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身不知道。”秦可卿有些糾結痛苦地搖搖頭,“妾身的態度有多大意義呢?他不過就是想起了這樣一出事,順帶來提醒一下罷了,實際上妾身南下不南下,對他來說無足掛齒,恐怕他也沒有那麼多精力來關注這些碎末小事兒吧。”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可你卻決定不南下,甚至也說服了蓉哥兒不南下?”馮紫英平靜地道:“是你母親給你的建議,那依據呢?”

“沒有。”秦可卿面色更複雜,“妾身也不知道該不該信,但既然公公都南下了,也沒有強求蓉哥兒一起南下,那妾身覺得也許那邊兒早就有安排,或者說也沒有信心,……”

聽見秦可卿最後一句話,馮紫英眉峰一收然後一揚,“沒有信心?”

“既然連他們自己都沒有絕對信心,那如何能讓別人願意跟他們這種孤注一擲?如果都存著這種心思,那這種事情只怕還是失敗的風險更大吧?”秦可卿幽幽地道:“妾身也不明白他們那些,但是妾身卻知道不逼到無路可走的情況下,又有幾個人能有所謂的大決心大毅力來拋棄一切去為一個虛無縹緲的願望冒險呢?”

“就像是妾身之前,雖然內心惶恐無助,一片迷惘,也想知道自己的身世和隱秘,但是在當能窩在這個小院裡有一片不被人打擾的淨土,過著平靜日子時,都不願意去挑開那背後不知道會有什麼結果的薄紗,就是怕一切被打碎便再無法回到從前的安逸,……”

馮紫英忍不住有些動容了,這個女人還真有些大智慧呢,居然能把這種事情以揣摩人心的方式來做一個判斷。

沒錯,人生來就是安於現狀的,只要日子能過得去,誰又願意去提著腦袋玩命?

但決定這些事情的往往都不是想要過好小日子的中下層百姓,而是那些貪慾無窮的野心家罷了。

義忠親王是不甘於二十年太子最後卻一無所得,牛繼宗和王子騰這些人是不甘於他們這些盛極一時隻手遮天的老牌武勳家族卻逐漸被永隆帝邊緣化,湯賓尹、顧天峻、賈敬和甄應嘉這些人是不滿於原來太上皇時代江南士紳凌駕於包括北地湖廣這些地方士紳之上的地位被打破,而朝廷還在源源不斷的“壓榨”他們的利益,每個人都有他們的不滿不甘,但真正的中下層庶民百姓呢?他們既沒有發言權,而無論勝敗,最終戰事一起,吃苦的還是他們。

所以一切該發生的還得要繼續發生。

秦可卿的話顯然還是有些保留的,應該是之前自己對這個女人的敷衍讓對方內心也有了一些懷疑和擔心,不過沒想到賈蓉這廝倒是挺聽這女人的話,或者是賈蓉自己就沒有拿定過主意,順水推舟就信了這個女人吧。

“蓉哥兒媳婦,你這個選擇是不是也是一種冒險呢?”馮紫英沉聲問道。

“是,但是卻是一種兩害權衡取其輕的選擇。”秦可卿淡淡地回答:“來人傳信就說,既然賈家和馮家關係如此密切,那就該跟著馮家做出選擇,……”

馮紫英再也忍不住了,笑了起來,用有些揶揄的語氣道:“這是誰啊,對我們馮家這麼信任?這可有點兒讓我誠惶誠恐了。”

秦可卿注視著馮紫英,“馮大爺,也許不僅僅是您一個人,也包括你背後的馮家吧。”

馮紫英麵皮一緊,“這是你想的,還是帶話給你的?”

秦可卿半晌沒有作聲,只是低垂下頭,好一陣之後才悠悠地道:“妾身自己體會出來的。”

馮紫英心裡一凜,自己還沒那麼大的能耐,再說在京中薄有名聲,再說有些眼光謀略,但是要說在這種事情上有多少影響力,未免有點兒誇張了,看樣子人家還是看好自己老爹啊。

馮紫英倒沒有什麼失落或者嫉妒的心理。

老爹代表著的馮家在大同深耕幾十年,馮段兩家官紳結合,稱得上是大同最有勢力的家族聯合。

大同鎮一半以上的武將都或多或少和馮家有些瓜葛,要麼在大伯、二伯或者老爹麾下幹過,要麼就是受過馮家段家恩澤,或者就乾脆是大伯、二伯和老爹一手擢拔起來的。

這些武將枝蔓攀緣,還覆蓋了山西、榆林兩鎮,再加上老爹又在榆林幹了幾年,透過寧夏叛亂之後還把手伸進了西北四鎮,薊遼總督兩年更是把影響力擴充套件到了遼東和薊鎮,可以說馮家已經是一個有著遠遠超過當年遼東李氏影響力的家族了。

當然馮家也並非沒有弱點,馮氏一族子嗣單薄,且在軍中後繼無人就是一個最大短板,甚至是無解的短板。

但話說回來,若非如此,老爹只怕也早就成為朝廷需要打壓約束的物件了。

也幸虧自己是走了文官之路,否則老爹也絕無可能當上薊遼總督,更不可能再重返西北擔任三邊總督,那也就是看準了老爹最終也就是一介武夫的命,只有自己一個獨子,而且還走了文臣之路,對朝廷不具備多少威脅性了。

不過現在的老爹的確是所有人都無法忽視的一個存在,馮紫英甚至懷疑一些有心人人已經覺察或者知曉老爹在慶陽對西北四鎮的各部進行以裁汰老弱重編精銳為名的演練了,很多人只怕也在琢磨朝廷這麼做的目的意圖,畢竟從慶陽東出,便能迅速進入河南,無論是北上京師,還是南下湖廣,都相對便捷。

除了西北這邊外,大同鎮,還有薊遼二鎮,都一樣有著老爹或者說馮家的影子,誰也迴避不了,就算是牛繼宗也要考慮他想在宣大扯旗,大同和薊鎮會如何反應。

難怪人家會緊盯著馮家的動向,自己若是底氣十足,自然代表著馮家早有準備,甚至是朝中其他人也會來試探一二吧。

看了秦可卿低垂下頭卻不再說話,馮紫英一時間也不知道該如何來應對這個場面。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京中各方勢力都應該開始動作起來了,稍微消息靈通一點兒的,都應該意識到,鐵網山秋獮之後,朝局會迎來一個大的變動。

首先就是皇上的選儲立儲,或者說諸王奪嫡大幕將要正式拉開,而不像以往那樣大家還要礙口識羞,這種競爭恐怕會異常激烈,甚至不擇手段。

其次就是義忠親王的動向。

一旦確定立儲,其實也就從另外一個角度徹底根絕了義忠親王殘存的“弟終兄及”的幻想,雖然這種想法可能在皇帝那裡從未有過,但是在有些人心目中還是存在過的,畢竟前明奪門之變就有過先例,雖然情況略有不同。

義忠親王背後龐大的勢力面臨著從根本上斷絕,勢必會做出激烈反應,而同樣朝廷,也就是皇上也似乎早就等著這一刻,只要對方稍有異動,便可在正統大義的名分下以雷霆萬鈞之勢徹底消除這一隱患了。

諸方勢力糾纏在一起,整個朝局都會動盪起來,大周朝的朝局會轉向何方,大家都在拭目以待。

馮紫英已經越來越確信永隆帝和內閣乃至兵部恐怕是有某些默契的了,隨著他的身體狀況日漸不佳,而義忠親王身體卻是康健無比,甚至太上皇的身體都還十分健康,再加上江南的鼓譟,不提前解決掉義忠親王的威脅,只怕永隆帝一旦駕崩,就會引發一場可能終結永隆帝張慎這一支帝位的變亂了。

但這只是馮紫英的一種猜測,哪怕種種跡象都在指向自己的這個懷疑。

可像賈敬詐死南下,賈珍變賣資產,甚至牛繼宗拉攏孫紹祖在大同佈局,龍禁尉都視若不見,王子騰在湖廣的表現,南京七部和朝廷的爭端,江南士紳的鼓譟,皇上和朝廷都表現得異常軟弱,讓人側目。

這怎麼看都不像是永隆帝的手腕,要知道前幾年寧夏平叛,以及浙江的肅貪風暴,永隆帝都表現得相當果決狠辣,這一回卻是這般優柔寡斷,真的是因為身體精力緣故麼?

“既是如此,蓉哥兒媳婦你們都對我馮家如此看重,我也無話可說。”馮紫英擺擺手,“你先下去,我在和蓉哥兒說一說話。”

秦可卿卻抬起頭來,“馮大爺,賈家固然有諸般不對之處,但妾身在馮家這麼多年,他們待妾身也算是有些恩情,所以妾身也不願意見到賈家真的淪落到萬劫不復地步,還請馮大爺日後能多多照拂,……”

馮紫英看了秦可卿一眼,“只怕有些事情我也是有心無力,但我會盡我所能。”

秦可卿下去了,賈蓉卻涎著臉進來,“大爺。”

“說吧,你爹跑了,你卻要留下來,秦氏給你建議你就聽了?你怎麼想的?”馮紫英不相信賈蓉就這麼無腦,這廝應該還是有些小聰明的,哪裡會因為秦氏一番話就聽信了。

賈蓉容色一正,鄭重其事一揖:“這是祖父單獨給侄兒的密信中要求的,侄兒只是照辦。”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