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禍不單行(下)“殺,殺進去!”

“速速殺進去,不可耽擱了!”

建武三年六月某日傍晚時分,無數亂兵聚集在建康府康王府門前,並殺進了宋康王趙構的府邸。

宋建武元年,黃潛善、汪伯彥等人擁立趙構於應天府登基稱帝,可怎料半路殺出了一群程咬金,於是宋太子趙諶繼位,趙構稱帝不成,卻反被李三堅囚禁,一直被軟禁在了康王府中。

當時曾經有人勸過李三堅,除去康王趙構,永絕後患,可當時李三堅一時心慈手軟,從而釀下了今日大禍。話說當時的李三堅也不完全是心慈手軟,他也顧忌自己的名聲,康王趙構並無大錯,是不能將他害死的,非但如此,李三堅還要保護康王趙構,護得他安全,否則無論趙構是何死法,無論是什麼原因,世人都會吧這筆賬算在李三堅腦殼上的,李三堅也難逃世人悠悠之口,被人非議。

康王府的守衛或者是負責看管趙構的康王府兵丁、皇城司院子,只二百餘人,亂軍忽然殺入,康王府的兵丁、皇城司院子猝不及防,紛紛被砍翻在地或被殺散,亂軍便湧入了康王府。

康王府的下人、奴僕、婢女等人頓時被嚇得四處亂跑亂竄,尖叫連連,一片雞飛狗跳的模樣。

“康王何在?”亂軍中的一名將領,領人當先闖入了康王府,提著一柄鋒利的長刀揪住一名康王府下人問道。

“我...康...康...他...他...”亂軍兇狠的模樣,早已將這名下人嚇得魂不附體,嚇得已經尿了褲子,結結巴巴的他了半響,也未他出個所以然來。

“噗!”將領極不耐煩的一刀結果了這名下人。

“康王何在?”將領又是一把揪住了一名婢女,挺著血淋漓的長刀兇狠的問道。

“在...在...殿下在祠堂...”婢女倒也機靈,不機靈的話就與剛才那名下人下場一樣,是橫屍於地,於是女婢雖然也是被嚇得渾身如篩糠般的亂抖,但還是指了指左側康王府祠堂說道。

亂軍將領便一把將婢女推倒在地,領人向康王府祠堂奔去。

“砰”的一聲,亂軍撞開了祠堂大門,將躲在祠堂之內的康王趙構及服侍的兩名老內侍嚇了一大跳。

“康王殿下,微臣武德大夫、濠州知州、御營十七軍副統制劉正彥驚擾了殿下,請殿下恕罪!”趙構驚惶失措,還未開口想問,亂軍將領劉正彥便半跪在了地上,拱手自報家門道。

“你...你們...來此何為啊?”趙構將劉正彥等亂軍還算是有禮。使得趙構稍稍安心,於是開口問道。

“李賊使一名黃口小兒為帝,為篡逆之舉,微臣等心懷忠義,願擁立殿下登基繼位,以正乾坤。”劉正彥拱手答道。

“哦...這...劉統制,今上可是以太子的身份繼位的,何來篡逆之說啊?

”趙構聞言說道。

登基繼位,成為天下九五至尊,號令天下,趙構如何不想?趙構做夢都想,當年被李三堅等人壞了好事,趙構當然對李三堅等人是恨之入骨。恨不得將李三堅等人碎屍萬段。可李三堅軍、政大權在握,趙構又能有什麼辦法?只能是聽天由命了。

此刻劉正彥等亂軍起兵擁立趙構為帝,這當然是趙構求之不得的,但皇位與性命相比,性命就顯得重要多了。

劉正彥等亂軍起身是否能成功,他們到底有多少兵馬,文武百官的態度如何,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不瞭解,趙構就冒然跟他們去了?一旦舉事失敗,那麼就是夷三族的叛逆大罪,雖然李三堅不可能將趙構夷三族的,但來個滿門抄斬,這卻是板上釘釘的。

因而趙構不同意,以言語婉拒。

“太子殿下已被擄往北地,此地哪裡還有什麼太子?此小兒為假太子。”劉正彥聞言搖頭道:“李賊搬出來個假太子,實為叛逆之舉啊。殿下,這天下本來就是你的,你還在猶豫什麼?快點跟微臣等走吧,晚了大軍殺至,可來不及了。”

趙構聽聞平叛大軍將要殺至,更是嚇得連連擺手道;“本王無名無份的,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本王是不會隨你們去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殿下為太上官家親子,何謂名不正?”

劉正彥苦苦相勸,趙構卻執意不肯,於是劉正彥乾脆就命手下強行架起趙構,扶上馬背,向著皇帝行宮,太初宮趕去。

此時此刻,只要逼迫趙諶退位,擁立趙構登基,如此便能號令天下了,便能宣佈李三堅等人為逆賊,宣佈李三堅等人,人人得而誅之。李三堅也就大事去矣,苗傅、劉正彥便能攫取大宋實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號令天下,至於金軍,是戰還是和,還不是由著他們?

大宋宰相之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甚至是萬人之上的,且上面無人的位置,天下之人是無不渴望的。

...........................

“戰事吃緊,前線將士多些糧餉又怎麼了?難道不應該嗎?”總領所衙門之前,戶部尚書、總領所總領官崔永梽指著亂軍頭領苗傅怒道:“苗傅,苗家世代忠良,汝何故行此叛逆之舉?”

“叛逆之舉?”苗傅聞言冷笑道:“崔相公所言說得有些道理,前線將士多些糧餉,此無可厚非。可接連戰敗,這就有些說不過去了吧?丟了應天府,丟了亳州、宿州、淮陽軍等地,一路逃至江南,此刻虜軍兵臨城下,我大宋勢危,如此還要多吃多拿的,這也說不過去吧?李賊名為大宋相國,實為大宋之賊,脅迫天子,行叛逆之舉,如此行為,人神共憤,且李賊喪師失地的,實為無能之輩。我等清君側,匡扶社稷,何錯之有?何來叛逆之說?”

苗傅、劉正彥等叛將說到底就是兩個字,嫉妒,嫉妒李三堅挾天子而令諸侯

,嫉妒李三堅平地起跳,一躍成為了大宋實際上的主宰。李三堅能為,他們為何不能?於是趁現在金軍大兵壓境,宰相李三堅率主力大軍外出迎敵,李綱率軍死守鎮江府,建康府空虛之際,利用流言蜚語,發動叛亂,欲攫取大權。

“苗傅...”崔永梽聞言大怒,指著苗傅怒道:“什麼大宋之賊,什麼挾持天子,什麼喪師失地,什麼人神共憤,什麼清君側,匡扶社稷,一派胡言!我來問你,李相國率軍勤王之時,爾等何在?李相國率軍大破金軍,救下陛下之時,爾等何在?李相國輔國於危難之中,爾等又何在?喪師失地?軍國大事,豈是爾等所能知悉的?李相國現在以尊身,親自領軍在外,與虜軍浴血奮戰,勝負未果之時,爾等卻為此叛逆之事,豈不是助了賊勢,毀我大宋嗎?豈不是為親者痛、仇者快之事邪?人神共憤?李相國誅趙沆,平水患,靖海平寇,救百姓於水火之中;驅花石,鬥蔡京、朱勔,力諫朝廷,為民請命;平宋江,徵方臘,立下蓋世奇功。如此之人,人神共憤?爾等去問問天下人,李相國可是人神共憤之人嗎?人神共憤?爾等惑兵作亂,才是人神共憤之事也!”

崔永梽說罷,許多亂軍頓時臉露羞愧之色,心中也是暗暗有些後悔,後悔受到苗傅、劉正彥等人的蠱惑,跟隨亂軍作亂,這可是夷三族的大罪。

不過事情到了此時,已無任何退路了,只有一條道走到黑了,許多亂軍均是這麼想的。

“住口!”再讓崔永梽繼續說下去,必將會被他亂了軍心,於是苗傅惱羞成怒的下令道:“苗某本想擁你為相國,可你卻如此的不識抬舉,來人,綁了,帶走。”

李三堅、李綱、費景陽等均不在建康府,因而此刻朝廷百官以崔永梽為首,而崔永梽為官又公正廉潔,素有威望,因而苗傅、劉正彥等亂兵就欲挾持崔永梽,若是崔永梽答應了,那麼叛軍也許就名正言順得多。

同時崔永梽為戶部尚書,掌的可是財權,而欲成大事,離開了錢可是不行的。

眾亂軍聞言上前,先是亂刀砍死了崔永梽身邊不屈的官吏、護衛,隨後將崔永梽用繩索綁住。

“逆賊,天必誅之!逆賊,天必誅之!”崔永梽不屈,拼命掙扎著大聲怒罵,雖亂軍不斷毆打崔永梽,但他仍是怒罵不休,直至被堵上了嘴。

...........................

“二弟,三弟那裡怎樣了?”

苗傅等執了朝廷戶部尚書、總領官崔永梽,劉正彥等挾持了康王趙構,兩人領軍將至宋行宮之時,正好撞見,於是苗傅問道。

苗傅、劉正彥等領兵作亂,共兵分三路,一路就是苗傅,一路為劉正彥,而第三路為張逵領亂軍前往宰相李三堅府邸,捉拿或者殺死李三堅滿門男女老幼。

第三路亂軍,此刻卻無任何訊息。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