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忠直

李清慘笑道:“梁氏專橫跋扈,陛下親政數年尚不得權柄,如果家先生是忠臣,為何不與李清攜手,殺回興慶府,以清君側?”

家梁搖頭:“因為我並不贊同你的行為。曲野河南,乃我夏人數代血戰才換來的國土。今日可割曲野河南地,明日是否就可割河套?後日是否就可割漠南?”

李清說道:“西夏數敗於宋,現在只能臥薪嚐膽,力求振作。宋朝咄咄逼人,如不以曲野河南暫緩其心,我們哪裡來時間措手內政?”

“家先生以鐵甲勁旅為西夏增強軍力,固然大功,但那是以民生凋敝為代價的!”

“如今夏國早已危機四伏,家先生所為,不過揚湯止沸。”

“薪不盡,火不滅,揚湯止沸,何如釜底抽薪?”

家梁吟誦道:“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

“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於顛覆,理固宜然。”

“古人雲:‘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

“侍講這典故,祖籍老鄉蘇老泉也同樣引用過,家梁原樣奉還。”

“先生!”李清大急:“先生看看如今朝中,還能對陛下以臣禮相對者,無非你我二人!”

“我知道先生心性高潔,不是貪陋之輩。可就是想不明白,先生既然以天下為重,如何不能與君上齊心協力,懲治外戚,勵精圖治,共御外辱?”

“而後逐鹿中原,會獵汴京,隳趙宋宗廟,與遼廷抗禮!”

“聖天子在上,你我二人聯手,三十年內,天下何足平?!”

家梁正視著李清的眼睛:“侍講,既然明知道今日朝中,陛下勢單力薄,為何還要一而再,再而三,鼓動陛下與太后相抗?”

“陛下與太后,乃母子血肉之至親,如今卻反目如仇讎。這讓百姓如何看待我夏國皇室,讓天下如何看待我大白高國?”

“李君乃大儒之後,如何不知道儒家以仁孝立身?為何要讓君上行此悖逆之舉?”

“曲野河南,歷來為後族所有,所以庇護其子弟衣食。”

“你卻故意讓陛下出賣大夏國土,斷絕後族饗地,拋棄當地子民!”

“你這是陷君上於不忠不孝,不仁不義,卻還振振有辭,用高尚的理由來掩飾自己的卑鄙下作。就這樣還想讓大夏復興,無疑南轅北轍,緣木求魚!”

“你這樣做,只會將大夏拖入萬劫不復的深淵!不,你已經讓大夏淪入了深淵!”

李清被家梁罵得搖搖欲墜:“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這樣的話,天底下說過的人太多了!”家梁毫不領情地打斷:“你的心裡根本就沒有大夏和君上!你只是想要利用他,讓他成為你的一面大旗!讓他成為你施政的傳聲筒!”

“你對君上,對太后,從沒有一點點起碼的尊重和敬畏,你想要做得,是成為大夏的商鞅,王安石!”

“但是你從未想過,革新舊制,如履薄冰,得不到秉政者的支援,一定會失敗!”

“你的妄想,你的野心,讓你不顧政局,不顧國情。”

“陛下走上今天的道路,全是因為你的唆使!”

“你不是什麼悲情的英雄,你就是西夏的千古罪人!”

李清搖頭:“如今再說什麼,卻也都已經晚了……也罷,一切罪孽,俱在李清一身,與吾皇無幹。”

說完對著家梁拱手,然後深深地彎下腰:“先生,國是稠溏,今後就多拜託了。李清萬死莫贖,告訴陛下,我對不起他。”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你幹什麼?!”家梁縱馬過去掰起李清的肩膀,怒喝道:“君上尚在危難之中,你豈可就此一死撒手?!”

卻見李清的胸口上已經插上了一支匕首,眼神漸漸渙散:“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堯舜……上,再使,再使……”

家梁抱著李清一起跌落馬下,大喊道:“來人!來人給我救活他!讓他回到興慶府再死……”

……

西夏,興慶府,慈寧宮。

偏殿內,一尊玉石般的白瓷觀音像前,梁太後跪在蒲團之上,一手搓著一串宋國的七彩琉璃念珠,一邊低聲吟誦著經文。

梁太後的倖臣罔萌訛守在殿外,見到家梁一身血汙地過來,皺起了眉頭,輕輕地對他搖了搖頭。

家梁後退了兩步,撩起衣襟,跪倒在了雪地當中。

殿內的吟誦之聲不知道過了多久,“叮——”終於一聲清越悠揚的鐘磬之聲響起,殿內梁太後問道:“可是家先生來了?”

罔萌訛趕緊說道:“已然在殿外跪了很久了,娘娘快讓家先生進來吧。”

梁太後卻沒有搭理罔萌訛,只是問道:“李清那逆賊,可拿回來了?”

家梁跪在雪地當中,肩膀和頭頂已經落滿了雪花:“為臣罪該萬死,雖然在懷戎堡外截住了李清,卻一時不察,讓他……畏罪自盡了。”

梁太後的聲音冰冷:“家先生一片赤膽忠心,罵得李清那賊子無言以對,只有含羞自盡。快意倒是快意,不過反倒讓他死得過於輕巧。”

家梁低頭:“是為臣疏忽,本以為李清忠於君上,必然有所承擔,卻是臣……見人不明,高估了他……”

梁太後冷笑一聲:“時值今日,你還要為那逆子說好話?”

家梁叩首道:“君上誤交匪人,的確有過錯,但是望太后念在母子親情,再饒恕他一回。”

梁太後的聲音激怒起來:“我容忍他夠久了!若非先生屢次規勸,我早就廢了他這個皇帝!”

家梁急道:“萬萬使不得,今上乃太后獨子,如太后廢子另立,那就蹈了青唐吳氏的覆轍,大夏嵬名一族必定不安。”

梁太後沉吟了一陣:“密信可拿到了?”

家梁說道:“此刻就在臣的袖中。”

梁太後的聲音終於和緩了下來:“進來吧。”

家梁站起身來,因為在雪地裡跪得久了,不禁身體僵硬,一個踉蹌。

罔萌訛趕緊扶住,家梁還要推謝,罔萌訛卻輕輕對他搖了搖頭,就這樣攙扶著家梁進了大殿。

梁太後見到家梁如此狼狽的樣子,怒氣一下子就消了:“先生赤心報國,為了彌合我母子費盡心力,我這裡是領情的。”

“就怕別人銜恨入骨,恩將仇報,沒了我的庇護,今後先生難有好下場啊。”

家梁拱手道:“臣束髮受教,忠信二字未敢或忘,如果這般也難得好下場,那也只能認命。”

梁太後認真地看著他,過了好一陣,才噗嗤一笑,頓時整個大殿都明麗了一分:“先生可真是太有趣了,既有漢人儒生的忠諒迂直,又堅持要恢復夏人的血性勇武。這就是宋國蘇油所說的,人生來就是……矛盾的?”

家梁說道:“臣以為並不矛盾。先秦儒生,口誦詩書,劍橫六國。孔門子路,宰予,皆有萬夫不當之勇;荀門李斯,韓非,陸賈,張蒼,一樣也是鐵骨崢嶸之輩。”

梁太後說道:“你是真君子,真儒士,遠比景詢李清那等迂腐做作之輩,明白得多。剛剛說的那些人物故事,先生閒暇之時,要多講給我聽聽。”

家梁取出密信遞上:“要是娘娘有興,家梁自當奉從。”

密信上還有蠟封,梁太後檢查了一下,將信開啟,不由得勃然大怒:“小兒焉敢如此戲弄老孃!”

家梁抬頭,卻見信封裡只有兩張空白的信箋。

梁太後怒極,正要將信件撕毀,家梁趕緊制止:“娘娘且慢!裡邊恐怕有些玄機!”

梁太後這才停下手來,將信件交給家梁:“先生看看,到底有何古怪?”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