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驦沉默不語,從內心來說,他反感母親這樣的說法,但是理智又告訴他,也許母親說的沒錯,母親不會騙自己。

見兒子不語,郭沁筠也嘆了一口氣,兒子還是太小了,說這麼多,他未必能理解得到,但她必須要給兒子灌輸這種意識理念,否則日後必定要吃虧。

“驦兒,你手上拿的是什麼?”郭沁筠緩和了語氣,不再在這個問題上糾結,岔開話題。

“母親,這是《西北時報》,是陝西那邊辦的第一張報紙,創刊號,還有後續幾天的,驛報傳回來的,也帶來了一些從陝西那邊的訊息,上邊也有一些時政評述,今日楊文弱便是以此來作為策論論點進行了探討,兒子也發了言。”

張驦的話讓郭沁筠稍微有了一些興趣,“《西北時報》?和京師城裡《今日新聞》、金陵《江南時報》一樣的?”

“差不多吧,聽說是小馮修撰去了之後,西安城也有了新氣象,所以才有了這第一份報紙,也能把陝西那邊的情形帶回京師,讓普羅百姓知曉,不再只侷限於邸報裡那點兒內容了,連朝廷都更願意透過這些地方性報紙瞭解當地的真實情況了。”

張驦見換了話題,興致也高昂起來。

郭沁筠皺了皺眉頭,“現在朝廷難道只能透過這些報紙來瞭解地方情況了?這成何體統?職方司,行人司,還有龍禁尉,都察院派出的御史,難道都不會給朝裡進奏報麼?”

“母親,兒子不是那個意思,重要的事務,地方官府肯定會報上來,但是一般性的社情民意就未必了,賈環和四哥也說,地方官府都喜歡報喜不報憂,所以朝廷掌握的情況也都不準確,有時候做出判斷決策難免就會失之偏頗,所以……”

張驦又提及了張驌,這讓郭沁筠心裡又是一陣氣惱,這張驌怎麼無處不在,隨時都在影響干擾著驦兒,這樣下去可有些麻煩,當初馮紫英可是答應了要好生扶持驦兒,現在怎麼沒有了動靜?

想起了什麼,郭沁筠略作思索才問道:“賈環?可是那榮國公賈家的庶子?賈家不是全都下獄了麼?他怎麼還能去書院?”

“賈家都被保釋出來了,據說是小馮修撰出的面擔保,大理寺這點兒面子還是要給小馮修撰的,因為桉件押後審理待決,賈環也不算其中嫡子,所以也就沒有那麼嚴格,書院裡邊有小馮修撰打招呼,當然就沒問題,賈環去年秋闈大比沒能參加成,讓亓山長和王掌院都有些遺憾,說他如果去年能參加秋闈大比,肯定能考過舉人,只可惜罪桉耽誤了他,所以今科春闈大比也無法參加,……”

張驦語氣裡也充滿了遺憾,賈環對他還是不錯的,平素也經常在一起,不過對方有些嚴肅陰沉,但是論才華和刻苦卻是書院裡排得上號的。

“馮紫英在書院裡邊這麼大的影響力?”郭沁筠覺得自己還是低估了馮紫英在青檀書院裡的影響力,居然能讓一個待決囚犯入書院讀書,甚至還和皇子們在一起,這就有點兒太猖狂了。

“嗬,母親怕是不知道,咱們書院若是在永隆五年以前,其實是和崇正、通惠幾家書院差不多的,但是永隆五年那一科之後就徹底甩開了其他書院,成為大周第一書院了,這裡邊小馮修撰居功至偉,現在歷任山長、掌院都對小馮修撰十分推崇,當然小馮修撰也很尊重書院,離京之前經常來書院指導後輩,現在咱們書院亓山長和小馮修撰又是鄉人,關係匪淺,……”

現任青檀書院山長是亓詩教,也是北地老資格士人,在山東士人中影響力很大,與齊永泰關係也很密切。

不過亓詩教之前一直是隱退在家,也是受齊永泰的委託接替已經出仕的周永春和畢自嚴,出山擔任青檀書院山長,與陝西士人王之寀搭檔掌舵青檀書院。

馮紫英也去拜會過兩次,亓詩教也很看好馮紫英。

“唔,我明白了,驦兒,你在書院中既要好好讀書,也要多結交朋友,這些士子日後都是要參加科考入仕的,未來就是大周的棟樑,你若是日後能登上皇位,他們便會是你的肱股之臣,這個時候結下交情,他們今後也能為你拼死效命,……”

郭沁筠忍不住又告戒自己兒子,再不喜歡聽,她也得經常給兒子灌輸。

“母親,兒子明白母親的苦心,只是這種事情,母親也莫要太過強求。”張驦沉默了一下,才沉聲道:“我聽聞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若是這等時候過於出頭,未必就是好事,現下父皇還在,內閣諸公似乎也無意就要立誰為儲君,四哥雖然現在看似風光,但是大哥和二哥三哥也未必就肯就此罷休,我們還莫如暫時避一避風頭,坐觀其變。”

郭沁筠眼睛一亮,這一番話倒是讓她格外高興,這說明自己兒子並非那種一點兒不求上進的性子。

她最怕也就是這一點,還能看出眼前局面的複雜性,和馮紫英臨走之前在床笫間所說的倒有些一樣,不過這話是誰教授給自己兒子的?

“驦兒,這話是誰教給你的?”郭沁筠不相信這是自己兒子自己琢磨出來的。

兒子才十一歲,再說早慧也不可能想得到這一點,而且之前兒子也一直對這方面是懵懵懂懂的,不可能這麼快就成熟起來了。

張驦遲疑了一下,才勉強道:“是賈環。”

“賈環?!”郭沁筠訝然:“榮國府那個賈環?他有何資格和你說這些?莫不是受人指使?”

“母親,你莫要把所有人都想成壞人。”張驦有些不悅地道:“賈環和兒子一直關係不錯,而且他也是小馮修撰推薦進來的,要說兒子不也一樣是小馮修撰舉薦進來的麼?輪這層關係,我們也有些淵源才是,我還聽說賈環的表姐便是小馮修纂的妻室,有這層關係,他也不至於故意來害我吧?”

一席話倒是把郭沁筠給堵上了,她沒想到賈環表姐還是馮紫英妻室,“驦兒,你想過沒有,若是張馳張驌都擔任過監國,你卻沒有這個經歷,日後內閣若是要擇君時,你便缺了一分資歷,說不定就要失去機會,……”

張驦看了母親一眼,“我也曾經和賈環說起過,賈環卻說,這監國聽起來好聽,但是內閣諸公根本就沒有讓大哥和四哥正經八百地上過朝議過政,這算什麼經歷?內閣會看重這個麼?”

這話在理,但是卻也未必,要看人家怎麼看。

“驦兒,你怎麼和這賈環還熟絡起來了?”

“兒子不是說了麼?算是都是透過小馮修撰這條渠道進的書院,有這層淵源,自然就親近幾分,再說了,書院裡其他士子對我都不冷不熱,只有賈環還算友善,所以一來二去就熟悉了。”張驦對自己母親的警惕很有些不以為然,“兒子現在這情形也沒有誰會太在意,母親不必太過擔心。”

又說了幾句閒話,張驦才離開,郭沁筠越發坐不住了。

等到周培盛進來,郭沁筠噼頭就問:“那馮紫英可是在陝西那邊大獲全勝?”

周培盛一愣之後才反應過來:“也算是吧,不愧是將門虎子,去了陝西之後別的不說,但是整頓衛軍,又把固原軍調動起來,三五兩下就把亂軍打得落花流水了,現在聽說亂軍都被攆出了陝西,渡過黃河去禍害山西去了,山西現在就接連告急了。”

“那這麼說,他有可能很快就會回京了?他已經去了快一年了吧?”郭沁筠若有所思地問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恐怕還不行吧,巡撫任期一般三年,他才一年不到,何況陝西那邊亂軍雖然基本被平定,但是災情依然嚴峻,流民饑民問題若是無法解決,一樣有可能死灰復燃。”周培盛連連搖頭,“也許年底他能回來。”

“年底?我等不了那麼久!”郭沁筠又急躁起來,提高聲調:“他別以為躲到陝西去京裡的事情他就可以不管了,驦兒監國的事情他必須要出力,蘇菱瑤四處活動,我不能坐視不管,培盛,你去帶信給他,讓他想辦法,……”

周培盛苦笑,這位荃妃就是這性子,覺得拿住了對方把柄就能為所欲為,也不想想這是雙刃劍,這個把柄能拿出來用麼?

弄不好傷不了馮紫英,卻只能是傷她自己,怎麼這個道理她就想不明白呢?

再說了,這種床笫之間的事情,講求你情我願才能奏效,你現在要咬他一口,證據呢?

這不是自取其辱麼?

但看著郭沁筠那雙目噴火一臉怒意的模樣,周培盛又不好多說什麼,只能點點頭敷衍道:“行吧,老奴去帶信給小馮修撰,他在朝中也還有些人脈,縱然回來不了,那寫幾封信應該還是做得到的。”

聽得周培盛這麼說,郭沁筠的心情才稍微好轉一些:“培盛,莫怪我著急,太上皇病重,誰知道明日會發生什麼,不得不早做準備啊。”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