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開封府玉津園之中,宋帝趙桓詢問張叔夜開封府戰事,張叔夜建議趙桓於外避禍。

金軍戰力強悍,張叔夜當然是親身領教過的。

張叔夜率兵三萬勤王,趁敵不備,方才殺至開封府城下,可即便如此,張叔夜所部也折損過半,可謂是損失慘重。

依大宋目前的情況,是不能與金人在城外決戰的,陳兵城外與金軍決戰的結果幾乎就是兩個字,那就是失敗。因而只有據城而守,等待轉機,才是上策,但開封府城池防守再嚴密,也有百密一疏的時候,一旦開封府城池被金軍攻破,那麼就大事去矣。

因此張叔夜建議趙桓殺出重圍,於外避禍。

“前往何處?”宋帝趙桓聞言問道。

“去亳州、拓城、宿州方向。”張叔夜答道。

“為何去亳州、拓城、宿州方向啊?”趙桓又問道。

“陛下...”張叔夜聞言答道:“老臣動身之後,便已聽說江南李三堅所部已起兵數萬勤王,料此刻兵鋒已過宿州,陛下此刻當前往亳州、拓城、宿州與李三堅大軍匯合,以圖後舉,老臣願護衛陛下前往。”

“李三堅?”趙桓聞言大喜,隨後又擔憂的問道:“他麾下有多少兵馬啊?”

“四、五萬兵馬應該有的,具體不詳。”張叔夜將趙桓等人的臉上均是露出了失望之色,於是微微一笑道:“陛下可不能小瞧李翰韌的這四、五萬兵馬,當年李三堅李翰韌僅以數千殘軍,便橫行夏境內,縱橫數千裡,夏卻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其後李翰韌率部平宋江、徵方臘,其部銳不可當,陛下,李翰韌所部皆精銳之師也!”

“精銳之師?我大宋精銳之師還少了嗎?還不是次次落敗?空耗糧餉不說,還損兵折將的,傷了我軍銳氣。”趙桓尚在考慮之中,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何慄開口說道:“陛下若出城前往宿州,必被金軍鐵騎追擊,我軍再快,又怎快得過金軍鐵騎?陛下勢必危矣,就算陛下能夠安然抵達宿州,若是李三堅所部再被金軍擊敗,陛下又當何去何從?況且陛下離去,城中數十萬百姓又當如何?難道要讓他們落在金人之手嗎?”

何慄,字文縝,仙井監人氏,政和年間狀元及第,歷官秘書省校書郎、御史中丞、泰州知府、尚書右丞、中書侍郎等職。

靖康元年十一月,主張割地納幣求和的少宰唐恪跟隨趙桓巡城之時,差點被亂民打死,之後唐恪臥家求去,被御史彈劾後,被趙桓免職,何慄才被拜為大宋少宰。

趙桓自繼位以來,大宋太宰、少宰、開封府尹等等如走馬燈似的,是換了一波又一波。

何慄是主戰的,堅決反對割地納幣求和,為人倒也算是正直,但嫉妒心卻有些重。

若是趙桓前往宿州與李三堅匯合,那麼朝廷宰相之位,也許又要換人了。

何慄為政和年間的狀元郎,而李三堅卻是紹聖四年的狀元及第,資歷、名聲要遠甚於何慄

的。

此刻何慄受命於危難之中,若是能夠擊敗或迫使金軍撤軍,那麼就為朝廷立下了大功,必將會是聲名遠揚,宰相之位也就固若金湯了。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麼何相國又有何計退敵?又有何計脫困?”張叔夜聞言怒道。

“陛下,臣舉薦一人,必能生擒金將,擊退虜賊。” 趙桓、何慄尚未開口,同知樞密院、守禦使孫傅對趙桓說道。

“嗯?何人啊?卿家速速道來。”趙桓聞言大喜,連連問道。

能夠不走,呆在城中,就能擊退金軍或迫使金軍退卻,誰還願意出城逃跑啊?急急如喪家之犬,惶惶似漏網之魚,逃命會是異常狼狽不堪的,同時也是異常危險。

因此宋帝趙桓便聽信了何慄、孫傅之言,錯過了最後一次逃生的機會。

“此人姓郭名京,善道教之法術,能施道門‘六甲法’,用七千七百七十七人佈陣,可生擒金將,擊退強敵。”孫傅答道。

“陛下,臣所奏與何慄同,郭京此人可用。”何慄也贊同用郭京破敵。

“好,速速將此人招來,朕要好好問問他。”趙桓聞言大喜道。

於是原為宋御前親軍之中一名小卒的郭京,被召至御前後,施展了幾個障眼法,並豪言壯語,博得了趙桓、何慄、孫傅等人的信任,趙桓便賜官郭京,並賜金、銀、錢、絹、帛等無數,命其招募“神兵”破敵。

不過郭京放言,非開封府處於最為危急時刻,是不會出“神兵”破敵的。

張叔夜數戰有功,欽宗任命其為資政殿學士。

宋靖康元年十一月,工部尚書、龍圖閣學士、知南京兼東京道總管胡直孺率軍勤王,於開封府城外與金軍激戰,而胡直孺與張叔夜一樣,得不到城中支援,可胡直孺運氣就沒有張叔夜這麼好了,孤軍奮戰,不敵被擒。

金軍俘獲胡直孺,又攻陷拱州。初六,紅氣佈滿天空。任命馮澥為尚書左丞。初七,殿前副都指揮使王宗濋與金軍在城下交戰,統制官高師旦戰死。初九,任命資政殿學士張叔夜為籤書樞密院事。金軍攻打宣化門,姚仲友率兵抵抗。初十,金軍攻打南壁,二軍殺傷相當。十一日,下詔河北守臣徵發所有的軍民為兵,星夜兼程趕往京城參加抵抗金軍。十二日,金軍攻打南壁,張叔夜、範瓊分兵襲擊金軍,不戰而逃,士卒自相踐踏,溺死踩死的以千計。十三日,降大雨雪。金軍攻陷亳州。遣間使召集各道兵勤王。十四日,大寒,士卒寒冷得渾身發抖,握不住兵器,有凍僵倒在地上的。宋帝趙桓在皇宮中光著腳祈禱天氣晴朗。當時勤王兵不到,城中可以作戰的軍隊只有衛士三萬人,然而也失去了十之五六。金軍猛攻京城。十五日,降木冰。十六日,開始不上正殿。十八日,派遣馮澥、曹輔與宗室趙仲溫等一起出使金軍請求議和。命康王趙構為河北兵馬大元帥,迅速率兵入衛京師。二十日,金軍派人來議和,要求親王親自出使金軍籤

訂盟約。二十一日,金軍攻打通津、宣化門,範瓊率兵一千人出來迎戰,渡河中結冰破裂,淹死了五百多人,從此士氣更加低落。二十三日,大風從北方刮來,不久降大雨雪,一天一夜沒有停止。二十四日,金軍又派劉晏來,督促宋朝廷遣親王、宰相等到金軍營中為質。

宋軍是一敗再敗,是一敗塗地。

而金人卻是一邊議和一邊攻打,手段卑劣,卻極有效果,不斷的逼迫宋朝廷,逼得宋朝廷上下喘不過氣來。

....................................

“東方甲乙木對卯,傷門對震四青龍;西方庚辛金對酉,驚門對兌二白虎;南方丙丁火對午,景門對離三朱雀;北方壬癸水對子,休門對坎六玄武;東南五巽杜門對辰巳,東北七艮生門對寅醜;西南八坤死門對未申,西北一乾開門對戊亥!”

靖康元年的年底,又是一場大雪,大雪紛紛揚揚自空而落,積雪星羅棋佈的灑滿了開封府的房頂街道樹梢,白皚皚的大雪鋪滿了全城。

天寒地凍的,使得宋軍防守開封府城池異常困難,使得城中百姓生活是愈發艱難,士卒被凍得連兵器都握不住,甚至凍僵倒地,因金軍圍城,開封府城內的百姓不但要忍受嚴寒,還缺衣少食的,是又冷又餓,倒斃者無數。

宋代趙桓連日祈禱上蒼,祈盼天氣晴朗,可老天仍是雨雪不斷。

而金軍攻城也是愈來愈頻繁,攻城也是愈來愈猛烈,如此,宋朝廷就使出了“殺手鐧”,郭京的“六甲神兵”,企圖一舉擒獲金軍統帥完顏宗翰與完顏宗望,從而敗敵於城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此刻郭京一身道袍立在開封府宣化門之上,郭京周圍便是一片各色道家旗號,另城頭之上立起來七八幅畫像,畫像皆為道家尊者,如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及各種天王。

當然鎮壇木、法劍、引磬、朝笏、五色令旗等各種法器也是應有盡有。

郭京一身道袍,手持法劍,立在城頭祭壇之前,口中是唸唸有詞,大雪落下,令郭京看起來宛如神仙一樣。

城頭之上無一名宋軍士卒,原因就是郭京命他們全部下城,以免影響做法...

宋軍士卒於城下抱著各種兵器興奮的看著郭京,城下還有無數百姓,同樣是興奮的看著郭京做法。宋朝野上下均是對郭京抱有極大的希望,希望郭京作法驅使“六甲神兵”大破金軍,一戰而擒獲金軍統帥完顏宗翰與完顏宗望,一戰而大敗金軍,解了開封府之圍,令開封府君臣、軍民脫困。

京城居人,不論貴賤,無不喜躍,民庶語及京者,輒以手加額,皆呼為相公。開封府君臣、軍民不但對郭京抱有極大的希望,還無比相信、追捧郭京。

張叔夜也不例外,張叔夜也是相信郭京的,不過張叔夜多了一個心眼,於是獨自一人仗劍立在城頭之上,名為保護郭京,實為以防萬一。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