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呼呼。。。”

室內空調外機排風口處,張衛平和蘇群鐵著臉久久站立不語。

這樣的位置,除了他們,根本不會有其他人來這裡。

“哎呀,這大熱天的還要吹熱風,這環境也太差了。張老師,我看不行我們就撤吧。”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張衛平搖了搖頭,他決定繼續發揮苦中作樂的精神,“呵呵,雖然這裡熱了點,但是勝在清靜,這大鐵疙瘩呼呼陪著我們也挺好的。”

蘇群哭笑不得:“張老師,這都什麼時候了,您還真是笑的出來啊!”

抱怨過後,兩個人很快就選擇了接受現實。

兩個人都不是害怕吃苦的人,如果害怕,老老實實在國內享受編內待遇不是更好嗎?

一直都有關注兩個人情況的赤木剛憲很快就發現了陪伴巨大通風口下苦中作樂的兩個人。

即使不是當事人,但是赤木剛憲心中仍然有一陣陣憤怒。

落後就要捱打不錯,但是捱打的是自己的同胞,赤木剛憲不能接受也不能忍受。

不知情也就罷了,事情就發生在眼皮子底下,赤木剛憲覺得自己必須做點什麼。

給夥伴們交代好,赤木剛憲匆匆找到一位工作人員讓他代為購買了本場以及下場比賽的門票。

得虧大家的座位比較偏避,赤木剛憲他們旁邊就有空餘的座位。

拿著工作人員給的門票,赤木剛憲快速來到兩位同胞面前。

“張老師,蘇老師!”

兩個人略帶迷茫的抬起頭,這異國他鄉的,難道還有人認識他們倆不成?

張衛平一看是赤木剛憲就樂了,“呦,是你啊,小兄弟!”

體育館的人本來就多,裡面著實悶熱的很,兩個人還在空調出風口旁邊,他們身上的熱汗是出了又幹、幹了又出,赤木剛憲看到兩個人淺色的襯衫上出現一道道鹽漬。

赤木剛憲把手中的票遞到兩人面前:“兩位老師,跟我來吧。辛苦你們大老遠趕到這裡,作為同胞,這點幫助不成敬意。”

“嘿嘿”,張衛平對著同伴眨了眨眼,“我說的沒錯吧,在家靠親戚,出門靠朋友。”

張衛平做事和說話風格就是一個典型的北京爺們,說幹嘛就幹嘛,一點都不拖泥帶水。

“小兄弟,這次又麻煩你了。日後有什麼我們能幫忙的,請儘管開口!”

一會的功夫,赤木剛憲帶著兩個陌生人來到小夥伴旁邊,大家彎著腰側著頭一個接一個向兩位大叔報以誠摯的問候。

被一群小孩子這麼熱情的問候,蘇群明顯有些吃不消,倒是張衛操著熟練度不到五的日文跟大家打了招呼。

赤木剛憲的座位正好跟張衛平挨著,後者把東西整理好放在地上,“小蘇,我跟這個小夥子好好聊一聊,有什麼事情你叫我。”

在這個陌生的環境裡,蘇群本來就有些不自在,張老師貼心的提議正合他意。

對著張衛平和赤木剛憲點了點頭,蘇群拿出筆記和鋼筆開始進行記錄。

耽誤了這麼長的時間,日本跟中華臺北隊的比賽已經開始兩分了。

目前的比分是0:0,雙方在比賽一開始都是著力於防守的比拼。

張衛平看著球員的場上表現嘿嘿了兩聲,他開始找赤木剛憲搭話:“小兄弟,我看你的英文很好,我們用英語交流怎麼樣?”

沒等赤木剛憲詢問理由,張衛平笑著解釋:“我這兩年都在美國芝加哥工作,但是很多外國人對我並不是很有耐心。我想啊,趁著這個機會,你可以幫我練練口語。”

赤木剛憲自無不可。

“我叫張衛平,小兄弟,你叫什麼名字?對了,剛才你叫我張老師,你怎麼知道我姓張呢?”

赤木剛憲指了指對方胸口的記者證:“我叫赤木剛憲,今年15歲,我是詩仙李太白的後人,我還是一名籃球運動員。”

“呦!”

張衛平聞言上上下下、仔仔細細打量了赤木剛憲一番,“好苗子,好苗子!”

既然是打籃球的,那雙方的話題自然就多了起來。

“你看中華臺北隊的場上的那個6號,他叫鄭志龍。他母親是中國人,他父親是美國人,他在16歲就是國字號的球員,廣大的寶島球迷親切地稱呼他為臺灣喬丹。”

“呦!厲害呀!”

被張老師歪了,赤木剛憲也開始複製起對方的口頭禪。

16歲就能進入國家隊,赤木剛憲心裡盤算了一下,對方絕對是年少成名的那種。

不過話說回來,眼前這位張老師可是實打實的亞洲曾經第一人,有什麼籃球上的趣聞奇談,問他保準沒錯。

“鄭志龍是剛進國家隊就打上了主力嗎?”

“差不多吧”,張衛平總是保持著一副樂呵呵的模樣,他跟安西教練一樣都是很愛笑的人。

“別看他才23歲,但是他國際大賽的經驗可不少,在1989年的亞錦賽上他已經打出了名頭。”

“他的身高是193CM,主打小前鋒位置。作為一個中美混血,他的爆發力、身體協調性、跑位、投籃都是上佳的水平,特別是他的投籃,很有靈性!”

“你看!你看!”

隨著張衛平手指的方向,赤木剛憲看到臺灣的6號從內線兜出來接球,他投籃假動作點飛防守人突破到內線,迎著補防的內線球員急停高拋得到兩分。

鄭志龍這個球員,手上確實有活。

打完這波進攻,中華臺北隊開始防守。

張衛平指著中華臺北隊的4號繼續開口說道:“你看他們的4號,那個個頭只有173CM的球員。”

中華臺北隊的4號對上日本隊的4號,剛過了中場,臺北隊的4號開始貼身防守。

日本隊4號幾次轉身想要擠開對手,但是防守人給的對抗相當的足。

持球人撤步給自己空間,但是當他帶球提速的時候,臺北隊4號搶步貼住對方直接從對方手中斷球成功。

進攻球員打進一條龍上籃,張衛平繼續開口:“這個4號叫周俊三,有的球迷稱呼他為阿三哥。別看他個頭很低,但是他的防守撕咬性很強,堪稱是後衛線上的鬥牛犬。”

阿三哥,赤木剛憲嘿嘿一笑聯想到了某些不得了的東西。比如,幹了這杯恆河水。。。

“另外,中華臺北隊的首發SG是5號羅星梁,他的個頭也不高,才187CM,他的籃子也是相當的不錯。”

中華臺北的兩個後場球員平均身高才180cm,這也太平民化了。當然了,日本隊的後場球員高度也大差不差,雙方基本是處於同一起跑線。

赤木剛憲摸了摸下巴,對比起來,這職業球員的身高還不如他們高中縣大賽的球員呢。

“這小快靈打法未免也太小了吧!”

聽到赤木剛憲的感嘆,張衛平愕然:“小夥子,你怕是對小快靈有什麼誤解吧!”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