂兵不厭詐,虛虛實實百試不爽啊”。

“行啊你,東征一行學到不少本事啊”田見秀嘿了一聲,心道這劉芳亮比之往日確實長了不少本事!

劉芳亮嘆口氣:“吃一塹長一智,看的多了,經歷的多了,吃的虧多了,自然就會學到些有用的東西”田見秀眉頭一皺:“你這話裡意思莫不是還跟了那大太監的學到了東西”。

可不是,劉芳亮又是一聲長嘆:“當時咱們多好的勢頭,多大的陣仗,都在他手下吃了大虧,可論本事他真的有那麼厲害麼,呸!都是些下三濫手段,可他麼的偏偏就是這些上不了席面的下三濫手段實用的很!”

“既是如此,咱們就以毒攻毒吧,且先說一下你的打算”田見秀把話題拉了回來,劉芳亮頓了一下:“他的攔截部隊在北邊,說明是在防備咱們北去救援,那咱們就偏偏派出一隊人馬佯裝北上救援,再出動小股人馬纏住他的周邊的探子,主力趁機撲向他的大營……我從三原來時用的就是這招!”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