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風想要將gpu整合到cpu裡面,這可能嗎?”眾多董事面面相覷。

這個技術可不簡單。

“整合來說,並不困難!”摩爾扶了扶眼鏡,“技術上來說,雖然繁瑣,但是只要工藝升級,那麼是做得到的。只是,這樣的整合,所帶來的效能提升很有限,畢竟cpu就那麼大一點,再加上一個gpu,那效能出色也出色不到哪兒去!”

“頂多就是一個入門級的顯示卡效能!”有技術部門的人說。

眾人討論來討論去,覺得秦風這個策略,並不怎麼厲害。

當然,眾人也沒有輕視。

畢竟,秦風雖然構不成什麼威脅,卻很討厭,讓他們少賺很多錢。

“所以,絕不讓他收購英偉達。當然,英偉達也直接拒絕了,畢竟和微軟有合作,而微軟和我們之間,又是合作關係!”貝瑞特說。

“而這就回到了第二個問題上,和微軟的合作關係!”貝瑞特說,“我們以後,如何與微軟合作?”

英特爾和微軟之間,雖然打造了win-tel聯盟,讓他們統治了個人電腦時代。

但是,雙方之間的合作,也是有嫌隙的。

1978年,23歲的比爾蓋茨,第一次和已經是英特爾總裁的格羅夫相遇,雙方共同探討了一些未來it界的發展。

但這個時候,雖然比爾蓋茨已經建立了微軟,但是微軟只是一個有著11人的小公司,名不見經傳。而英特爾呢,卻是員工總數超過萬人的大企業,還是跨國企業。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雙方地位懸殊。

起初二人的許多觀點都很吻合,因此選擇共進晚餐。

但是在晚餐中,雙方的許多看法產生了不同,進而導致了一場爭吵。根據餐廳一些服務人員的回憶,當時雙方吵的不可開交,連廚房的人都驚動了。

最後,比爾蓋茨面前的飯菜是紋絲不動,完全被氣飽了,最終拂袖而去。

而格羅夫卻是慢條斯理的吃完了自己的這一份套餐,最後從容離去。

顯然,那些說成功者先天涵養好的那些所謂成功學推銷大師,都是扯淡。

所謂的氣場,風度,睿智等等,都是依賴於你的身份。

成功如比爾蓋茨,這位多年霸佔世界首富寶座的人,當年也有因為身份懸殊而氣的飯都吃不下,最終拂袖而去的時候。

如果換到現在,雙方再發生爭吵,那麼比爾蓋茨一定會笑容滿面吃完面前的飯菜。

因為,地位不同了。有了地位,你才有氣度。

這就如同社會上,為何一些並不富裕的人,反而更熱衷於買名牌包包,並不僅僅是為了滿足個人虛榮心,同時也是一種透過奢侈品來填充自身不自信的手段。

那些有錢人,例如獅城那些包租公,穿著拖鞋,大褲衩整天到處逛。他們沒有一身名牌,一樣自信。那是因為,他們隨時可以掏出錢來買一疊包包,所以他們很自信。

他們不需要名牌包包去裝飾自己,因為他們手中的諸多鑰匙就是最好的裝飾品。反之,要是沒有這些鑰匙,沒有那麼多套房,每天為了一日三餐奔波,還能那麼自信從容嗎?

如今英特爾和微軟,雙方地位已經開始倒轉過來。

那麼,英特爾如何處理和微軟的關係。

畢竟,這些年雙方之間一直關係非常不融洽,只是為了共同的利益,而保持著緊密合作。

例如,英特爾的程式工程師的編譯程序總是精簡巧妙,簡單高效,相反微軟的程式總是錯誤百出,而且執行效率低下。英特爾的編譯程序,總比微軟的快兩三倍。

英特爾一直內部嘲諷微軟的程式設計師,並非是能力低下,而是道德低下。因為這是職業道德品質問題,作為程式設計師,你就應該拿出高效簡單的程式來。做出這種程式,那就是職業道德問題。

曾經一度,英特爾程式設計師也給微軟程式設計師提出過意見,針對其excel的一些程式碼,提出來意見。認為其修改後,可以讓其程式效率提升8倍以上。

但是這種提議,卻被微軟程式設計師不屑一顧。認為其做cpu的來指點做軟體的,那就是班門弄斧。

可以說,雙方的程式設計師是互相蔑視許多年了,相互看不起。

只不過,互惠互利下,雙方一直保持外部和諧。

但是,在格羅夫的倡導下,英特爾一直嚴重依賴於微軟。

這也成為格羅夫生平最大遺憾。

當初那個因為理念不合,被自己氣的拂袖而去,飯都吃不上一口的小子,已經成長為擎天之柱了。英特爾,卻反而式微。

“我們該怎麼做?”貝瑞特問。

眾多董事,這一次沒有吭聲。

這件事,非常嚴重,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一場劇烈震盪。

而目前來說,英特爾更加震盪不起。

這時,摩爾拿出一份檔案來。

“當初,我們想要推出nsp技術(本機信號處理技術),但這會對微軟的軟體標準架構造成衝擊,他們擔憂我們會衝擊到他們的地位,所以公開反對nsp,更是多次威脅我們。最終,我們選擇了放棄。”摩爾說。

眾多董事都有驚呼,沒想到還有這種事。

雖然大家都是董事,但是畢竟不少執行董事,一些事情也並不清楚。

“或許從那一刻開始,格羅夫就在審視他之前對微軟的態度。”摩爾說,“而他也制定了一套針對微軟針對我們的計劃!”摩爾說。

這話聽上去很繞口,簡單來說,就是如果微軟針對英特爾,那麼英特爾必須又反制手段。

摩爾將檔案遞給眾人。

這套反制計劃,就是英特爾利用其在oem廠商的地位,開發一套,或者收購一套系統,然後利用其地位,讓那些oem廠商預裝他們的系統。

然後,英特爾可以用100美元出售cpu,而以1美元價格來出售系統。以此來衝擊微軟的地位。

畢竟,現階段,各大oem廠商,在購買英特爾cpu的同時,還有花錢購買微軟的作業系統。

並且兩者都不便宜。如果1美元就能安裝一套系統,以英特爾的地位,並非不能改變各大軟件商的態度。

但是,這也有一個致命的缺陷。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