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對於其他新的聽眾們來說,這個時候也同樣徹底成為了《鬼吹燈》的粉絲。

他們非常慶幸自己在今天晚上選擇了收聽。

不然,可就要白白錯過這麼精彩的一個故事了。

至於之前的老聽眾們,這個時候更是興奮。

他們最開始的判斷果然沒有錯,這真的是一部非常精彩的作品。

簡直越來越精彩,越來越扣人心弦。

對於接下來的故事發展,讓人前所未有的好奇和期待。

胡八一在墓室的東南角點燃了一根蠟燭,然後和胖子一起開棺摸金。

那麼,事情會順利嗎?東南角的蠟燭會熄滅呢?

氣氛陡然之前變得十分緊張,聽眾們全都屏住了呼吸,不敢大聲的出氣。

就似乎害怕自己的出氣,會將東南角的蠟燭吹滅一般。

聽眾們全都有些入戲了。

他們感覺自己已經身臨其境。

所有人都祈禱著蠟燭千萬不要熄滅。

然而,事情的結果往往事與願違。

東南角的蠟燭突然之間熄滅了。

氣氛頓時變得緊張和詭異,讓人窒息。

故事裡,胡八一、胖子,還有英子三個人緊張。

故事外,所有的聽眾們也同樣緊張。

蠟燭熄滅了,就證明墓室裡有東西。

果然,刀槍不入的紅毛屍煞出現。

一場大戰在所難免。

所有的聽眾們全都感到緊張,又隱隱十分興奮。

一番大戰之後,胡八一、胖子、英子三人有驚無險的躲進了一間密室。

然後,事情變得愈發的詭異。

豬臉大蝙蝠的襲擊……

一副棺材裡,一副已經腐化的骨架。

這副骨架十分正常,正是棺材的主人。

但是,在棺材的兩頭,卻各立有一男一女兩個光屁股的小孩,看上去也就是五六歲的樣子,面目栩栩如生。

這就極不正常了。

為什麼棺材裡會有兩個面目栩栩如生的小孩?

答案太過於殘忍,讓人不寒而慄,無盡哀傷。

因為,這兩個孩子是為墓主人殉葬的,而他們之所以到了現在,還能夠肉身不腐化,面目栩栩如生。

是因為他們在活著的時候,就開始口服水銀,然後在頭頂、後背、腳心等處挖洞,滿滿的灌進水銀,死後再用水銀粉抹遍全身。

這樣一來,就象做成了標本一樣,歷經萬年,皮肉也不會腐爛。

這樣的答案讓所有的聽眾們,都覺得脊背有些發寒,他們情願不知道這個讓人哀傷的答案。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好在最後胡八一、胖子、英子三個人,將兩個小孩的屍身帶到了進行安葬。

兩個小孩終於入土為安,他們飄蕩了不知道是幾百年,還是上千年的陰魂,終於有了一個歸處。

但願他們的來生不要這樣悽慘。

做成了這件功德無量的事情之後,胡八一、胖子兩個人的第一次盜墓之旅,也正式宣告結束。

整個過程兇險萬分,又詭秘無比,氣氛經常窒息,聽得所有的聽眾們全程全都緊張不已,有些時候連大氣都不敢出。

而現在一回憶,又覺得無比刺激,讓人興奮。

“胡八一、胖子兩個人這一次的收穫不算大。但他們成功幫助了那兩個小孩入土為安,這是功德無量的大事,也是他們最大的收穫……好了,親愛的聽眾朋友們,我們今天的節目到這裡就結束了,非常感謝你的收聽。我是唐文良,我們明天晚上再見。再見!”

胡八一、胖子兩個人的第一次盜墓之旅結束了,今天的節目也同樣結束了。

所有的聽眾們固然覺得意猶未盡,但心裡已經非常的滿足了。

今天的故事內容已經太過於豐富和精彩。

不僅知道了什麼叫做“人點燭,鬼吹燈”?還跟隨著胡八一、胖子、英子三個人,進行了一場緊張、刺激、神秘、詭異的盜墓之旅。

回想起來,整個人都是亢奮的。

如此亢奮,那自然沒有絲毫的睡意。

無論是老聽眾,還是新聽眾,全都在網路上興奮的議論不停。

“精彩!實在是太精彩了!沒有想到關於盜墓的故事,還可以如此精彩!現在,我已經是《鬼吹燈》的忠實聽眾了。”

“嘿嘿!新來的吧?歡迎成為《鬼吹燈》的忠實聽眾。”

“……”

……

專門到出雲鎮住宿,以便能夠收聽《鬼吹燈》的,懸疑探險類作家們,這個時候感慨萬千,又隱隱有些亢奮。

原來,以盜墓為素材的故事,還可以如此的驚心動魄,還可以如此的吸引人。

原來,關於盜墓還可以如此構思和設計故事。

“人點燭,鬼吹燈。”其作者絕對是一個天才。

誠然,“摸金校尉”這個名詞,是沿用三國時期曹操發明的名詞,但故事裡關於摸金的總總設定,卻完全是作者自己發明的。

這絕對是天才的設定。

這樣的設定如果他們之後也嘗試創作盜墓故事的話,是完全能夠引用的。

那麼,他們會嘗試創作盜墓故事嗎?

答案是肯定的。

正在出雲鎮的幾位懸疑探險類作家,這個時候全都有些心動。

因為,《鬼吹燈》絕對是火了。雖然現在侷限於出雲電臺的訊號覆蓋區域範圍有限,《鬼吹燈》還談不上有多火。

但是,火遍全國那是一定的。

而且,時間不會太久。

那麼,《鬼吹燈》就很有可能帶起一股盜墓流小說。

這種全新的流派一定會來勢極為兇猛,一定會讓全國各地無數的人,喜歡上這類小說。

除了《鬼吹燈》之外,他們一定非常渴望看到更多的盜墓流小說。

這就是市場。

而這個時候,如果誰能發行一本盜墓流小說,那一定會跟著《鬼吹燈》一起吃肉。

誰的動作最快,誰就有可能吃到更多的肉。

所以,現在身在出雲鎮的懸疑探險類作家們,全都蠢蠢欲動,他們都想做第一個跟著《鬼吹燈》吃肉的人。

反正他們之前寫的那些流派,無論怎麼寫,都已經寫不出大火的書了。

每一次發行的新書都不溫不火,只是勉強能夠吃口飯。那還不如現在嘗試一下盜墓流,沒準還能火上一把。

什麼是機遇?現在這種情況就是機遇。

幾位懸疑探險類作家們,越想越是心動。

他們全都決定了,從現在開始全力研究《鬼吹燈》,爭取早日寫出一部同類小說,以跟著《鬼吹燈》吃肉。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