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沒想到,本場比賽的轉折點竟然是一次扣籃。

“這是一場改變整場比賽節奏的扣籃,原本斯洛維尼亞依靠自己後場雙槍的強勢始終佔據著場上主動,如果按照上半場的節奏打下去,斯洛維尼亞大機率將贏下比賽,只靠季峰一個人得分顯然是不夠的。”

“但季峰證明,除了得分這件事以外,如何得分也很重要,在最關鍵的時候,季峰完成了一次足以載入籃球史冊的扣籃改變了戰局,他搶斷德拉季奇,並飛躍拉科維奇完成扣籃,一個回合將斯洛維尼亞發揮最好的兩個人全部制裁了一遍,尤其是那個扣籃,那真的是我十年裡見過最誇張,最不可思議的扣籃了,放在籃球史上,可能也只有文斯卡特當年的隔扣能與之一戰。”

“在這樣的扣籃下,雙方勝利天平發生了轉移,中國隊氣勢如虹,大致,阿聯和王仕鵬得分開關終於被開啟,而斯洛維尼亞則陷入了彷徨,勝負由此逆轉。”

“5分的分差足以帶走勝利也足以讓季峰繼續名留青史,他本場比賽再次砍下41分8籃板10助攻的大號兩雙資料,比賽至今場均得分依舊在40分以上,他就是我見過這個時代最好的球星。”

“讓我們恭喜中國隊,他們配得上這場勝利。”

ESPN的解說在賽後分析這場比賽走勢的時候說道。

“中國隊贏啦!中國隊贏啦!5分的優勢,中國隊戰勝斯洛維尼亞晉級世錦賽的四強!”

“讓我們恭喜中國隊,創造嶄新的歷史!中國男籃最棒!”

裁判的哨音斷絕了斯洛文尼亞人追分的希望,中國隊將5分的優勢轉化為了勝勢,他們成功擊敗了對手,率先晉級世錦賽四強!

這是中國男籃歷史上第一次在世錦賽上殺進四強,創造了男籃參加世錦賽的最好成績,與此同時,中國隊距離自己首個世錦賽獎牌僅有一步之遙了。

中國球迷的興奮可想而知,賽後第一時間,於佳和張指導就代表全國球迷為中國隊送上祝賀,張指導還拋下球迷,第一時間趕去場內,準備第一時間對季峰進行採訪。

事實證明張指導還是有先見之明的,儘管中國隊還在放肆的慶祝勝利,季峰還被阿聯等人抬在空中沒下來,但這抵擋不了媒體的熱情,瘋狂的媒體一秒鐘都等不了了,在比賽結束第一時間就衝上去將季峰團團圍住。

“季峰,那個扣籃是你早就準備好的麼!”

“季峰季峰思密達,這樣的扣籃會不會太過於殘忍了。”

“你們已經闖進四強,下一步會展望決賽麼!”

“半決賽打塞爾維亞你們有多大的把握呢!”

“本場比賽除了你以外其他人發揮不佳,對此你怎麼看!”

……

瘋狂的記者,洶湧的人潮,海水一般的問題。

當然,季峰對此已經有了充足的經驗:

“這個扣籃是臨時起意,拉科維奇站位很好,我強打很可能會犯規,而且也不能輕易閃躲過去,所以我就扣籃了。”

“殘忍?韓國的這位大媽你還是回家看少兒頻道吧,籃球真的不適合你。”

“打進四強已經完成了我們的既定目標,但既然來了,當然想進決賽看看。”

“塞爾維亞是一支強隊,我們和他們,0-10吧,除非他們主將斷手。”

“這場比賽除了我,阿聯,大致得分上雙,王仕鵬也進了3個三分,你管這叫狀態不佳,你很膨脹啊。”

三言兩語但是滴水不漏的應付完記者,季峰終於可以返回更衣室享受屬於他的勝利了。

過程有些驚險,季峰發現他還是高估自己這幫隊友了,說真的,如今這支球隊,除了大致,阿聯,其他人水平都很一般,孫悅沒啥成長,王仕鵬等老將已經快到了退役年齡,至於新人,別提了,至少現在這波是完全不行。

要想改變中國籃球的現狀,還是需要從更基層抓起啊!

這也是季峰一直在做的事情,不管是辦訓練營,還是舉辦慈善賽,亦或是參加國際大賽,目的都是能夠繼續增加籃球的影響力,讓更多人走進籃球這項運動中來。

當然了,籃協以及人才選拔機制問題很大,不過這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解決的,季峰也曾和大姚聊過這個問題,他們也一直在做著努力與嘗試,也許過不了十年,中國就會有更多優秀的人才湧現。

當然,這都是後話了,現在季峰還是需要想想如何依靠這幫人馬繼續前進。

不過不管怎麼樣,打進四強都是一個很好的成績了,季峰也終於能夠稍稍松一口氣,不過這還不是季峰的終極目標,接下來,就是想辦法打進決賽了!

季峰將目標和鄧華德交流了一下,於是比賽剛結束,鄧華德就領著教練組回去分析塞爾維亞了,至於季峰則留在場館裡觀看接下來美國的比賽。

話說,這屆美國隊被稱為歷史上最弱的夢之隊,時間退回到兩個月前,當時這支美國可謂問題重重,自老K教練集結球員完畢後,社會輿論便是一片譁然:在痛斥“夢八”成員不夠愛國外,媒體也對這支球隊的前景疑問重重,所謂領袖杜蘭特,一個不到22歲的傢伙;所謂的精神領袖比盧普斯,是一個在上賽季帶領掘金季後賽首輪遊的傢伙…

這樣一支七拼八湊,壓根沒有像樣內線,堪稱92年以來史上最弱美國隊也能奪冠?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當時丟擲這樣的疑問,酒吧裡喝高了的醉漢也會對此嗤之以鼻,尤其是目睹西班牙逐漸宇宙化後,就連一貫口氣大於力氣的美國媒體同樣變得微小謹慎起來。

甚至就連列強都對不把這支美國放在眼裡,歐洲凱撒大人便在賽前揚言:不談世界,整個歐洲有能力做掉美國的就有4-5支球隊。

而向來謙遜的加索爾似乎也對西班牙男籃充滿信心,言必稱衛冕。

似乎美國這麼一支球隊,就像空氣般不存在似的。

但如同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一般,世錦賽也不是吹牛比賽。是驢子是馬,終究還得拉到賽場上練練。

於是希臘落馬了,於是西班牙落馬了,於是阿根廷也落馬了……在賽前被各路媒體視為奪冠熱門,被美國視為“三大寇”的球隊統統落馬!

只有美國,他們前進,他們繼續前進,他們不斷的前進,今晚他們同樣輕鬆戰勝了對手。

不得不對此感到羨慕,在世界籃壇各路強隊紛紛面臨換血之痛時,美國籃球卻依然開足馬力,如同流水線般製造明星。

在全美各地生根發芽的NCAA球隊,以及殘酷的NBA選秀制度,確保了這個國家的籃球人才永不枯竭。

某種程度上,你可以將美國籃球的這種制度視為造夢空間。

在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的巨大空間中,任何一位有理想,有抱負的年輕人都可以從中製造夢想。

而這,才是美國籃球最可怕的地方。

因為他們的強大不在於某位或者某幾位超級巨星,而在於能將實力代代傳承下去。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