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宇給吳孟明使了個眼色,讓他帶隊先行出城,這才回頭應了周遇吉:“周總兵可有事?”

周遇吉已近前,對常宇抱拳施禮後:“末將有一事告之,城中糧草嚴重不足,又加援兵近三萬更是捉襟見肘,估摸難撐七日,而且朝廷欠餉半年有餘,缺口五十餘萬,眼下要趕緊想辦法解決,大戰之前不能亂了軍心”

常宇聽了有些吃驚:“欠餉缺口達五十餘萬,怎會這麼多?”

“太原原本兵力十萬餘,欠餉半年有餘,按照賬面上來算的確五十餘萬,當然其中水份不小,不過具體數額最快明日才能統計出來,但即便剔除水份相差想來也不大”。周遇吉解釋道。

相差不大?相差大的很嘍,常宇暗笑,史料記載賊軍攻太原之際,太原有兵力十萬,事實呢,老弱病殘都加上撐死六七萬足以,三四成的水份還叫不大麼。

但此時具體統計數字未出,他也不好說什麼,只是點點頭:“咱家從大同拉來四十萬兩銀子,可先拿來應急,明兒把兵力統計好便發下去,但咱家希望這其中不要在有剋扣,煩請周總兵告知你那些部下,既往的可以不糾,但現行的,嘿嘿,大同的姜瓖就是先例”。

常宇說這話的時候是盯著周遇吉身旁的幾個武將說的,果見幾人變色,其實早在下午城樓議事的時候,常宇已經通報姜瓖被砍一事敲打過這些部下。

“諒他們也不敢”周遇吉臉色冰冷,隨即又道:“糧草之事……”

“咱家從大同來時已告知王繼謨,隨後他會押送糧草過來,不過要費些時日”說著微微一頓:“這樣吧明兒等我回來先去晉王府借點”。

周遇吉微微點頭,看了一眼城門方向:“廠督是要出去……公幹?對了,剛才末將在兵營時,見府軍衛開拔說要出城……”

周遇吉此時統管太原軍務,任何一支人馬的調動他都有權管轄,只是心下還是拿不定這些隨常宇來的皇帝親衛是否包括在內,想問卻不好明言,此時看似隨口一問,其實藉此要答案。

“嗯,咱家下的令,讓他們出城辦點事”常宇淡淡說著看了周遇吉,卻見他眉頭一挑,果然有了懷疑:“常公公此時出城……”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的確常宇此時帶大隊人馬出城實在惹人懷疑,說是刺探情報吧,軍中有專業的夜不收,根本用不著廠督的人出馬,即便你可以派東廠番子或者錦衣衛去刺探但也不用這麼大陣仗,何況還廠督和錦衣衛指揮使親自出馬,難道出去找賊軍單挑,更不可能,風塵僕僕剛到太原,休息不到半天,就匆忙出城,有貓膩。

其實若是別人即便懷疑也不會問,沒那個膽子。

但周遇吉不同,一來這人本就剛勇,直性子,加上此時統領太原軍務有權過問,其次他和常宇一路相談甚歡,知其人不惡,都是性情中人,即便有唐突也不會怪罪。

額……常宇本欲尋個藉口打發,但轉念一想還是如實所說,伸手揮退周遇吉身邊幾人,讓他靠前,然後低聲道:“去做一件你不齒的事”。

周遇吉先是一怔,隨即眉頭緊皺,有點不相信的看著常宇:“劫掠?”

常宇微微點頭:“算是”

“那此舉與賊何異?”周遇吉聲雖低,但情緒異常飽滿,看得出來他有些激動。

“自是與賊不同!咱家一不搶平民,二不劫殺百姓,只取應取之財”常宇口氣也硬了起來,低聲嘶吼:“賊軍所過,寸草不生,咱家不取憑白便宜了賊子,尚此時國庫虧空,不取拿什麼給士兵養家餬口,又憑什麼讓他們為國捐軀,此事雖為人不齒,但為國過民不曾藏私,咱家願擔這罵名!”

從未見常宇如此激動,甚至眼睛都發了紅,周遇吉頗感意外雖知常宇心中激動,卻難以理解他承擔的壓力,但從其言語神態也知其為公不藏私心中有了委屈。

於是重重呼了一口氣:“何為應取之財?”

“韃子奸細,通敵奸商”常宇也是呼了口氣,稍稍平復些情緒。

周遇吉便不再言語,甚至都沒問是否有證據,以他對常宇瞭解,沒證據不會動手,以他對東廠瞭解,沒證據也能搞出證據,深知此事不可阻。

“此行當需小心,賊軍北上,定然有不少探子或小股人馬散於四下,極有可能遇到”。

“求之不得”常宇嘿嘿一笑,揚了揚手中長刀:“再不磨就生鏽了”說著轉身打馬而去。

周遇吉眉頭深皺,望著飛雪中那賓士而去的背影,怎麼看都不像是個太監,卻似一個威風凜凜的戰將。

沒錯常宇出城便是為了打劫,這也是他能把吳孟明釣到太原來的誘餌。

劫誰?自然不是平民百姓,從太原南下,一路太谷,祁縣,平遙,介休,那都是山西富商的雲集之地呀,像後來的清朝晉商八大家十之七八都出於這幾個地方,此時雖不及後來聞名全國,但也家底豐厚。

但這些人都不在常宇劫掠之中,如他所說,只去應取之財,這些地方富戶雖多,卻未查明有通敵賣國的惡跡,他的目標是後來被滿清皇帝封為八大皇商之首的範永鬥!

明清之際是晉商發家之始,其初多為糧商,這受惠朝廷政策,當時陝甘山西運糧不便,費用巨大,朝廷吃不消,便有人湊請讓商家代勞換取鹽引,朝廷批准。

於是便有大批商家幫朝廷運糧食換取鹽引,然後到鹽礦取了鹽在指定區域銷售,如同後世的菸草管理差不多。

但當時鹽是香餑餑呀,滿蒙草原民族急缺物資之一,加上當時開放張家口這個貿易城,廣招四方商賈,於是這些晉商就趁機貿易機會走出關外,然後在關外包地僱人耕種,販糧之際又發展了,除油鹽醬醋茶之外的馬匹,鐵器貿易,慢慢做大發家,慢慢的都成了奸細。

這其中以範永鬥為首的八大商做的最大,範永鬥更儼然山西首富。

有人會疑惑,範永鬥在張家口,常宇跑太原這邊劫個毛線啊!

那是因為範永鬥祖籍山西介休張原村人。

又有人會問祖籍會有錢麼?

答案會肯定的!

便是後世哪個小村莊走出的人在城裡發展不錯,都會回鄉蓋個樓放著,即便沒人住。這種心理可以理解是一種鄉思,但更為一種傳統。

而現在就是處在一個傳統年代,范家到介休至範永鬥已八代,在當地富甲一方,財大又氣粗,但真正走出去把生意做大的其實是範永鬥他爹範明,範明做大以後又把長子範永魁帶出去,等到範永鬥大展拳腳的把范家生意版圖再擴之時,範明已經退休到回介休張原村,範永魁同樣回到父親身邊掌管當地生意。

古人記根不忘本,在外賺多少錢,除了流動資金外,大部分都會運回老家,這點從電視劇,走西口,闖關東又或喬家大院中都可以看到。

所以常宇推斷,此時介休張原村範永鬥老家絕對不缺銀子,一時間動不了張家口的範永鬥,那就先去去他老家取點本。

太原到介休近三百裡地,但張元村在介休東北靠近平遙,其實不過兩百裡地,雙馬換騎,以戰馬均速六十公裡每小時計算,兩三個小時足矣,但顯然就是神馬也不能馱著人以這個速度跑百公裡不停歇,所以他預計天亮可達。

一行百二十人,五十錦衣衛,五十騰驤衛加二十常宇的太監軍隨從便冒雪出城。

行至城外五里地荒野,常宇呵停隊伍,掃了部下一眼,全是精挑細選的壯漢,但大部分人神態間還有疲憊之色,畢竟一夜露宿剛到太原休息不到半日又被拉了出來。

“諸位可知此行目的?”常宇笑問。

眾人搖頭不知,連程明等不知曉,手下這些小兵又如何得知。

“去乾點黑活”常宇嘿嘿一笑,眾人有些明白但不確定,互相對視尚有疑惑

“事成,每人百兩白銀!”常宇淡淡一句,立刻讓這百餘人炸開了鍋,差點就歡呼起來,百兩銀子!!!如同後世中了五百萬一般!

“廠督大人,可否明細一些”程明湊近問道。

常宇搖頭:“不必知道太多,讓殺人時候殺人,讓跑時跑人,一切聽令行事,事成之後白銀現取”。

“是,卑職聽令”程明等趕緊應道。

常宇微微回頭,天色漸黑,遠處有依稀人影和馬蹄聲,他知道那是唐破天率領的三百府軍衛緊隨其後,以防不測,畢竟按照時間線,賊軍此時也應到了汾州境內,而介休和汾州近在咫尺,和賊軍散勇相遇的機率還是有的。

從太原南下分東西兩路,西路下去是清徐,交城,文水,到汾州,東路下去晉中,太谷,祁縣,平遙到介休。

常宇率眾打馬冒雪狂奔,直取東路,前方自有踩完點的錦衣衛帶路。

………………………………………………………………………………………………………………………………………………………………………………

祝大家週末愉快,感謝書友的喜愛和支援,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書友161027105……感謝吃清屎的教授,感謝憂鬱的浪漫……以及未點名的投票的書友們!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