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禮物交給橋本奈奈未之後高橋浪人心情也放鬆許多,回到自己的房間將電腦合上,沒有其他的事情干擾他之後拿起古河慎太郎給他的劇本細細看起來。

第一行就是這個劇本的名字,也是電影的名字《我們無法改變世界,但我們想在柬埔寨建所學校》。

由真實事件改編,下面是劇情簡介。

大學生田中甲太一天從郵局得到份支援柬埔寨校舍建設的宣傳手冊,被觸動的田中向所有認識的人傳送郵件,號召大家一同參與這個計劃。然而最終只有好友芝山匡史、矢野雅之以及聯誼會上認識的本田充回應了他的號召。儘管如此,甲太還是展開了他們的慈善事業活動。

這群連對柬埔寨起碼的概念都沒有的青年們,以學習旅行的名義首次飛往了那個陌生的國度。來到這個落後的東南亞發展中國家,甲太等人看到這個真實世界令甲太他們備感失落。然而此時支援小組活動的it企業社長涉嫌違法交易而被逮捕,好不容易召集起來的朋友也對志願者的工作產生質疑,最終導致小組拆夥。由於疏忽了學業,甲太的學分也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深處絕望之中的甲太,再次想起柬埔寨孩子們純真無邪的笑容。

光是看這個電影的名字高橋浪人就覺得很有霓虹風格,總之是充滿了中二感的話語。他先在腦海裡構造了一個大概的情況之後才繼續往下看。

這是本田充第一次出場的劇本。

他是東都大學經濟學部的學生,也是混跡於各大聯誼會的花花公子,遊刃有餘地穿梭在女人之間。而他跟主角小團體的碰面就是在某次聯誼會上,本田充是主持人也是組織人,負責炒熱氣氛和收錢處理關係,注意到了在聯誼會上不自在的三人。

因為是組織人的原因他上前搭話,讓三人隨意一點,簡單地詢問了他們的姓名。為了儘快拉近關係,他說出自己覺得現在這種有事沒事聯誼會的無趣狀況已經吸引不了他,希望能夠找到一件真正感興趣的事情。而這也是為後續參加柬埔寨建學校專案埋下伏筆。

到這,不到五分鐘的劇情已經寫了好幾頁,後面的劇情大部分都跟他沒關係。等本田充再次出場的時候已經到了劇本的最後一頁。試鏡的話給出這麼多劇本也就夠了,更多的需要確定出演之後再給他當然,像是那種大物演員人家是將大半個劇本奉上就希望對方能接,而高橋浪人這種小嘍嘍能夠有試鏡的機會都是好不容易爭取過來的。

高橋浪人再次讀了一遍,而這一次的注意力分散在更細節的地方。比如當時的場景,還有除本田充之外的人物在幹什麼,而他又在幹什麼。他看書的時候也是這樣,需要梳理出書裡人物的行為動機以及性格,才能夠帶入情感。

在他淺顯的看來,演戲不就是將自己當成那個角色然後用理智和情感去演繹如果真的存在那個人會是怎麼樣。

高橋浪人繼續想著,按照古河慎太郎所說的,將臺詞都記下然後小聲地念出來,想象著當時的場景。

本田充這個人,首先得明白他身為組織者的身份。無論展現出的情況是什麼樣,他身上擁有的閃光點是不可磨滅的。作為演繹者,高橋浪人必須相信這個人物存在的支柱是什麼,這種自信的由來讓他能夠理所當然地做出自己認為正確的舉動。

比如說因為興趣就執行力超強地去進入一個自己完全陌生的領域並且興趣盎然。當然,這只是高橋浪人看了目前的劇本然後對之後劇情發展的猜測。

在他看來,比起日常展現自我成長的正統日式軟弱男主,本田充這種看似花花公子結果心裡有另一番天地的角色對他更有吸引力。

或許這就被稱為反差萌?

高橋浪人從最開始的半躺在床上改為坐起,到後面就站起身來手裡拿著劇本來回踱步,嘴裡念著本田充的臺詞。將小小的房間當成頂部安裝著霓虹燈的夜店場所,曖昧的紅色光芒充斥整個空間。

一晚上高橋浪人都在琢磨著這個,在不斷重複當中將每一個場景都記在腦海裡。

他的記憶力和領悟力都不差。雖然這樣說有點殘酷,但聰明人無論是做哪方面都會有優勢,就算是打遊戲也一樣。他們自帶的那種總結能力以及自我反省能力才是最難得的。

天微微亮,高橋浪人這才把手中的劇本放下。雖然身體已經感受到了疲憊但是精神上還很亢奮,跟喝了一夜咖啡的情況差不多。他起身去院子裡呼吸新鮮空氣,感受著清晨帶著涼意的風。

他撥出胸中的一股子濁氣。

說實在的,昨晚跟橋本奈奈未的約定無形之間在他心裡多放了一份東西,比他想象之中的影響更大。這也間接造成他提前進入工作狂形態,死盯著如今手中能夠用的資源。

他去院子裡活動筋骨,感受到皮膚上的溼意這才恍然大悟似的想起快要到六月份的梅雨季節了。

都來東京快三個月了啊。高橋浪人想著,也玩了這麼久了。接下來就該努力工作,早日賺錢了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活動好之後高橋浪人伸了個懶腰然後去洗漱間洗漱,刮了鬍子,將頭髮打理好,再搭配一套算是合身的衣服自己做早餐解決溫飽問題。

做完這些事情之後還有時間,他坐在椅子上閉目養神。既是讓自己緊繃的精神放鬆下去也是趁著這個時間好好考慮有沒有遺漏的地方不動腦子的那種想。

八點,江成準時打來電話。

結束通話電話之後高橋浪人出門,想了想拿了把傘。高中生活三年已經將高橋浪人帶傘這個生活習慣給養成了。打雷下雨別的小朋友都有人來送傘什麼的,他就只有自己提前看天氣預報準備好傘具。因為沒錢買水,練劍道的時候就自己帶水杯去。

而這種生活習慣讓他高三時像是銅牆鐵壁一樣阻隔了各種女同學的好意,真的是太強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